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剑气侠虹 >

第42部分

剑气侠虹-第42部分

小说: 剑气侠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俞千山虽是又矮又胖,生着一张粗豪面孔,胸中却有丘壑,见识极广,两人谈天说地,聊得十分投机。

  苏探晴自是留意向俞千山打探振武大会的消息,俞千山倒是对这位“秦苏”丝毫没有疑心,加上亦想多了解一些“秦纯”之事,对苏探晴知无不言。在苏探晴的旁敲侧击下,渐渐理出了整个事情的脉络。

  原来这些年来炎阳道势力庞大,、锋芒毕露,既有武当少林等名门大派的鼎立支持,再加上“秋云微淡月”五大护法实力超卓,江南各门派大多归服,俨然已是天下武林第一大帮。在盟主“侠刀”洪狂的领导下,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又公告天下,定下许多规矩,令整个江湖井然有序。不过炎阳道此举虽被百姓称赞,却亦得罪了不少江湖同道,且不提那些靠打家劫舍为生的黑道人物,就连一些白道上久负盛名的宗师前辈,看到炎阳道处处插手、凡事争先,亦觉风头被抢,面目无光,表面上虽对炎阳道表示支持,心里却颇有微词,暗加掣肘。随着摇陵堂在洛阳崛起,江湖大势终于明朗,摇陵堂霸占中原,炎阳道雄踞江南,经过几年的相安无事后,各种矛盾终随着洪狂身死、顾凌云身陷洛阳而全面爆发。

  此时洪狂已死的消息已由摇陵堂传出,而摇陵堂虽然封锁了顾凌云被擒的消息,但江湖上亦早有流言。人人都以为炎阳道必将集结全力与摇陵堂决一死战,偏偏炎阳道却是一直隐忍不发,于是又惹得传闻四起,皆认定炎阳道群龙无首下即将分裂,摇陵堂必将胜得这一战。但摇陵堂由于是朝廷暗中支持,手下良莠不齐,向来声名不佳,一些有远见之士皆耽心若摇陵堂一旦统领江湖,正道从此不振。在这样的情况下,几名江湖宿老联合起来,更说动了炎阳道中四护法柳淡莲,广撒英雄贴策动了此次振武大会,意在振兴武道,携手共抗摇陵堂,顿令许多原本打算观望炎阳道与摇陵堂决战的江湖客俱都加入进来。

  苏探晴听到此处,试探道:“小弟虽不是武林中人,却一向对江湖上的侠客心生尊敬。听俞兄说到此次振武大会集结了天下英雄,不免心痒难耐,不知俞兄可否带我们兄妹二人参加,也可多增几分见识。”

  俞千山叹道:“带你们去瞧瞧热闹原也无妨,不过此次情形却有些特别。依我看,还是能免则免,不必多生事端。”

  苏探晴问道:“听俞兄这般说,莫非这大会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俞千山起身绕房间踱步,沉声道:“你可知道此次振武大会的幕后主使是何人?”

  苏探晴道:“你方才不是说是几名江南武林宿老联手发起的么?”

  俞千山摇摇头:“江南四老只是表面上的幌子,真正的主使实是另有其人。”

  按理说俞千山既然不愿明言,苏探晴自应当知趣不再询问。但他心想俞千山既是来自塞外,或知晓一些内情。索性装做不懂江湖规矩,露出极感兴趣的样子追问道:“难道此次振武大会并非表面上的武林盛会,而是另有目的?”

  俞千山细细看了苏探晴良久,方开口道:“我与秦小哥一见投缘,更看你骨相清奇,应是诚信之人,所以亦不愿瞒你,此事你心知肚明就是了,且不可四处乱说,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苏探晴想那张宗权与蒙古高手插手振武大会之事何等隐密,纵使俞千山知道内情,但他与自己初识不久,理应不会交浅言深,他所说的或是另有他事。当下故作好奇道:“俞兄可莫吓小弟,不过是一场大会,这里面又能有什么杀身大祸?”

  俞千山不答反问:“秦小哥可知道张士诚其人么?”

  苏探晴点头道:“俞兄说得可是昔日与明太祖争夺天下的武林大豪张士诚么?”

  俞千山放低声音道:“正是此人。而此次振武大会的幕后主使,便是那张士诚之嫡孙张宗权。”

  苏探晴暗叫惭愧,想不到俞千山对自己如此信任,连此机密之事亦不隐瞒,面上却假意装作吃了一惊:“这,他们总不成是想要谋反吧?”

  俞千山叹道:“所以我才不愿意秦小哥沾惹到其中,这等事情向来是朝廷大忌,若是一旦案发,轻则下到狱中,重则是性命不保抄家灭族之祸啊。”

  苏探晴见俞千山对自己知无不言,欣赏他是个爽直率性的汉子,忍不住提醒道:“俞兄明知如此,又为何要参与此事?”

  俞千山皱皱眉:“秦小哥有所不知,其实我心中亦是十分矛盾。”

  苏探晴劝道:“俞兄有何心结,何不对小弟说说,或能开解一二。”

  俞千山沉默半晌,长叹道:“家父本是岭南人氏,十九年前随当今永乐皇帝远征蒙古而至北疆,因在军中被人陷害,只得挂冠而逃,自此流落塞外,不久后便抑郁而亡。临终前嘱咐我与母亲道:中原虽好,但汉人中多有奸诈之徒,倒不若在这塞外终老一生,与那天性纯朴的蒙人为伴,亦可免于被人算计……”

  苏探晴对此倒是大不以为然,心想汉人中亦不乏光明磊落的汉子,俞千山的父亲必是受了冤屈后心性大改,连自己的同胞都记恨于心。

  俞千山续道:“那时我才八九岁的年纪,我母亲听从父亲的遗言,便带着我留在塞外长驻。其时汉蒙交战不休,我们虽住在蒙人部落里,但若有军队查出我们的汉人身份,只怕亦是不由分说便砍了头。所幸那些蒙古百姓中大多是好人,替我母亲隐瞒过去,把我当做蒙古孩子收养,我从小便与蒙古孩子厮混为伴,骑射皆精,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蒙古话,旁人都当我是蒙古人,有时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是汉人。后来无意间遇见一位游历到塞外的武林异人,他见我年纪虽小却有些力气,更有汉族血统,便给我传授高深武功,教我不少道理。蒙古人崇尚武技,待我艺成后渐渐在塞外有些薄名,还得了一个铁剑无敌的绰号,成为蒙古族中有名的勇士。如此一晃便是十余年,与一帮兄弟每日饮酒牧马,与那青天白云为伴,倒也逍遥自在……”

  苏探晴原本天性宽厚,与世无争,听俞千山说起在塞外与那青天白云为伴,远离这世间的勾心斗角,顿时心有所动,不由想到自己小时候替人放牛时,生活清贫却是无忧无虑,如今虽学成了一身武功,许多烦恼亦随之而来,不由叹了一口气。

  俞千山从怀中拿出一张烫金贴子,接着道:“半个月前,我忽接到这张英雄贴。原来江南武林要在隆中召集天下英雄,开一场振武大会。我在蒙古虽有些名声,但那江南武林一向看不起外域门派,更何况汉蒙武林素来交恶,怎么会想到请我这个来自蒙古的人去参加?不过我虽有些怀疑,但在塞外闲得久了,早想出去闯荡一番,可又想到家父临终之言,不免有些犹豫不决,索性要将这英雄贴一把火烧了,也免得徒增烦恼。正疑惑间,却有蒙古大汗帐下的第一勇士铁湔来访,言谈中才知道给我发来英雄贴竟是他的主意,而此次振武大会的真正发起人并不是江南武林,而就是那张宗权……”

  苏探晴心知这铁湔必是昨夜在那荒谷中遇见的铁先生,脱口问道:“我曾听说蒙古第一勇士是个名叫勃哈台的蒙古人,怎么换做了铁湔?”

  俞千山奇道:“想不到秦小哥竟然还知道这些武林中的事情。”

  苏探晴话一出口,已知必会惹俞千山生疑,连忙解释道:“小弟走南闯北,亦结识过不少武林人士,听他们无意中说起过。”

  俞千山只是微微一笑,似乎并无疑心:“秦小哥说得不错。蒙古人好武,每年都会举行角力大会,最后的胜利者便被誉为第一勇士。以往蒙古第一勇士的名头都是被那勃哈台所夺,但在一年前的角力大会上,却是由铁湔击败了勃哈台,这第一勇士之位自然也就归他所有了。这铁湔本是蒙古大汗帐下的一位客卿,因他有汉人血统,所以一向并不受重用,却不料在此次角力大赛中异军突起,不但夺得了第一勇士的名头,更借此机会平步青云,被大汗赐为亲卫统领。”

  苏探晴忍不住问道:“铁湔既然有汉人血统,蒙古大汗为何还要用他?”

  俞千山道:“蒙古人攻下大宋后,网罗不少奇人异士,铁湔的父亲乃是昔日元朝皇帝的重臣,娶了蒙古女子为妻,所以他亦有一半的蒙古血统。不过我听说铁湔在角力大会之前仅以谋略称道,许多人甚至不知他会武功,却能在此次角力大会上击败勃哈台,可谓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而且他身怀绝顶武功,却能隐藏多年,直到武功大成后方夺得第一勇士之位,其城府之深,亦可算是天下少有了。”

  苏探晴昨夜对铁湔的印象极深,听俞千山这番话才将他的来历略知一二,暗中将这些资料记在心中:“闲话休题,俞兄请继续讲那振武大会之事。”

  俞千山呷一口茶,续道:“当年张士诚虽被朱无璋围困于平江城中,最后城破自缢而死,但他手下尚有一批极忠心的护卫,城破时拼死救出张士诚的小儿子,自此流亡江湖,这五十年来时刻不忘替张士诚报仇,重夺江山。但那朱家天下甚得人心,他们几次起事皆被剿灭。事隔多年后,当年的一帮铁血护卫亦死得死逃得逃所剩无几,后来不知张宗权如何与铁湔相识后,竟想到要去与蒙古人联合,借蒙古铁骑的力量逐鹿中原。这铁湔不但武功盖世,更是熟读中原诸典,文材武略皆是上上之选,依我猜想这次便是他定下的计划,要趁着此次炎阳道与摇陵堂即将开战的当儿,借着振武大会的名头集结江湖各路英雄,好让张宗权伺机夺取天下。于是张宗权先回中原与江南武林商议发起大会,而铁湔则联络塞北各族高手,暗中潜回中原以助张宗权行事,所以就找上了我……”

  苏探晴虽早知张宗权联合蒙古人之事,但听到这里亦忍不住拍案大怒道:“那张宗权想篡位也就罢了,却怎么投奔蒙古鞑子?那些蒙古人对我中原垂涎已久,更不甘心被驱逐于塞外,这张宗权与之联手何异于与虎谋皮,倒头来只怕是引狼入室,成为千古罪人。”

  俞千山听苏探晴骂得慷慨激昂,默然不语,苏探晴忍不住出言点醒:“俞兄应知汉蒙两族仇恨极深,蒙古人当年铁骑踏破中原,残杀汉人,强掳妻女,简直无恶不作。俞兄虽长于塞外,却是正宗汉族血统,岂能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俞千山目中闪过一丝痛苦,叹道:“秦小哥说得好。但你可知道蒙古人被朱元璋逐出中原后,已是四分五裂,再无昔日霸气,反是被大明官兵四处追杀。我久驻塞外,这些年来一旦边防有急,携妻带子奔逃流离的却都是蒙古人。我虽不是蒙古人,但看在眼里,亦是感同身受,若不是身怀武功,也保不定那日就死在乱军刀下了……”

  苏探晴料不到俞千山说出这番话,愣了一下。他亦对汉蒙边界之间发生的事情略有耳闻,只得暗叹一声,这份仇恨也不知几生几世后才能化解。

  俞千山又道:“其实铁湔早查明了我汉人身份,亦知道家父当年正是被大明官兵所陷害,对朱家皇帝怀着一份恨意,所以前来找我相助。他言明蒙古人这些年元气大伤,并无能力再犯中原,此次大汗本不愿意帮张宗权,但张宗权答应夺取朱家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