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形容语,使语言增加生动性。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熛至风起。(史记·淮阴侯列传)
飞馆生风,重楼起雾。(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某些人名地名,以及某些特殊的物名,可以用作极度形容语。上面所举的〃死或重於泰山〃的泰山即是一例;由於泰山在古人看来是最高的山,也就代表着最重要的东西。下面再举一些例子: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贾谊过秦论)
(仲尼、墨翟代表最贤的人,陶朱、猗顿代表最富的人。)
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司马迁报任安书)
(随侯之珠、和氏之璧代表最宝贵的东西,比喻最好的才能;许由、伯夷代表最清高的人。)
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戴纵垂缨而谈者,皆拟於阿衡。(扬雄解嘲)
(稷、契、皋陶、阿衡代表最贤能的人。)
虽梁王 苑,想之不如也。(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梁王 苑代表最奢华的园林。)
以上所述古代汉语的修辞,大多数与用典有关。一方面,我们要掌握一些典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知道古人的修辞手段,以免找出典故以后还理解不透。这一节所讲的古汉语修辞,虽然还不够全面,如果能由此类推,也就〃思过半〃了。
古汉语通论(二十九)
诗律(上)
《诗经》《楚辞》以后,诗歌的形式不断有新的发展。唐代律诗兴起以后,诗歌更有了严密的格律。不了解诗歌的形式格律,将影响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谈不上充分地欣赏。本单元两节通论,将扼要地谈谈从汉至唐宋时代诗歌的格律,至於唐宋以后的词律和曲律则将在下一单元的通论里叙述。 (一)诗体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二)汉魏六朝诗的语言特点
汉魏六朝诗以五言诗为主,此外,也有四言诗、六言诗、七言诗等。五言诗可举古诗十九首为例。四言诗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六言诗非常少见,不举例。乐府又有杂言诗。所谓杂言,是说诗句的字数多寡不等,如《有所思》、《上邪》等。杂言的乐府诗是很常见的。这对后人的古风有相当大的影响。例如李白,他就很喜欢写杂言的古风。
就语言的形式说,汉魏六朝诗和散文的区别并不很大。五言诗(或四言诗、七言诗)只有两点不同於散文:(一)每句字数一定;(二)押韵。至於杂言诗就更和散文近似,因为除了有韵以外,和散文就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了。当然,杂言诗的句子一般要比散文的句子短些,但是那很难说就是杂言诗的语言特点。随着骈体文的兴起,魏晋以后的诗比较多用对仗。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和谢朓的《晚登三山远望京邑》都是对仗很多的,特别是《登池上楼》,二十句中竟有十八句用了对仗。但是这也不成为这个时期的诗歌语言特点,因为当时一般的散文,由於受到骈体文的影响,也喜用对仗。再说这个时期诗用对仗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的;用对仗,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不是形式格律上的固定要求。
从另一方面说,多用口语词汇却是汉魏六朝诗的特点。乐府歌辞多数来自民间,口语词汇固然非常显著。例如: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有所思)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有所思)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上山采蘼芜)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上山采蘼芜)
就是当时文人的作品,也是比较接近口语的。例如: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迢迢牵牛星)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报书与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诗歌口语化,这是优良的传统。唐诗宋词都是循着这条道路发展的。至於元曲,那就更加口语化了。 (三)汉魏六朝诗的句式
汉魏六朝诗的句式,上承诗骚,下启唐宋。现代民歌的句式,和汉魏六朝诗也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句式和字数是有密切关系的。偶字句和奇字句是显然不同的两个类型。所谓偶字句,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所谓奇字句,主要是五言和七言。
《诗经》和《楚辞》的《离骚》《九章》等是偶字句的一类。《诗经》以四字句为主要形式;《楚辞》以六字句为主要形式,兮字不算在六字之内,例如《离骚》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哀郢》的〃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诗骚的偶字句发展为汉赋、六朝赋以及骈体文的句式。
《诗经》和《楚辞》也有一些奇字句。例如《静女》:〃俟我於城隅〃,〃匪女之为美〃;《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这是五字句。又如《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离骚》:〃谣诼谓余以善淫〃,〃夫孰异道而相安〃。这是七字句。但是我们一般不说五言诗和七言诗始於诗骚,因为诗骚中没有全篇都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的,而且真正五言诗和七言诗的一般句式也和诗骚中的五字句七字句不同,这一点下文还要谈到。
真正的五言诗起源於西汉的民谣,文人写的五言诗则是到东汉才出现的(注:萧统《文选》载有李陵苏武的诗,徐陵《玉台新咏》以古诗十九首中的八首为枚乘所作,那是靠不住的。)。七言诗又比五言诗出现得晚些。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注:柏梁台联句大概是伪托的,见下文1509页。张衡的《四愁诗》不是纯粹的七言。)。
现在讨论偶字句和奇字句的句式。
四言诗的一般句式是二二,这就是说全句的节奏是二字加二字,意义单位和节奏单位是一致的,这种句式继承了《诗经》的传统。试举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里的几句为例: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五言诗的一般句式是二三,这就是说全句的节奏是二字加三字。这种句式是四言的扩展。在二二的当中插入一个音,或在后面加添一个音,就成为五言。这样,二三可以细分为二一二或二二一。例如: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古诗行行重行行)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曹植白马篇)
金张……籍旧业 七叶……珥汉貂(左思郁郁涧底松)
(以上各例可以细分为二一二)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古诗迢迢牵牛星)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曹植白马篇)
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左思郁郁涧底松)
(以上各例可以细分为二二一)
七言诗的一般句式是四三。这是五言的扩展,因此细分起来是二二三。试举曹丕的《燕歌行》为例: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全篇诗的句式都是四三,这里只摘引了八句。每句前四字又可以细分为二二,后三字可以细分为一二或二一。
由此可见,五言诗七言诗的一般句式和上文所引的《诗经》《楚辞》里的五字句七字句是不完全相同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诗句都是依照这种句式写成的。例如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以观沧海〃、〃若出其里〃、〃水何澹澹〃等是一三;古诗《行行重行行》的〃各在天一涯〃,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的〃而无车马喧〃,第九首的〃且共欢此饮〃是一四;第九首的〃问子为谁欤〃是一三一。但是这些比较特别的句式不是诗句的主要形式,对后代的影响不大。
以上所述的一般句式,是就文人的作品来说的。至於来自民间的乐府,句式就比较自由了。 (四)汉魏六朝诗的用韵
汉魏六朝诗的韵例,继承了诗骚的传统。四言诗和五言诗一般是隔句为韵,也就是说偶句的末一字用韵。例如古诗《迢迢牵牛星》的韵脚是〃女,杼,雨,许,语〃;左思《郁郁涧底松》的韵脚是〃苗,条,僚,朝,貂,招〃。偶然有一般押韵处而不用韵的,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中〃字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这只是极其个别的情况,后人也没有仿效的。
五言诗首句可以不入韵,也可以入韵。首句不入韵的情况比较常见,不必举例。首句入韵的例如: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上山采蘼芜)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
五言诗以不换韵为比较常见,但也可以换韵。例如古诗《行行重行行》的韵脚是:│离,涯,知,枝‖远,缓,返,晚,饭│,共用两个韵。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的韵脚是:│窟,骨,卒‖程,声,城‖里,妇‖舍,住‖子,鄙,子‖举,脯,柱‖君,关,全│,共用七个韵。换韵后的第一句有的入韵,有的不入韵。这里不再举例。
七言诗在南北朝以前是句句入韵的,曹丕的《燕歌行》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后人把这种七言诗叫做〃柏梁体〃,因为相传汉武帝作柏梁台,与群臣共赋七言联句,就是句句入韵(注:伪托的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