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步步生莲 完结 >

第685部分

步步生莲 完结-第685部分

小说: 步步生莲 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家几老见他如此异状都惊愕难言,折惟正、折惟信等几乎挂念父亲,不禁骇然叫道:“爹,爹,你怎么了?”

萧晨又惊又笑,诧然道:“王大人,心……这是怎么了?气火攻心,疯了不成?”

王继恩也有些愕然,听萧晨一说,却冷笑道:“堂堂折氏家主,什么情况,没见过,说疯就疯了?”

他狡黠地盯了犹自狂笑的折御勋一眼,说道:“他疯且由他疯,如果他想做孙集,我却不是庞统,嘿嘿,看紧了他,他要疯,且由他疯!”

折御勋大笑几声,忽又声泪俱下,其状真若癫狂:“折兰王,你们都给我听清楚了,我……我折御勋,要做折兰王!折兰王!”   




第017章 贫僧功力尚浅 

心米义收到干继恩快马涕来的折家请兵奏折后大喜讨椅,他已令自江南剿匪平叛胜利归来的潘美调兵五万,对外宣称要对蜀境叛乱加强围剿,却迟迟不予兵,一直在等候这个机会,此时一见请兵奏折。如获至宝,立即开动一切宣传机器。高调宣扬杨浩背信弃义,罔顾国法,悍然对府州用兵的不义之举。同时责令王继恩就近调安利军、隆德军进攻广原程世雄部,调宁化军、晋宁军、平定军、威胜军,攻打府州。又命潘美亲率五万禁军,马不停蹄直扑麟府。

消息传到契丹,萧后大为惊异。杨浩若是真的图谋府州到没甚么。在她看来,欲成大事者,岂能为情谊所羁绊,杨浩若真的如此心狠手辣,才算是一个枭雄人物,不过以她的了解,杨浩却不是这样一个人。而且,,就算时移势易,杨浩已然蜕变,也绝不会利令智昏,在他大举西征,河西走廊尚未到手的时候。在东线突然再启战端,难道李光睿两面用兵,以致拖得自己山穷水尽的的教还不够么?及至大宋对此迅做出反应,宋军以最快的度攻入府州,萧绰终于了然:大宋对西北动手了。

此时,大契丹国刚网改名,由大契丹国改名为大辽国。大契丹国。本来是以族名为国名,但是契丹的民族构成十分复杂,族群众多,尤其是还有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加上少主新立。改个国号,也是一种新气象。

新君登基,年纪尚幼。萧绰以太后身份听政。正休养生息,积蓄国力,因此改国号大辽,取汉字“辽”的本意,让 修远其辽辽兮,窝意扩大疆域,以其辽远,只不过这时内乱刚刚平息,元气未复,行事还该低调一些,所以对外宣称是取“辽”在契丹语中意译缤铁的意思,以辽为国号,寓意国家坚固。

大政方针既是休兵养民,这时就万万不能与宋国再起战端,然而如果坐视赵光义攻占西北,将整个西域纳入他的统治之内,不但宋国的疆域将更形扩大,而且宋人有了养马之地,辽人的一大优势就会荡然无存。这却是十分棘手的事情。

萧绰穿着一身松软舒适的便服宫衣。斜倚在榻上,一手轻轻摇着团扇。一手轻拍着在她怀里睡的正香的儿子,思索着西北局势,那要生的战争虽与辽国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对宋辽两国未来的形势有着莫大的影响,她岂能不重视。

小皇帝已经起了名字,大号叫耶律隆绪,小字叫牢儿。“舜住陶焉。期年而器牢”矣,这和寻常人家给孩子起名“拴柱儿铁锁”一样,都是盼着孩子平平安安、成*人长生的意思,当然,这只是萧后对娘家人的说法,至于这“牢儿”是否还有别的某一层意思,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双十年双的年轻少*妇,又兼锦衣玉食,保养得宜,那体态圆润丰腴。肌肤脂白粉嫩,诱惑的很,两条纤直的美腿在榻上半屈半伸,更是依稀可见裙内粉光致致,滑嫩动人的一片春光。

此时正当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阳光晒在她那张清水莹润的俏脸儿上。有一种慵懒的风情。她的黛眉微蹙着,紧张地思考着对策。

如今大辽是绝不能轻易对宋国这个庞然大物用兵的,否则,一着不慎,自己两年时间苦心经营的局面就会毁于一旦。

大辽帝国实在是太庞大了,杨浩可以用两年时间整合诸部,振兴夏州。对契丹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来说。两年时间,经济上不过才网。恢复一些元气,军事和政治上,才刚刚将重要职位上的官员全部调整了一遍。内部矛盾的调和、外部纠纷的消弥,如今还很脆弱。然而,就算西北如今不是那个冤家的地盘,也决不能坐视宋国把河西拿到手,大辽对此必须得有所表示。

萧绰苦苦思索,看来,辽国能采取的办法依旧是牵制,尽量牵制宋国。使他们不能对西北投入太多的兵力。减轻夏州军的压力,至于如何化解这场危机,最终还是要靠那个冤家自己,可那个冤家,如今却正在瓜沙古道上,他来得及赶回去吗?

想到这里,萧绰轻轻叹了口气。怀甚的娃儿似乎嫌闷在她怀里有些热了,他闭着眼睡着,两只小手不耐烦地推开母亲的手,两只小胖脚丫在娘亲身上蹬了蹬,整个身子就在榻上打了横。

萧绰瞪了眼熟睡中的儿子,眸中不无幽怨:“这个冤家,吃饱喝的就不是他了,到是铁随他那没良心的爹爹,”

旌旗猎猎,杨浩的夫军终于向敦煌开拔了。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磷绚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乃是西域胡商跨过玉门关,东进中原的必经之路,这片绿洲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土地肥沃,在这个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米旱满保收。瓜果四季飘香,,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诚为大漠古道中的一个奇迹之城。

为了彻底断绝匈奴与西羌的通路和联系,捍卫边关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武帝曾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并采用设防、屯垦、移民等措施,不断充实、加强建设河西。后来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涟,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列四郡,据两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从此,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欧州、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玛瑙、奇禽异兽、农弈旬书晒加凹姗不一样的体蛤卜腮喜长涂转匠到中国使臣、将十、商贾、僧侣往柬乐地,都要经过丝路要道敦煌。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2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国,获汗血马;赵破奴击败姑师国俘获楼兰王,都是以敦煌为粮草、兵马供应基地而一举获胜的

因此这里的汉人最多,占当地居民的八成以上,于是这里就出现了这样一副奇景,当西域与中原隔绝往来之后,瓜沙二州有大量的汉人,反而是在瓜沙东面,更靠近中原的的方,被吐蕃人、回讫人、党项人占据。但也正因如此,西域汉人与中原断绝往来,已有上百年之久,这些孤悬于外的汉人,建归义军,自立金山国,依旧传承着汉人的文化和血脉。

然而,金山国的统治者一味打压当地少数民族的错误政策,使得他们处处树敌,渐渐的,祖先的荣耀不再。金山国渐渐没落,反而要敬甘州回讫为父可汗,这个时候,杨浩来了,带着他的大军,总欲重新打通西域古道,重振这里的东方文明,对执掌瓜沙政权的曹家来说,这是他们的末日,而对归义军来说,却是喜忧参半。

当萧绰正睹儿思人,黯然神伤的时候,杨浩已亲统大军到了葫芦河。从此再往前去就是瓜州了。

暮色苍茫,夕阳西下,杨浩的大军在葫芦河边驻扎下来。毡帐如同突然生长在河边的一朵朵蘑菇,绵延开去,无穷无尽。尽管瓜州归义军冒险偷袭的可能不大,不过排布在外线的人马,还是按照规矩,一丝不芶的挖战壕、设拒马,做好了防御准备。

这一路上,他们见过了雕刻在沟壑峭壁上的佛像,见过了大漠驼铃、瀚海蜃景、胡杨秋色、清泉绿洲异域风光固然优美,但是见多了也就索然无趣,每日感觉最深的反而是白天的烈日炎炎,夜晚时的秋风刺骨,还有风起时的漫天黄沙。

军营最南面驻扎的是肃州龙家兵。杨浩得了凉州,便把凉州城主络绒登巴的两万兵马带了出来,此番得了肃州,以肃州为据点,攻打瓜州的时候,依样画葫芦,把肃州兵马也都带了出来。龙家兵久居西域。对西域风情更是司空见惯,毫无新奇,好不容易度过沙漠,来到绿洲,兵士们十分畅快,纷纷来到葫芦河里沐浴洁身。

最上游的河里,站着两个只穿兜裆布,就像两个相扑手似的彪形大汉。黑铁塔一般的身子,两个大汉正在河里摸鱼。这里的鱼肥硕无比,因为没有渔夫的捕猎,生态环境极好,一两尺长的大鱼随处可见。

不过对不怎么懂水性的肃州军来说。想要徒手捉条夫鱼却不怎么容易。

灯不容易,其中一个黑都嘟的汉子溅得满脸水花地抓起一条大鱼,哈哈大笑道:“老支,老支,快来看。哥哥我抓到了好大的一条鱼。”

另一个黑汉子一见大喜,连忙蹿了过来,嚷道:“妙极,吃那又硬又干的肉干儿真是吃腻了,哈哈哈,老卡啊,你抓紧了它,赶快上岸,咱们把它烤来吃。”

老卡一听,瞪眼道:“怎么要烤来吃呢?这样鲜美的河鱼,应当下水去烧,烧得肉烂骨酥,吃净了肉。啃干了骨头,再喝一碗浓浓的鱼汤。那才美味。”老支摇头道:“你懂个屁,这鱼莫要刮鳞,也莫去了内脏,就这么在火上炔烤,鱼的鲜香滋味才不会消散,我见西域远来的商贾这样吃过鱼的。”

“炮了吃,有肉有汤,汤鲜味美。”

“烤了吃,鲜香扑鼻,回味无穷。”

两人站在齐腰深的河水里大吵起来。老卡勃然大怒,把手中活蹦乱跳的鱼儿往手里狠狠地一摔,那鱼砰地一声入水,竟尔有些晕了,清醒了一下,才摇头摆尾地游去。

老支膛目结舌地道:“你怎么把鱼扔了?”

老卡赌气道:“要炖来吃,就要炖来吃,你偏要烤来吃,好罢好罢。干脆不吃,懒得跟你惹那一肚子鸟闲气!”

老支听了也是怒冲冠,大叫道:“不吃就不吃,好稀罕么,难道就你会抓,老子的一双手是摆设不成,我自己抓!”说着双手伸手河中。拼命地搅活起来,搅得河水四溅,故意溅了那老卡一身。

岸边站着的侍卫见了二人吵闹。不禁掩口偷笑。这两个人,一个叫卡波卡,焉者国人后裔,还有点突厥人的血统,是肃州龙王军的左果毅都尉,另一个姓支,叫支富宝,山东琅琊人,唐朝时他的祖上从军入伍。成为安西都护府的一名士兵。后来道路阻隔,就远离家乡,在西域安家落户了。这两个人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朋友,又一起当了兵,一起做了官,好的能穿一条裤子,偏又最喜欢拌嘴呕气,他们的属下早就见惯不惯了。

肃州军因为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大唐安西都护府军的衣钵,所以官制一如唐朝,又因他们学大唐官制学了个四不象,最高领袖称王爷,区区一州之地,偏又按照一国的官制来设官,所以官制体系混乱的很,按大唐军队的官制,每十丁设一什长。每五什设一伙长,每三伙设一队长。这支部队的规模也就是一队的数量。设一个队长、一个队副足矣,然而肃州龙王兵的将校“通货膨胀”的厉害,这一队约一百五十人的队伍,居然设了左、右果毅都尉两名正六品级的校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