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万里随波行 >

第120部分

万里随波行-第120部分

小说: 万里随波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的,有冷淡如冰的,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但无论怎样,滕琰都没有在他们眼中找到多少亲情。这就是皇家,滕琰并不奇怪。
  大家进了玉秀宫,皇上在皇后去世后,并没有再立后,现在执掌后宫的是郭贵妃,郭贵妃只生了两个公主,没有皇子,据说性情温和,贤淑大度,深得皇上喜爱,她起居所在就是玉秀宫。
  滕琰是路盲,燕王府比这里小多了,她好久才弄清楚道路,现在这里到处都是红墙琉璃瓦,她即使努力在记路了,也完全迷糊了。
  终于看见玉秀宫的牌匾,进了正殿,皇上早就到了,坐在上面正中的蹋上,他旁边的侧座上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皮肤白白的,略有些胖,并不十分貌美,却很和蔼。两边或站或坐有几十位美女,想来都是后妃、各府的王妃和公主、郡主们。
  滕琰站在燕王旁一起跪下行礼,燕王称皇上为皇祖父,郭贵妃为贵妃娘娘,滕琰也夫唱夫随,又拜见了贤妃、良妃、淑妃、德妃等十几位位份高的妃子,大家都给了见面礼,这才是真正的认亲。
  又见了燕王的十几个叔叔,其中最大的两个都与睿太子是一母同胞,先皇后只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自然是睿太子,老二现在封了鲁王,老三封的是齐王。再往下是德妃生的周王,淑妃生的陈王,刘昭仪生的蜀王,一路排下去,封亲王的有八个,封郡王的有三个,还有几个没有封王,最小的那个还抱在怀里吃奶。
  姑姑的情况也与叔叔们差不多,总数也超过了十位,但今天见面的只有四五个还未出嫁的,有封公主的,还有没封的。最小的也不过两三岁。
  滕琰只记得皇上给了她一对紫玉如意,郭贵妃是一对金如意,其余的皇妃娘娘、叔叔婶婶们给的多数是金玉首饰,她只是过手接了一下,马上就递了下去。
  接着就是平辈了,燕王是最大的,也是唯一一个封了亲王的皇孙,所以一大群的弟弟、弟媳和尚未成亲的妹妹们过来行礼,燕王和滕琰受了礼,又还礼,滕琰可以肯定燕王有很多也不认识,她就更不用说了,连长辈都没记全。只是让人也把礼物拿来给大家发了下去。弟弟们是玉佩,妹妹们是玛瑙首饰。
  接着就是小辈了,燕王虽然在平辈中最大,但还没有孩子,而他的这些堂弟们却有了好几个孩子。受了他们的礼,有几个是由奶娘抱着行的,因为年纪都还小,也不分男女,一概都赏两串金子打的小鱼,这是滕琰让人订做的,小鱼身上的鳞片都能看出来,活灵活现的,眼睛都是用红宝石镶的,过年拿出来给小辈再好不过了。
  皇家果然人丁兴旺,这一番见礼就用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滕琰得了个座位坐了下来,看看所有的弟媳都还站着,她本想推让一下,但看见燕王给她的一个眼神,她从善如流地坐下了。毕竟燕王是亲王,她是亲王妃,坐就坐吧,她想。
  一大屋子的人听着皇上与燕王的对话,连咳嗽都听不到一声,显得两人的谈话分外清晰。主要就是打犬戎的事,怎么打跑了围着昌平的犬戎人,在平阳的歼灭战,攻下燕都,收复边关,最后就是打到了草原上。滕琰静静地听着,皇上详细地询问了战争的许多细节,可以听出他也非常擅长排兵布阵。
  这并不奇怪,赵家由江南的一个世家,吞并了大片的领土,建立吴国时,正是皇上年轻的时候,那时候的他也是一员猛将。从这点看来,皇上、睿太子和燕王都很相似。
  说完与犬戎的战争,皇上也没怎么问燕地政务上的事,直接就转到了半年前燕王出征晋地了,“听说,燕王妃还亲自带兵到平阳西阻击伪燕帝?”皇上的目光停在了滕琰身上。
  滕琰赶紧站了起来,恭敬地行了一礼说:“是。”
  “说说,你怎么敢把燕都的兵马都带走了,就不怕燕都有失?”皇上盯着滕琰说。
  滕琰就在众人注目下平静地说:“孙媳给燕都的守将留了五千人,又让他在燕都临时招青壮年男丁协同守城。燕都城墙高大,易守难攻,更何况萧家远道疾驰而来,急切间必然不能备攻城器械。而孙媳带兵御敌于燕都城外,目的就是不让萧家攻击燕都,或与东山郡的公孙家合兵。”
  “来,燕王妃,你坐到贵妃身边,我们好说话。”皇上指着郭贵妃说。
  郭贵妃慈祥地笑着说:“好孩子,快过来。”
  滕琰大方地走上前去,让郭贵妃拉着坐在她身边。
  皇上又接着问:“你如何知道选则五龙山做为驻兵之地?”
  “孙媳并不懂排兵布阵,只听说郑先生与王爷配合全歼犬戎人时,就在五龙山驻兵,一面拦住了燕都来增援的兵马,一面堵住了平阳逃出来的人。因此也选此地驻兵。”
  “要是燕王不及时到达,你能挡住萧家的兵马吗?”皇上问。
  “是能挡住萧家的兵马,但不能象后来那样,打个大胜仗。”滕琰实事求是地说。
  皇上转过头问燕王,“你什么时候看出公孙家、萧家与刘家联合起来了呢?”
  燕王有些惭愧地说:“孙儿鲁钝,收到几份萧家攻击沿海的报告后才醒悟过来,马上回兵,路上又收到了东山郡的消息,才肯定了下来。”
  “你还是年轻,经的事少。打败了犬戎,就觉得天下无敌了?恨不得一下子将晋地也收了,再打到西边去?总算是燕王妃举措得宜,否则,萧家与公孙家前后夹击,把围东山的兵马打败,再攻下燕都,你可就不好办了。”
  “是,孙儿也反思了许久。不过出征时,因为留王妃在燕都,就是知道了三家的计策,孙儿也没惊慌,王妃一定会保住燕都的。”
  “嗯,你这个王妃,胆子倒不小。老老实实地守着燕都就不错了,还敢出兵阻止公孙、萧家合兵。”皇上又对滕琰说:“听说你还有个弟弟,人才出众,怎么就一定要入山修道去了?”
  “弟弟从小就在道观长大,出山助燕王打败犬戎后,就继续修道了。”滕琰看皇上的神情,并不知道滕瑾是她假冒的。
  “皇祖父,王妃家学渊博,她的祖父、伯父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她的哥哥和弟弟也都颇有才华,王妃的才学并不输滕家任何人。”燕王表扬滕琰。
  “我们赵家,世代都出猛将,没想到现在又娶进来一位女将。”皇上哈哈大笑,下面的人纷纷捧场。
  皇上这才问了问燕王燕地耕地面积,秋赋的多少,人口多少这些国计民生的事。燕王说了数字,不太清楚的就直接问滕琰,皇上沉吟了一下说:“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燕地不过两年,就能恢复成这样,很好!”
  又问官学的事,“听说,你把原来的皇宫改成官学了?”
  燕王又答:“是有此事。孙儿的王府只用了原来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地方都闲着。不过犬戎人占据时破坏很严重,今年花了一大笔钱修了做为燕地的中央官学。”
                      
作者有话要说:  节日快乐!
  长假一定要加更的,争取每天两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郭贵妃好不容易找了个空隙插话说:“皇上,崇政殿里的宴席早已经摆好了,不如我们就移到那里再说。”
  皇上问了一句,“什么时候了?”
  郭贵妃笑容可掬地说:“已经酉时了。崇政殿那边派了好几拔人过来回了,偏皇上只顾着说话,没看见。他们又不敢说,只给我使眼色。”
  皇上点了点头,对燕王说了声,“你跟我来。”就带头往崇政殿去了。
  郭贵妃带了一众女眷出了门。除夕的晚饭确实应该开了,滕琰自从早上吃了点东西,就水米未进,早就饿了。估计大家也都是一样,再加上没几个女人能喜欢听这些打仗的事,所以个个如释众负。
  郭贵妃和几个位份高的妃子是坐轿的,其余的人都只能步行,又走了一会儿,到了崇政殿,宴席早已摆好。因为是除夕守岁,都是一家人,只是按男东女西分两边坐下,中间连屏风也没有隔。
  先是拜年,还是按着辈份,宫里并没有太后太妃,皇上与皇妃就是辈份最高的。郭贵妃领着妃子们是第一批,接着鲁王带着兄弟姐妹是第二批,燕王带着孙子辈的是第三批。
  滕琰走到燕王身边一同行礼时,接到了燕王的一个关切的目光,到了皇宫,他们虽然在一个屋子,可是却离得很远,滕琰是完全被扔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中去了。这算不了什么,滕琰对自己有信心,回了一个你放心的眼神。
  又收到皇上赏的金锞子,新铸的钱币,还有后妃们赏的东西。等下一辈的孩子们也拜了年,大家落了座,这就是年夜饭了。
  皇上坐在最上面,面前摆着长几,燕王被叫上去与他同席,坐在案几的侧面。下面按着辈份、年龄排下去,分成了三四排。女人这边也差不多,郭贵妃坐在皇上的下手一侧,其余的人按顺序排了下来。滕琰的位置在第二排的中间,前面是最小的十四皇女,下面是鲁王的大儿媳妇,淮南王妃。
  案上的菜一看就是已经放上一会儿了,没有多少热气。滕琰在郭贵妃举箸后,也拿起了筷子挑了几样吃起来,她是真饿了。陆续又有宫女上菜、上点心,滕琰觉得这顿家宴的菜品味道还行毕竟原料都是极好的,厨师手艺也不错,只是送到的时间晚了点。
  吃饱了后,就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大殿中间从开席后就一直有歌舞、杂技等演出,滕琰也同大家一样漫不经心地看着表演。皇上在上面与燕王相谈甚欢,几乎没人插嘴,而且大家也都非常淡定,好象这样的情景并不稀奇。滕琰心里一再怀疑她以前所认为的,皇上与燕王的关系并不好这一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因为崇政殿很大,滕琰与他们的距离又不近,中间又隔着歌舞,更加听不清他们说了些什么,只能听到偶尔高声说出的几个词,和间或的大笑。
  坐在滕琰前面的十四皇女,大约是吃饱了,有点坐不住了,但并不敢吵闹,只是在位子上扭来扭去,就有宫女上前将她抱了下去。
  滕琰下面的淮南王妃小声说:“燕王妃真的亲自领兵去打过仗?”
  滕琰虽然一直在吃东西,但并没有放松对殿内的观察。除了皇上与燕王在上面高谈阔论外,下面也有人在小声说话,几个王妃还凑到一起,毕竟是除夕,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说说话并没什么。
  淮南王妃已经几次看向她了,滕琰只是装做不知道,现在开始搭话了,就不能不理了。滕琰转过头去,笑了笑说:“是真的。”
  皇上刚刚问过,当然是真的了,滕琰知道这不过是搭话的借口。
  淮南王妃也向滕琰笑了笑,说:“燕王真的很尊重王妃呢,在皇上面前就赞不绝口的。”
  “那是王爷错爱。”滕琰只好这样说。
  “以前,”淮南王妃拿帕子挡住了嘴,做出一付欲说又止的样子,看滕琰并不好奇,又拿下了帕子说:“皇上给燕王爷指婚,指了几次,燕王爷都闹着不干,非要娶林家的姑娘。那林家姑娘,是燕王爷舅舅家的女儿,从小在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感情好着呢。要不是林家犯了事,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那林姑娘也跟着流放出去了,还真是一门好姻缘。”
  滕琰不喜欢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女人聊天,就是因为她们实在是眼界太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