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

第448部分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第44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要休整一年。仿佛每次增选都伤筋动骨,非得调养一年才能恢复元气似的。足见其拖拉程度!

最初孙元起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号召本党议员积极推动会议的进程,但很快他就转而万分感谢国会选举的拖沓,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三件大事,让他充分认识到在民国初年担任内阁总理是件多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件大事是四月底、五月初白朗叛乱的日趋严重。

去年年底,时任河南都督的张镇芳为了避开孙元起,离开省会开封亲赴豫西南一带督导大军剿灭白朗叛匪。事实证明,由一个不谙军事的都督来指挥平叛完全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白朗利用本身骑乘骡马、没有辎重的速度优势,在北自开封府禹州、南至桐柏山一带广袤的丘陵地带纵横决荡,甚至一度沿着蒋作宾麾下湖北第一混成旅的防线,切入到了湖北德安府的随州地界,吓得正忙着整军的段祺瑞一身冷汗。面对飘忽不定的叛军,张镇芳不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反而根据各地报告的匪情,命令部队跟在白朗匪军屁股后面四处围追堵截,使得参与围剿的各部北洋军、巡防营疲于奔命,不时被白朗抽冷子剿灭一部分。张镇芳剿匪不成,反而变成了运输大队长,赠送的武器弹药让白朗叛军日益强大。

到了今年四五月间,白朗叛军摆脱豫、鄂两省官军的兜剿,突然挥师北上,利用长途奔袭一举攻克唐河、禹州两座县城。此时白朗军已经扩大到五六千人,半数兵员拥有快枪,甚至还有一批机枪和六尊大炮。随着队伍声势日渐浩大,各地大批灾民、散兵游勇、绿林好汉纷纷加入其中。根据孙元起的情报,连日本人和南方革命党都曾秘密派人与白朗进行商谈,尽管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意图合作的目的却昭然若揭。

眼见白朗叛军在豫西坐大,并大肆剽掠。正在京中参加国会的河南省议员郑重地向袁世凯提出了质询案。现在大总统选举八字还没一撇,袁世凯自然不敢节外生枝。只好不顾兵力、财政双重紧张,抽调直隶山东两省的北洋劲旅对白朗叛军进行大规模围剿。

第二件大事是民国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困难。

到了四月份,民国政府国库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借款不仅抵无可抵、押无可押,甚至连合适的借口都找不到。4月10日,财政、海军两部以订购舰艇的名义,分别向德商瑞记洋行和奥地利下奥证劵公司分别借款120万英镑和200万英镑。其实哪是买什么舰艇?就是国库没钱,财政濒临崩溃。借用这个名头来借点钱来接济一下。

迫不得已,民国政府不得不重启之前唐绍仪与六国银行团商谈的善后大借款。或许袁世凯是想要一劳永逸,此次借款金额竟然高达2500万英镑。正因为借款金额巨大,六国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比如债券9折出售,借款指定用途,借款要事前扣除各项赔款外债。以全国盐税及关税余额为担保,审计用途须聘请洋人为顾问等等。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条件再苛刻,袁世凯也只能咬牙认了!

不知是袁世凯担心夜长梦多,想要尽快办妥此事。还是担心国会从中阻挠,所以故意绕开国会,签订这么巨额的借款合同时居然没有经过国会同意!而且合同中规定要聘请洋人作为财务顾问,偏偏眼下俄国正怂恿外蒙独立,全国上下都在极力拒俄。袁世凯却要逆施倒行聘用俄国人,如何不激起国会议员和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应?更不巧的是在签约次日。发生了第三件大事,即刚当选参议院议长不久的宋教仁离奇地在寓所里被人暗杀。

宋教仁遇刺消息一传出,顿时全国为之震动,孙元起也忍不住喟叹历史车轮的强大惯性。参众两院更是怒不可遏,将其视为对国会权威最严重、最恶劣的挑衅,责令大总统袁世凯与内阁总理赵秉钧限期查办此案,给国会和全国民众一个交代。正在日本考察铁路的孙中山听闻消息也极为悲痛,立即由长崎致电国民党北京本部和上海交通部,令党人合力查出宋氏被刺的凶犯,以谋昭雪。至于他为何只致电党内,而不致电大总统府、国务院和议会,个中原委就很值得玩味了。

蹊跷的是,就在赵秉钧为破案焦头烂额之际,两名凶手先后在天津日租界和上海被擒获,供词矛头直指袁世凯、孙元起二人。在天津日租界被捕的是名青年,据信是经世大学在校生、新中国党党员,声称为扫除新中国党执政障碍、报答孙先生的厚恩大德,所以才秘密联络同志之士联手枪杀宋教仁。孙元起倒是很想去天津看看这名学生,结果还没动身,该名学生便死在监狱中。报纸上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畏罪自杀,有人说是严刑逼供伤重而死,还有人猜测是孙元起杀人灭口。

而在上海被拿获的则是北洋出身的老兵油子,前不久刚刚被裁撤出军队。他参与谋杀宋教仁是因为宋教仁密谋策划二次革命,推翻中央政府,所以他想为四万万同胞除去此元凶大憝。随着审问的一步步深入,他与总理秘书洪述祖商议刺杀宋教仁的来往函电也逐渐浮出水面。

很快,两名凶手的供词以及与洪述祖之间来往函电作为案件主要证据,被分别发给大总统府、参众两院、国务院、各省都督、民政长以及各大报馆。国民党报纸是全文刊登,而新中国党和北洋系媒体则是极力辟谣,并进而指出宋教仁遇害是国民党内讧,死于自相残杀,这些证据纯属捏造,目的是想栽赃陷害。对此全国民众的反应是,如果证据属实,那么赵秉钧乃至袁世凯都难脱干系;至于孙元起,应该不会参与到这件事中,即便那名学生真的是凶手,那也是个人行为,和孙元起无关。

或许,这就是好名声的益处吧?

证据公布后,孙中山马上中断在日本的访问,迅速返回上海,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召开会议,极力主张以武力讨伐北方,为宋教仁报仇雪恨;并把袁世凯善后大借款理解为意在扩大北洋军队,企图以武力解决南方革命势力。国民党应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先发制人。

但国民党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比如黄兴就倾向于用和平方式解决。在他看来,以现在国民党手中掌握的武力,北伐根本毫无胜算。现在国会正在召开,宋案的证据又在我们手中,如果真要想为宋教仁报仇雪恨,那就携带证据北上在国会中弹劾赵秉钧乃至袁世凯,岂不事半功倍,更加稳妥?

当然,以黄兴为首的法制派和以国民党籍国会议员为中心的政党政治派因为主张以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被居正、马君武、李烈钧等人毫不留情面地冠上了“亲袁派”的罪名,并加以严厉批判,甚至威胁开除党籍!

至于内阁总理赵秉钧,被泼上污水之后,不得不发表通电为自己辩白。可惜收效甚微。迫于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他不得不向袁世凯提交了辞呈。

听说赵秉钧提交了辞呈,孙元起反而忐忑起来:这三件事搅和在一起,完全就是政府军事、财政、政治全面崩盘的节奏!如果袁世凯批准赵秉钧辞职,提名自己担任总理的话,自己能应付得了这么复杂的局面吗?

第四一八章逢时长揖便论兵

事情发展就像墨菲定理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就在孙元起忐忑不已的时候,袁世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批准了赵秉钧的辞呈,然后迅速提名孙元起为内阁总理。国会也一改以往拖沓的节奏,三两日工夫便高票通过了该项提案。就这样,孙元起成为继唐绍仪、赵秉钧之后民国第三任内阁总理,也是正式国会选举出的第一届总理。

孙元起本来以为自己得知担任总理的消息后会紧张、惶恐,没想到那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反而心平气和。一个人独自在书房里沉思良久,随后发布了就任总理之后的首道命令:命蒋志清迅速交卸四川总督职务,尽快进京就任海军总长;空出的四川总督,由晋督阎锡山接任;陕督赵行止调至山西,甘督张育和调任陕西,甘肃都督一职由甘肃陆军第一师师长程子寅接掌。所有调任官员只准携带五名随员,限十日内到任交接,违者严惩不贷。

发完电报,才派人请来杨度。

甫一见面,杨度便喜气洋洋地长揖贺道:“百熙今日当选国务总理,杨某这等淮南旧鸡犬也与有荣焉!本当略备薄礼以表恭贺,奈何百熙突然命人相召,匆匆之间不及筹办,还请恕罪。”杨度如此高兴,除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原因外,还在于他是孙元起担任总理后召见的第一人,由此可以看出孙元起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孙元起连忙扶起杨度:“皙子何时变得如此俗套?”

两人把臂走进书房之后。孙元起才苦笑着说道,“宋遁初遇刺一事。孙某还没有脱开干系,如今又把孙某捧到总理宝座上。袁项城这不是要抬举孙某人,分明是想把孙某架到火炉去烤啊!现在这时候,国内有白朗举事、孙中山倡乱,国外有英国占据片马、俄国提携外蒙,再加上财政入不敷出,总理是那么好当的么?依我看,这个总理就是个驴屎蛋。外表光鲜亮丽,其实里面一团烂草!”

杨度摇着折扇道:“总理职位是个驴屎蛋也好,是个金元宝也好,百熙你现在既然身为总理,就不能再抱怨,因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那抱怨的时间,还不如好好想想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听过百熙是高票当选总理的。既然国会议员如此信任你,你总该做些事情以示报答吧?”

孙元起叹息道:“孙某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现在局势糜烂如此,纵使孙某有心报国,恐怕也无力回天啊!”

杨度“哗啦”合上纸扇:“百熙找杨某过来,该不会就是为听你抱怨的吧?”

孙元起这才振作起精神:“让皙子见笑了!孙某请皙子过来主要是未雨绸缪,想与皙子一起把近期国内外大事梳理一下。先拿出个大致的处理章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在此之前,要和皙子通报一个经世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院和美国相关智囊团前不久刚刚得出的结论。”

见孙元起态度严肃,杨度不仅有些好奇:“哦?中国政策研究院得出的结论?是梁卓如研究出来的?”

孙元起摇摇头:“不是梁卓如,是另有其人。这个结论属于最高机密。除了孙某之外,你是中国人中第三个获知消息的。”第二个人自然就是远在上海的莉莉丝。接着他又说道:“根据研究。在明年七八月份,欧洲将会爆发一场破坏性极强的大规模战争,英、法、德、意、奥等列强都将卷入其中,并渐次波及到全世界。这场世界大战会持续四到五年时间,并彻底改变世界格局!”

杨度一怔,紧接着问道:“是同盟三国与协约三国之间的战争?”

虽然同盟国、协约国的名称是因为一战而众所周知,但它们的起源却非常早。像“同盟国”,早在1879年德意志帝国就与奥匈帝国缔结了秘密的德奥联盟,随后又在1881年与意大利王国结盟,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而“协约国”则可追溯到1892年法国与俄国的“法俄同盟”以及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的“挚诚协议”,到了1907年,因为受到德国的威胁,法、英、俄三国正式组建“三国协约”,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

欧洲各列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随着同盟国、协约国两大阵营的成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