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绝秦书 >

第57部分

绝秦书-第57部分

小说: 绝秦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完全出乎人的预料!从去年大旱到现在,年馑已经持续一年了,大家预计今年肯定要免税了。遭了荒,不纳粮,这是自古以来的老规矩。可眼前的事实是,今年不但没有减免,反而要加倍征收了,说是提前预征五年的田赋,民国十八年要收民国二十三年的税粮了。
  大家哪里有粮缴?你不缴县府就派保安团下来搜,搜到的一律充公,搜不到的就把人绳捆索绑吊起来打,催逼你去借粮买粮完税。一时间到处哭声震天,人们眼看着活不下去了。
  就在这一天,周家寨收到了一份鸡毛帖子,帖子上只有四个字:起事抗税!这帖子不知道是谁最先收到的,反正传到周克文这里应该是最后了。周克文捏着这份帖子就像捏着一块火炭,不能撂了也不敢揣着。他知道要出天大的事了。这鸡毛帖子可不是随便发的,只有聚众造反才会用这种方式秘密串联。凡是接到鸡毛帖子的村庄必须响应,否则起事后视为寇仇,杀光荡平。就周克文的阅历,他就亲见过两次,一次是光绪二十六年的关中拳乱,一次是光绪三十二年本县张化龙挑头的抗盐税事件,都是拿鸡毛帖子联络的,周家寨也都派人参与过。这两次起事最后都败了,死了不少人,为首的被砍了脑袋挂在县城门楼上示众。所幸周家寨去的都是小喽啰,除了毛娃他大伯在跟着拳民攻打宝鸡天主教堂时被大炮震得羊角风发作外,其他人既没有伤亡,事后也没有受到追究,大概当政的也知道法不责众,采取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善后策略。
  现在又来鸡毛帖子了!周克文的头嗡一下子大了。他知道这事情的利害,起事可不是儿戏,那是要犯杀头之罪的!而且更让他着急的是,他现在是族长,要不要参与起事得由他决断。如果派人参与,万一派去的人战死了,那他就得担责任,这责任太重了,他担不起!如果不理鸡毛帖子,拒绝参与,那别人起事后肯定要报复,周家寨在劫难逃。
  周克文被夹在了两难中,解决这事的最好方式是说服大家不要造反。可他知道这很难,因为官府已经把人逼到死路上了,不造反就活不下去。不过周克文还是想试一试,说不定还有回旋的余地。可麻烦的是他不知道挑头的人是谁,没办法跟他们说话。
  事情巧就巧在当周克文想找这些人时,这些人也正好来找他。这些人都是周家寨周边村庄的,周克文认识他们。还没等周克文劝说他们,他们说出了一个吓死周克文的计划:推举周克文做起事首领!他们的理由是,周克文是方圆百里的名儒耆宿,德高望重,由他出面更有号召力,百姓拥戴他,官府忌惮他,事情一定成功。周克文脸色蜡黄,这不但是要坏他的一世名声,更是要把他一家人搁在砧板上,他断然不能答应!
  可这些人也不答应。他们威胁说,你要是不答应,我们的起事就不能成功,那我们还不如先抢了你们家,你们家粮食多,也够大伙吃一阵子的。
  周克文叫唤道,你们还有没有王法?
  他们说,王法在哪里?你应该去问官府!
  周克文说,你们就不怕枪子吗?我儿子是带兵的,说回来就回来!
  那些人说,反正是一死,不是饿死就是打死,谁怕呢!
  周克文没辙了。起事说不定还能胜,让这些人抢了可就倾家荡产了。这些人都是村寨的强梁之徒,亡命之辈,啥事不敢干?不过他也不能就这么被他们胁迫了,他要讲条件。周克文提出,他不当头领,他没有领兵打过仗,头领必须是武人,他是读书人,可以当师爷,写檄文,发布告,跟官府办交涉等他更拿手。
  对方还是不答应。周克文说,咱们各退一步,你们要是不退步,我是宁死不从的,大不了放一把火把这家当烧了,全家去要饭!对方原来也没指望周克文一定会入伙,依他们的估计,要让家大业大读书守礼的周秀才造反那是上天摘星星的事,不过他们还是想试一试,现在看来叫周克文当卢俊义是不可能了,那弄来一个智多星吴用也是意外之喜啊!《水浒传》的故事他们早就听得烂熟了,吴用在梁山上可是比宋江都管用的,哪一次打胜仗不是靠吴用的神机妙算?
  他们答应了周克文。【wWw。Zei8。Com电子书】
  周克文赢得第一步,就开始设计第二步。他问他们,咱这回起事为的啥?是坐天下还是免粮税?坐天下那得拿人头换,免粮税就未必,各位要想好了。
  这些人从来就没有想过坐天下,只想着能吃一口饱饭就行了。大家相互瞅了瞅,差不多同时说,免粮税。
  这就对了。周克文说,说到底咱是为了活命,能活命比啥都好。
  大家一齐点头。
  不过免粮税这事也不好办啊,周克文说,那是虎口夺食,弄不好要出人命的。那一年张化龙抗盐税不就死了好多人,他的头还被剁下挂在城门楼上。
  这事大家都知道,有些人还去县城看过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惨着呢。虽然说这回起事他们事先都有赴死的准备,可那只是凭空的臆想,这豪气要是真的碰上砍头的钢刀,谁敢保不会当下泄掉?他们当然希望不流血。
  我这里有不流血的办法,周克文说。
  大家眼睛一亮,都望着周克文。周克文说,只要大家听我的,我保证不伤一兵一卒,让官府把粮税全免了。
  这些人太高兴了,他们真的找到智多星了。大家齐声说,愿听军师调遣!
  六月初一是黄道吉日,周家寨周边几十个村庄的数万名农民忽然包围了县城。县保安团吓得在城墙上架起枪,远远地与村民们对峙着。保安团只有上百号人,即使有快枪也挡不住人山人海的起事者。可奇怪的是这些村民并没有朝县城里面冲,他们只是把县城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围起来,不让人通行。
  县长孙雨田慌了神,他爬上城墙一看,下面黑压压的全是人,每个人手里都提一个空瓦罐,不知道要干啥。这时一个随从指了指队伍中的一面白色条幅,他仔细一看,上面写着十六个黑色大字:王法难犯,饿罪难受,免除粮税,才有活路!
  孙雨田知道事情的由来了。他站在城墙上大声喊,各位父老,鄙人是县长孙雨田,有什么事好商量,大家千万不要鲁莽,请派一位代表进来,咱们当面商讨。
  他的话音刚一落,只见一个人把他手里的瓦罐抡起来咣一声摔在地上。这一声好像是号令,其他人全都抡起瓦罐摔下来,这声音惊天动地,像打雷一样震得孙县长两腿哆嗦,要不是随从搀着他就坐在地上了。
  下面的队伍中走出一个人,他对守城的喊道,快开门,我是使臣!
  孙县长在县衙接待谈判代表,没想到代表竟然是周克文!周秀才他当然认识,岂止认识,他还拜会过这位老贤达呢。周克文是本县著名士绅,还是国民军周营长的高堂,凡是在本县做官的,没有不去结识他的。
  孙县长给周克文敬座看茶,然后问道,您老怎么也……参与这事?
  周克文心想,你以为我愿意来?我是被人逼来的呀。可话一出口却变调了,他说,路不平有人踩,理不通有人辩嘛。被人挟持的事不能露馅,丢人嘛。
  孙县长说,这是……造反的事啊。
  周克文说,不是吧,他们没拿武器,也没有攻打县城,这咋能叫造反?这是请愿!
  周克文在这里用了一个新词:请愿。这是他从老二嘴里听来的,周立功给他爹吹嘘过母校学生到段祺瑞政府门前请愿的事。周克文最怕的就是搅进造反的事里去,出发前他给起事的人约定了和平的规矩,不给官府动武的借口,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乡亲们。当然这和平的底子只在他心中,他不能透露给孙县长。所以他接着说,再说了,就是造反,那也是被你们逼出来的。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你把人逼疯了,他们就会上梁山!
  周克文义正词严,似乎忘记了他是被迫出使的,说着说着气上来了,有了一股为民请命的豪情。
  孙县长说,我没有逼他们呀,这粮税是省上定的,我只是奉令行事。
  周克文说,自古以来都是逢灾免粮,现在都已经民国了,咋还不如皇上好?
  孙县长说,前方要打仗啊,将士用命,百姓纳粮,这是天经地义的。
  周克文问,张大帅不是已经被撵回东北了吗?咋还打?
  孙县长说,这您老就不知道了,现在是冯总司令要跟蒋介石开打。
  周克文说,这就奇怪了,他俩不是一伙的吗?还是结拜兄弟呢,咋也打上了?
  孙县长说,这事我不管,也管不了,咱只管催粮。
  周克文说,催粮也不能不讲道理嘛,哪里有寅收卯粮的?你翻一翻“二十四史”,看里面有没有记载过一次收五年田赋的?商纣王、秦始皇都没干过这事!
  孙县长说,您老不敢这么比附。这次打的是大仗,消耗自然就多,预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周克文说,你征也要能征得来,老百姓都要饿死了,哪里有粮?
  孙县长得意地说,我已经征了几百石了!
  周克文说,你那是催命,知道吗?眼下老百姓吃的啥?说吃糠咽菜那是好的,吃老鼠屎吃白土的多得是,你催出来的那点儿粮是他们卖儿卖女换来的,到南山赌命背回来的,他们舍不得吃,指望最后关头拿出来救命的。你现在把他们的救命粮抢走了,他们就没有活路了,要活命只得跟你拼命了。
  孙县长哼了一声说,他们敢?
  周克文说,你刚才听到了也看见了,他们把装粮食的瓦罐全摔了。那是啥意思?我告诉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把吃饭的家伙都砸了,表明没打算活着回去!
  孙县长一怔,脸色有点儿发灰。周克文心里暗自得意,摔瓦罐是他精心设计的场面,声势吓人却不犯法,能给官府一个下马威。
  孙县长还是嘴硬,他说,我就不信他们不怕王法。
  周克文说,你能拿他们咋样?把他们全关进监狱里?他们求之不得呢,监狱里有吃的嘛。你把他们全杀了?且不说你能不能把他们全杀了,就算能,杀这么多人那就是震惊全国的大惨案,全国人声讨你,你能有好下场?你说我不多杀,就把领头的杀了示众。可你想过没有,这会激起民变,现在是大灾之年,民怨沸腾,一点儿火星都会烧起燎原大火,再加上饿死战死都是死,饿死还不如去战死,他们肯定跟你死拼了。崇祯皇帝是谁逼死的?李自成嘛,李自成为啥能一呼百应?陕北大旱灾啊。遇到灾年流民,只能抚不能剿,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是为官牧民的要诀,《资治通鉴》你看过没有?
  孙县长让周克文给吓住了,他惶恐地问,那您老说咋办?
  周克文装模作样地看看孙县长周围,孙县长明白他的意思,挥手让随从离开屋子。周克文说,我这个使臣不是来谈判的,是救你来了。念在孙县长一贯爱民如子的份儿上,我硬是挡住那些流民,叫他们不要胡来,一个人钻进来给你出主意来了。
  孙县长连声感谢,问道,您老的主意是……
  停止催粮,免除田赋。周克文说。
  孙县长心想,这不是屁话吗?这老东西不是耍我吗?可他没有把这粗话说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