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史-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月二十八日晚饭后,于光炘向聂士成报告,已探悉日军将于当晚分两路进犯,“一来袭成欢官军,一截住公州去路”。聂士成当即“传令各营,皆饱食以待”,并布置战斗任务。“部署毕,慷慨誓师。众感奋,皆愿决一死战。”注12
是日,大岛义昌经过亲自观察清军阵地,认为“攻成欢,利暗夜而不利白昼,宜及明旦天未晓攻之”。于是,大岛下令以左翼为总队,担任主攻,从安城河上游涉渡,攻击清军在月峰山的阵地;以右翼为支队,担任侧攻,与总队“缓急相应,进退相共”。大岛还命令武田中佐:“成欢苟陷,则宜直进,冲牙山,勿姑待”。注13
二十九日凌晨零时三十分,日军左翼先锋部队首先出发,通过前哨线。接着,右翼队在武田秀山中佐率领下出发,于晨二时通过前哨线,顺驿道直进。日军右翼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由松崎直臣大尉率领一个中队为前卫,分出其中山田四郎的一个小队为先锋;第二梯队为支队的主力,包括三个中队,由武田亲自率领;第三梯队为工兵一个中队;第四梯队为卫生队,殿于整个支队之后。
是夜,“宿云蔽天,四顾晦冥,咫尺难辨”。注14在夜色的笼罩下,日军右翼队从素沙场行约半里,先偷涉水深仅过膝的安城河的一条支流。然后,继续缓慢地前进,人马寂静无哗。又行半里,安城河横在前面。河上有一桥,甚窄,且有一半毁断,此即安城渡。因桥面窄小,大部队通过速度甚慢。而河水深过人肩,河床呈V形,且烂泥甚深,无法涉渡。于是,松崎直臣命令前卫部队中水性好的士兵泅渡过河。直到晨三时许,日军前卫始全部通过安城渡。日军第一梯队过河后,前行不远,顺驿道向东行,即来到沼泽地。由于清军事前堵塞水道,沼泽水涨,淹没驿道,水深处可没过人肩,日军第一梯队好不容易才通过沼泽地。接着又穿过水田,到达佳龙里。此时,埋伏在附近的周宪章、于光炘等带领二十余名士兵,正在监视日军的行军,等待发起攻击。
当日军第一梯队先锋在山田四郎少尉带领下到达佳龙里后,因迷路进入村内,无法继续前进。松崎直臣率领的前卫全队随后赶到,也固迷路而麇集于此。日军拟派译员寻人问路,忽见黑暗中有一人影闪过,正欲抓住盘问,不料此人高喊一声,便倏忽不见。突然,枪声四起,清军发起攻击,子弹雨点般地从各家窗边门缝向日兵群里猛射。此时,敌我双方相距仅数丈,清军从暗击明,比较得力。而日军卒然被击,事出不意,况且夜色黝暗;村路狭窄;进退皆失所据。日军前卫“皆为一列”;更加“不利战斗”。注15于是,松崎下达紧急命令,要求前卫全队退入水田之中,并伏于田梗下躲避枪弹。松崎发现地势仍然不利,又下令退至沼泽地散开伏卧。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对射。
适在此时,日军右翼第二梯队在武田秀山率领下通过安城渡后,其先头部队已到达沼泽地,也在塘下散开,支援前卫。时山龚造中尉带领一个分队在后,正要通过沼泽地之际,忽然听到枪声不断,知前方发生激战。因清军藏于隐蔽之处,又占据有利地形,频颊狙击日兵,使日兵寸步难进。时山中尉急欲前去救援前卫部队,率先挥刀前进,其部下随之,误陷沼泽之中,“水深没肩,水底泥深,两脚深陷不能拔,竟与部下兵卒二十九人共溺死”。于光炘、周宪章等伏击得力,“发射益烈”。注16此时,两军相距仅五十公尺,但在清军的猛烈射击下,日兵只能伏在塘下躲避枪弹,还击又看不见目标。松崎直臣试图摆脱困境,命令前卫全队冲锋。而帮带冯义和率领的骑兵队忽然出现在佳龙里村边,举枪猛射。山田四郎少尉带领先锋在前,中弹伤足,瘫地不起。松畸挥刀从田梗上跃起,腿部先中一弹,倒地再起,“又一流弹击穿头部”注17,终于毙命。于是,日军土气大挫,纷纷后退,先退者拥向安城渡桥。“时夜色茫茫,敌猝遇伏,遽引退,桥小人众,挤拥坠水溺死甚众。”注18
在日军前卫趋于瓦解的情况下,武田秀山率支队主力赶到,发起第二次冲锋。帮带冯义和的骑兵队前临水田和沼泽地。无法驰骋杀敌,又以目标大而陷入被动,被迫后撤。周宪章、于光炘等坚持抵抗,战斗异常激烈。但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又无后队支援,武备学生周宪章及士兵二十余人,在激烈的战斗中大都壮烈牺牲。注19凌晨四时,日军才进占了佳龙里村。
安城渡之战,是清军打得比较好的一次伏击战。在这次伏击战中,清军利用地形地物相当成功,周宪章等武备学生和士兵也勇敢善战,充分发扬誓死抗敌的爱国精神,歼灭了较多的敌人。如果清军部署得当,并有坚强的统一指挥,这次伏击战是可能取得成功的。但是,由于清军人数过少,成欢西南山顶上的炮兵也未能及时支援,冯义和部因不知利用地形或迂回战术,而失利先退,又事先未布置后继部队,致使这次伏击战终于功败垂成。
注释:
注1 聂士成:《东征日记》,见《中日战争》(6),第9页。
注2、3 聂士成:《东征日记》,见《中日战争》(6),第9页。
注4 《叶志超成欢之战报告》,《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17卷,第20页。
注5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文涉史料》(1187),第15卷,第6页。
注6 《周帧致盛宣怀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133页。
注7 “我军马步不满二千”,应不包括江自康和许兆贵二营。
注8 聂士成《东征日记》,见《中日战争》(6),第9页。
注9、12 姚锡光:《东方兵事记略》,见《中日战争》1;第18页。
注10、11 聂士成:《东征日记》,见《中日战争》6;第9、10页。
注13 桥本诲关:《清日战争实记》第3卷,第136页。
注14 《日清战争实记》第2编,第22页。
注15 《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26页。
注16 桥本诲关:《清日战争实记》第3卷,第137页。
注17 《日清战争实记》第2编,第25页。按: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谓松琦直臣“弹中其胸而死”(该书第3卷,第137项),所记与此不同。
注18 聂士成:《东征日记》,见《中日战争》(6),第10页。
注19 一般有关论著皆谓周宪章等四名武备学生皆于此役牺牲。此系根据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援朝篇》:“光炘等四学生皆死焉,倭人遂进。”按:姚氏所记并不确实。兹查《援护朝鲜伤亡员弁名单》在平壤打仗一栏中,有于光炘、李国华、辛得林三人的名字,可见,在四名武备学生中,唯有周宪章一人在成欢战斗中牺牲。(《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60),附件一,第27卷,第9页。)
三 激战成欢驿
当日军右翼队强行通过安城渡和进攻佳龙里之际,大岛义昌率领的日军左翼队进至月峰山东麓,在松林边上布下炮兵和步兵阵地。大岛听到西边传来枪炮声,知道双方正在安城渡激战,便命令总队官兵注意隐蔽,等待进攻的号令。凌晨四时,西边的枪炮声又归于沉寂,大岛判断武田秀山支队已经得手,于是传令总队上下做好攻击的准备,并留出时间让右翼整顿好队伍。直到一个小时后,大岛才下令对清军阵地发动了总攻击。
五时,日军左翼炮兵发出第一炮,向月峰山最东侧的清军第一壁垒开始炮击。这是敌人发起总攻的信号。清军许兆贵部因未曾配备大炮,只有“开放步枪,竭力应战,流星万道,横飞半空,其声飙然”。注1日军配备野炮八门,早巳测准距离,瞄准清军第一壁垒,每每命中。清军壁垒乃筑土为墙,只及胸高,一炮落下,只见墙土四散纷飞,黑烟腾起,士兵根本无法隐蔽,战斗异常艰苦。此时,成欢西南山顶上的清军炮兵发炮支援,但因敌炮兵阵地隐蔽较好,故命中率甚低,作用极微。清军虽处境艰难,仍然坚持抵抗。六时三十分,日军炮火摧毁了清军右翼第一壁垒。随后,日军总队又向清军
右翼第二壁垒发起了攻击。这是清军的大营,围墙高达数丈,构造比其他壁垒较为坚固。壁垒内守兵为清军之“精锐,誓死拚战”。但因第一壁垒已经陷入敌手,日军占据有利地势,炮火又极为猛烈,守军无法进行持久的抵抗,被迫撤出阵地。到六时五十分,清军月峰山东侧第一、第二两座壁垒,皆先后被日军攻占。
日军右翼听到东边炮声,也立即从佳龙里村出发,向清军牛歇里山阵地,即左翼第一壁垒进逼。武田秀山支队在日军左翼炮火的支援下,发起了猛攻。江自康部奋勇抵抗,成欢西南山顶阵地、即左翼第二壁垒也发炮轰敌。此时,“硝烟弛漫,喊杀声与枪炮声相和,震天撼地,疑山岳为之崩裂”。注2但敌我众寡悬殊,日军炮火又猛,清军左翼两座壁垒亦被敌先后攻占。
大岛义昌指挥的日军总队既攻下了清军右翼第一、第二两处壁垒,其武田秀山支队又攻下了清军左翼第一、第二两处壁垒,清军便只剩下右翼第三、第四两处壁垒了。于是,日军便左右夹攻,对清军阵地采取钳形攻势。清军尽管誓死拚战,“莫不以一当十”,坚持不屈,但伤亡很重,“死伤积野,血流成渠。而敌愈聚愈众,布满山谷。我军四面受敌,犹复决命争首,抢占山头,轰击不辍”。聂士成“时驰骤枪林雨弹中,往来策应,见军火垂尽,不得已率众溃围而出”。注3七点半钟,日军终于攻进了清军的最后两处壁垒。聂士成率军突围后,向南退至天安,与叶志超会合。他请叶志超先率部驰往公州,自为断后,并一路招集残卒。当晚,聂军宿于广亭里。七月三十日,聂士成行近公州城北的锦江时,见叶志超又由公州渡江北退。叶对聂说:“公州不可守,不如绕道至平壤,会合大军,再图进取”。遂率所部先行。聂驻队半日,收集余众,随叶之后面行。清军绕道朝鲜东海岸,渡汉江和大同江,行程两千余里。
叶志超于八月二十一日,聂士成于八月二十八日,先后抵达平壤,与左宝贵、马玉崑、丰升阿、卫汝贵诸军会合。在行军途中,对于行动不便的受伤士兵,“均给资留医治,派员照料,并照会韩官一体保护”。此次长途行军,正值酷暑季节,跋涉道途,人困马乏,沿途多亏朝鲜群众“献蔬菜、柴草,代汲饮”,“让庐舍,供栖止”注4,才得以顺利到达平壤,从而基本上保存了这支军队的实力。
日军既攻陷成欢之后,当即分兵两路:大岛义昌率领第十一联队,顺南北驿道向天安前进;武田秀山率第二十一联队,沿东西驿道直趋牙山。大岛估计牙山为清军长期驻扎之地,成欢败后必全部集中于此,进行殊死战斗。二十九日午后四时,武田支队到达牙山后,发现已无清军踪影,便当即在此露营。武田判断,牙山既为清军入朝后的长期据点,尚留有大量军械、弹药、粮食等物资,清军有可能隐蔽在附近,准备在夜间偷袭,便下令警戒。果然,清军趁夜袭击日营,因日军已有准备,夜袭未能奏效,受挫而退。清军遗弃的大炮八门注5、大米五百包、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