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尽成灰-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盘根错节的“贪腐同盟”,荒唐无能的昏君,他都强硬以对,永无妥协,一次次勇敢地“亮剑”。他“难上加难”的人生,是劈开沉沉黑暗的闪电。
今天他已为人陌生,陌生到某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招生考试上,有考生竟把他的名字混淆成科学家杨振宁。但两千年风云变幻里,魏征绘制他的画像自省,包拯3次赴他的故居拜祭,文天祥以他的名言怒斥汉奸,海瑞在狱中读他的传记读到泪如雨下。活着的他是“真正的剑客”,不屈不挠的铮臣,身后的他是一块碑,令贤者激奋,奸者颤栗的丰碑。
拭去岁月的蒙尘,现出丰碑上的名字: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阴县水峪村人,东汉名臣。
【一】
剑客“亮剑”前,总要先“修炼”,唐人贾岛说“十年磨一剑”,杨震更长,从少年“磨”到50岁。
身为官场上的“剑客”,杨震是个有来头的苦孩子。
杨震生于东汉永平三年,他的家族“弘农杨氏”,在汉朝来头颇大:八世祖杨喜是西汉开国功臣,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官至丞相,因拥立汉宣帝有功,被封爵“安平侯”。但到杨震这一代就“苦命”了:杨家从西汉末期开始破落,杨震祖父杨谭和父亲杨宝,皆是不曾为官的教书匠。杨震后来说他祖父两代“甘守贫寒”,可见日子艰辛。到杨震童年时(具体年岁不可考)更是雪上加霜:杨震父亲杨宝撇下孤儿寡母3口(杨震和弟弟),英年早逝了。
苦孩子早当家,杨震也不例外,小小年纪挑起家庭生活重担,种地打粮挑水劈柴,奉养母亲照料弟弟,还开了几亩荒地种草药,以换钱贴补家用。里里外外拼命劳动,能干同样也能吃,据说学蒸馒头的时候,一边看火一边吃,还没蒸熟一笼馒头就吃光了。可看到母亲和弟弟因此挨饿,直把杨震肠子悔青,竟用手抠嗓子眼,连苦胆水都吐出来了,从此再不偷吃。这则故事系陕西当地民间传说,真实性不可考。但少年时的杨震含辛茹苦,有口粮食先想着母亲弟弟,自己经常饿得饥肠辘辘,却是实情。《续汉书》上说他“奉母教弟,乡里称孝”,放在今天,也是自强不息的典型。
这样的家庭条件,又没有义务教育,读书貌似不易。可杨震的教育环境却还好:他的父亲杨宝是一方名儒,在世时对杨震的功课抓得紧。后虽遭父丧,但母亲粗通文墨且深明大义,不但接过了小杨震的教育任务,更时常以祖先的丰功伟绩训导他,要他时刻牢记光耀门庭,因此杨震也“少有大志”。杨震本人的天赋也好得很,读书过目不忘且悟性极高,时常能举一反三,学习的自觉性也强,他家村子后面是山,翻过山道有个山谷叫“翎峪”,是杨震每天读书的地方。纵是劳作辛苦,学业却从未间断,《后汉书》对他“敏而好学”的评价,是他几年如一日,翻山越岭踩出来的。
这段艰辛的童年,对杨震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家穷,就要艰苦奋斗,身为长子,更要承担责任,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你要咬牙挺过去。挨过饿,也就知道别人挨饿的滋味,草民百姓的冷暖辛酸,杨震小小年纪就已尽尝。可以想象,他后来在官场上的心忧黎民,坚韧顽强,敢于担当,皆是来自于此。更重要的是,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故,父母始终要求他要“有大志”。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人生遭受怎样的打击,他始终没有抛弃一样东西——理想。
当然,如果那则吃馒头的传说是真的,那么从此时开始,杨震也一定明白了他人生里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该你吃的,不能吃,不该你拿的,更不能拿。
可理想不能当饭吃,母亲只是粗通文墨,杨震虽聪明好学,没有名师指点还是不够,要请老师,家里没钱,成才也就困难,虽说“有大志”,前路却照样迷茫。母与子,就在这苦日子里熬着,明天在哪里,不知道。
熬到杨震15岁那年,“明天”主动找上门来了——太常恒郁。
“太常”,是东汉的官职名称,主管宗庙祭祀和朝廷礼仪,相当于“文化部部长”。身为“正部级”的恒郁,在当时还有另一个身份——大师。他是东汉儒学宗师,一生桃李满天下,教过的学生里,有一个叫刘庄,即历史上的汉明帝,还有一个叫刘肇,即历史上的汉和帝。套用史书上的话说,此人“两代帝师,可谓亚圣人”。
“亚圣人”恒郁找上门,绝非心血来潮,他是杨震父亲杨宝的生前挚友,这次是来顺道探望一下,然后就见到了杨震。“亚圣人”的眼光自然不差,一番交谈后大为赞叹,当场决定收杨震为徒,命杨震随自己去洛阳求学。
这样的好事,杨家上下喜出望外,母亲命杨震立刻收拾行装。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走时必然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但杨震的母亲却很平静,只是说了一句话,作为对儿子所有的期望。
“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杨震含泪叩别母亲,这句话,一字一句,铭记于心。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
【二】
杨震就这样跟随恒郁,到京城洛阳做了“南漂”,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作为恒郁门下的插班生,他悟性极强,学习刻苦,很快就成了优等生。恒郁不但教授他儒家学问,更教导他要博采众家之长。杨震一一谨记,不但通读各类儒家典籍,同时也广泛涉猎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各门学问,经常参加京城各学府的集会交流,对各类学问大胆评说,令众青年才俊折服,又兼他为人正派,口碑甚好,不出几年,就有了“立身刚正”“明经博览”的群众评语,可谓是全面发展的“三好生”。
但恒郁对杨震更重要的影响,是做人。
恒郁此人,除了是彼时知名的学问家,更是出名的直臣,他的官职是“太常”,执掌国家的宗庙祭祀以及礼仪规范,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认死理。比如朝廷礼仪有不合规范的地方,哪怕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他都要据理力争。大事情更不含糊,皇帝想铺张浪费,或者大臣想借“搞活动”揩油,犯到他手里总要闹个天翻地覆,动不动就在朝堂上开炮。比如有一次汉章帝出巡多花了点钱,恒郁知道后大怒,连篇累牍地上奏折,非要汉章帝承认错误,气得汉章帝命卫兵把他拉出去,他竟一怒之下在家罢工不上朝。事后还是汉章帝亲自去他府上探望,好言好语一番才算了事。
而在教育工作上,恒郁也不含糊,不但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生活上更要细致管教,细致到学生们每天的起床、吃饭、睡觉,都有严格的规定限制。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许剩饭,要一粒不剩地吃完;睡觉的时候不许睡懒觉,到点必须起床,谁违反了规定,那就打板子没商量。就连跟他读书的皇太子,也成天被他打得两手肿胀,直把学生们折腾的叫苦连天,却不敢有半点怨气。因为恒郁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但杨震从不叫苦,自师从恒郁以来,始终兢兢业业,学业优良生活作风更优良,和恒郁简直是物以类聚。这样的学生恒郁自然喜欢,不但时常给他“开小灶”,还提拔他当自己的机要秘书,命他协助自己处理一些日常的政务。特别是到后来,连恒郁上给皇帝的奏折,也经常交给杨震润色,日常的工作方案,也命他参与谋划,更时常带他出席各种应酬。杨震跟着老师做学问,学政务,大汉朝官场形形色色的众生相,数年时间他已亲历。恒郁刚正不阿的品质,他更耳濡目染,从此在他的心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要坚持,错要改正,不改正就要斗争,天王老子也挡不住。
恒郁还教给杨震一门特殊的学问——欧阳派《今文尚书》。
欧阳派《今文尚书》,始创者是西汉欧阳生,是汉朝儒家学派里特殊的一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捎带着把儒家典籍《尚书》也焚了,汉朝时整理典籍,由秦博士伏生口述《尚书》残本,以汉朝隶书誊写,因此名《今文尚书》,汉朝以来,《今文尚书》又分为大小夏侯派系和欧阳派系。儒学宗师恒郁,是欧阳派《今文尚书》的传人。
正是这一门学问,给予了杨震一把从此永不抛弃,紧握一生的剑——清廉之剑。
因为欧阳派《今文尚书》实在不同,别家学派都是研究理论,欧阳派却重理论联系实际,《尚书》里的重要思想,他们不但批注研究,更自我总结,核心思想是一句话:儒家子孙,要以廉洁著称于世。
所以自西汉以来,这个学派代代传承,不但出大儒,更出清官,比如西汉的毛介、欧阳高,东汉初期的董宣、郅珲等人,可谓英杰荟萃,杨震,就是下一个。
对这个学派,杨震自然不陌生,他的父亲杨宝也是欧阳派弟子,学起来自然驾轻就熟,外带学习刻苦勤于思考,不但成绩优良,更善于继续总结,所以进步极快。杨震20岁那年,一件事情的发生,让老师恒郁确信杨震已经可以圆满结业了。
事情是这样的,某一日恒郁开班讲课,说到了西汉欧阳派先贤——汉元帝时代名臣欧阳地余清廉自守的故事。这位官至侍中的大儒一生清贫,去世时家无余财,更留遗言给子孙:“死不接受官府赏赐。”如此“廉政模范”,自然让众学生钦佩不已,纷纷表态要学先进,轮到杨震,却是长长的“唉”了一声。
恒郁奇怪了,这个平时听话的好学生咋啦?敢对先贤不敬?刚要张口训斥,却听杨震低头感慨说:他虽然清廉,可那时官场风气败坏,贪腐横行,难道他就没有过失吗?
敢议论“先师”的不是,忒狂了吧,恒郁怒从心头起,正准备卷袖子拿戒尺体罚,却见杨震抬起头,炯炯的目光盯着老师,掷地有声,说出了一个他奋斗终身的理想。
儒家弟子当清廉自守,更要铲奸除恶,匡扶社稷,如此方不负圣人之教也。
此语一出,满座皆惊,恒郁愣了半响,认真地,仿佛第一次认识他这个学生似的,终于,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欣喜地对杨震说:“你有如此抱负,这很好,但更要多历世事,体察民情,方能如愿啊。”
杨震就这样毕业了,本来恒郁想推荐杨震入朝为官,但杨震拒绝了,他放弃了京城户口,打点行装回到了陕西华阴老家,一面奉养老母教导弟弟,一面凭着在恒郁门下的所学子承父业——教书。他在华山脚下的牛心谷,把父亲办过的学校重新打理起来。这一教,就是30年。
杨震的教育工作做得很不错,东汉时期教育界陋习颇多,做学生的不但要鞍前马后伺候老师,还得帮老师家挑水种菜,既当学生又当长工。杨震把这些全废了,他从来不使唤学生干私活,更宽厚地对待每一位弟子,但治学却极其严谨,身体力行教导他们读书做人。
这么好的老师,招生自然不愁,学校门庭若市,四里八乡的学子们挤破头皮来报名,把牛心谷挤成了农贸市场,当地也因此得名为“杨门槐市”(牛心谷槐树甚多)。不几年,学生人数就突破千人。事业壮大了,分校也就开起来了,杨震又相继在陕西华阴双泉学馆、河南灵宝豫灵镇开班授徒,一教又是十数年。他办学一不求发财,从来不收“天价报名费”,且对不同家庭的学生一视同仁;二不辞辛苦,不远千山万水,在几大分校之间来回奔波,为的就是一件事——传道,传播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