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既见云,胡不归 >

第132部分

既见云,胡不归-第132部分

小说: 既见云,胡不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神?龙神?

弥沃解释道,此次杨笑澜西来,早有记载,守护大地的战神与守护地下的龙神将随着大鹏携明珠而来,找寻敦巴辛饶的遗物。杨笑澜是阿修罗王又有上古神兽混沌相随,是战神;袁守诚颇有虎龙之姿,若身上有那伽印记,便就是龙神了。而守护天界的年神,将在千年后来到此地,寻回自己。

按照苏毗所言,这羊同该是蚩尤早就踏足之地,故而杨笑澜等人也不觉有多奇异,只说要去九重万字山。提及九重万字山,弥沃脸上崇敬之色更甚,敦巴辛饶就是在神山与卢舍那师相遇,得到卢舍那师指点的。

卢舍那师?是蚩尤的化名?他从西方回来,修行了佛法,成了佛,从此以后便以佛陀名义行事?

颇使杨笑澜等人意外的是,弥沃已然知道敦巴辛饶的遗物是什么,弥沃理所当然道:“听说神山中藏着卢舍那师的佛心,被世人误解依旧不屈、慈悲为怀,悲悯世人,放下万缘的佛心。”想了一想,弥沃又道:“多年之前,他还未做国主,曾有个美丽的女人来到此地,也是要找寻卢舍那师的佛心。”

杨笑澜等人互望一眼,显是想到了早已消失的尉迟世云。“她寻到了?”

“不曾寻到。”当时还是年少的他领着美丽的女人找到了佛心所在,怎奈何没有钥匙,根本无法进入,弥沃还道,他当上国主之后,曾派人去那处探过。

“结果?”

“结果根本无法找到入口。”弥沃面露可惜之色,其后他才想到,那美丽的女子定是神的化身,有她的指引方能寻到神迹。“只要环绕着神山行走半周,若是有缘之人,就会见到藏有敦巴辛饶遗物的入口。”

按照弥沃的指示,杨笑澜、袁守诚、陈子衿和冼朝四人驮着粮食和装备带着混沌找到了入口。那是个一个目测难见深度的山洞,洞口除了莲花标识,山石上还有一道浅浅的由后人仓促刻上的印痕,依稀可辨,是一团云。

尉迟世云果然早已来过,以她一人之力,孤身来到此处。对这位从未谋面的世云师姐,杨笑澜等人心中的叹服更甚,无怪会让杨素这般惦念。该是怎样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子,能一肩担负这许多重任。

入得山洞百步,出现一道暗门,与山体融为一体,若非见到一侧有和外边一样的莲花标识,很容易就忽略了过去。

莲花标识之下,是一个大鹏鸟状的凹槽,从背囊中摸出达头掉落的铜牌,咯哒一声,恰好嵌入。山门突然轰然大开,吓了众人一跳。

冼朝才要抬脚入内,就被杨笑澜喝止,杨笑澜的意思是,这门只能在外部开启,须得有人守在外面。她打算一人进去一探,袁守诚和冼朝、陈子衿则带着混沌接引,如果许久她还不回来,他们也可以分批找她或者求援。这样的提议,自然不会有人答应,莫说冼朝与陈子衿不肯,就连袁守诚也觉得十分不妥。“勿要以为知道自己的命数就可以肆意冒险。”

“让我与她同去吧。”陈子衿看着冼朝,正容道,“她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让我与她同去。你们知道,再不济我总有些能力,但在危急之时多多少少可以……”

想到她能让死人活转的本事,冼朝点头答应了。

将面具摘下放于背囊内,检查背囊内所带之物的杨笑澜颇有些无奈地看着陈子衿,陈子衿却没有丝毫要退缩的样子,好一会儿杨笑澜才道,好。又同冼朝和袁守诚说了句,我很快出来。这才点起油灯,拉了陈子衿的手一同投进那漆黑寂静的山道中去。

、第六卷 人生如梦

第一百四十九回

久未开启的山道中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杨笑澜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暗骂自己失策,该多等待一会儿,等山道中的空气略略流通后再行进入;此时山道中的空气想必封存了千年,闻起来实在有一种积年的历史沧桑感。

起先两人尚能并排行走;过得没多会儿;山道越发狭窄,两人只好一前一后;杨笑澜在前边执灯;陈子衿在她身后拉着她的背囊;幸而这路极是平顺;丝毫没有半点的水坑绊脚。不知怎的,杨笑澜手中的油灯逐渐暗淡,陈子衿问,可是灯油燃尽了?杨笑澜摇头奇道,灯油足够,没有气闷说明空气充足。还没等两人想出个所以然来,油灯灭了,一时周遭漆黑一片,陈子衿惊呼一声,摸索中,终拉住了杨笑澜的手。两人相互扶持了一会儿,彼此的温热与紧实的拥抱终将各自恐惧的情绪安定了少许。

置身于黑暗之间,全然无法知晓足下与前方的路,可用的只剩下耳朵与直觉,对周遭的一切,对前方俱是未知,人很容易变得焦躁不安。杨笑澜竖起耳朵,除了陈子衿与她的呼吸声之外便只有忐忑的心跳声,想了一想将银枪取出当作盲人拐杖,一头着地探路,虽说不那么顺手,但在一片死寂的山道中发出砰砰砰的声音,还是使人稍稍安心的。就好像小时候走夜路时,大人告诉笑澜,若是害怕,就大声唱歌,用自己发出的声音将自己周遭的空气填满。

忽然,杨笑澜听到了陈子衿轻轻的笑声。“咦?”

“笑澜可是害怕?”

“是……啊……你不怕?”

“我自然也怕。”

“那你笑什么?”

陈子衿勾住她的手臂道:“我是笑你,怕高,怕水,怕痛,怕狗,还怕黑,怎么就成了战神,阿修罗王了呢。”

杨笑澜也笑,道:“我也觉得奇怪,这事情真是莫名其妙,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也不,笑澜虽有那许多怕的,但也确然是个英雄。在生死关头,你又何曾怕过。”

“谁说的。我哦,简直怕死了。”

说笑间,原先的心浮气躁也逐渐平息,两人脚下半分不曾停歇,一直向内,向内,向内,饿了,啃一口肉干,渴了喝两口清水,也不知过了多久,这山道,仿佛环绕了天下一周,没有尽头。

直到陈子衿抬手为杨笑澜擦掉额头上的汗,两人一呆之后才发现光来自杨笑澜颈上所挂的佩囊。这佩囊是杨丽华给她缝了装舍利的,她怕放在身上弄丢,受伤之后就挂在了脖子上。将发着淡淡紫色光辉的舍利取出,又听陈子衿咦了一声,道是前方的岩石上有些东西。

摸摸岩石上凹凸不平的纹理,齐整圆润,似是经过打磨,不像是自然产物,待凑近细看,岩壁上镶嵌着的竟是一尊佛像,那佛像……眉宇温和,嘴角带笑,眼眸含着深情,面容与她已然故去的师姐尉迟炽繁是这样的相像。

“师姐。”她道,“是师姐……”

在这么个恶劣的环境,忽然就见到了和久别的此生再也无法见到的故人极为想象的面容。杨笑澜的千愁万绪,千言万语都像是卡在了喉咙口,想笑,心却是有些苦的,想哭,但又觉得有一点点开心。于是,她只能一再呢喃,“……是师姐。”

陈子衿也觉错愕,怎也不会想到,跋山涉水,远赴天边,到了千年前早已埋下的佛像前,看到的竟是故人的面容。想起弥沃所说的佛心,受尽了委屈,放下万缘,还真与去世前的尉迟炽繁相近,难怪最终她会化成了舍利。“还不将佛像取下。”

要说取下,还是不宜,横看竖看,这佛像几乎是和岩壁融合在一起,完全无处下手。

杨笑澜琢磨着,是不是要用小刀一点一点地撬下来。可是,用刀的话,难说不会损坏这佛像。

“师叔的额头上,有个洞。”

伸手摸摸那个洞,浅浅的半圆形状,不过二指的半径,杨笑澜灵机一动,将手上的舍利放入,一时紫色光芒大盛,舍利放入契合地异常完美,就好像是物归原处,再摸一摸那佛像,已然松动了许多,稍一用力就可以直接取下。

捧着佛像虽累,但回程远比去程好走许多,待两人听到了混沌的吼声,终长长舒了口气。

出了山洞,紫光才暗了下来,舍利还是落到了杨笑澜手上。

无论是袁守诚还是冼朝,见着佛像都是惊愕。

这天下间的佛像如此之多,合心意的只此一尊。

原说是四大器物,都觉得是死物,可如今看来,这四样物事,却怎的都是逃不开人。

有着慈悲心的陈子衿,有着出离心的冼朝。

山洞里那一位从文,一生追逐权力,至死不休,那该算是野心了。

而山高水远,兜兜转转,从这沧海桑田处带回去的,居然还是杨笑澜心头熨上的那个人。

那个开启了她的心门,让她懂得情为何物,那个只愿她安好的人,她的师姐尉迟炽繁,有着一颗佛心呐。

从穹窿银城回大兴,路上能见到一处石林,幅员辽阔,景观壮丽,路过时恰好夕阳落下,是杨笑澜此生所见最美的晚霞。可也就是此处,相传原先是一片绿洲土地肥沃,河水充盈,有一个远从东方来的部落,在此地安居了下来,谁知他们的仇人竟不辞辛苦赶尽杀绝,部落的首领继续往西逃去,其他人连着这片土地被敌人的领袖施了咒,一夜之间良田变成了荒漠,清风中卷了沙石。

西去归来的首领在佛陀的国度里受了教诲,终明白了自己与敌人的宿命。哪怕他已立地成佛,将佛法传入故土,但无上的佛法无法洗净敌人对他的仇恨,佛渡有缘人,对于无缘之人,佛亦无力施为。

这纠葛,随着时代的变化再不断地变化着,从生死的绝杀,演变成了对天下的掌控。

佛教是那首领的武器,故而,当佛教大昌其道时,必有一股力量想要弑佛。

魏太武帝奉天师道寇谦之为帝王师,改信天师道教,自太平真君五年后,魏太武帝诏令天下,禁止私养沙门,之后受大臣崔浩蛊惑,将灭佛之事愈演愈烈,一时间,长安沙门死,天下经像毁。直到他儿子魏文成帝继位,才有改善。

周武帝宇文邕更甚,在卫元嵩上书请求灭佛后,下诏断佛、道二教,融佛焚经,驱僧破塔。这场灭佛运动,比之先前更是旷日持久。

毗卢遮那师傅无比确定地告知众人,西去归来以卢舍那自称的首领,便是蚩尤,将一众部族变成土林的就是炎帝姜榆罔。看来,这救世还含了救先祖部族的成分在。据说,有缘人在集齐了四件器物之后,于某个时刻将大日如来净世咒诵出,世界将改天换地。

杨素、袁守诚、尉迟世云和杨笑澜是这一世的佛门护法是已然确认的。

如果说崔浩、卫元嵩是炎帝的后人,那么到了这一代,这后人又会是谁呢。

这个名字呼之欲出。

回到大兴,面见过杨坚,未受怪罪的众人此刻正聚在大兴善寺,将此次西行事宜逐一道来。除了突厥犯境,率两轻骑并行大破突厥军的杨素此时尚未返京,与救世相关的人都在毗卢遮那师傅的跟前。他们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一个人阴狠毒辣的样子来。

杨谅。

除开杨谅,他们想不到还有谁和他们天生犯冲,要如此处心积虑地以命相搏。

可是,袁守诚尚有一丝疑惑,这几个人里头,他与杨谅的交集最浅,故而他对杨谅的感触并没有来得其他人这般深。他只是觉得这杨谅也拜了高僧为师,若以炎帝与佛家的渊源来看,这后人怎都不会笃信佛教。

还未等他将疑问抛出,杨丽华亲来传讯,独孤皇后请他进宫。

杨笑澜听闻此讯,脸色一变,先前在宫里探视过独孤皇后,这大半年来皇后身子很是反复,病病好好,好好病病,她出来的那会儿杨丽华还在宫里头陪着皇后。这当口上要找袁守诚,她心里总觉得不大舒服。

问了杨丽华,独孤皇后要见袁守诚所谓何事,杨丽华不知,她明白杨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