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第240部分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第240部分

小说: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铁道司令部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下辖东满护路军(司令员何德全,副司令员吉合,参谋长师军)、西满护路军(司令员郭维城,参谋长彭传清)、南满护路军(代司令员阎九祥,副政治委员郭延林)、中部护路军(司令员张鹤鸣,政治委员刘居英,副司令员曹志学,参谋长徐斌)。

在护路军司令部的统一领导下,铁道护路部队迅速发展,截止到1947年秋,东野护路军已发展到8000余人,并被编成七个步兵团,第一、第二、

第三团由护路军总部直接指挥,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团则分别隶属各军区领导。护路军配合后方剿匪与前方作战,担负着北满解放区的5000多公里铁路线的护路任务。

自1947年5 月中旬开始,东北民主联军连续发动夏季、秋季、冬季三次强大攻势,并取得巨大胜利后,我军控制的铁路线也大大增加。但新获铁路沿线桥梁线路多遭破坏,前沿铁路运输不通。为加快抢修使之迅速投入作战运输,1948年2 月,护路军司令部将所辖的第六、第七步兵团合并组成为铁道第一团;将第四、第五步兵团合并组成铁道第二团。每团下设三个大队:第一大队担负线路、桥梁和通信设施的抢修;第二大队担负机务、检车、给水、站务等运输任务;第三大队则担负铁路沿线和抢修现场武装防护。从此,护路军的性质也就由原来单纯的护路作战,开始向一支崭新的铁道技术部队的转变。

铁道团组成后,根据各铁路线的破坏情况和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的作战意图,配合铁路职工立即投入了吉长、哈长和大郑线的紧张抢修。

铁一团配合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第一工程处,从3 月上旬开始,先后抢修了通辽至彰武、彰武至新立屯、新立屯至阜新间的铁路线,并于8 月中旬,恢复了郑家屯至阜新间的铁路运输。

铁二团从4 月20日开始,投入吉长线的抢修工程,先是完成了孤甸子至兴隆山间线路修复和通信架设工程,后又在吉林铁路办事处的协同下,修复了饮马河大桥,使铁路从吉林一直延伸到国民党军北满大本营——长春。

步兵第一、第二团也各抽出一个连,组成两个临时抢修大队,配合哈尔滨铁道管理局职工,参加哈长线双城至陶赖昭间的铁路抢修工程,并于6 月3 日峻工。

上述各线的通车,不仅沟通了新老解放区的经济联系,而且为加强我秋季攻势的战备工作,支援我军解放锦州和围攻长春的作战,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1948年秋,东北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大反攻的前夜,为适应大兵团作战需要,经东北局决定和中央军委批准,7 月,以护路军属部队为基础,吸收铁路员工和技术骨干1200名,另补入二线兵团8500人,整编成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整编工作自7 月下旬开始,至8 月下旬基本结束,全纵队共计1。7 万余人。

铁道纵队领导机关,由护路军领导机关与牡丹江军区领导机关一部合并组成,隶属铁路修复局直接指挥。纵队司令员由铁路修复局局长黄逸峰兼任,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苏进(后由铁路修复局第一副局长李寿轩兼参谋长),副政治委员由何伟兼任,供给部长郑思索。纵队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由铁一团、嫩江军区独立第三团及补入随军的铁路员工226 人组成,共计4309人。支队长于磊,政治委员杜国平,副支队长钱潜,参谋长张进,政治部主任杨培君。

第二支队以铁二团、吉林军区独立第六团及补入随军的铁路员工221 人组成,共计3407人。支队长刘震寰,副支队长萧春光,参谋长张峰铭,政治部主任李子华。

第三支队以护路军步兵第三团五个连、辽吉独立第三团两个营、牡丹江军区一个营及补入随军的铁路员工241 人组成,共计3611人。支队长彭敏,

政治委员徐斌,副支队长汪祖美、张云山,参谋长何海如。

第四支队以护路军步兵第一团三个连、辽吉独立第三团一个营、吉林独立第六团五个连、护路军梅河口两个大队及补入随军的铁路员工145 人组成,共计3996人。支队长郭延林,副支队长王景利,政治部主任刘益。

铁道纵队自成立之日起,便担负着直接为前方作战服务和与各地铁道员工密切配合,恢复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双重任务。东野总部对铁道纵队极为重视,罗荣桓政委曾亲临铁纵机关讲话,以多罗宁将军为首的苏联专家也具体参与了铁道纵队的整编工作。

当时东野正酝酿着辽沈战役,并将首战目标指向了东北敌军的主要补给地与战略要地锦州。在这样空前规模的战略大决战中,部队的调动、粮食弹药的供应,尤其是特种兵部队的运送,必须主要依靠铁路交通来完成。但当时靠近敌占区的铁路,多数己被我军出于当时的战略目的而破坏。于是铁道纵队成立后,立即投入了通往锦州、长春、沈阳铁路的抢修工程。

纵队命令第一支队继续完成原属铁一团的任务,沿新义线向义县抢修,以支援锦州作战;第二支队继原属铁二团的任务沿长吉线向长春抢修,以支援我军围歼长春之守敌;第四支队则待命于梅河口一带,暂时协助路局补修铁路;各支队并准备根据战役的发展继续前进抢修,以保证辽沈战役结束后,迅速沟通东北各主要铁路干线的运输联系。

各支队接到命令后,立即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抢修工程中去。由于铁道纵队全体指战员们的共同努力,东北铁路主要干线得以迅速通车。这不仅直接援助了辽沈战役和围歼长春守敌的作战,而且对恢复和发展东北生产,以及保证东野部队顺利入关参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结束后,为保障东北野战军即将向关内的进军,铁路急待南伸。第一支队遂于11月20日,沿北宁线继续向山海关挺进。

当时为阻止华北侯镜如兵团援锦,此段铁路为我军破坏较严重。许多地段的钢轨翻倒在路基下面,枕木也不知去向。但好在桥梁破坏甚微,而且又是复线,于是第一支队得以就地取材,拆一条补齐另一条。

一支队为加快进度,黑夜派人前出调查,白天跟进抢修。当时东野入关先遣部队尚未出发,山海关仍被残敌盘踞着。当支队前抵山海关时,不得不派出两个连前往万家屯监视敌人。但没想到山海关之敌将他们当成了我入关部队的尖兵,竟闻风弃城而逃。在铁道纵队的日夜奋战下,至12月初,沈阳、锦州、长春、吉林、哈尔滨等东北主要大城市铁路均已连成一片,并可通向关内。从而为11月底至12月初入关的东北百万大军和军用物资的运输,铺平了一条大道。

12月上旬,铁道纵队司令部在秦皇岛召开会议,明确了东野铁道纵队今后的任务,就是修复全国的铁路。会议还提出了响亮的口号:“野战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从此,东野铁道纵队的战斗空间,便由一个东北战略区扩大到全国范围。

淮海、平津战役结束后,铁道纵队又投入了修复津浦铁路和平汉铁路的新任务,并于7 月,将这两条南北大动脉修通至长江北岸。从而为我各路大军的胜利渡江以及进军江南的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保证。

1949年4 月,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改归军委铁道部领导,并撤销纵队领导机关,各支队均由铁道部直接指挥。5 月,中央军委又采纳

苏联顾问的建议,铁道纵队改称铁道兵团,恢复兵团机关。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任兵团司令员,副部长吕正操任兵团副司令员,原铁纵参谋长李寿轩任兵团参谋长。

第四野战军的铁道纵队,不仅为东北乃至全国的解放战争作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而且也正是在这支队伍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铁道兵这一崭新的兵种。

《中国雄师…华北野战军》
作者:张洪涛 编著

引言:

军委直属的机动兵团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征战史上,有一支曾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的英勇之师,它与四大野战军一起,构成了我军五大野战主力。这支英勇之师,就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我军惟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华北军区野战军。

华北军区野战军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主力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编组改建而成的。抗战初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一一五、一二○和一二九三个师,其中一一五师尤以平型关大捷而名扬天下。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了大溃败,日军长驱直入,日伪敌占区出现大量的真空。为打击敌后、发展壮大自己,毛泽东高瞻远瞩,号令八路军深入敌占区,广泛开辟敌后战场。八路军一一五师兵分两路,其中一部在师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挺进山西五台山区,以此依托,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与日、伪、顽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较量。

八年抗战,聂荣臻指挥晋察冀军区广大军民,活跃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扬威百团大战疆场,黄土岭痛歼千余日军,击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军史上,留下了他们一串串辉煌的记录。他们不但消灭了敌人,而且发展壮大了自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及中央军委赞誉为“模范根据地”,甚至多次受到关心中国抗战的世界爱好和平的国际友人的光顾和赞扬。影响更深远的是,晋察冀军区抗日武装力量的空前发展,为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后扬威华北战场的十九、二十兵团铁军,便是晋察冀抗日武装的历史延伸。从红一方面军到一一五师,从一一五师到晋察冀军区,从晋察冀军区再到华北军区,不同的历史阶段赋予了这支主力师不同的历史使命。艰难曲折的发展壮大史,构成了我军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一支支主力部队,一个个英勇的前身,这便是我军主力部队的特点。

一支支主力部队,便有一连串辉煌的胜利印迹,这也是主力之师的一个特征。

在华北军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这便是来自刘邓一二九师麾下的晋冀鲁豫军区一部。抗战时期,晋冀鲁豫军区随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坚守太行山区,与晋察冀军区相互支援、积极策应,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翻阅十八兵团前身的各部队战史,那一串串门光的胜利记录同样令人赞叹。我军许多著名的将帅,也都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留下过征战的印记。解放战争中,十八兵团克太原、战平津、伐西北、征西南、扬威朝鲜战场,一路所向披靡、无敌天下,以辉煌的骄人战绩令人信服地入列我军主力兵团阵营。

他们同样是华北军区野战军的中坚。

他们同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王牌。

从解放战争开始直至1949年全军正规化大整编,华北军区野战军的番号、编成虽然数度调整变化,甚至令人眼花缭乱,但部队的基干力量却基本如此。

变化的只是形式。但愿这有限的文字能让读者弄清这支英雄部队的来龙去脉。

时势缔造英雄。战争是人与人之间你死我话的生死较量,从这个意义上

说,任何一支英勇之师也难免磨难。但战争也是成就英雄的沃土,磨难之后便是令人振奋的成就。

三年解放战争,华北军区野战军如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