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

第372部分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第37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十九两个混成协。与其他省份盘剥百姓扩军备战,相去何止天壤!我们大家都应该向百熙总长学习,以国家为重。”

段祺瑞这番话。分明是要把孙元起变成众矢之的。

对于川陕甘三省的军力情况,孙元起甚为清楚:虽然名义上只有6个协,其实每个协都超编得厉害,估计随便拾掇拾掇编成两个标准混成协,那是一点问题没有。更关键的是,军队武器装备大半都是孙元起自家小菜地长的,不仅不要钱,而且质量、数量都有保障,打仗的时候又有飞机助阵。

川陕甘三省的军队放在全国来说。或许身体素养、训练程度不如袁世凯的北洋精兵。但要真摆明车马炮地拼起命来,未必会输给同等数量的任何军队!正是因为有了这十万精兵,孙元起才在西部圈得偌大的地盘,才让孙中山、袁世凯等大佬纡尊降贵平等相待。

对于段祺瑞的恭维,孙元起只是冷冷地答道:“段总长此番褒奖,孙某实在受之有愧!如今沧海横流,有点志向、有点实力的上则据省称督,下则占山为王,谁愿甘于寂寞?其实孙某也想招兵买马拥兵自重,只是四川是革命肇始之地。国民经济破坏严重,便是想养兵也养不起,最后不得不蠲免赋税与民休息。

“而且孙某向来胸无大志,对于行军打仗、治国安民一窍不通,想来想去,还是从事教育做个孩子王比较安生。于是在下便响应袁大总统、唐总理的号召,进京做了教育部这个清水衙门的总长。段总长所谓‘以国家为重’,虚美过甚,让孙某是汗颜无地!”

宋教仁可不关心段祺瑞与孙元起之间的唱和。他只在乎刚才段祺瑞的裁军言论:“段总长在论及如何解散冗余部队时,认为某些党派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军队本身素质差异。在裁撤过程中搞派系平衡,违背国家利益。其实便是在抨击我同盟会见利忘义、私而忘公。对此观点,宋某实在难以苟同!

“去年此时满清鞑虏声势正盛,我们革命党不顾流血牺牲,组织军队勇举义旗,最终得以光复中华,建立民国之功莫大于此!请问段总长,这些军队是为一党之私还是为一国之公?而当此之时。北洋军一则南下与我革命军队血战,二则袖手旁观禁卫军围攻经世大学。他们这是为一党之私还是为一国之公?

“如果说革命军战力不如北洋军,也属信口开河!革命军的前身与北洋军类似,大半都是前清编练的新军,只是由于编成年代有先后、训练时间有长短,加上陆军部厚此薄彼,造成军械装备参差不齐,这才有了战力上的差别。即便如此,我们革命党与北洋军在湖北鏖战数月,可曾一败涂地、一溃千里?

“宋某相信,只要陆军部大公无私,对南北军队一视同仁,假以时日,革命军和北洋军完全可以等量齐观。现在民国建立,段总长居然不顾南方革命军队劳苦功高,信口雌黄,准备保存北洋军而裁汰革命军。您这是为一党之私还是为一国之公?”

北洋军队在民国建立过程中确实没有多大的贡献,宋教仁这番言论无疑直接击中段祺瑞的软肋,驳得他哑口无语,半天说不出话来。

同属一个阵营的海军总长刘冠雄见状插话道:“既然宋总长也说革命军前身大半都是前清编练的新军,那不如现在就参照前清的军事编制,确立各省驻军数量吧!凡是超过规定数量的,由各方自行裁汰,至于是保存战力还是按比例裁撤,国务院和大总统府均不干涉。宋总长以为如何?”

宋教仁毫不领情:“刘总长,你知道我们革命党为什么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参加起义么?知道我们革命党为什么大部分成员都是南方人么?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满清政府对于南方的残酷剥削与镇压,让我们对满清鞑虏恨之入骨,所以我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参加革命,推翻满清对中华,尤其是南方各省的统治!

“现在革命成功,刘总长却要秉承前清的军事编制,保持满清鞑虏对南方的剥削与镇压,请问我们这些南方革命党人参加革命推翻满清的意义在哪里?如果现在事事依照满清的规矩,我们又何必建立民国?不如直接改国号叫‘后清’好了!”

不得不说,而立之年就入阁的宋教仁确实很有几把刷子,至少舌尖嘴利的功夫就让孙元起望尘莫及,大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范。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双方终于在会议上大致达成了裁军协议,即北洋系裁军15万,保存45万兵力,编为40个师;同盟会裁军10万,保留25万兵力,编为22个师;新中国党倒被没有裁军,但限定不超过10万兵力,编为8个师;其余的部队裁撤5万,保留10万部队,编为10个师。

尽管赵秉钧没有出席会议,让唐绍仪一直耿耿于怀,不过对于最终达成的裁军协议还是欢喜不尽:“承蒙诸位总长出席此次国务会议,并就厘清军务问题积极磋商,本着尽忠为国之心坦诚建言、群策群力,最终达成裁军协议草案,为避免财政短缺、减轻百姓负担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诸位总长没有其他异议的话,裁军协议草案送内务赵总长过目后,将呈递给大总统签发!”

这时一直在边上冷眼旁观的财政总长熊希龄突然说道:“少川总理、各位总长,熊某对于裁军协议草案并无异议,只是在下有个问题,不知当讲不当讲?”

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是沈从文、黄永玉的前辈老乡,也是凤凰最有名的官场人物。在他成名之后,通常被人尊称为“熊凤凰”(像是骂人)。熊希龄天生聪慧,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一路青云直上。而且他颇有才具,在清末有“理财能手”之称,故被任命为唐绍仪内阁的财政总长。——如果没有孙元起这只蝴蝶的话,以后他还将成为内阁总理。

唐绍仪急忙说道:“现在是国务会议,理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秉三总长请讲!”

熊希龄道:“听闻刚才的裁军协议草案,准备在近几个月内裁军30万人,如此一来确实会极大地减轻财政压力。不过,遣散这30万人的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即便每人发5块银元,也得150万元之巨。如今国库早已空空如也,每月靠向各国洋行借款艰难度日,哪来这一笔巨款?”

遣散费的问题不难理解。好比现在公司裁员,按照劳动法规定,被裁的员工都能得到一笔遣散费,通常的经济补偿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计算,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军队大体情况也差不太多,只是更为棘手一些。

首先,军人在军队学习的技能,比如开枪、打炮、拼刺刀等,被裁退之后到社会上几乎毫无用处,退伍即失业。不像企业裁员或倒闭,还能找到类似的公司就业。

其次,军人当兵吃饷,干的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危险活儿,给的遣散费不能太少,至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第三,军人手里有枪,他要是活不下去,很多人都会跟着活不下去。何况是一次性裁军30万人?

凭着上述的三个原因,就不能不给那30万人遣散费。不仅要给,而且数额不能太少。熊希龄所说的150万元,不过是起步价而已!

唐绍仪登时脸色难看起来,犹自有些不死心:“秉三总长,国库真的一文钱没有?”

熊希龄很肯定地回答道:“没有!一文钱也没有!”

唐绍仪慢慢把眼光瞄向了孙元起。

第三四三章忽闻海上有仙山

内阁在座诸位都不是穷人,随便随便都能掏出三五万元。像张謇这种实业家,便是三五十万,挤挤也能拿得出来。但要说是150万元之巨,估计除了孙元起,内阁这帮人回家砸锅卖铁、卖儿卖女都凑不出来!所以,也难怪唐绍仪要把眼光瞄向孙元起。

唐绍仪注视孙元起片刻,才缓缓说道:“此次裁军所遣散冗余兵员,北方多是百战老兵,南方则多是革命功臣,遣散费正不可少,否则必然酿出无数事端。秉三总长所言每人5块银元,那已经算是最低限度。如果真要想让裁军顺利进行,每人应该在10块银元左右。也就是说,现在至少需要300万元左右的一笔遣散费用!诸位总长,对于如何筹集这笔资金有何高见?”

虽说他是问“诸位总长”,眼睛却牢牢盯着孙元起,其他人也跟着顺势望了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孙元起不得不表态:“裁军之举利国利民,而且遣散费用又如此巨大,指望由某个人或某个省来承担这笔巨款显然不现实。至于如何筹集这笔巨款,孙某对财政金融一窍不通,不敢妄言。不过按照职责来说,应该由财政、陆军两部协同商议,然后交国务院、总统府批阅才是。诸位以为吧?”

孙元起一记太极云手,既把自己和四川省摘了出来,又把财政部、陆军部这两个顶包的给推了出去,端的是妙到巅峰。

段祺瑞不动声色地答道:“虽说裁军与陆军部有关,但我们向来只管花钱,不管筹钱,所以这事儿还得秉三总长解决。放心!我们陆军部不会狮子大开口的。如少川总理所言,300万元左右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能更多的话,我们也来者不拒。”

熊希龄皱巴着脸:“现在国库一贫如洗,各省财税又拒不上交,除了向各国洋行借款,还能上哪儿去筹这300万元巨款?预计今年财政赤字要高达二亿六千万元,我这个财政总长哪是什么财政总长,分明就是借款总长!”

宋教仁道:“既然国库没钱,我们可以号召国民进行捐款嘛!当年宋某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听说。日清战争(即中国所称的‘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国内在政府和媒体鼓动下,举办了军资献纳运动和义捐运动,上至天皇,下至妇孺,纷纷解囊,为战争募资,很快筹集到了足够的战争经费。

“现在民国初建,民气正高,想来进行国民募捐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我国有四万万民众,海外还有几千万华侨。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认捐,每人只认捐一块银元,也足以完全解决裁军费用短缺问题。何必向外国洋行借款,出卖国家利益呢?”

宋教仁的这番言论让孙元起有些惊异:为300万元裁军费用举行国民募捐,这是同盟会的习惯性思维,还是同盟会别有用心,想趁机博出位?

比如国务会议拒绝了募捐提议,同盟会可以大造声势,说中央政府罔顾国民爱国热情。主动出卖国家利益,丧失国家主权;如果国务会议同意了募捐提议,那就真好落入同盟会的圈套。募捐是同盟会能够存活的一大法宝。对于其中的猫腻,同盟会的领导人可谓了如指掌,强迫纳捐、侵吞捐款、扰乱治安……尽管民国初年没有郭妹妹,想来编造一个坏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倒不是孙元起阴险狡诈以己度人,而是民国初年政治斗争实在太复杂,由不得孙元起不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毕竟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要举行参议院选举,只有彻底搞臭北洋系,同盟会才有可能乘机上位。

唐绍仪思忖片刻。摇了摇头道:“虽然宋总长的提议不失为一种方法,但裁军本为造福于民,如果再为此进行国民募捐,那就变成了嫁祸于民。而且民国成立未久,国务院刚刚肇端,现在就为此等小事进行国民募捐,引发社会动荡,岂非得不偿失?思来想去,反倒不如借款来的爽利,顶多在借款时稍微提高一点利息,避免有损国家主权的条款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