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奇石录 >

第250部分

奇石录-第250部分

小说: 奇石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四兄弟,元平最为大师兄功利心太重,一心想着执掌药师庐;元江心思太过单纯,更不适合;远儿的心魔太重,况且资历不深。他们三个都不适合领导药师庐,唯有你能够保全药师庐,至少不会让这些弟子搅进江湖的风风雨雨。”常寿操着大嗓门语重心长的说道,“可是你却也有一份执念,执着是好事,可是太过执着于一件事,反而容易走入偏激。七窍之身终究只是在典籍提到过,千万不可因为追逐于此而弃守自身,否则只会堕如下乘。你可明白?”
    汪元鹤露出一丝苦笑道:“师傅教训的是,只是弟子志在此道,道理虽然明白,可是让我做到,却不知要怎样才好。”
    常寿幽幽的叹了口气道:“所谓得之吾幸,失之吾命。一切随心随缘就好,七窍之躯就算真有逆天之功,也不是我等凡俗之人能够染指的,更何况那孩子还未曾通达。一切顺其自然吧。”
    汪元鹤沉默了一会,许是在揣摩常寿的话,又或许在衡量得失,半晌才开口道:“弟子谨遵教诲。”
    常寿见状,再次叹息道:“罢了。他们可带来了远儿的消息?”
    汪元鹤说道:“不曾,但是听他们话语,小师弟近来应该不错,而且可能也突破了心障一关了。”
    “哦?竟有此事,远儿资质过人,如今又突破了心障,相比修为更有精进,只是不知他做了什么决定,希望他不要迷失了心性才好。”常寿喃喃自语般的说道。
    “师傅,我们要不要派人去把小师弟找回来?”汪元鹤突然问道。
    “不必了,远儿若是想回来,自然不会在外面停留太久。”常寿目光深邃,仿佛能目穷千里看到李辰远一般,“远儿突破心障的事就不要对别人说了。”
    “是。”汪元鹤应了一声,他明白常寿的心意,李辰远之所以离开药师庐隐居外界,除了自身心障,还有药师庐内部的原因,李辰远远遁不只为了静心,反而是为了躲一个人,顾元平。
    药师庐如今辈分最高的自然是常寿,其下四大弟子,是为第二代弟子,也是药师庐的领头人物。这四人从元字辈,依次是顾元平,汪元鹤,何元江和李辰远。常寿一生也只收了这四大入室弟子,这四人无论医术还是武功都有着过人的资质,是为药师庐的翘楚,而药师庐下一代的接班人,也必然是从这四人中选出。然而这四人也是性格各异,汪元鹤是个医痴,除了医术什么都不想,虽然资质最高,却无心打理琐事,常寿虽然有心将位置让给他,却也要考虑考虑,毕竟前面还有个大师兄。
    何元江性子温吞,甚至可以说有些胆小,若不是成为常寿的弟子,倒是很有被人欺负的潜质。不过他向来与人为善,人缘倒是不错,不过殊乏主见,自然当不了家做不得主。所以,最有可能接掌下任掌门之位的,就只有大师兄顾元平还有外出隐居的李辰远了。顾元平是大师兄,无论哪方面都是下任掌门的最佳人选,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久而久之顾元平也不做其他想法。可是这样的情形终于在李辰远出现的时候有所改变,李辰远学艺十余载,是常寿在耄耋之年破格收下的弟子,无论常寿是什么想法,至少在别人看来,李辰远的出现已经威胁了顾元平的地位,不然何以他这么年轻就能拜入常寿的门墙,而且他的资质之高也成了最佳的佐证。
    感受到威胁的顾元平自然有所动作,诚如常寿所言,顾元平功利心太重,觉得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立刻就开始排挤李辰远,虽然不敢明目张胆,但是暗中的动作可不少。也是李辰远自幼遭逢家变,性子已经磨砺的十分坚韧,这才隐忍下来,况且他本就志不在此,毕竟还有家仇未报,哪还有心思争权逐利,是以将一切默默承受了下来。就此事,常寿也曾告诫过众弟子要团结一致,但是顾元平只是稍有收敛,虽然不再找李辰远的麻烦,暗地里却加紧丰满自己的羽翼,企图以此让李辰远知难而退。
    这一切终于在李辰远修炼有成之后改变了,他选择了逃避,并且对人心感到了深深的失望,他家族的破败正是轻信了小人,而如今修心养性,居然还碰到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种种因素终于让他外出隐居。而这种逃避不是懦弱的表现,只是李辰远用实际行动告诉顾元平自己无意与他争什么而已。李辰远走后,顾元平果然也消停了不少,可能是以为少了一大对手的缘故吧。
    而康星宇等人的突然来到,还带来了李辰远的消息,终究是又将陈年旧事拽了出来。而董胜冬对于这些事自然十分清楚,所以看到李辰远的信物,没请自己毫无主见的师傅,没请与李辰远有隙的顾元平,而是请出了汪元鹤主事,自然也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也万幸康星宇几人碰到的是董胜冬,否则顾元平来了,别说是七窍之躯,就算是长生不老之身,恐怕都得被他打发走了。
    汪元鹤虽然和王焕蓉等人起了一些冲突,但是终究还是将自己摆在了台面上,这样一来肯定是要得罪顾元平,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此时还能主持此事的,也只有他了。至于常寿,他如果不想药师庐分崩离析,还是将一碗水端平的好。
    “师傅的伤无碍吧?”汪元鹤终于问起了常寿的伤势。
    药师庐一直以来有常寿坐镇,外间的人不敢造次,顾元平也不敢动作太大,所以常寿的存在反倒是一种威慑,他无心将掌门之位传于顾元平,只希望能尽早突破九重天的境界,一窥奥妙之后以强势手段扶植汪元鹤上位,到时候顾元平再有异议,总也要顾忌常寿的态度了。
    “你们四兄弟进步之快,只怕很快就要超越为师了。”常寿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汪元鹤,反而说了这么一句。
    汪元鹤一怔之后便即了然,他知道常寿为何急于突破九重天,就是怕现在的实力没法压住场面,到时候顾元平真的不念旧情的话,说不得只能诉诸武力,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师傅学究天人,我四人穷极一生怕都难忘项背,何来超越一说。徒儿刚刚熬了一锅养元凝宁气的汤药,这就拿给师傅服用。”
    “不必了,元鹤你也知道像我们这种修为,普通的汤药已经没什么用处了,为师还不需要一副汤药来宽心。”常寿笑着说道,“你暂且回去吧,为师明天就会会那几个小朋友,看看七窍之躯到底有何神奇之处。还有,看好你大师兄。”
    汪元鹤点头领命,躬身退了出去。在他走后,常寿双眼的精光再次闪烁,喃喃自语道:“七窍之躯,来的还真是时候,莫非是天意如此!”

第二百九十九章 说得对
    12…09
    一夜无话,王焕蓉几人连续奔波了许久,哪怕是在李辰远那里,也要担忧随时出现的追兵,休息的并不踏实,身体和精神长时间的绷紧,他们的确是身心俱疲了。
    药师庐的布置虽然尽可能的贴近自然,也考虑到了舒适度,至少他们不像苦修士一样以伤害自身为乐趣。董胜冬的招待也做得很好,晚饭虽然没什么山珍海味,但是以药师庐的手段,加入提气凝神的药材做成的药膳,的确让几人大开眼界,享受温热食物的同时,还有益于自身的恢复。
    一夜的休整之后,几人的状态十分饱满,吃过早餐之后,几人也迎来了此行的目标人,常寿。
    对于这个天下第一高手,几人也是充满好奇的打量着。常寿在江湖上的地位,有点像皇帝之于官员,虽然很少露面,但是光名头摆在那里就足以震慑任何人,即便是四大世家的家主,也不得不承认常寿的第一的名号,这就是实力使然。
    而最让几人好奇的,自然还是常寿的年纪,发现的确和传说中的一样,常寿保养的就和四十多岁的人差不多,但是身量不高,与王雨鑫差不多,和王焕蓉这样的高佻的身材相比,常寿还差了一个头。不过身高不是重点,常寿身上那种若隐若现,几乎有若实质的压迫感才是给几人感触最大的。
    气势这种东西实在是太过飘渺,有的人生来就带,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具备,说白了气势就是人潜藏起来的血气。三国时期的张翼德,当阳桥一喝斥退百万兵,这就是万夫莫匹的气势;而有一些屠户,杀了一辈子猪狗,他所到之处,猪狗都畏缩不安,甚至发出哀鸣,这也是一种气势;而有的人天生懦弱,即使是练大了胆子也没法让别人害怕,这种人就缺少气势。在习武者来说,气势完全可以靠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运动来催发出来,外在无非就是天时地利,而内在则是修炼的真气内功,这种方法能够发出令人胆寒的气势,然而终究是太过着于痕迹。但是有些人经过了非常艰苦的磨砺之后,能够将气势与自身融合在一起,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就像常寿这样。
    这种几乎与人融为一体的气势,他们还在一个人身上感受到过,那就是夜孤城。不同的是,夜孤城的气势是杀戮过多形成的杀气,而常寿则是顺乎自然,隐隐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自然之气。二者无分高下,只是常寿的气势显然要强过夜孤城,不负第一高手之名。
    在几人打量常寿的时候,常寿也在打量着他们。这几个人虽然不算年轻,可是并不算大,至少在常寿眼里只能用小朋友来形容。以常寿的修为自然一眼就看出几人的实力,都与李辰远不差仿佛,短暂的惊艳之后,不由得暗自点头。
    “几位小友的确是人中龙凤,四门四府果然是人才济济啊。”常寿虽然不长露面,但是从说话上就看得出他并不是不谙世事。
    “前辈的盛名令晚辈们心仪已久,只是缘薄福浅,未能一见。今日得见前辈风范,足以是武林典范,晚辈喜不自胜。”康星宇不无恭维的说道。
    这几人都是心高气傲之辈,对常寿的好奇反倒大过恭敬,可是此时一见面就感受到常寿身上极其接近自然的气势,不由得也心生向往,举止自然也恭敬了很多。
    常寿一摆手,操着他的大嗓门豪爽的道:“客套话就别多说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我这把老骨头还当什么典范,让人笑掉大牙么。”
    常寿的大嗓门让几人一愣,显然有些难以适应,按理来说常寿这样的人,理应是和如清风淡似水的,可他的大嗓门就好像能顶翻人一般。不过常寿的态度还是拉近了一些彼此的距离,都是江湖人,豪爽之辈自然更加讨喜。常寿说完之后,康星宇几人无疑放松了许多,毕竟和常寿这样的人在一起,要说心里没有压力是假的,几人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
    杜樽这个时候说道:“前辈可不比我们大多少。”
    杜樽的话让所有人都是一愣,常寿百岁高龄,在那个年代,都能够做几人的祖宗了。不过众人很快就反应过来,常寿修炼元气诀,驻颜有术,杜樽所说的,自然是指他的相貌。
    常寿哈哈一笑道:“几位小友果然非同一般,比起我那些呆板的徒弟有趣得多。不过人不可貌相,外表往往是会骗人的,就像这位小友一样。”常寿说着一指昏睡在一边的王雨鑫。他说这话的时候,跟在身边的董胜冬有些无奈,自己这群做郎中的,恨不得一个个把脸拉长好显示自己的威严,哪还能开朗活泼,就算自己以前的火爆脾气也都磨的差不多了。
    既然常寿已经发话,几人也顺势就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常寿几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