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枪杨铁芯-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九十三章 薛极之怒
在杭州城外休整了五日,三军都已经养精蓄锐完毕,薛极便吩咐手下军士,准备强攻杭州城。
这也是薛极万般无奈的选择。
史弥远派给薛极的杀手锏已经祭了出去,可如今已经过去两天了,一丁点儿的消息也么传回来,就好像大海里溶进了一滴水,没溅起一丁点儿的浪花来。
“该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吧?”
不由自主地,薛极心中如是做想道。
“可是,就算是死了,你也得先传回个信儿来啊!”
三刻虽然心中忿忿,薛极对此却也没什么办法。因为,那个所谓的杀手锏,根本就不在薛极的掌控之中。
更何况眼前已经是石沉大海了!
没计奈何之下,薛极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手下的这十余万大军身上。
经过这几天的运作,十二万宋军都已经运动到了杭州城外十里远处,分三面将杭州城团团包围。
最后一面则是浩浩汤汤的钱塘江水。
大宋的水军大都云集于江淮一线,钱塘江上虽有水师,可数量有限,而且大都居于杭州,如今杭州被占,这钱塘江也便成了瀛洲军的天下。
为了对付这股凭空冒出来的乱匪,史弥远倒是有下令到江淮一线调动水师。
可宋军的水师只是水军,不是海军,想要经海路绕到钱塘,还是颇有难度滴,况且,江淮对岸还有山东方面的水师虎视眈眈。
反正从史弥远下令调拨水师,到杭州,直至如今,薛极也没收到有水师前来汇合的消息。
此外。薛极还存了另外一个心思:杭州城内的反贼,应该数量有限,自己麾下已经云集了十二万大军,若是还要再等水师前来分薄功劳,脸面上不须好看。
故而,犹豫了再三。最后,薛极还是下令,直接开始攻城。
就在薛极抵达杭州城下的第六天头上,薛极亲点三万人马出城,来到杭州城外。
按照惯例,薛极先派军士到杭州城下废话了一通,大抵说些投降可以减罪,顽抗死路一条的废话。
不出意外,薛极此举没得到瀛洲军一丁点儿的相应。反而被射了一箭。
只是射箭的瀛洲军手上比较有分寸,这一箭只是射在了喊话宋军的头盔上,直把那宋军吓得抱头鼠窜而回。
“哼哼!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呐,给我准备攻城!”
随着薛极的一声令下,整整一万宋军轻兵排众而出,扛着一袋袋的麻包,就往杭州城下跑。
这是要先填平杭州城外的护城河。
宋军这面一有动作,杭州城上也很快开始响应。
一片“吱呀呀”的弩弦绞动声响起。同时不断有军士站在城头箭楼上挥舞着令旗,向下方报出一串串数字。
等到那些宋军跑到杭州城外百步左右的距离后。便听得杭州城头一声高呼传出,“放!”
声音未落,黑压压一片“乌云”自城头飙射而出,直扑城下。
那“乌云”笼罩的方位,赫然竟是填城的宋军前进之处。
“乌云”过处宋军纷纷到底不起,呼号哀鸣声连成一片。
这个时候。薛极方才来得及定睛观瞧,却发现那哪里是什么乌云,分明是密密麻麻一簇簇的弩箭。
仅仅是这第一波的弩箭落地,便有上千的宋军倒地不起,而且其中很多人身上。都插了不只一根的弩箭。
“这……,城上到底有多少贼兵啊?只怕最少要有两三万的弓箭手齐射,方才能有如此效果吧?”
就在薛极震惊之际,城头的弩箭却没有丝毫的停止,反而很是规则地,沿着宋军的先头部队处层层向后覆盖而来。
瀛洲军的箭雨打击非常的快捷,将这一万宋军宋头到尾覆盖了一遍,只用了不到半刻钟的时间。
可这箭雨覆盖的效果,却相当的好。
箭雨过后,一万宋军还能保持直立的,已经不足五百人,而且还大多是散落在最外围方才侥幸逃过这一劫的。余下的,大都被射成了刺猬,没有了一丁点儿的声息,虽有一少部幸存者,可也大都身被数箭,只剩下倒地哀嚎的份儿了。
“嘶嘶……”
见此情形,饶是薛极一向没把这些宋军当人看,也不由得一个劲地直嘬牙花,猛往肚子里抽凉气。
至于薛极身后的宋军,更是尽皆胆寒,哆哆嗦嗦,仿佛自己也被万箭穿身了一般。
也难怪这些宋军如此形态,宋军本就整体战斗力不强,这些所谓的禁军,更是菜鸟中的菜鸟,从来就没打过仗见过血,如今突遭如此剧变,没当场吓尿裤子,就已经算是这些兵痞们意志坚定了!
半晌方才回神,薛极脸色复杂地往城头看了半晌,最后化作长长的一声叹息,“收兵!回营!”
薛极虽然是文官,可在军事方面也不完全是猪头,知道蛮干不是办法,硬拼下去很可能连城墙边儿都没摸到呢,就把自己手上这点儿人马给耗光了。
大队人马回营之后,薛极开始派人和城头的瀛洲军沟通,打算先给那些死伤的宋军抬回去。
这点上,杭州城方面倒是很大方,很是轻飘飘地就同意了。
可等到这些死伤的宋军被接回营地后,薛极就傻眼了。
死了的宋军就不说了,样子之惨,看着就让人胆寒。而最麻烦的,却是那些受伤的宋军,三四千的伤号需要医治,随同宋军出征的医官药材明显不够用。
更可怕的是,那些伤号日夜哀嚎之下,宋军的士气那是一降再降,看那架势,似乎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从伤兵营回来之后,薛极便把自己关在帅帐之中,团团直转,好似热锅上的蚂蚁。
“可恶!太可恶了!”
“这群杀不尽的反贼!待本官打破城池后,定将你们这群反贼统统砍头,不,是千刀万剐,不,是挫骨扬灰点天灯!”
心里虽然放着狠话,可实际上,薛极一时半会儿还真就想不出啥能够打破杭州城的主意来。
到了最后,薛极把头发都抓掉了好几把,眼看就要抓出个地方支援中央的头型来了,薛极终于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召集众将开会商议对策!
身为兵部尚书,理论上,所有武将都是薛极的部下。
可实际上,薛极对手下那群将官,那是一个也看不上眼。因为,薛极是文官,而那些大小将佐们,基本都是武夫。
盖因大宋的军制非常奇葩,武人地位极端低下,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人当兵!
大宋最基层的大头兵,其主要构成并不是平民,而是流民!就是那种无家无业、无牵无挂,啥都没有的糙汉子。
而大宋的武将,则基本是世袭下来的。校尉的儿子继续当校尉,将军子孙继续当将军,想要高升一步,那是难比登天。
似岳飞那般能够从一介平民升为三军统帅,除了本身本领过硬外,更主要的是,出生的时机够好,而且还一路遇到贵人,有人赏识提拔!这种情况,绝对属于凤毛麟角!
也正是因此,大宋的军队那是相当的没有朝气,基本是一潭死水。
所谓好人不当兵,大抵就是从宋代开始流传下来的。
虽然和手下将佐关系很冷,可到了这个时候,薛极也不得不落下身段和这群糙汉子议事。这里面除了薛极真有那么一点儿的心思想找出个对策来之外,更多的则是想拉那些武将们来垫背!如果将来真的战事不谐,就推说这帮子大头兵们不给力!
打定了主意之后,薛极很是难得地,将手下军(两千五百人)级以上的指挥使统统叫到了帅帐开会,就连配套的厢军(管后勤杂事的杂役兵)各级统领也没放过。
薛极打的算盘不错,可这些大头将军们虽然没啥文化,但也不傻,知道自家这位长官有好事儿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滴,这会儿叫自己等人来多半不是啥好事儿!
于是,面对薛极的询问,这些大头将军们个个垂着大脑壳一言不发,爱咋咋地!
眼见手下众将如此的不配合,这下可把薛大尚书给气了个不轻,高踞主位,对着众将的脑瓜顶就狠狠地喷了一大通的口水。
直到薛极喷得口干舌燥,台下众将也没挤出一个响屁来,薛极更是欺诈胸膛。
“本官告诉你们,今天你们要是想不出个能够攻破苏州城的办法来,明儿一早,你们这群废物,统统给我打头阵冲锋去!”
薛极这么一放狠话,下面的众将终于慌神儿。
毫无疑问,让自己这些武将冲锋送死这种事情,这薛极绝对说得出做得到。
谁让人家薛尚书是文化人,而俺们这些武将统统是莽夫来着!
而从今天的战事来看,打头冲锋,绝对是必死无疑的事情!
生命安全收到威胁,这些武夫们终于慌神,一个个,抓着头发、揪着胡须,开始认认真真地思考了起来。
还真别说,这些老兵油子们以动脑筋,鬼主意还真就不少,不过片刻功夫,各种乱七八糟的鬼主意便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
第二百九十四章 火炮出击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围攻汴梁。
时宋丞相李纲率众守城,第一次祭出了宋军的秘密武器,霹雳炮,并凭此击退金兵。
可惜的是,当时的钦宗皇帝赵桓为了保住皇位,坚决要求议和。
原来,金兵攻打汴梁之时,当时的皇帝是赵桓的老爹,徽宗陛下赵佶。
赵佶一看金兵打到了都城下,大宋亡国在即,就寻思着,就算亡国,也不能让大宋亡在自己手上,毕竟亡国之君的名头实在不好听。
于是,赵佶就把皇位紧急传给了太子赵桓。
赵桓当上皇帝的时候,是哭着坐上龙椅的。
毕竟赵桓不傻,知道大宋眼下是个什么状况。
可当没几天的皇帝,赵桓突然就发现,原来当皇帝的感觉是如此的美好,比当太子的时候滋润多了!
至少,老婆就多了很多!而且还不用每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被人废黜。
虽是如此,可赵桓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他老爹前任徽宗陛下赵佶,还活着!
如果李纲真率军把金人给揍趴下了,大宋没了亡国之忧,那自己老爹赵佶,万一再会跳出来和自己抢皇位,那可咋整?
自己毕竟是儿子辈儿的,就算当了皇帝,那也还是赵佶的儿子啊!
如果自己不听老爹的话,大义上,就失了分!如果再有那有心人从中煽风点火的话,搞不好,自己这皇位可就要不稳了!
而身为儿子,一旦失了皇位,赵桓很清楚,等待自己的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下场!
思量了再三。赵桓觉得,这金国的威胁,坚决不能去除!一定要借此断了自家老爹重出江湖的念头!
于是,赵桓那是坚决奉行不抵抗政策,不惜为此做出各种丧权辱国的让步。
除了割地赔款外,还有最过分的。就是罢了主战派首领李纲的相位,还把开炮打死金兵的炮手枭首示众,以此警示宋军上下,金人万万不能得罪滴!
按说,猪头皇帝赵桓这么搞,大宋早就该亡国了!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小种经略相公(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很老了)种师道,率领十万西军回援而至。
西军是大宋仅存的一只精锐,常年和西夏作战。战斗力丝毫不比金兵差。
几番交手,金军没占到一丁点儿的便宜,自知没法攻破汴梁城,就向软蛋皇帝赵桓要了一大堆的好处后撤军了。
可没过几个月,就在当年秋天,金军再次卷土重来,一举攻到汴梁城下。
原来,金兵之围一解。猪头皇帝赵桓就把主战派丞相李纲第二次贬官,并将其赶离开京师。
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虽然解围有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