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步步生莲 完结 >

第781部分

步步生莲 完结-第781部分

小说: 步步生莲 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敌对巴蜀防务一路进行安排,这几日才突然加快了速度。
齐王被发配长安的时候,一路心惊胆战,生恐皇兄对自己下毒手。如今在管家胡喜儿的蛊惑下,终于决定为保命一搏了,反而更加胆怯了。听说禁军到了关中,赵光美忐忑不安,马上把胡喜儿找来商量。
胡喜儿听了之后晒然笑道:“原来就为了这件事啊,千岁惊慌什么,禁军剿匪,本在我们预料当中,他们来了又能怎么样?我马上派人通知童躬,叫他们到秦岭一带避避风头便是。”
见赵光美仍然不安,胡喜儿心中不无轻鄙夷,却还得耐心安慰道:“千岁大可不必担心,禁军此来剿匪而已。禁军剿匪,少不得要我厢军配合。您是王爷,虽说禁军不属您的节制,可是不管有什么举动,那罗克敌也没有凌驾于王爷之上,擅自决定的道理。
现在童羽兵强马壮,几可于官兵正面一战,假以时日,就是能由您掌握的一支雄兵。关中厢军现在屡吃败仗,如果不是王爷您从中斡旋,把厢军将领的罪责遮掩了下来,许多将领早就被罢官免职了。童羽那边打得越狠,不得不投靠到您门下的将领也就越多,不要说将来,就算是现在,您也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空头王爷了。”
赵光美听了稍稍有了些底气,脸上苍白的神色缓和下来,胡喜儿又道:“禁军剿匪,总要借助我厢军之力吧,不管有什么行动,罗克敌仍须得呈报于王爷知道。要调我厢军携助,那么咱们就可以向朝廷索要更多的军饷、粮草、军械、武备,他们此来,分明就是在壮大王爷的实力,王爷应当欢喜才是。”
赵光美颓然叹道:“唉!孤本无意觊觎官家皇位,实是……「民间有传言说,先帝驾崩并非暴病而卒,实因今上暗下毒手,孤本不信,毕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怎么会。。。。,可是德昭竟也莫名奇妙地死了,岂不令人起疑?孤在汴梁谨慎小心,生恐让官家抓到孤的什么把柄,可最后还是被他发配长安,其实就算是被他免了王爵之位,孤也不敢稍存反意的,可是就怕……只要孤活着,他都不肯放过我呀一一r一一一”
胡喜儿道:“事已至此,王爷就不要多想了。王爷皇室贵胄,难道还不如那河西杨浩有志向么?只要大本可成,这九五至尊的宝座将来就是您的,还有谁敢对您予取予求?就算再不济,只有占据了关中王爷也能裂土称帝,自据一方。”
赵光美垂头丧气地道:“谈何容易呀,河西■本非我宋国领土,那里杂胡聚居,不服教化,想要自据一方,褒土称王,当然容易。可是关中■■r■■一丁:r
胡喜儿截口道:“关中天下之脊,中原龙首。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潼关,南有武关,北有金锁,四方关隘再加上高原、秦岭两道天然屏障,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乃王兴之地。如果不是今上阻挠,当初先帝就要定都长安的,如今王爷成为长安留守,这不是天意么?当初秦国能以关中东拮七国,王爷难道不成?”
赵光美虽然胆心,却也不是全无见识的,马上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岂可相提并论。秦王时候,东方六国各怀机心,陇右巴蜀又尽在秦国掌握之中,秦国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后顾无忧,方才全心东向,孤现在是什么情形?巴蜀在朝廷手中,徒以关中,何谈天下?”胡喜儿道:“待王爷将关中尽数掌握时,难道不能南取巴蜀?”
赵光美冷笑道:“陇右胡族俱受朝廷辖制,关中现在与陇右接攘之地,已在胡族之手,雄关在其外,对本王而言,无险可言,孤一旦造反对巴蜀用兵,就算东面肴函秸若泰山,能阻朝廷大军于外,朝廷也可指使陇右蛮族袭我腹心。”
眼见赵光美已答应共成其事,现在却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胡喜儿心中大为鄙夷,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此人不及赵匡胤多矣,比他二哥赵光义也差了不止一筹,真不知道老族长怎么就选了这么个废物,可是他们投入巨大,却也不能轻易收手。
罗克敌一到长安,必然要来拜见齐王鹄,那罗克敌能得赵光义重用,倚之为心腹,必然是极机警的人物,齐王到时若是这般状态,岂不惹他疑心?想到这里,胡喜儿只得略做透露,给他颗定心丸吃,说道:“王爷,您现在只管做好关中之事,至于陇右,完全不必担心。”赵光美讶然抬头:“哝?此话怎讲?”
胡喜儿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反问道:“王爷以为,我是从哪儿弄未几千匹好马给童羽的?”
门外忽有心腹侍卫高声禀报:“报,王爷千岁,枢密院事罗克敌大人车兵已到长安城下。”赵光美吃了一惊,从椅子上攸地一下珥了起来:“这么快?”
胡喜儿道:“义军起于巴蜀,巴蜀一片糜烂,朝廷不想他们再乱了关中呀,罗克敌来者不善,我得赶快通知童羽有所准备。王爷千万馈定,如果怕露出什么马脚,见他一面,就装病休息便是,谅他也不敢纠缠王爷。”
胡喜儿说罢匆匆离去,赵光美看着他的背影,回想着他刚才反问的那句话,越想越是心惊:“他方才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和他们合作,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如果真的有朝一日大计得授,我……会不会也只成为他们手中的一个傀儡呢?”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的他已经不能回头了。“报,罗大将军已经进城了。”“报,罗大将军已奔留守府未了。
一连串的报告让赵光美蹙起了眉头,虽说自己以王爷之尊不会亲自去接他,但是派人前去,也算是对他罗克敌的重视和礼遇,怎么这罗克敌性子这么急?直接就进了长安城?
赵光美心中不悦,径自回到后宅换了一身正式的官服,重新赶回前衙刚刚坐定,便有侍卫报告罗克敌已到了府门外,赵光美连忙令人大开中门迎他进来,不一时只见数十名甲胄鲜明的侍卫簇拥着一员年青的将军走进来,不看那些侍卫的服色,赵光美也认得他们是禁军上军,这些侍卫一个个都在一米九以上的个头,这样的兵,除了禁军上军,才无第二支队伍了,这支军队,绝对是皇帝最嫡系的精锐部队。“枢密院事罗克敌,拜见齐王千岁。”
一见赵光美,罗克敌便拖拳以军礼参见。赵光美虚扶了一把,笑道:“罗将军免礼,欣闻将军入关中助本王平叛,本王真是喜不自胜啊。呵呵,将军一路辛苦,来来来,且请就坐。”
罗克敌谢了礼,在客座上坐了,看看侍婢奉上的茶水,便开门见山地道:“下官此来关中,乃奉诏剿匪,一路上针对叛匪在关中的种种行为,下官想了一些对策,还要与王爷商议,请王爷屏退左右。”
“此人的性子还真是有点急。”赵光美想着,挥了挥手,侍婢家奴立即退了出去,众奴仆一退下,罗克敌立即站了起来,自袖中摸出一轴黄绫,笑得一团和气地道:“京里有旨意,请齐王接旨。”
种放道:“禁军入蜀后,那位齐王必不能如现在一般及时向童羽通报各种消息,童羽的人马目前还不是禁军的对手,应该通知他们早做准备,万不得已时避入陇右,杨将军以为如何?”
杨继业遗憾地道:“若是问我,我觉得还是应该让他们回巴蜀,有王小波自由接应,就算宋军沿路布下重重关隘,也休想阻止他们的脚步。朝廷兵马众多,调动一次殊为不易,让他们牵着禁军的鼻子往来回巴蜀关中,才能消耗他们的实力。大王今已拥有河西,陇右也早有部署,所以巴蜀也就尤为重要了。
想当初,秦欲兼并六国先吞巴蜀,汉高祖也是先占巴蜀,都于南郑,出陈仓,定三秦,战于荥阳、成皋之间,而天下遂归于汉。晋欲灭吴;桓温、刘裕北伐;苻坚图晋;宇文泰灭梁;隋人平陈;唐平萧铣;宋图中原,亢不先取巴蜀;所谓欲取江南,宜先图蜀,取蜀则江南可平,据巴蜀而争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也。可惜,大王竞无意于中原。”
种放微笑道:“陇右俯瞰关中,翼蔽秦陇,只要我们得了陇右,何愁不得关中?关中若是在手,巴蜀不过鱼肉罢了。眼下,就算童羽他们能回巴蜀,也不能让他们回去,现在是为宋国营造一副宇内升平,四海详和局面的时候。
赵光义不是个安份的人,也不是个知足的人,唯有让他后顾无忧,他的野心才合极度膨胀起来,迫不及待再启战端,我们现在可是要看他的眼色行事的,这位赵官家若是不动,我们便连陇右都不能动,巴蜀岂不更是遥不可及了?呵呵,不要着急,立足脚下,一步步来0巴!”
赵光义动了,赵官家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震动京畿的大动作,他在整个东京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淆上洗运动。
两个月前,参知政事张洎上奏长安齐王交通洛阳赵普,官家大为不悦,下旨彻查。未几,有司禀报,在赵普家中发现大量交通官员的书信,齐王交结赵普属实,意外的是,平章事卢多逊也赫然在列。卢多逊被皇帝召入宫中,严词呵斥一番,当下惶惶不敢言,回去后便连夜写了封请罪奏折,自求处分。事情传开后,成了许多官员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并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这件事儿可大可小,往小里说不过是营私,往大里说算是结党,但是就算是结党,他们也没有形成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团体,也没有造成多大的危害,卢多逊已经JL表请罪,最严重的结果也不过就是降级罚俸罢了,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大风暴的开始。
半个月后,查办此事的有司官员公开上报,赵光美私蓄粮草、购买兵器,结交将领,第二天翰林学士承旨颐宁、学士墨彤、卫尉卿狄峰等人就上表弹劾齐王赵光美交结地方,酒后无行,指斥朝廷,不敬君王,有不臣之心。赵光义留中不发。未予理会。可是卢多逊已经发觉不妙了,当日下朝,面如土色。
次日大朝议,太子太师李思尘、中书侍郎岳尽华等四十七人在大朝会的时候联名上奏,不独弹劾皇弟和赵普,而且还拉上了前不久刚刚上表请罪,承认自己与赵普关系密切的卢多逊,弹劾奏表上说:“谨案平章事卢多逊、同平章事赵普,身处宰司,心怀顾望,密遣堂吏「交结亲王,通达语言,咒咀君父,大逆不道,干纪乱常,上负国恩,下亏臣节,宜膏斧钺,以正刑章。其请依有司所断,削夺在身官爵,准法诛斩。秦王廷美,亦请同卢多逊处分,其所缘坐,望准律文裁遣。”
赵光义不允,在大朝会上说,赵普开国功勋、劳苦功高;皇弟光美,孝节孝义;当今宰相卢多逊,鞠躬尽瘁,勤劳国事,纵有无行之举,断不致叛逆篡国,因此训斥了太师李思尘、中书侍郎岳尽华一番,驳回不受。
官家一番话说的漂亮,一番作为更是尽显对皇弟和老臣的维护,可是这一份奏表把赵光美、卢多逊、赵普三个人都弹劾了,这三个人一个是当朝第一权臣、一个是前朝第一权臣,一个是皇室中唯一的亲王,三个人一网打尽了,而且竟是四十七个人联名上奏,吃了熊心豹胆不成?到底是谁在背后给他们撑腰?
官场上没有蠢人,这时候,再如何懵然无知的人都嗅出味道来了。第二天,弹劾的队伍继续扩大,竟有一百二十七人,创下了大宋立国以来的记录。就算朝廷开大朝会,朝堂上也不可能站得下这么多的官儿,其中许多官员根本就没有资格上朝,他们是从长官、同僚那儿打听了消息,急急忙忙跟风弹劾的,其中居然还有一位是膳部主事,也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