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既见云,胡不归 >

第77部分

既见云,胡不归-第77部分

小说: 既见云,胡不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
“怎么?”
陈子衿拉开被子,将头发撩至耳后,侧起了身子仔细端详着杨笑澜的胸口。
杨笑澜见她认真的样子觉得好笑:“看出什么花来?”
“有些奇怪。”
“怎么奇怪了?这印子只会渐渐变淡,但总是在的。”
“这印子,像是箭伤,但是又和你受伤时候的不同,伤口周围像是有一圈花纹,像是在哪里见过那个样式……”
“好哇,陈子衿,你居然还看过别人的身体……”将陈子衿翻至身下,堵住了她抗议的嘴唇。
良久,陈子衿轻轻推开笑澜道:“皇后……”
“啊?”杨笑澜吓了一跳。
“皇后的戒指,你胸口的印记,与皇后戒指的样式一样,太阳纹。”
低头察看箭伤处,还真是有几分相像。
“佛门护法的印记!”陈子衿突然道:“这会不会就是佛门护法的印记?你且想一想,可曾在何处见过我师父。”
杨笑澜刚想说她根本不知道尉迟世云长成什么样子,见过也不会知道,况且尉迟世云是在她的年代,她又如何能见。
“哎哟,册那!”不会真的是在梦里吧!
“怎么?”与杨笑澜相处长了,就知道这“册那”二字无限妙用,无论是感叹、赞誉、气愤还是异常高兴,笑澜都会用这个词来表示。子衿忙问“可是想到什么?”
“你还记得,我被杨谅那贱人射死了去,在你救我之后我以德报怨还怪你?”
怎么可能会忘,想起便觉得有些难过。陈子衿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杨笑澜忙亲她一亲,道:“让你难受了。那时我做了梦,也许不是梦……比梦的感觉更真实,我看到自己回到了我那个时代,见到了父母,还有一个陌生的女人。”
“陌生的女人?”
“对,年纪看起来和大公主差不多,说不上来的感觉,与我并不认识,可是却在安慰我的父母。”杨笑澜闭上眼睛,让自己的记忆往箭伤那日靠拢,想象着自己在陈子衿的怀中,胸口尤痛,几乎没有生机,唯一缕魂飘荡至自己的本命,父母近在咫尺。
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那个女子的身上,解了两粒扣子的白色衬衣,用一根发簪将头发盘起,架着黑框眼镜,轻声安慰母亲,望向床上植物人一般的自己的时候,是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整个面部轮廓与尉迟炽繁有七分相像,但是比尉迟炽繁看起来更……有福泽,师姐的脸看起来淡淡的,笑是清的,语也是轻的,要说有仙气,倒还是师姐更有几分仙气。
陷入回忆的杨笑澜忽觉肩上一痛,张开眼睛才知是陈子衿在她肩头咬了个深深的印子,不明所以地望向陈子衿。
陈子衿只道:“方才你那样子,像是灵魂出窍似的,我怕……”
“别怕,没有找到那四样东西,我还回不去。”杨笑澜抱紧了陈子衿,身子有些发抖。
“怎么了?”
“怕是在差点死去的时候,真的看见你师父了……”陈子衿咬她的那一刹那,顺着梦中女子衬衫敞开的领口,她几乎看见那女子左侧胸前有隐隐约约的印记,恰似一团青云。
在遇袭之后,她胸口愈而未退的类似齿状光芒的印记,便是属于她的佛门护法印记吗?

年底,传来江南民变的消息,杨笑澜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微波暗涌的江南终于无法忍耐杨坚的高压征服政策,在多处竖起了起义的旗帜。独孤皇后说,这场叛乱几乎席卷了整个南方,大众者数万人,小众者数千人,万幸的是起事的部队并没有打出反隋复陈的旗号来。杨笑澜猜想着也许杨坚会让她随杨素军队或是杨广部队开赴江南镇压,便又加强了自己的训练程度。
杨坚在沉着冷静的思考与独孤皇后细细的商议之后,派遣杨素率大军出征,在杨坚看来,杨素以谋略与冷酷出名,治军严谨,赏罚分明,战无不胜。更配以弘度、史万岁、来护儿等战将为随军的部帅,希望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江南的叛乱扑灭。同时他也明白,单纯的军事镇压非长远之策,遂任命喜爱江南文化,又对江南充满感情的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将秦王杨俊调为并州总管。
杨广领军出发前私下找了杨笑澜,希望她在京期间偶尔去看护一下仍在掖庭的陈宣华,杨笑澜看到杨广眼中的认真,点头应允了。
每次去掖庭宫,第一个见着的必定是尉迟炽繁的某一位表妹,尉迟敏儿,轻轻打过招呼,径自从尉迟敏儿的身边走过,也全然没注意到少女失望的神色。
嘘寒问暖一番后似乎无话可说,杨笑澜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陈宣华笑了起来,配上她那张妖冶的脸,媚态十足。杨笑澜想到这张年幼的脸孔过不了几年就要成为深宫中老迈杨坚的女人,只皱紧了眉头越发说不出话。
“阿修罗王真是有趣,难怪尉迟娘子成日里提到你。”
“尉迟娘子?”
“就是刚才阿修罗王遇上的那一个,阿修罗王难道没有发现之前每次来找姐姐,必定先遇上她么”
“不曾注意。”
陈宣华又是一笑,道:“若非晋王殿下嘱咐,阿修罗王当是不会再来此处吧?要能入得阿修罗王的眼,着实不易。”
“是我心不在焉,抱歉。”
“人说阿修罗王性子温软还真是不错。我们既不相识又不是什么旧识,又何须道歉。”
这样一说,也是。虽说陈宣华是陈子衿的妹妹,但两人并没有什么感情,对于陈宣华即将到来的命运,她何以内心有着歉意?抓了抓脑袋,杨笑澜道:“我不知道……只是觉得歉意……不知该如何说。”
戴着恐怖面具偏又一副顽童情态,陈宣华微愣,她见过阿修罗王的很多面,却没有一面像此刻这样简单,没有巧言令色,没有信誓旦旦,她微笑问道:“阿修罗王何以要带上面具?有传闻说阿修罗王是为了遮掩脸上的伤痕,也有传闻说,阿修罗王相貌丑陋,用面具掩饰,还有传闻说……是因阿修罗王相貌太过柔和俊美,只是宣华以为,若只是为此,何以在平日里也要戴着那劳什子的东西呢?”
杨笑澜也不作答,只行了个礼说自己还会再来,就告辞离去,单薄的身子背着陈宣华耸了耸肩,又做了个挥手告别的动作,道:“佛曰不可说。”
没几日,传来番禹夷王仲宣造反,广州总管韦洸中流矢而亡的消息。
当初陈朝灭亡,杨坚就令韦洸进军岭南,当时岭南各部以冼夫人为首,在境内守卫,是晋王杨广令陈叔宝致书冼夫人晓以大义归顺隋朝,韦洸这才能够进得广州境内。谁料想,一年之后,王仲宣谋反,岭南多部响应,只可怜韦洸力战多日终不敌,一朝魂断他乡。
得闻此讯,杨坚立令裴世矩领兵马五千开赴岭南增援,并授权他便宜行事。因冼夫人未曾参与谋反支持隋朝,故而裴世矩此行在消灭叛贼之余,须当以外交斡旋安抚岭南诸部落为主。因杨笑澜于平陈之际的卓越战绩加之先前冼朝来隋时两人的坊间传闻,杨坚特令杨笑澜随军。
此次前往岭南,考量到冼夫人的曾孙女冼朝与杨笑澜的师门关系,独孤皇后对于杨坚的旨意并没有表示反对,只嘱咐笑澜多备些驱虫避障的在身上便作了罢。毗卢遮那师傅听闻笑澜此行,当下休书一封,令笑澜务必交付冼夫人。陈子衿则拜托笑澜向冼朝问好,叮嘱她小心行事。
唯有大公主杨丽华对于杨笑澜的出征百般不愿,圣旨既下,又无从反抗,只能将收藏好的银枪小三还给笑澜。前一次的经历还历历在目,这一次又要奔赴岭南这蛮荒之地,杨丽华实在难以安心,可是她既不能哭也不能闹,又不愿笑澜出征还要为她担心,只好一个人时闷声不响。今次杨笑澜倒没有之前那般迟钝,杨丽华的情绪她看在眼里,晓以大义的同时不忘撒娇痴缠一番,又千百个保证自己绝不身先士卒,一定小心谨慎平安归家,这才哄妥了公主。
伐陈时,裴世矩领元帅记室一职,与高颎一同收集陈朝书籍,杨笑澜是与他见过的。当时没有做任何想,当奉旨行军时,这才惊觉,裴世矩俨然就是写《西域图记》的裴矩!也是《大唐双龙传》中石青璇的父亲邪帝石之轩的另一化身,书里还号称是他使用离间计挑起了关外少数民族的内斗。故而,一路上除了时不时向裴世矩请教西域风情,忍着想要求证到底有没有石之轩的心,杨笑澜望向裴世矩的眼神也是充满惊艳的。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桃子精终于来了~~~~
桃子精会不会知道杨笑澜的身份呢?
知道之后会是如何反应呢?
唔唔~~~




、第九十一回 重逢

岭南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除了时刻保持警惕与一些散兵游勇作战之外,还需和浓密的森林、潮湿的闷热天气斗争,所幸士兵并无染上任何疟疾瘟疫,安然抵达广州附近驻扎。纵有树林,日头依旧很晒;面具在此刻倒是成了防晒的利器,说来也奇,不管外面的日头多晒;金属的面具里清凉如故。
一路上;杨笑澜对裴世矩多方缜密观察,终可以确定裴世矩并没有丝毫内力武功;石之轩其人纯属虚构。得出这个结论;杨笑澜也自觉无聊,不过,在旅途中,从裴世矩处也听说了不少关于突厥与西域的民俗风情。
偶尔也听随军的另一名副将裴世矩的侄儿裴笙说些京中风流之事,杨玄感在京时与一干公子哥儿相处融洽,裴笙是其中之一。虽对杨笑澜的青铜面具颇觉惊异,但能与平时深居浅出的乐平公主驸马,陈人口中的阿修罗王言笑甚欢,裴笙也觉着荣幸。杨笑澜更从裴笙处知晓,尽管隋文帝并不曾报以嘉奖,但是她在一众小辈的眼中却有着相当的人气。他们都对他这个被面具遮掩起来的驸马十分好奇。
临近广州,裴世矩接到探子回报,冼夫人的孙子冯暄本受冼夫人之命率兵增援广州,岂知这冯暄与番禹夷王王仲宣通气,故意滞留不前,冼夫人闻讯后勃然大怒,将那冯暄拿下关进了大牢。
裴世矩眉头深锁,一时难以捉摸这冼夫人是虚晃一枪还是真有心相助,不过早前韦洸携陈叔宝手书面见冼夫人招降一事进行的十分顺利,且倘若冼夫人真如传说中的那般智慧,那必然会明白统一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裴世矩认为那些支持叛军的人并没有打着复国的旗号,那即是说,只是对于杨坚高压政策的不满,如此便好处理得多。
广州城失却统帅韦洸,正苦苦支撑着不被王仲宣的叛军攻破,听闻援军来到,城池内一片欢声,士气大振。守军将领拉弓张弦,三箭连珠,射下了试图攀爬城门的叛军。
王仲宣见势不妙立即鸣金收兵。
眼见内外一心,退兵阵脚有些忙乱,裴世矩特令杨笑澜领一千兵马冲杀追击。杨笑澜银枪一举,阳光照在小三上恰反射出一道银光,配合着生猛威仪的青铜面具,凌然肃杀宛若修罗。也不知是谁先叫一声“看,阿修罗王。”城墙上下一片欢呼。兵士们情绪高涨之余,忘了连日赶路的艰辛,随着杨笑澜向王仲宣部杀去。杨笑澜一路长驱直入,挑开攻来的长刀,用并不太标准的粤语大喊:“缴械不杀,速速投降。”不知是叛军听懂了她似是而非的语音语调,还是为隋军的攻势所慑,不少逃跑不及的兵士丢盔弃甲纷纷请降。
突然叛军撤退的前方部队哗然,只闻得震天的战鼓之声,轰隆隆,轰隆隆,杨笑澜被吓了一大跳,凝目眺望,随着鼓声雷动,不远处竖起了几面旗帜,认真辨得,一旗书冯,一旗书冼。
难道是冼夫人的部队来援?
原来冼夫人一面将与叛军连声的冯暄下狱,一边派出另一个孙子冯盎率军奔赴广州。
冼字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