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是孙百熙的弃子,仅凭阎锡山的一协兵力。根本不足抵御卢永祥部的进攻。没有第六镇的助力,顶多卢永祥部稍稍迁延些时日,并不影响山西成为大帅的囊中之物。所以抽调实力大败亏输的第六镇最合适。”
袁世凯思索片刻后点头答道:“就按智庵、芝泉说的办,让唐少川继续和革命党谈,再电令第三镇回军入京。只是北京的事情该如何料理?袁某世受国恩,总不忍效法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
赵秉钧立马起身说道:“大帅,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我等皆知大帅对朝廷一腔忠诚,日月可鉴。只是如今形势危急,别无他计,纵使立即推行君主立宪也无法挽救今日危亡。假如一意孤行,固守君主立宪,与革命党刀兵相见,最后南北并败、满汉俱亡。到那时候,即便大帅想保全太后、皇上性命亦不可得,这又算得上什么忠臣呢?为今之计,只有走民主共和这条路,争取南北统一,才能保全国家,进而保全皇室。大帅只需一方面和南方革命党会谈,努力争取皇室退位后的优待条件;一方面恳请皇上自动退位,保全皇室苗裔万世不绝,这就尽到忠臣的本分。”
袁世凯对赵秉钧提议不置可否,只是摸着胡子沉吟不语。
赵秉钧又说道:“至于如何劝太后同意退位,属下觉得应该可以分三步走。首先,请杏翁、仲仁等召集贤达,在京津一带组建‘共和促进会’,大造声势鼓吹共和,让朝廷上下觉得民主共和乃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等南北和议达成后,再由北洋将领和各地督抚联名电奏朝廷,要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确立共和政体,这是第二步。等太后、摄政王等人六神无主之时,就是瓜熟蒂落之日,那时候大帅用内阁名义请求皇上逊位,再加上皇室退位优待条件,保证可以水到渠成!”
话说就在袁世凯接到密报不久,孙元起也接到了张辉瓒的急电。
“姚宝来率领禁卫军第四标近两千人马投诚?我们刚亮出飞机,禁卫军便后撤,随后姚宝来就投降。皙子,这里面是否有诈?”孙元起惊疑不定地问道。
杨度扇着纸扇思忖片刻才答道:“依我看,姚宝来投诚应该是真心诚意的!为什么呢?首先,围攻经世大学是载涛指使的,现在事情败露,载沣必须找一个人出来顶缸。但能够调动禁卫军的只有良弼、姚宝来等寥寥几个人,普通的标统都不行。姚宝来是汉人,在遍地旗人的禁卫军中素来遭受排挤,此次拉他出来顶缸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只要是明眼人,就不难看出朝廷已经穷途末路。而我们占据一方实力雄厚,发展蒸蒸日上。姚宝来作为堂堂协统,想来不会昧于大势,心甘情愿为朝廷做卧底,与我们接下深仇大恨。
“第三,据中华广播公司的情报,姚宝来这个人比较倾向民主共和,这就有了投奔的动机。当然,姚宝来等人初来乍到,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我们必须固之以权、啗之以利,才能让他们不生二意为我所用!”
孙元起道:“既然如此,可命他们组建第四十七混成协,张辉瓒部编为步兵第93标,原禁卫军第四标编为步兵第94标,姚宝来任协统,张辉瓒任副协统兼第93标标统,原禁卫军第四标标统田献章任第94标标统。全军官兵增发两个月饷银,以资鼓舞。”
沈翔云提议道:“大人,姚宝来投诚之后,禁卫军已无力抵抗我军的进攻,而现在京畿附近有没有其他部队,不如命第四十七混成协挥师东进,击溃禁卫军后直逼京城。即便打不下来,也可以用步兵围困,再派飞机轮番轰炸。只要布置得当,绝对可以在清廷援军到来之前攻下北京!”
孙元起最初也颇为意动,但很快便否决了沈翔云的提议:“不行!北京虽说是满清要害所在,更是全国政治中心、商业重镇、四朝古都,那里人烟辐辏、古迹众多,如果动用飞机轰炸,必定会造成生灵涂炭、玉石俱焚。我们也会成为众矢之的!像光复这种文化名城,最好是通过和谈解决,而不是动用武力。”
沈翔云急忙说道:“大人,做大事者不可有妇人之仁!想当初,清廷派兵攻打经世大学,何曾想过那里是一所著名学府?我们轰炸京城,不过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罢了!”
孙元起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行,绝对不行!这个建议不用再说了。”
沈翔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大人,其实不用轰炸皇宫、不必多伤百姓,也可马上攻下北京!自武昌首义以来两个多月时间,全国十多个省份相继宣布独立,足见清廷人心离散,分崩在即。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到现在,完全是因为袁慰亭指挥北洋军处处弥缝。只要除掉袁慰亭,保证清廷立马覆亡。之前袁慰亭为了躲避大人的求情,故意隐匿踪迹,想除掉他倒不容易。如今听说他出现在北京,并开始主政视事,想要找到他的起居住处肯定易如反掌。只需用飞机炸死袁世凯,其他所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孙元起一愣:斩首行动?定点清除?哥们,你的军事思想也太超前了吧!…)
第二七五章雄鸡一唱天下白(二十一)
炸死袁世凯?
这个提议无疑很有诱惑力:只要现在杀了袁世凯,孙中山就能坐稳临时大总统的位子,国民党党魁宋教仁就不会死于非命,日本的《二十一条》也无人签署,当然更不会出现什么洪宪帝制……中国近现代历史会因为袁世凯的突然死去,而变得面目全非。
沈翔云见孙元起颇为意动,又添油加醋道:“北洋军中各位将领素来相互龃龉不合,只因袁慰亭威望甚高,一直居中调停才相安无事。一旦袁慰亭暴死,他们就会因为往日仇隙和争权夺利而内讧不已,甚至大打出手。这时候大人和南方各省军政府都督联军北伐,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大人派赵行止都督从晋陕出军,捷足先登取得河南、直隶两省之地,实力就能稳居全国之首。如此一来,以后大人当总理、做大总统岂不易如反掌?”
孙元起翻来翻去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忍住诱惑:“不行,袁慰亭不能死!”
杨度大为赞许:“百熙说的对,至少袁慰亭现在还不能死!”
沈翔云睁大眼睛:“为什么这么说?”
杨度合上纸扇,笑着对孙元起说道:“百熙你先说说,为什么袁慰亭不能死?”
“那我就献丑了!”孙元起也不跟杨度客气,径自说道:“在七八年前,我在美国三藩市遇到梁任公(梁启超),两人曾有一番交谈。谈话间论及中国未来政体,我们都认为要想让国家在短期内迅速富强起来,就不能采用欧美的民主共和体制。因为我国现在国弱民贫,一旦实行民主共和,则人言人殊,难以聚集力量对抗俄、日等列强觊觎,只能沦为俎上鱼肉。
“那采用什么体制最好呢?我俩的共识是开明专制。不过我俩之间又稍有不同,梁任公的‘开明专制’是指开明君主专制,而我的‘开明专制’则是开明政党专制。纵观我国历史。一个开明而有能力的皇帝可以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让国家恢复元气,平定外患,走向富强。比如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由此看来。梁任公的观点也是渊源有自。
“但是中国这些年来民智渐开,而且排满之风日益昌炽,君主制是注定要被推翻的。皇帝都没有了,又何来开明君主专制?所以我的主张是开明政党专制。所谓开明政党专制,就是成立一个由各个阶层精英人士构成的政党,党魁经过党内推选、全国议会确认后担任元首,组建内阁。在任期内实行专制,从而汇聚全国力量,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做大事,干实事。
“七八年过去了,我的主张还没有变。但是环顾现今中国,能够称得上政党并且有能力执行专制的。只有孙中山的同盟会和袁慰亭的北洋系。而同盟会又存在各种不足,比如成员良莠不齐,缺乏执政经验。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孙中山自己也是言过其实不堪大用。相比之下,袁慰亭执掌中华民国可能会更好,对国家更有利,所以他不能死。”
杨度不禁击节叹赏:“百熙如吕端,可谓‘大事不糊涂’啊!”
孙元起反问道:“皙子,你又为何认为袁慰亭现在还不能死呢?”
杨度打开折扇胡乱扇了几下:“原因大体如百熙所言,但鄙人更注重三点,那就是孙逸仙手中没有统一的军权、稳定的财源和良好的外交关系。没有军权这一点很好理解,孙逸仙在海外奔波数十年。宣传革命,组建同盟会,筹募捐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不可谓无功。然而‘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真正说到捐躯举义,孙逸仙却领导者多,参加者少;失败者多,成功者少。而且他言胜于行,没有自己的军事班底,说到底只是一个政客,而不是一个领袖。环顾现今各省军政府都督,有谁愿意唯孙文马首是瞻?他两手空空,没有一兵一将,最终只能因人成事。”
孙元起暗暗点头:杨度之言可谓一针见血!孙中山正是吃足了没有军事班底的苦头,才倒袁、护法等历次革命都功败垂成。等到最后醒悟创立黄埔军校,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临死也没看到北伐成功。倒是常凯申、毛太祖牢记了他的经验,始终把握军权,时刻不忘构造惟己命是从的军事班底,这才各自统治中国数十年。
沈翔云却在边上一拍大腿:“怪不得大人从六年前开始,就把学生源源不断派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原来如此!高,高,实在是高!”
杨度哂笑道:“你现在才发现?杨某刚才就说过,百熙是‘大事不糊涂’。虽然他看上去潦倒不通事务,有时似傻如狂,但在审时度势、选材任人方面,他的眼光却是极准的!”
孙元起顿时冷汗就下来了:“皙子、虬斋,如果我说我送学生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纯粹是一时兴起,你们信么?”
杨度不置可否,继续说道:“再说孙逸仙第二个致命缺点,就是手中没有财源。满清政府历来以田赋、漕粮、盐课、茶课、税捐等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大宗入项由各府、道、州、县负责征缴,经各省解缴到京城,以供全国官僚胥吏、将士兵卒。如今各省独立,军政府都督纷纷截取财赋挪为己用,扩大实力争夺地盘,谁会主动向上解缴?
“以前孙逸仙在海外鼓吹革命时,身边不过是十多个人、七八条枪,随便找华侨富商募捐一点,也能混个肚圆。但立国执政之后,还能再靠募捐度日吗?孙逸仙手中没有军权,各省也就没有畏惧之心。即便他文电交驰苦苦哀求,催令各省报解,最终还是无济于事。所以可以想见,孙逸仙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很快就会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在这一点上,他不仅不如袁慰庭,甚至还不如百熙。”
“我?”孙元起有些疑惑,随即反问道:“皙子、行严,我们现在财政状况什么样?会不会有破产的危险?”
虽然孙元起知道财税很重要,可自身却对经济一窍不通,——如果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准还能胡扯几句——好在他有自知之明,从来胡乱插手。自从离开北京之后,军队、衙门各种用度开支都是杨度和章士钊在一手操办,所以他虽是掌门人,却对财政状况不甚了解。
章士钊赶忙汇报道:“回禀大人,我们财政还算宽裕。从北京动身时,朝廷就给了50万银子;之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