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

第103部分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103部分

小说: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迈上任,中美间过去持续发生误会与摩擦而造成的紧张,几乎得到全面地改善。美军在华的空军与指挥部之间,也取得空前合作与互信的状态,中国的将领也再度团结一致的抗日。魏德迈相当支持陈纳德的各种空军作战建议,陈纳德终于能够成功的动员所有在中国的空军战力,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对于日军进攻华南的后勤中心武汉,进行一次近乎摧毁性的大轰炸,由美国二十航空队出动七十架战略轰炸机,以及十四航空队出动二百架各式战机配合,将日军在华中的补给中心以及其空军,给与歼灭性的打击,这就是陈纳德苦苦请求史迪威长达四个月,都没有得到批准的“打断日军补给中枢”的计划2。在美机对汉口基地,进行焦土战略轰炸之后,日军对于华南部队的整个补给数量,大幅下降了四〇%。同时魏德迈对于中国的后勤补给援助,也从来不玩政治考虑的分化游戏,因而也能得到最佳的利用与分配。唯一可惜的是,一切都来得迟了。魏德迈知道中国战区的战略地位重要,设法与蒙巴顿协商,将中国派在缅甸的美援部队,分批的调回中国战区作战。这时英国政府又站在强烈反对的立场,因为英国需要中国军队的帮忙,击败在缅甸的日军,才能更为早些收复在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而丘吉尔竟然又完全忘记了他的“中国军队无用论”,不同意中国军队回国作战。不过,由于蒋介石与魏德迈站在同一战线,中国当然有权调回自己的部队,去防卫自己的国家。其实假如英国不是从中国调用最精锐的军事力量,英国就连缅甸都无法收复,根本就没有资格谈对日作战的贡献了。同时魏德迈看到中国部队在缅甸作战的战绩,深知只要给与中国军队适当的装备与训练,中国军队绝对能够担当大任,因此他决心加强训练与装备中国的陆军部队,准备在半年之内,推出拥有美式装备与现代化编组的全新华军,以参加反攻华南的作战。因为此时美军已经在太平洋战场,攻克菲律宾,因此美国海军可以直接航行到中国华南的海岸。只要中国军队能够攻占华南的海港,美国的援助物资,就可以从海港运送。而一次十二艘的美国运补船队,就可以运送等于美国驼峰空运援华全年的吨位总和。蒋介石于是令何应钦负责中国新编陆军的“陆军总司令”职务,与魏德迈合作,在云南进行编组全新陆军部队的工作。当时的计划是分成四个方面(2由此可见史迪威用心之狠毒,根本就是存心要中国惨败,好让他能控制中国军事指挥权。)军,准备组成三十九个“攻击师”,三十一个“防守师”,这将是现代化新编华军的骨干,负责西南总反攻的作战计划,作战目标是开放湛江港,以及收复广州与香港。这样中国就可以与美军在华南会师,有了港口,中国也就可以得到美国答应很久,但是一直没有给中国军队的援助与装备了。

  35。5 青年军的组成与日军的末路

  在一九四四年八月,当中国面临全面惨败的打击之时,在抗日的后方,出现了知识青年从军的热潮,也是一个中国知识青年感人的爱国奉献行动;由于蒋介石对于青年学生与知识分子的特别优待,在抗日战争国家面临如此困难的状况之下,学生仍然可以免费上大学,也不必当兵,国家还供给学生衣食。但是当学生青年看到整个抗日战争的局势,面临功败垂成的危机之时,决定牺牲特权,投身军旅。这时正是国民政府急需高素质的兵员,以接受美援军事装备之时。所以当蒋介石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救国的口号,立刻得到了青年学生热烈地反映,两个月内,多达十二万青年报名参加从军,造成人心士气从低迷中的大振。这些从军的知识青年,最后组成九个师,番号为二〇一到二〇九师,定名为“青年远征军”,而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素质最高的部队。这股知识青年从军热潮,也是稳住当时局势民心的力量之一。在一九四五年年初,日本新任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认为唯一可能扭转日本战败命运的作战计划,就是拼下最后的本钱,攻克中国的四川,迫使中国失去作战的能力,这样日军可以有更多的筹码,与盟国进行有条件的和平谈判。

  冈村宁次的这个战略构想,却来得太迟了。日军在打完一号作战之后,日军大本营已经没有力量,再支持冈村宁次进攻四川作战计划。其实日军在一九四四年,原先应该发动五号作战计划,进攻重庆与西安,对于日本扭转整个战局,可能会有更大的效用。更为关键的是,日本在中国战场上,再也没有史迪威作为“内应”,因而日军要想发动攻占四川的攻势,成功的机率将是极低的,单是来自中国战(3作者的先父也报名参加青年军,成为二〇七师中的一员。青年军中有太多感人的事迹可以叙述)区空军的压力,就可以彻底中断日军补给线(这时候已经没有史迪威干涉空军的作战,美军飞机得到全力的后勤支持,可以尽量发挥作战打击能力),同时装备较佳的中国远征军,也开始从缅甸回到中国战区。所以冈村宁次曾经发动湘西芷江与老河口的作战,以试探日军西进四川的可行性,但是遭到中国守军相当强烈的反击,制空权更是已经完全落在盟国的手中,日本的中国派遣军在中国战区表现的最后机会,已经结束;更糟的是,日军的主力完全深陷在华南,若想长途运动,必定饱受盟国空军的炸射,因而无法顺利调回东北与华北备战。此时,日本全面的战局已经陷入了十分危急的状况,美军在一九四五年的五、六月间,攻占琉球,日本帝国海军在琉球海域,遭到歼灭性的惨败之后,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作战能力;日本残余的空军,也只能在本土进行非常有限的活动。美国下一个目标是准备进攻日本南部的九州,苏联开始调动空前的兵力在西伯利亚集结,正进行攻击关东军前的战略准备。此时日军大本营才从错误的迷梦中清醒,下令中国派遣军应将主力从华南大幅的撤退,以支持关东军在东北所面临的决战,同时要兼顾防御美军可能从华东登陆的攻击。日军早先于一九四五年年初,还在中国的战场上不断企图发动攻势,因为日本在中国战区的胜利,已经成为其作战意志与心理的唯一支柱了。冈村宁次当然舍不得叫日军自动撤退,“放弃”所占领的中国领土。但是冈村这种缺乏全局的战略眼光,只看到自己战区的“风光”,没有想到日本的整个战略布署,已经因为日军主力集中在遥远的华南,无法回防本土、东北与朝鲜,将会造成日本战略核心空洞的危机。日军大本营开始不断施加压力,冈村宁次也发现日军把主力放在华南,不但无法有重大突破的作为,同时更是造成东北与华东防御空虚,万一苏联进攻东北,或是美军登陆华东,那么留在华南的日军主力,将会成为后路被切断的孤军,所以冈村宁次才开始下令日军退出广西。但是在整个战略的大局上而言,已经是太迟、太慢了。

  当日军奉命从广西撤退之时,正是新编华军开始布署反攻华南的时刻,因此中国部队在广西展开尾随的追击行动。一九四五年七月底,收复了广西全境,而在东南的福建地区,华军也顺利光复了重要的城市与口岸;负责反攻广州、香港与湛江的新编华军部队,也开始进入作战集结的位置,只等准备完成,就对日军发动攻击,以打开华南的海港。此时日军向华北与东北调动的运输,一路上受到中国与盟国空军密集的攻击,而损失惨重,日军部队甚至被迫放弃一些重装备,狼狈地向北撤退。这时候冈村宁次仍然寄望在中国的日军军力,能够成为日本与盟国要求投降条件更佳的谈判筹码。但是日皇裕仁已经无法忍受日本几乎全面溃败的压力,他要求首相铃木贯太郎,设法迅速与盟国求和,也准许冈村宁次自行与蒋介石接触,商讨中日之间的和谈条件。

  一九四五年七月,冈村宁次派遣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在河南与何柱国见面,日本提出中日停战的条件,日军准备在一年之内,从中国的关内全面撤军,以换取中国不对日本进行攻击。但是中国方面认为,日军必须全面撤出韩国的釜山,中国才会考虑与日军商谈停战,因此双方无法进行谈判。这时可以看出冈村宁次完全缺乏掌控战略全局的能力。事实上,此时日本唯一所能求的,是争取有条件投降的机会,所以冈村宁次要做的,当然是全面快速的撤军。先能让日军退出关内,全部集结在东北与日本本土,阻挡苏联部队捡到便宜,以及防卫美军进攻本土,这样日本或者可以争取到更好的战后条件。在日军投降之后,日军再全面地退回本土,这也是日本军队唯一可以赎罪的机会。

  这也是蒋介石在获悉雅尔达密约,盟国决定出卖中国之后,一个可以设法利用日军维护中国权益的最后机会。只要中国允许日军在关内有秩序的快速后退,全部集中到中国的东北,中国就可以在持续胜利的“追击”中,大幅拉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逐步恢复人民对政府的信心,以及增强军队的士气,这样当然可以增加中国对抗苏联与盟国压力的筹码。中国若能照这计划,在半年内光复整个关内,总比突然接收整个占领区的工作,要更有准备。而日军既然大军集结在中国的东北与本土,苏联与美国势必会对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重新考虑。此时中国可以代日本提出投降条(4此时先父在的青年军二〇七师,已经在云南接受美军的装备与训练,军队的士气与战技,都有极高的改善。大家都认为,这回西南总反攻,绝对会把日军打得溃不成军,一洗过去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记录。其实中国军人是世界一流的部队,只因装备、训练太落后,才会让日本侵略中国得逞。当日本军队没有装备的优势之后,马上就被中国军队痛击了。)件,只限保留日皇制度,这样中国或许就不必向苏联低头,而签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民政府甚至可以完整地收回已经被苏联占领的外蒙古地方,连琉球未来的命运,也可以有所调整。但是历史没有朝向这个戏剧化的方向发展,中国面临的是比战败损失还要巨大的“惨胜”了。

  附注:

  '1' 其实日军的这个胜利,赢得相当侥幸,主要是归功于马歇尔、史迪威与丘吉尔的联手“合作”,把中国战区所应得的外援掐住,使得华军战力耗竭,在日军投入决战兵力之时,中国还要把战略预备队投入在缅甸的原始森林中,进行无谓消耗。

  '2' 由此可见史迪威用心之狠毒,根本就是存心要中国惨败,好让他能控制中国军事指挥权。

  '3' 作者的先父也报名参加青年军,成为二〇七师中的一员。青年军中有太多感人的事迹可以叙述!

  '4' 此时先父在的青年军二〇七师,已经在云南接受美军的装备与训练,军队的士气与战技,都有极高的改善。大家都认为,这回西南总反攻,绝对会把日军打得溃不成军,一洗过去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记录。其实中国军人是世界一流的部队,只因装备、训练太落后,才会让日本侵略中国得逞。当日本军队没有装备的优势之后,马上就被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