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橙红年代 (完结)作者:骁骑校 >

第332部分

橙红年代 (完结)作者:骁骑校-第332部分

小说: 橙红年代 (完结)作者:骁骑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负责,哪一块出了问题,哪个单位的一把手就摘帽子。

  在唐县长的亲自领导和协调下,工作有条不紊的进展起来,神童食品厂被查封,营养奶样品被送到质监局,由局领导组织精兵强将进行检测,得出结果后马上召开情况说明会,向全县老百姓做出解释。

  一切都在雷厉风行的进行着,食品厂老板亲自挑选了五份样本送到质监局进行检测,本小时后得出结论,样本完全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法和一切相关法律条例的要求,不含三聚氰胺,也不含大肠杆菌、超标雌激素等物质,绝对安全。

  同时卫生局也紧急出动,检查了紧急住院的学生,得出一个结论,急性肾结石和神童牌学生营养奶无关,应属于“偶然性肾结石”。

  县里立刻召开情况说明会,在县礼堂摆了个会场,台上一排桌子,各局领导拿着发言稿坐在台上,下面全是本县媒体的记者,聚光灯打着,闪光灯噼里啪啦的响着,县委的一个副秘书长主持说明会,向媒体的朋友们介绍了与会的各位专家们,有质监局的资深技术员,有县医院的主治医生,还有县公安的刑侦专家。

  穿着短袖白衬衣,头发一丝不苟的官员们拿着秘书写的稿子念着,当念道:“我们可以确定,我县生产的神童牌学生营养奶完全符合卫生标准。”的时候,下面一片掌声,领导们也矜持着拍着巴掌,点头致意。

  有县电视台的记者问:“那发生群体性学生急性肾结石是什么原因?”

  卫生局的专家说:“经我们调查,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偶然性肾结石’具体形成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广大市民不需要紧张,更不需要抵制我县生产的奶制品,我们南泰县的奶制品,是安全的,无毒的,完全可以信赖的。”

  说着,下面有人端上来一个托盘,里面装满了神童牌学生营养奶,领导和专家们每人一盒,倒在透明玻璃杯里浅尝辄止,下面又爆发出一阵掌声来。

  电视机前的唐县长非常满意,对秘书说:“这种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值得推广。”

  ……

  当天傍晚,情况发生了恶性变化,一名患儿因为家长相信了专家的话,没把小孩的症状当回事,结果孩子病情恶化,送到市里医院一检查,说是双肾积水,已经到了急性肾衰竭的地步,需要马上透析,家长闻此噩耗,顿觉天旋地转,昏倒在地。

  这个患儿家庭状况还不错,父母都是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男的在工商局,女的在税务局,虽说不是实权人物,但是家里送礼的也是常年不断,光是那种神童营养奶,家里就有十几箱子,小孩平时不喝水,渴了就拿一盒神童奶开了喝,当爹妈的还引以为傲,觉得挺有面子的。

  家里还有不少神童奶,偷偷拿到市里质监局走关系检测,很快得出结论:三聚氰胺严重超标!

  这都什么年头了,居然还有毒奶粉,连家长都觉得不可置信,但是那检测报告却是白纸黑字真真儿的。

第七季 第十六章 全县你最大

  谣言像雨后的藤蔓一样四处蔓延,关于神童食品厂老板的背景有着无数个版本,有人说他是唐县长的小舅子,有人说他是已经被双规的张书记的外甥,总之这个厂子是有人罩的,是平头百姓扳不动的。

  同时市里传来的消息也证实,神童学生营养奶确实含有超过正常值一千多倍的三聚氰胺,这种早在08年就被查处并销毁的毒奶粉居然重现人间,大家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讶,不法商人的良心已经不能用正常的思维来衡量了,当利润大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们连自己的性命都敢豁出去,何况别人的健康。

  如果只是一起简单的食品中毒事件,家长们也就忍下去了,但是受害的是孩子们,现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肾结石又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疾病,别说孩子了,就是大人犯起病来都撑不住,看着自家的宝贝在病床上辗转呻吟,而电视里那些道貌岸然的专家还在信誓旦旦的替神童奶打着包票,家长们终于出离愤怒了,有人提议,去食品厂找老板算账,随后一大帮人响应。

  空气燥热无比,似乎一个火星就能点燃,傍晚的南泰县城,充满了令人焦虑烦躁的气氛,一大群患儿家长徒步走向神童食品厂,其间又有大批在外乘凉的群众加入,渐渐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神童食品厂就在县城西北的一处出租房内,这是一个典型的农家院落,两层小楼,院子宽阔,围墙上镶嵌了马赛克,大门口处还有个影壁墙,上面用瓷砖拼出江河红日仙鹤等乡下人喜闻乐见的图案,只有门旁一块不怎么显眼的镀铜铁牌子上印着的南泰神童食品有限公司字样表明这是一家工厂。

  工厂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愤怒的群众砸开了铁锁一拥而入,手电筒四下里乱照,发现地上堆积着大量未使用的饮料包装盒,屋子里是罐装生产线,到处都是奶粉、添加剂、人工色素的包装盒,地上污水横流,盛着奶液的白色塑料桶脏的不像话,几只肥硕的老鼠眨着小眼睛在暗处看了看这些面目不善的陌生人,吱吱两声,悄悄溜走了。

  众人自发的四下里搜寻,没发现人,却发现了大量储藏的奶粉,这些奶粉装在大桶里,毫无任何卫生措施,甜腻的奶味和人工香精的味道令人反胃,从简陋的生产线和院子里的压水井可以看出,这个所谓专家们背书的安全卫生的食品厂,充其量就是个家庭作坊。

  看到自己孩子喝的奶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众人的愤怒更深一层,有些怒火中烧出离愤怒的人建议一把火烧了这儿,但更有理智的意见认为已经报警,让警察和工商、卫生检疫部门来查处。

  如果是昨天,这种理智的意见还会被采纳,但是见过电视里专家们的嘴脸之后,谁也不相信这些尸位素餐的家伙们会秉公执法,想伸张正义,还是要靠自己,很多人拿出手机开始拍摄这里的每一个细节,准备回家上网发布,也有人提出,要去把这个没良心的厂主揪出来。

  县城就那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神童食品厂老板的底细不是没人知道,大伙儿吵吵嚷嚷就奔着质监局宿舍去了,队伍越来越壮大,不少市民接到亲戚朋友的电话短信之后,特地从家里跑出来看热闹,等到了质监局宿舍附近,已经隐隐有上千人了。

  神童食品厂的老板谢玉强是县里的官二代,大能人,他爸爸是县质监局的前任局长,他本人初中毕业后进了部队,混了二年后直接走关系分配到质监局当了有编制的司机,后来办了停薪留职,和一帮朋友在外面鼓捣生意。

  谢玉强生的五大三粗,喜欢剃光头,戴很粗的金链子和金方戒,一副黑道中人的样子,其实也就是吓唬一般老百姓,他玩得好,主要还是靠关系,和县里各单位人头都熟,一说要开厂,全部绿灯通过。

  说起办这个厂也是出于偶然,谢玉强的一个朋友路子广,说是外面有一批便宜奶粉想找下家,价钱绝对到位,谢玉强就动了心,问朋友说是不是08年那批货。

  朋友也不瞒他,说就是当年那批货,掺了点料是不假,但是绝对吃不死人,只要勾兑的时候注意点就行,又给他说了几个有名的奶粉品牌,说这些名牌用的也是08年这批货,不照样没事,你强哥怕个毛啊。

  于是谢玉强就接了这批货,用以前加工汽水的罐装生产线来生产营养奶,他人头熟,很快就打开了销路,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就连正在放暑假的小学生都在返校的时候领了整箱子的营养奶回家。

  尽管谢玉强让工人在营养奶里尽量多加添加剂和水,但还是出事了,谢玉强赶紧上下打点,幸亏他老头子还有点余威,质监局那边不会背后捅刀子,本来还担心上面严查,后来唐县长下令捂盖子,不允许县里再出负面事件,谢玉强就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过关了。

  谢玉强正在家里挨训,忽然他老婆急急火火从外面进来,说出事了,强子你快跑,谢玉强跑到窗口一看,顿时吓得腿都软了,赶紧胡乱拿了几件衣服下了楼,钻进自己的本田雅阁往外开。

  但是出去的道路已经被堵上,偏偏又有人认识他的车号,可怜的谢玉强顿时被愤怒的人群包围了,砖头瓦块鞋底臭鸡蛋密集的砸过来,可怜的雅阁顿时变得千疮百孔,凹凸不平,吓破胆的谢玉强锁住车门不敢出来,同时用电话报警。

  十分钟后,警车到了现场,此时气氛已经白热化了……

  (此处删减两千字)

  质监局宿舍属于政府宿舍楼的一部分,前面就是南泰县的白宫,焚烧轮胎的焦糊味飘进窗户,周文耸耸鼻子,心里有些不安,忽然电话铃响了,是公安局打来找唐县长的,周文告诉他们,唐县长去野猪峪参加纪念碑竣工典礼去了,暂时回不来,那边手机讯号不通,估计也联系不上。

  那边就问县里还有其他值班领导么,周文说县委县政府的头头脑脑都下乡了,没有值班领导在。

  对方显然是急了,问您是哪位。

  周文迟疑了一下,说我是县长助理周文。

  对方如释重负的说:“周助理,我是县公安局的小孙,出大事了,你赶紧来出主持大局吧,现在全县只有你最大了。”

第七季 第十七章 酒壮怂人胆

  南泰县最不缺的就是干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干部编制却比经济百强县的编制还要庞大的多,光副县长就有十一个,每位副县长配备一个副秘书长,所有的县处级干部都有专车和专职司机,光这些就是一笔令人咋舌的开销。

  县城的经济主要依托公务员阶层,如果没有这些吃财政饭的人进行消费,县城那些商场、超市、专卖店、家乡鸡快餐店就都没了生意,南泰虽穷,穷的只是普通群众,干部们的生活还是处于标准线之上的。

  除了县府、县委、人大政协四套班子之外,还有公检法、工商税务、文教卫生、质监局、民政局、财政局、审计局、劳动局、人事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粮食局、文化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交通局……以及各个部委事业单位,妇联、团委、老龄委、县志编纂办、总工会、作协、文联、消协、扶贫办、打假办、打拐办、扫黄办、驻京办,驻省办、工商联、民盟民间三九学社致公党,这些单位统统都是吃财政饭的,还是那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很多单位无比袖珍,但一个正职三到四个副职总是要的,下面再配备一些招聘人员,还有一辆车一个司机,一间办公室,这都是不能省略的配置。

  县里这么多当官的,光副县级的干部就三十余名,但是真出了事,却连一个冒头的都没有,最近县里的突发事件比较多,县委书记带着一套班子去省城处理宣传部干部被抓引起的公关危机去了,县长带着一套班子去野猪峪参加纪念碑竣工仪式去了,他们一走,县里哪还有当家的人,政协人大的老爷子们都是经历多年风浪的,一看这形势早就隐身了,哪还能找得到,其他各单位的局长主任们平时一个个能的二五八万的,遇到这种情况也萎了。

  偌大一个县城,确实只有周文最大了,说他最大不是因为他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