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影帝李小龙-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办自己的制片公司:”
邹文怀对李小龙的志向大为赞赏,并十分恳切地说,他要尽心尽力成全李小龙的鸿志。在拍摄《精武门》时,邹文怀仍是这个态度,令李小龙十分感动,觉得邹老板够朋友,也就十分为邹文怀卖力,也比较听话。
李小龙野心虽大,但并非经营之才,对如何筹建、运作,心中无底。邹文怀语重心长地说:此事要慎之又慎,我是在影坛混到这把年纪,做过好些部电影的制片,有了十二分把握才离开邵逸夫走这步的。现在好些人年少志高,草率行事,创办制片公司不待制片就砸牌了。
邹文怀言之有理,李小龙末敢造次。
其实,邹文怀心底十分害怕李小龙跳槽。当时一位行家对“邵邹争李”作评价,指责邵氏目光短浅,自尊自大,把李小龙拒之门外,结果李小龙加入“敌营”嘉禾,使嘉禾起死回生。这就像一个傻瓜抓一样东西击打落水的敌人,结果扔出去的是一个救生圈。
邹文怀很清楚,李小龙对已经“起死回生”、日益强大的嘉禾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李小龙自立门户,对嘉禾很不利。但邹文怀熟悉李小龙的牛脾气,不可强行阻止,只能委婉劝说。邹文怀的劝说已是相当艺术,不露丝毫痕迹。并且,邹文怀待其不菲,除片酬外,李小龙还可从邹老板那儿得到可观的花红(红利)。
因此,在李小龙与嘉禾片约满期,《精武门》封镜之后,李小龙仍有为嘉禾拍第三部电影的意愿。
1972年大年初三,李小龙上九龙太子道罗公馆,向嘉禾“台柱”导演罗维拜年;那时俩人虽有芥蒂,但面子上还过得去。
俩人坐在一起喝早茶,闲聊中,李小龙说了一些对现状不满的话,当演员终究不会有太大的出息。罗维笑道:“那还不容易,你随时可以当上导演,只要你向邹文怀提出要求的话,但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导出的影片才可以像个样子。”
李小龙若有所思,心有些活动。
按照邹文怀与他俩商定的计划,上马新片《冷面虎》,罗维导演,李小龙主演。春节过后筹备开机。没多天功夫,罗维弄出了剧本,交李小龙过目。李小龙说他马上就看,若无意见,即可投入开拍。
李小龙对《冷面虎》的剧本大为不满。在好莱坞,李小龙就有构思自己未来影片的习惯。于是,他把《冷面虎》弃之一边,另起炉灶结构故事。李小龙结构故事都是将自己摆进去,他如醉如痴,在遐想的故事世界里漫游。
殊不知,罗维在家苦等,一等就是三星期,弄不清李小龙究竟为何杏无音讯。这不是李小龙的作风,李小龙干事总是雷厉风行的。罗维把这怪事报告公司总裁,邹文怀打电话询问李小龙。
李小龙对他结构出的故事还不满意。他是个很顾面子的人,总希望一样东西弄得十全十美,拿出去叫人赞不绝口。所以,李小龙在电话里说:他现在私事缠身,实在太忙,无暇阅读剧本,过几天再说。
李小龙如此轻慢他的劳动,罗维心中老大地不快。
又是苦等死等。罗维沉不住气,约李小龙面谈一次,敬请李小龙不要拐弯抹角,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这次,李小龙异常地坦白,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冷面虎》的剧本根本不妥。”
罗维急忙问道:“什么地方不妥?只要你指出来,改写是很容易的。”李小龙从容不迫笑道:“我也说不上什么地方不妥。这么办吧,让我亲自动笔,改好后再还给你。”
罗维当时气炸了肺,但还是忍着,强做笑容希望李小龙快点。李小龙微笑道:不用你催,我李小龙办事从来就是急性子。
结果又是拖,不管罗维如何催促,李小龙就是不给个明确的答复。说:“快了,快了。”或说:“还有一处没妥。”又说:“我得从头推敲一遍。”
罗维再傻,也看得出李小龙在敷衍,甚至是在有意捉弄他。现在已经拖了三个月,罗维等不及,决定另请他人来担任男主角。
李小龙没有参加《冷面虎》的演出,《冷面虎》的主角由台湾著名武星王羽担任。这期间,李小龙经过数个月的准备,正式跟嘉禾摊牌。
这一天迟早会发生的,但邹文怀没想到会这么快。然而,事情一旦发生,聪明的邹文怀又会以最圆满的方式予以解决。
邹文怀已有预感,李小龙不满意《冷面虎》的剧本,他要自己动笔改写。但实际上李小龙写的是另一个剧本(就是后来的《猛龙过江》)。李小龙向邹文怀透露过此事,并抱怨香港的剧本不成为剧本,仅有一个隐隐约约的故事梗概,拍到哪里写到哪里,场景、动作、对白等等,一切都是临时凑合的,这样拍出的片子,非糟不可。
邹文怀附和了李小龙的意见,并鼓励李小龙把剧本写出来。邹文怀在任何场合都附和李小龙,但实际上,他很有主张,并总能在不把李小龙惹火的情况下实施他的主张。
邹文怀相信李小龙的功夫和演技,但不敢轻信李小龙驾驭剧本的能力。他认为,李小龙是想争取更多的权利——与嘉禾合作拍自己写的电影。
李小龙的合作,却是另一种形式——他要跟嘉禾合股拍电影,他要成立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协和”。
邹文怀以积极的态度促成李小龙的愿望。他知道,事情既不可逆转,就应该顺着它。李小龙是个敢说敢做的人,但他还不具备独立制片的能力。于是,邹文怀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协和的合伙人之一。
李小龙需要邹文怀,在香港的所有片商中,唯有邹文杯与他有最多的利害关系,也是最热心、最值得信赖的。
邹文怀也需要李小龙,在港台,还找不到第二个象李小龙这样卖座的明星。李小龙虽不再是嘉禾门下的签约演员,利益仍与嘉禾息息相关。
协和的厂标是两种象征的重合:一是电影,那个圆圈内的螺旋形,是从活动电影的菲林盒里抽象出来的;二是太极,李小龙采用的就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太极图。两种图样惊人地巧合,电影是无休无止的动态活动,代表宇宙规律的太极也是处在无穷无尽的运动之中。这个厂标,代表了李小龙的追求。
协和制片公司当时只是个空架子,没有制片厂和写字楼,一切都依赖嘉禾,实际上是嘉禾的附庸。用80年代大陆人的戏称,协和还只是一家“皮包”公司。
然而,轰动一时的李小龙的第三部影片《猛龙过江》,正是由这家皮包公司出品的。
《猛龙过江》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来自香港的小伙子,因缘去美国闯世界。
李小龙最初把故事梗概讲给邹文怀听,邹文怀末反复斟酌就表示赞同。李小龙是当红明星,他的名气本身已具备足够的票房价值。
李小龙不是个靠名气吃饭的人,他力求第三部影片比前两部都好,而不是靠前两部的光彩荫及第三部影片。李小龙整个身心都投入开镜前的准备工作中,他突然冒出一个奇想,这个奇想就是后来影片的高潮,'奇‘书‘网‘整。理。'提。供'在古罗马竞技场搏斗的场面。
这个奇想自然会使观众惊奇不已,中国功夫在罗马展示,那古老巨大的圆形竞技场,本身就会令观众叹为观止,奇想翩翩。
省时省钱,是香港制片的一惯做法,也是香港影片多小家子气的主要原因。出国拍外景在众多人眼里是异想天开。可在古罗马竞技场拍戏是这么诱人,李小龙同合作者们,就这场戏的可行性,以及所需变动的情节讨论了两个星期。
最后是邹文怀促成这一奇想的,他说由他跟罗马联系,可以安排设备、外景地及制片等事宜。李小龙决定选定罗马,还去实地勘察了外景。
李小龙拒绝与罗维第三次合作,由他亲自导演这部影片。事实上,罗维也无意与李小龙合作,他们的关系已相当僵。当初,促使李小龙创办协和公司的直接原因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现在,他可以自由地在影片中贯彻他的创作意图了。
据嘉禾的一位职员说,当其他人还没来,或都走光了,李小龙独自在摄影棚里徘徊,潜心琢磨,研究新的动作,并会神经质似地用手脚比划。李小龙是个完美主义者,他要求拍片时所有的人都得全神贯注,竭尽所能,追求尽善尽美。
休息对他来说几乎不存在。他的敬业忘我精神,也带动其他的人全身心投入,而又疲惫之极。这时的李小龙,已全然忘记了他曾大力提倡的一张一弛的好莱坞式的拍片方式,大家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这种辛勤劳动的代价,只有在电影获得巨大成功时才得到补偿。
据参与罗马拍片的一职员回忆,最紧张的要数在罗马拍外景,为了省钱,必须在短时期内拍完所有的外景镜头。他们在交通最繁忙时,或天气十分恶劣的日子,都没有停机。他自己一丝不苟,也要求别人一丝不苟,动辄板起面孔,或大声叱喝。有人背后骂他是暴君,也有人发誓再也不跟李小龙合作。当电影创下卖座500万元港币的纪录时,许多人又原谅了他。
修正过的影片,把故事背景由美国移至意大利,片名为《猛龙过江》,是香港第一部到欧洲拍摄外景的影片。
影片的主人公叫唐龙,含义是中国的龙。唐龙有李小龙的影子,取了他赴美谋生发展的某些经历。李小龙是这样阐述唐龙的:
“这真是一个简单的情节。一个乡下小子,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连那儿的话都不会说,却莫名其妙地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他打败了对手,从而简单又诚实地显示了自己。”
影片具有意大利式的喜剧风格。唐龙生长在被西洋人视为“乡下地方”的香港,而唐龙又生活在被香港人视为“乡下地方”的新界。唐龙整天埋头练功,极少去市区,连香港繁华地段是怎样的都不知道。唐龙的亲戚在罗马开中国餐馆,为了免遭黑社会势力的欺诈,约唐龙去了罗马。
出现在银幕上的李小龙,纯粹一个“乡下佬进城”的形象,笑话百出。在餐馆里点错了菜,不会使用抽水马桶,他不相信银行,认为存钱等于白送人家要不回来。片中苗可秀所饰的表妹问他香港近况,他一问三不知,一副呆模痴相。
影片套用“英雄救美”的故事模式,但李小龙却毫无古代骑士在女人面前的潇洒,他是笨蛋一个。他无视苗可秀的清丽温存,亦不知苗可秀暗恋他。苗可秀带他游览罗马名胜,本来可罗漫蒂克一番,李小龙却大煞风景。见到废墟便说:“这些烂屋九龙城大把!”见到皇宫便说:“这么大一块地,用来建屋收租,定可赚不少钱。”
最可笑的,是李小龙因语言不通,给一位意大利女郎带回家,女郎坦胸露体,吓得李小龙如见妖怪似地夺门而逃,令观众忍俊不禁。
这部片,显示出李小龙喜剧表演的天赋。
这部片,跟他另几部片一样,主人公开初表现平凡,而最后表现非凡,犹如一块丑石,兀突而成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山。( |。。)
影片的前半部,李小龙给人的印象是个呆汉与丑角。跟他另几部片一样,主人公执著于武功,如痴如醉。他们虽身怀绝技,却只能含而不露,忍而不发。
《猛龙过江》的武打,较前两部片又有新的突破。李小龙手中的双节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棍术,并非只是赏心悦目的花招,而适于实战,凌厉无比。李小龙在片中餐馆地窖,大败众匪徒。
李小龙与他的恩师严镜海一样,不相信中国功夫刀枪不入的神话。西方社会的黑势力,使用枪支十分普遍。匪徒欲消灭李小龙,不会再以空手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