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风云第一剑 >

第113部分

风云第一剑-第113部分

小说: 风云第一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废话,知道就告诉我,我可以饶你性命放你走,不然的话,你休想活着离开!”黄衫少女话语坚定,冷漠无感的眼神里,隐有杀气透出,[517z小说网·。517z。]似乎举手投足便能将上官羽性命取下。

“你这魔教妖女打听我师弟的下落做什么?”

一声娇喝,如凤鸣九霄,飘动苍空,随后,有一道白衣如雪的身影缓缓落了下来,降在上官羽和那黄衫女子的中间。

魔教诸人见这白衣女子忽然飞来,以为有敌人来临,纷纷举出法宝作防御准备,欲要大干一场,不料等了半天也未见一个人出现,竟只有这么一个女子现身救援。

上官羽朝那女子看过了去,一眼就认出了她,却未料想到会有同门出现,一时惊讶,道:“梁师妹!你怎么会在这里?”

梁湘菱回头看了上官羽一眼,见他手臂只是已有一道血痕,两寸来长,缓缓流血,当下冲他点头笑了笑,算作招呼,只道:“路过而已。”

“你也认识颜骥么?”你黄衫少女忽然问起梁湘菱:“知道就告诉我罢,作为交换条件,我可以放你一条生路。”

梁湘菱转身看了她一眼,道:“小丫头好大口气,你打听我师弟的下落做什么?”

黄衫少女微微皱眉,冷冷道:“非要我逼你们,你们才肯说么?”语毕,缓缓举起手中的金色铃铛。

上官羽深知这铃铛厉害,手中子午七星剑一扬,疾呼道:“梁师妹快躲!那铃铛古怪的很!”

第25章  感悟

“叮铃”“叮铃”“叮铃”

金黄色的铃铛缓缓飘浮在半空,发出清脆地声音,如同美妙绝伦的音乐,在梁湘菱和上官羽的耳中回荡着久久不散,仿佛那铃铛发出的美妙音乐,一直在响个不停。

但其实,那金铃只响了一下。

金黄色的光辉,从那金铃上“嗡”地一声散了开去,瞬间将梁湘菱、上官羽二人的身影,笼罩在了无尽的金黄光芒里,如同一股金色的洪潮,淹没了他们。

威严庄重的金黄色光芒,在梁湘菱、上官羽的眼中,俨然是死亡的光芒,他们仿佛在那死亡光芒里看到了什么可怖景象,竟被被吓得呆在那里膛目结舌,惊愕不已,手中仙剑的光芒也已黯淡,几乎便要脱手掉落。

一瞬间,便让两人失去了战斗能力!向死亡一步步的靠近。

“摄魂铃!”

便在此时,一声惊诧从在金黄色光芒中传了出来,魔教那边所有人都是一阵诧异,难道这世上还有人能在摄魂铃散发地“摄魂金光”冲蚀下,安然地说出话来?

紧随那阵惊诧声之后,是一股秋水般的清撤光芒从金光中涌了出来,仿若干枯地万里黄沙中,忽然涌出地一口清泉,湮灭了神圣庄严的死亡光芒。

转瞬间,这片金黄色的世界,又转变成了玄清色的,那金黄色的“摄魂铃”在半空震动了两下,缓缓飞回黄衫少女的手中,似乎成了死物一般,一动不动。

少时,清光散去,但见一个身形枯瘦的老道士出现在梁湘菱、上官羽身前,一身墨绿道袍,负手站立,颇具仙风道骨的气息,赫然正是广一真人。

“师父!”梁湘菱楞了一下,一口叫了出来,她忙走到广一真人身边,扶住了师父的胳膊。这一刻,她心中明明是有千言万语想要对师父诉说,但只化作了“师父”这两个字,以及两行热泪滚滚流下。

师徒再次相见,梁湘菱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八岁那年,这位面目慈祥的“老爷爷”将她从滚滚洪潮里拉上来的那一幕,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张慈祥的脸孔。

她就像一个思念爷爷的小女孩儿,低低抽泣了起来。

广一真人在梁湘菱肩上轻轻拍了拍,没说什么,只微微笑了笑,然后看向了那黄衫少女,对她道:“小姑娘,法宝再厉害,却终究只是身外之物,心境修为才是决胜关键。回到你父母身边吧,不要出来冒险了,万一我刚才出手,你现在怕已经是魂归地府了!”

“广一老道!”

魔教众人见了广一真人出现,登时一阵慌乱,人丛立刻向这边涌了上来,但只是将手中法宝御在身前防御,却不敢动手,似乎大有忌惮。苏秋蓉也是慌忙上前,将那黄衫少女拉在手里,挡在了她的在身前,护着她。

“摄魂铃”乃是十大魔音之首,威力无穷,夺人魂魄只在金光闪烁的一瞬间,从来都没人能够安然逃脱那“摄魂金光”,但这广一道人只是徒手便抵御了“摄魂金光”,并能制服“摄魂铃”,这份本领,着实令魔教每一个人都惊愕万分,无法想象这老道士的修为,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上官羽曾经也对这个毫无功绩、门生稀少的师叔有所轻视,一度认为这个老道士没什么了不起的本领,但刚才那一刻,他经历了死亡边缘无力挣扎的一幕,彻底改变了对广一真人的看法,第一次认识到了什么叫“深藏不露”。

对这些蜂拥上来的魔教徒众,广一真人毫不畏惧,伫立在梁湘菱、上官羽二人的身前,将手一扬,朝着魔教徒众微笑道:“诸位要阻拦我们三人离开,就请动手,[517z小说网·。517z。]我会陪你们过招,若是不阻拦的话,就请离去吧,毕竟不能在这里一直站下去的。”

广一真人这般说着,更让魔教那边人人心惊胆寒,竟被广一真人的气场所威慑,斗气全无,仿佛这老道士举手之间便能将他们这些人捏死,毫不畏惧于他们。

魔教徒众心中无底,一时间,纷纷在等待着主上的命令,主上说撤便撤,主上说战便战。

偏偏这时,三位堂主也还在犹豫不决,完全不是战意十足的自信模样,士气跌落低谷。

※※※

密封的石室。

颜骥平躺在石床上,双目紧闭,一动不动,乍看之下像是在睡眠,其实不然。

他闭着眼睛,一遍又一遍地默诵着《天书·黄卷》里那些艰深枯涩的文字,仿佛进入了神游一般,只觉自己漂浮在虚无缥缈的未知空间里,周围朦朦胧胧的一片模糊,一片混沌。

这种感觉,就像是潜伏在水底的一只鱼儿,可以随意地游来游去,不受任何束缚,只不过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听不到任何声音,只有朦胧的黑暗,仿佛地狱。

颜骥慢慢试着念诵出“太乙万象”的真法口诀,让道门玄清真气在体内的筋络间缓缓游走。但是,依旧有一阵小小的疼痛在身体里不断扩散开来,显然是那“离心咒印”在身体里作怪,只不过疼痛没那么明显,应该是他身体被轩辕香下了禁制的缘故。

当那股火辣辣地疼痛,在颜骥身体里扩散开时,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点点光亮,光线慢慢地变强,随着那光团地渐渐放大,眼前浮现出了一副真实的画面。

那光团里是一间药铺的正门,有一个蓬头垢面,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从药铺里冲了出来,手中还拿着几包药材。就在那小男孩冲出药店之后,又有几个大汉轰然窜出,一下子就追上了那小男孩,将小男孩按在地上拳打脚踢。

颜骥望着眼前的画卷,心里不由得震了一震,因为画卷里那个被大汉殴打的小男孩,正是他自己,分明是他小时候去药铺偷药为母亲治病,被发现了的场面。

这一切,又都浮现在颜骥的眼前,他仿佛感觉到自己身上的疼痛,正是被那些人殴打所致的。望着画卷里那个无助的自己,那些凶恶的嘴脸浮现在眼前,他心中立刻怒火横生,握紧拳头,朝那画面里冲了过去,将自己一双拳头朝那一张张凶恶的嘴脸上,狠狠打了过去。

可是,他什么也没打到,画面在他拳头之前忽然消失了。但转眼之间,他身前数尺的地方又浮现出一副画面,那是他叔、伯、姑、舅的脸孔,他们在那里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说颜骥家人如何如何讨厌,都快要死的人了,还借钱医治做什么?明摆着浪费!借了钱也不一定能还得起!

颜骥心中的怒火,再次燃烧开来,向那一张张令人作呕的嘴脸冲了过去,仿佛要将他们碎尸万段一般。

可是,他又失败了,因为他根本打不到那些人,那分明是一幅幅的幻象。

接下来,又是一幅幅幻象出现在颜骥面前,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正是水家湖镇的一干镇民,他们辱骂自己,殴打自己,不管男女老少,全都向自己丢来泥巴,口中大骂着“贼小偷”、“小贼头”、“你快去死”之类的脏话。

颜骥心里一镇恐慌,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孤独无助的那一刻。

他站起身来,拼命地出拳,反抗,踢打,但那虚幻的画面根本除之不去,睁开眼,在眼前浮现,闭上眼,在脑海中浮现,似乎非要他承受这一切不可!

“到底要怎么样?”

“逃避不了,就要面对么?可面对了为什么又不能反抗?”

种种问题,开始萦绕颜骥的心头,就像那一张张可恶的脸孔,不断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永无休止的纠缠着他,折磨着他。

“是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的!”

颜骥在那些人的面前缓缓地坐了下来,双手搭在腿上,盘膝打坐,口中低低诵着“太上清心咒”。

一篇诵完,脑中清静如泉,那些抹不去的嘴脸已经在脑海消失!再次睁开眼睛,眼前的幻象也已不在。

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幻由心生,心中无杂念,则幻象不再生。

方才不断出现的画面,正是他心中戾气不散的缘故,放下执念,正确地对待人与事,才能体悟出道的最高境界。就像他师父广一真人说的那般:“修道不仅仅是修,更要悟,某些事情参悟不透,道行永远也不能精进。”

颜骥身前,所有的幻象全都烟消云散,余烟化作一个个金色的巴掌大小的文字,环绕在颜骥身子四周,飘飞不散。

当颜骥诵出“太乙万象”的口诀时,那一个个的玄清色文字仿佛也从身体里钻了出来,在空中与那金色文字交相环绕,溶在一起。在颜骥真力的驱使下,两种文字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里,化作丝丝清气,融在经穴脉络之间。

石室中的烛火光线,被颜骥身体上散发的阵阵清光所覆盖,一片玄清。

也不知过了多久,玄清才光芒散了去,显出了石室的本来面目。

颜骥挣开了眼睛,发现自己已经处在现实世界,不再是那片虚无缥缈的混沌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居然能活动自如,试着在体内运行真气,也未曾感到任何疼痛。

看来“离心咒印”已出除。

第26章  分手

颜骥仅仅对《天书·黄卷》略有感悟,便能激发体内真气冲散身体里的“离心咒印”以及轩辕香种下地禁制,而且受益也颇为丰富,这卷《天书·黄卷》对他的道法修为大有帮助,仅是参悟《天书》的这段时日,颜骥便将他所修行的“太乙万象”真法臻至太乙境十重,已达太乙境界顶峰,再往上突破,便是要臻入太极境界。

颜骥只对《天书》初步体悟,道行便突飞猛进,他日若多费些时间详细参研,将修为臻入太极境界也是指日可待,甚至是“太乙万象”的最高境界无极境,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了。

如此看来,这部《天书》确实堪称为妙用无穷的修真宝典,不知聚齐《天书》天、地、玄、黄四卷一起修炼,是否能够登得上天仙大道,羽化飞升。

颜骥起身下了石床,摁下这间石室的出门机关,厚重的石门缓缓收了上去,发出沉闷的“轰轰”声音,仿若地震。

石门开启,出现在石门外,颜骥面前的,是一众四五十个陌生的面孔,有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