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三清门 >

第91部分

三清门-第91部分

小说: 三清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族族姓为“高阳”,是为上古氏族,流传已广,到了今日,是为高阳国八十六年,时下的人皇,正是“高阳洛离”。

高阳洛离,就是现在的人皇,天子,独得大统,声势浩大。

中宫繁华千里,是为中土最为肥沃与华贵的一块土地,故有人皇高阳洛离亲自掌管。

高阳洛离的统治之法,极为宽厚仁慈,其时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五州各有所长,物流相同,商贸合作,一时繁荣富庶!

这些年,高阳洛离极少出得中宫,只是在中宫之中处理朝政,给了四位侯爷极大的权利,这时的黎民万众,虔诚地相信与朝拜修炼道法,信奉仙道,中土各地供奉着许多仙道祠堂,而三清门的清静真人,就是其中最受人崇拜的仙道。

中土黎民万众在高阳洛离的君临之下,国泰民安,乾坤朗朗,路不拾遗。

此时,站立在三清山石阶之上的张伯卿,正是受了皇命,前来拜见三清门掌门真人道尊的。

虽然有人皇治理天下,然而,如三清门这般修炼门派,受人敬仰,是根本就不受人皇的统治的,他们被平凡百姓视为仙人一般的所在,万民敬仰。

不仅是黎民百姓,就连高阳洛离本人,也是信奉仙道之术,崇拜得道高人的。

当然了,既然是皇族统治百姓,高阳洛离自然是知道如何治理百姓的。

所为治理社稷,行仁政是为博得民心,百姓是水,君王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获得了民心,才能得到九鼎,治理天下。行仙道崇拜是为统治民心,用仙道思想领导百姓,故而在中宫高阳皇族之中,他们虽然得到了天下,却依然保留了一位中宫大祭司,保留着仙道宗教系统,宗教附于政治,正是以宗教治国的手段。

不一会儿,三清山沿着山脊而上的石梯之上,一层层山门次第而开,那位三清门小弟子笑意盈盈地走了下来,步履轻快,待到了张伯卿的面前,微微拜礼,道:“张大学士,您请把!”

这一回,这位小弟子的姿态果然放的很是恭敬,想必是见到了道尊掌门,得到了掌门真人的吩咐。

张伯卿略一回礼,十分客气。

拾级而上,张伯卿遥望着又长又陡的石梯,面露难色,想必是他不懂道法之术,以普通人的脚力,这般攀登上去,怕是极为吃力。

三清门小弟子笑了笑,道:“大学士您可飞身而上,这里没什么禁忌的。”

说话间,张伯卿凝神屏息,轻叱一声,一柄长剑应声而出,不知道是什么品色,不过,这柄剑通身银白,一见就是极品上铁淬炼而成,细细一看,这剑身之中,隐隐有几丝血一般的液体暗暗游动!

三清门小弟子不知道这是什么剑,但眼前一亮,只是大喊一声:“好剑!”

张伯卿哈哈一笑,飞剑划出,自己纵身跃起,踏在飞剑之上,骤然向石梯之上而去了!

风驰电掣,很快,张伯卿竟然甩开了三清山之山脚有了极远的距离,片刻之后,他便来到了三清门主峰——问天峰之上。

问天峰之上,天清气爽,让人顿时心怀一畅!

果然是仙家胜地,不同寻常!

张伯卿全身舒畅,说不出的爽快,而阵阵的檀香,正是从山顶广场的三只铜鼎之中冉冉飘出,十分清香,让人心神宁静,心境悠远!

山顶广场之上,站立数人,其中一人居中,一身的灰衣道袍,利落之极,须眉全白,仙风道骨,身材笔直,负手而立,让人一见就顿生崇拜之心!

这人,正是三清门道尊掌门,其他弟子身着白衣,都是一众三清门弟子。

张伯卿收起那柄长剑,走得近了,一拜礼,道:“中宫大学士张伯卿见过三清门掌门道尊真人,劳烦之处,请见谅!”

“呵呵呵,客气客气!大学士亲自前来敝门,实在是敝门的莫大荣幸,可谓‘蓬荜生辉’!呵呵呵!”道尊真人如此说道。

一般来了客人,三清门之中的几位掌事都可以去接待,就算是重要人物,像今天这般,道尊掌门真人来到问天峰山顶广场亲自迎接的,极为罕见。站立在道尊真人身后的一众三清门弟子,心中诧异,却都是知道的,眼前的这位张伯卿,必然不简单!

两人一句一来,客气一番,张伯卿便被道尊真人请进了问天峰主祠堂,这里便是道尊掌门真人接见外客的地方了。

奉茶让座,不在话下。

道尊真人显然是知道一些消息的,他看看张伯卿,笑道:“想不到张大学士年少英才,为国家栋梁,当真是英雄少年!”

道尊掌门原来是知道这位张伯卿大学士的来历的。

修炼之人心无旁骛,不沾染尘世,才能获得清静无为的境界,不过,似道尊真人这般几近成仙的人物,便是心怀天下,也是不会让尘世沾染的,故而知道些尘世之事,也没什么。

张伯卿说道:“道尊真人,在下此次前来,有两件事情,其中一件,是奉了圣上的旨意,请真人您前往中宫,掌管中土大祭司一职,造福社稷百姓。另一件事,是在下的私事,我希望见一见你们这里的一位弟子,是在下的好友。”

原来,张伯卿来到三清门之中,果然有大事!

中土大祭司,是整个中土,整个人皇之国,在高阳洛离的统治之下,最至高无上的宗教之官,位极人臣,便是人皇,也要畏惧三分!

因为,整个中土国民,是极为信奉仙道的。

这个以宗教立国的国家,为什么要请三清门这个修仙豪门的掌门去做中土大祭司呢?

其实很好理解,中土幅员辽阔,修炼之人算是极少的一部分,他们不受人皇统治,是游离在皇权之外的一类,他们亦是受到尊敬的一类。

这些修炼之人所追求的,不是权利金钱,只是一个目的——得道成仙,脱离轮回之苦!

他们既不受人皇统治,也不参与人皇斗争,算得上是世外之人。

这一类人,在人皇统治的太平盛世,是不会受到人皇的关心的,皇族只是希望他们一心修道,那就是最好的。

而现在,张伯卿受了人皇高阳洛离的皇命,前来此处,请修道高人出山,不用说了,自然是现世不安稳了!

这一层意思,作为三清门的掌门真人,道尊是心下通明的。

道尊掌门笑了笑,不怒而威的神色之中,浮现出几丝和蔼之气,只听得他话音沉稳,颇有穿透力的声音响了起来——

“本道一心修炼,实在不能妄图参与人皇社稷,作为修炼之人,得道成仙是为根本,心有旁骛,必然有损祖师遗命。”

原来,三清门祖师清静真人就有言语在先,作为修炼之人,是应该以得到成仙为根本的,不能用自身修为法力参与人间之事。

既然是一位修炼者,怎能过问人间之事?

张伯卿听罢一笑,他似乎预料到了道尊真人的这番回答,只见他缓缓地说道:“若有群魔乱世,残害人间,那你们修道之人,也是坐视不管么?”

“恩?”道尊真人有些惊讶地恩了一声,道,“什么意思?”

“原来道尊真人果然是心无旁骛,专心修道,而民间疾苦,一点也不关心了!”张伯卿虽然面对的是修炼界的高人,可是话语之中,一点不卑下,却是言辞灼灼。

第十五章 第八节  桀骜大祭司

高阳国八十六年,深秋,中宫皇城。

楼宇林立,高墙成群,红砖白瓦,玉砌雕栏,宽大恢弘的皇城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富丽堂皇!

中宫皇城处在中宫州的中央,四四方方,高墙耸立,方圆百里,都是宫土所在。

皇宫内院设“高阳殿”,是为高阳皇族中心所在地,朝廷商议大事,都是在那里举行,每日朝拜,亦是在此进行。

“高阳殿”为白玉石建筑,通身镶嵌着金色漆面,象征着皇族的尊贵气质,琉璃瓦面,一泻千里,在阳光之下光彩夺目,绚丽非凡,钩心斗角,虎目龙纹,建筑的四壁亦是极尽工画之能事,将伟岸的墙壁渲染地富丽堂皇,让人见之心摄,未见高阳皇帝便先拜倒在这般气势恢宏的建筑之下,心悦诚服!

高阳殿之外,护卫重重,宫女如织。

一位身着华贵官服的中年男人,快步走来,步履沉稳之极,一见就知道是一位颇有功力之人,待近的高阳殿之外,却见他眼光睥睨,多人心魂,众精甲护卫一见这人,大气都不敢出!

一般官员拜见高阳皇帝,是连高阳殿外的大殿都不能进入,需得到皇帝的准许方能入内,极重要的臣子,可以在高阳殿外恭候皇帝,而这位不知何身份的男人,竟然直闯入内,连护卫都畏惧三分,可见不是一般人物!

“拜见大祭司!”

众精甲护卫待这人靠近了,一齐拜地行礼,口中齐喊,甚为严谨!

“大祭司”!

这人,便是中土高阳国的大祭司!

这人华服着身,脸色黑沉,恍惚间可见他的脸上似乎有些许黑气绕动,不过,当他的眼光一扫了过来,众跪倒在地的精甲护卫,个个胆寒不已!

这人的气势,竟然如此强大!

浓眉大眼,阔额宽鼻,身形魁梧,这人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不怒而威的气场!

中土高阳国的大祭司,原来是这般模样!

他款步向前,踏上高阳殿的殿前台阶,信步步入宫殿之内!

宫殿之上,只见得一只游龙状的金黄龙椅,光彩照人,明亮无比,让人见之一震,其上端坐一人,身着龙袍,衣带飘洒,面似冠玉,俊秀儒雅,雍容华贵,乃真龙天子!

高阳洛离,正是此人!

中土高阳国国君,便在这里了!

这位身着华服的男人,便是大祭司了,见了高阳皇帝,跪下拜礼,道:“臣姜珺拜见陛下!”

高阳皇帝一见这人来了,面色微动,似有不悦,不过他很快面带微笑,说道:“姜爱卿平身,此处无外人,不必多礼!”

原来,这位大祭司姓姜,名珺。

大祭司一职,权利极大,是高阳国之中位极人臣的职位,掌管祭祀祭天,参与朝政,监管军政,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现在的高阳国,有两个职位最为重要,一个是大祭司,另一个就是大学士,两人分立皇帝左右,可谓呼风唤雨,声势浩大!

大祭司偏向于武,大学士偏向于文,所谓“文治武功,一张一弛”,两者相谋和,才能保得江山社稷的平安万福。

大祭司姜珺,原是一位修道之士,饱学之人,中土北契州之人,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高阳皇帝,一见如故,被高阳皇帝封为大祭司!

时下的高阳皇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位极为重视贤才的君主,唯才是举,从不避嫌。

当然了,与高阳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几位侯爷,便是“东州侯”何远鼎,“西域侯”高阳离成——这位皇帝的亲哥哥已经战死沙场了,故现在由张伯卿之父张四阖替任,“北契侯”高阳北,是皇帝亲弟,“南疆侯”异人王,是皇帝的叔父。

这几位侯爷当然是高阳国的顶梁柱了,分封四方,各为一霸,如此一来,其实,中土的人皇统治也受到了削减,中央集权没能完全体现。

这个时候的天下人皇之治,并没有后世那般成为系统,这几位侯爷势力强大,可谓天高皇帝远,变成了割据形式也是极为常见的,像后世那般将各侯爷的重要家眷如公子少爷送入宫中加以控制的手段,现在的高阳皇帝并没有实施,所以侯爷们有恃无恐,完全是凭借着对人皇的无比崇敬来治理百姓的。

所以,高阳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四处寻求贤才,这位名叫“姜珺”的方士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