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左宗棠收新疆 >

第12部分

左宗棠收新疆-第12部分

小说: 左宗棠收新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素鲁克哭着说道:“寡人可以按着您的吩咐到英吉沙尔的小土窑去。那里冬暖夏凉”

  阿古柏笑着说道:“可怜的布素鲁克呀,您难道忘了吗?——您不是把英吉沙尔的小土窑赐给鄙人了吗?尊敬的布素鲁克呀,您曾经是全疆无可替代的王爷,您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被您的臣民当作圣旨一样传颂!”

  布素鲁克神色大变,他大叫道:“尊敬的阿古柏帕夏呀,寡人已经把王位禅让了出去,您为什么还要把寡人往天堂里赶呢?”

  阿古柏说道:“尊敬的布素鲁克,您错了,天堂里暂时还没有适合您的位置。因为您让出了王位,又把英吉沙尔的小土窑赐给了别人,天堂里的那位使者于是对您失去了兴趣。”

  布素鲁克忙道:“尊敬的阿古柏帕夏,寡人永远感激您的大恩大德。寡人向您宣誓,寡人从现在开始,永远做您的好臣民。听您的指挥,受您的驱使,寡人将无怨无悔。”

  阿古柏笑道:“可怜的布素鲁克呀,天堂里没有您的位置,新疆也没有您的位置呀!”阿古柏忽然提高了音量说道:“来人!”

  两名安集延军兵应声出现在门口。

  阿古柏命令道:“布素鲁克王爷将王位禅让给本帕夏,本帕夏现在以新疆王的身份命令你们,布素鲁克是一只雄鹰,他要到新疆以外的天空去展翅翱翔。请你们现在就执行新疆王的命令,把布素鲁克送出新疆,越远越好。”

  布素鲁克大叫道:“不!寡人不能离开新疆!新疆是寡人的家园!”

  两名军兵不容他再说下去,便粗暴地扭住他的两支胳膊,把他生拉硬拽了出去。

  布素鲁克被安集延人一直送到万山丛沓的布鲁特人游牧区方才罢休。

  得知布素鲁克已进入布鲁特人的游牧区,阿古柏当夜便让人把布素鲁克两个儿子的脑袋砍掉,并把头颅送到布素鲁克之侄艾克木汗的手上。

  艾克木汗一见到两颗血淋淋的头颅当即便抖作一团,他连夜赶进王庭,颤抖着身躯来见阿古柏。

  艾克木汗跪倒在阿古柏的脚前,一边流泪一边宣誓道:“我不只一次对手下人说,阿古柏帕夏是浩罕汗国飞来的雄鹰,是拯救天山南北万千生灵的救世主,他是全疆的大救星啊!艾克木汗以幸运之神的名义在这里起誓,他会永远跪倒在您的脚下,做您终身的奴仆!他希望您能宽恕他啊!”

  阿古柏笑了。他虽然把布素鲁克赶走了,但他还要利用艾克木汗来安抚当地军兵的心。他的目的总算达到了。

  送走艾克木汗后,他很快把长子伯克胡里次子海古拉大通哈爱伊德尔胡里,以及金相印等守城各将召集到喀什噶尔回城王庭,通报布素鲁克禅让王位的事。

  艾克木汗从此后把仇恨深埋在心底里,他发誓,早晚有一天,他要亲自手刃阿古柏这个侵略者。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初,得意洋洋的阿古柏认为立国的时机成熟,于是决定在喀什噶尔回城王庭宣布成立“哲德莎尔汗国”,自任“毕条勒特汗”(又译作“巴达吾来特汗”或“巴达乌勒特汗”)。宣布由爱伊德尔胡里出任“大通哈”,总揽国事;金相印为兵马大元帅,管理当地军队。

  “毕条勒特汗”是浩罕语,意即“洪福之汗”或“幸运之汗”。

  “大通哈”也是浩罕语,意即大总管,地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宰相。

  兵马大元帅不用解释,明显是军队的领导者。

第一章 马文禄请降
  朝廷为尽快收复新疆,赏加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钦差大臣衔督办新疆军务。但久历边关的伊犁将军袭侯荣全,并不买景廉的账。朝廷催促景廉向南疆进兵,景廉却让金顺帮办军务,让陕甘总督左宗棠派兵“助剿”。

  荣全不服气,自然另有一番算计。随着热西丁和卓的战败,南疆全部被匪酋阿古柏占领。属于阿古柏自己的王庭在阿克苏开始动工兴建。马文禄为使朝廷早日向新疆进兵,经过一番思考,竟然主动向清军投降,让开了进疆通道。清军进驻肃州,出关的道路通了,收复新疆的的步伐加快了。

  哲德莎尔伪汗国成立不过两月,阿古柏得知了热西丁和卓正在筹办自己的六十大寿,各城的防守比较松懈,便决定采用偷袭的手段对热西丁和卓发起攻击。

  为了麻痹热西丁和卓,在宣布哲德莎尔汗国成立的时候,阿古柏特遣快马给库车的热西丁和卓发了邀请函,以示友好。

  热西丁和卓不仅对来使热情款待,还回赠了丰富的礼品。

  热西丁和卓凭经验推断,阿古柏在一年之内不会出兵来攻击他,因为一个国家建立的同时要相应地建立起一套管理机制,这起码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于是,在送走阿古柏的使者以后,热西丁和卓放松了警惕,准备轰轰烈烈地给自己过一个生日。届时,他准备给阿古柏和乌鲁木齐的妥明塔尔巴哈台回城的伊玛木伊犁的艾拉汗等汗王均发邀请函。

  热西丁和卓私下以为,如果这些汗王肯赏脸来为他祝寿,那么,他就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发一倡议,推举出一位盟主,由盟主领导各汗国发起对大清国的作战,把清军一个不剩地全部赶出新疆,让天山南北重新回到古老的各王朝割据状态。

  热西丁和卓想到兴奋处,索性又差遣了百人携带金银赴北疆及俄国去采办珍奇,又打发了五百人分三路进关去采办绫罗绸缎。

  他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向其他汗王炫耀自己属地的富有,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各汗王中的份量,想过把盟主的瘾。

  库车库尔勒乌什阿克苏喀喇沙尔各城地域虽广,但并不是特别富庶,各城的守军也不是特别精壮。经他这么一折腾,各城原本就不多的守军于是就越发地不够用了。

  但热西丁和卓对此并不放在心上,因为阿古柏汗国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大清国的注意力,他大可不必再为驻防新疆的清军日夜担心。

  同年(公元1867年)夏,阿古柏的两万人马在长子伯克胡里及其金相印的统率下,突然包围了乌什阿克苏二城,并很快发起攻击。

  可叹乌什阿克苏二城此时只有不过三千守军,面对大兵压境,竟无法进行有效地抵抗;当金相印把以阿古柏的名义书写的敦促守军投降书递进城之后,二城很快便竖起白旗。

  金相印把二城守城头目按着阿古柏的指令着人押往喀什噶尔,又把守城的军兵连夜融会进自己的部众里,等阿古柏任命的二城守城官到后,即连夜提兵扑向库车库尔勒二城。

  热西丁和卓情知不敌,在金相印的人马赶到前,便带上身边的人马粮草及金银等物,仓皇逃往人烟稀少的东路,准备到吐鲁番一带去称王。

  热西丁和卓出城不久,部众即大半叛逃,身边仅剩三百余人。

  热西丁和卓急火攻心,很快病倒,部众又有二百余人乘夜携粮草枪支离去。

  热西丁和卓的两个儿子见大势已去,力逼其父速分珠宝以谋生路。

  躺在担架上的热西丁和卓为复王业,力持不可。

  其次子小和卓愤怒,竟率身边二十几人,在夜半动手,将其兄父等人排头屠戮,血染沙丘,酿成吐鲁番盆地第一大家族血案。

  热西丁和卓次子小和卓将所有粮草珍宝悉数盘点,却是老大一笔财产,可装备三千人的队伍。

  小和卓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携带珍宝粮草到北路去投奔妥明,为自己寻条出路。

  小和卓手里现有的这支队伍,已不成为队伍,除家眷女佣外,只有二十名亲兵。

  小和卓让一名女佣去把亲兵的头领传进帐篷,他决定向他下达向北路开拔的命令。

  女佣走出去不久,二十名亲兵却一齐瞪着血红的眼睛挥着马刀冲进来。

  二次杀戮于是拉开序幕。

  一个时辰后,热西丁和卓家族不复存在。

  至此,阿古柏成了南疆大片领土的最高统治者。

  同年(公元1867年)六月底,志得意满的阿古柏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在阿克苏建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王庭。

  左宗棠所上《金军未能迅速出关折》拜发不久,圣旨开始陆续抵达肃州。

  一旨曰:“据左宗棠所奏,眼目昏花,心神恍惚衰态毕臻,特简贤能接任陕甘总督篆务。等语。览奏均悉。该大臣办理陕甘军务,宣力数年,地方渐就肃清,大功不日告竣。嗣后一切善后事宜及吏治民生,正赖该大臣悉心筹度。至新疆军务,诚非从内预为布置,从新预为调度不可。将来大军出关,关内既须重臣镇抚,而筹饷筹粮并筹转运等事,尤恃有大臣实力实心经营布置,庶前敌各营不虞后顾。该大臣素顾大局,谅早筹计及此。应俟甘境敉平,先将饷事兵事通盘筹画,据实奏闻。朝廷倚畀方深,岂可遽萌退志!左宗棠着赏假一个月,安心调理。河州肃州军情,仍着随时详悉具奏,以慰廑系。”

  朝廷明知左宗棠所奏均系实情,但为了尽早收复新疆,未敢轻易换帅,只赏了左宗棠病假在营调理,但不准开缺离任。朝廷这么做,看似无情,但对左宗棠来说,却分明是一种倚重。

  二旨曰:“左宗棠奏金顺全军未能迅速出关一折。称:现在新谷未收,军粮缺乏,骆驼亦值歇厂怯热之时,不能负重,若展迟两月,于八月间拔队西行,局势似较稳慎。等语,所筹亦系实情。惟白彦虎贼股现又窜扰关外,安敦玉等处情形紧急,盼兵尤切。金顺仍当赶紧部署统军出关,相机剿办。如一时实因粮运车驼未能应用,或派拨数营先行进发,以资接应之处,着金顺酌度情形,妥筹办理。金顺需要粮食车驼等项,仍着左宗棠饬令该地方官速为预备,毋稍延误。”

  考虑到新疆的实际情况,朝廷同意金顺一军暂缓出关。这其实还是在给左宗棠面子。

  就在左宗棠接旨的当日,占据肃州的回民头目马文禄,经过一番思考,竟然自缚双臂出城赴清军大营请罪乞降。马文禄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无非是希望清军能够早日出关,尽快收复被俄国侵略军阿古柏侵略军占据的新疆。

  马文禄如此深明大义,倒把左宗棠吓了一跳。当即满口应允,很快命马文禄统带城内回兵,次第出城缴械受抚。马文禄  照办。

  刘锦棠统军从四门进入肃州接防,料理善后。

  一部回众被遣往兰州择地安插,一部回众被送往凉州,一部留肃州。

  至此,除新疆外,陕甘两省全境平定。

第二章 景廉的规疆大计
  为了加快收复新疆的的步伐,钦差大臣景廉把伊犁将军袭侯荣全请到军营,名义是商议进兵的事,实际却谈起自己的诗。扯闲淡是景廉的拿手好戏。

  在新疆古城的一座军营里,乌鲁木齐都统钦差大臣景廉与刚刚赶过来的署理伊犁将军荣全,正在商讨收复全疆的事。古城这名字对现代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在当时却颇有知名度。它就是现在新疆的奇台。当时因是清军大营的驻地,市井繁华,人烟颇旺。

  景廉,颜札氏,字秋坪,满洲正黄旗人。好诗文,在满贵高官中素有才名。父彦德,官绥远城将军。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进士,由七品编修五迁至二品内阁学士。曾典试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