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回忆录-第6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的全体人员过去所取得的各方面的进展的。
阿诺德、布鲁克、丘吉尔、马歇尔、史末资。
蒙巴顿是必然会珍视这个赞扬的。如果没有三军联合作战部全体人员的忠实努力,这种运用一切新颖巧妙设计的既巨大、又错综复杂的作战行动,就不可能成功。联合作战部是1940年在凯斯海军上将领导下创建的机构,并由他的后任者作出了丰功伟绩。
※ ※ ※
我一有工夫,又同我的那两位伟大的伙伴通信。
首相致斯大林元帅 1944年6月14日
我于星期一访问了前线的英军战区,谅你已在报上看到了。战斗在继续进行中,当时我们有十四师人在一条约七十哩长的前线上作战。敌方以十三师人应战,力量远不及我们。
敌方正赶由后方增援,但我们认为我方由海上增援要比对方快得多。这座舰艇之城沿海岸伸延几达五十哩,显然不会受到空中和近在咫尺的潜艇的威胁,一眼望去,蔚为奇观!我们希望把卡昂城包围起来,而且可能在那里掳获到战俘。两天之前,战俘数字是一万三千名,这比我们到当时为止的伤亡总数还大。所以,可以说敌方的损失约一倍于我,虽然我们是继续不断地在采取攻势。昨天,各方进展都十分良好,虽然敌人的抵抗由于战略后备部队参加作战而加强起来。我料想我们很可能要准备双方各有一百万军队参加的一场大战,时间要持续整个6月和7月份。我们的计划是到了8月中旬,那里的兵力将达二百万人左右。
祝你在卡累利阿取得成功!
同日,我写了一封信给总统,谈及各项问题,包括戴高乐到法国视察一事在内,这种事是我事先未同罗斯福商量就安排了的。我还说:
在星期一那天,我在海滩和内陆度过了愉快的一天。那里船舰云集,沿着海岸伸延摆开达五十哩以上。人造港愈来愈可保障它们不受天气的影响,这些港口的每一组成部分几乎全是成功的;不久,这些船舰就将得到有效的躲避恶劣天气的庇护所了。我方空中力量和反潜艇力量似已能保证给予这些船舰以很大程度的保护。在完成了很辛苦的任务之后,我们就从我们所乘的驱逐舰上向德寇开了几炮,尽管射程仅六千码,他们却没有回敬一炮。
马歇尔和金乘我的专车回来,他们亲眼看到了美军方面的一切,感到非常放心,马歇尔还给蒙巴顿去了一封动人的电报,谈到这么多新船舰是他的机构作出的成果,对整个战役有很大的作用。在你以前给我的一份电报中,你曾用过“了不起”这个字眼。我必须承认,我这次所看到的一切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而且我相信你的军官们也一定同意这种说法的。运输效率的惊人之高,自有战事以来不曾有过。应做的事还多得很,我认为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军队。我们正在准备双方各有百万大军参战的一场战役。参谋长们正在就地中海和“霸王”作战行动之间,设法寻求一个最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是多么希望你也在这儿啊!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胜利与悲剧……第二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
第二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
卡昂城的争夺战——我方空中攻势对敌人交通所造成的后果——盟军结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战线——飞弹开始袭击伦敦——6月17日希特勒在苏瓦松附近召开会议——我方越过海滩的集结——“桑葚”人造港与“冥王星”海底输油管——与斯大林通电——7月8日英军对卡昂城的攻击——攻陷卡昂城——史末资和斯大林的贺电——隆美尔受伤,龙德施泰特被撤职——7月18日蒙哥马利发动的总攻势——7月20日我飞往瑟堡——奇异的水陆两用车——访问蒙哥马利——又一次谋杀希特勒——7月25日美军的攻击——加拿大军沿法莱兹公路追击——占领维尔——与蒙哥马利通信——再访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抵达法国——巴顿长驱越过布列塔尼——9月19日攻陷布雷斯特——法莱兹袋形地区——八个德国师被歼——8月25日巴黎解放。
盟军一登陆后,第一个要求就是巩固各滩头阵地附近的防御工事,并扩展这些防御工事,以构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战线。敌方顽抗,不易击败。在美军战区内,卡朗坦附近和维尔河口的沼泽地带对我方行动大有妨碍。这一带乡野处处都适宜于步兵防御。掩盖着诺曼底大部分土地的矮树丛林地区内,有许许多多被土坡隔开的小块田地,其中有沟渠,还有很高的篱笆。因此支援进攻的炮队由于观测不清而受到妨碍,使用坦克也极度困难。一路上尽是步兵战,每一小块田地都具有变为支撑点的可能。尽管如此,除了未能拿下卡昂城以外,我们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这个小而闻名的城镇将要成为双方好多天激烈争夺之地。对我方来说,这个地方是重要的,因为不仅它的东面有一良好地段可供建筑小型飞机场之用,而且也是我们整个计划的枢纽所在。蒙哥马利的打算是以卡昂城作为左枢轴,由美国部队围绕着它作旋转运动。对于德国方面来说,这个城镇也是同样重要的。如果敌方战线在这个地方被突破,他们的整个第七集团军就会被迫移向东南方面的卢瓦尔河,使第七集团军与北方的第十五集团军之间打开一个缺口,那时,到巴黎去的路就敞开了。因此,在后来的几星期中,卡昂城变成了我方不断攻击和敌方抵抗最顽强的战场,吸引来大部分的德国师,特别是装甲部队。这情况对我方是一种帮助,但同时也是一种障碍。
德军第十五集团军的几个预备师虽然在塞纳河以北仍旧驻守原地不动,当然还是得到了另外一些地方抽调来的部队的增援,到了6月12日,投入战斗的有十二个师,其中四个是装甲师。这数字比我们所预料的为小。我方巨大的空军攻势阻碍了敌人的一切交通。巴黎下游横跨塞纳河的每座桥,以及横跨卢瓦尔河的几座主要桥梁此时都已被炸毁。敌方大部分的增援部队不得不使用通过巴黎与奥尔良之间空隙地带的几条公路和铁路,日夜遭受我空军持续不断的、具有破坏性的攻击。7月8日,德方的一个报告称:“从巴黎往西和西南去的一切铁路交通都遭到破坏。”敌方不仅不能迅速增援,而且各师都是七零八落地到达的,装备短缺,由于长夜徒步行军而疲惫不堪,他们都是随到随即被送往前线。德军指挥部当时没有机会在后方组成一支突击部队来进行有力的、十分协调的反攻。
到了6月11日,盟军已在内陆结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战线,我方战斗机则从六个前方小型机场出动作战。下一个任务是要为这一具有决定性的突破找一个面积大小足以容纳充足的队伍的驻留地点。美军穿过瑟堡半岛,向西朝着位于西海岸的巴思维尔挺进,6月17日到达该地。他们同时还向北推进,经过一阵激烈战斗之后,22日到达了敌方在瑟堡的外围防线。敌人顽强抵抗直到26日,为的是实施破坏工作。这些工作的确做得极其彻底,以致一直到了8月底我们才能够利用这个港口,把重载物资运进去。
※ ※ ※
在战场之外,其他事件也影响到未来的局势。6月12日—13日的夜间,第一批飞弹落到伦敦。它们是从法国北部远离我方登陆部队的一些地方发射出来的。早日攻克这些地点能解除我方重遭轰炸的居民所受的痛苦。我方战略空军的一部分于是恢复对这些场地轰炸;但是,当然并不因此发生扭转陆地战役的问题。就像我在议会里所说的,国内人民能因此而感到他们正和他们的士兵们共患难。
6月17日,希特勒和龙德施泰特与隆美尔在苏瓦松附近的马吉瓦尔举行了一次会议。这两位将领向他力陈让德国陆军在诺曼底流血送死的不智。他们力劝把第七军有秩序地向塞纳河方面撤退,以免被我方歼灭,而在塞纳河一带会同第十五军打一场虽属防御性、却是机动性的战斗,至少会有一些成功的希望;但是,希特勒却不同意。在这里,和在俄国及意大利一样,他都要求他的部下不得放弃寸土,一律要就地坚持作战。这两位将领当然是对的。希特勒要求所有战线同时拼死作战的方法缺乏机动选择这一重要因素。
在沿海的作战地区。我方的巩固工作不断有所进展。各种类型的轰击舰艇,包括战列舰在内,继续支援岸上的陆军队伍,特别是那些在东部战区的队伍,敌方在那里集中了大批装甲部队,他们的炮台使我们极伤脑筋。他们的潜艇和轻型水上舰只也企图袭击我方,不过成就极微。可是,大多数利用飞机投下的那些水雷,却使盟军船运受到严重损失,并且使我方军队的集结推迟了。从敌人据点向东方的攻击,特别是来自勒阿弗尔方面的攻击,被我们挡住了;在西面,盟军的一支海军炮轰分舰队后来与美军合作,攻下瑟堡。越过海滩的进展良好。在头六天中,登陆的计有三十二万六千人,五万四千部车辆,和十万零四千吨军用物资。尽管登陆艇中损失严重,一个大规模的补给机构正在迅速组成。每天平均有二百多艘各种类型的船舰载运各种补给品源源驶到。处理规模如此巨大的航运量的大问题,由于天气恶劣而更加困难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取得了非同小可的进展。商船队发挥了出色的作用。海员们愉快地承担了战争和天气变化的风险,他们的坚忍不拔、忠心耿耿在这一宏伟的事业中所起的作用,予人难以磨灭的印象。
到了6月19日,两个“桑葚”港的工程——一个在阿罗芒什,另一个在迤西十哩的美军战区内——都有良好的进展。
海底输油管(代号叫“冥王星”)稍晚一些时候,就要开始使用了,就在这时,波尔—安—贝散也正在发展成为我方主要的汽油供应口岸①。可是当时刮起了一阵历时四天的风暴,使我方士兵和物资的上岸几乎完全受阻,并且严重地损坏了新近埋沉下去的防波堤。许多漂浮着的“喇叭”,设计时没有适应类此的条件,都从沉埋处断开了,碰撞到其他一些防波堤和抛了锚的船只上。美军战区内的人造港被摧毁了,它的一些可以使用的部分设备都被移作修理阿罗芒什人造港之用。
像这样的风暴发生在6月份还是四十年来所仅见的,真是极端的不幸。我们卸货的进程已经推后了。开始攻击也同样顺延了。6月23日那一天,我方只据有原来规定我们在11日所要到达的战线。
①“冥王星”规划包括:先在袭击地区埋设输油管,以便海运油船通过这些油管将汽油直接输送到岸上。之后,再埋设从怀特岛至瑟堡,以及从邓杰内斯到布洛涅的横贯英吉利海峡的海底输油管。
这时,苏军攻势已经开始了。我经常把我们遭遇的情况告知斯大林。
首相致斯大林元帅 1944年6月25日
欣悉你方大规模作战行动旗开得胜。我们当不停顿地尽人力所及,扩大与敌交战的各战线,并使战斗始终在最激烈的程度下进行不懈。
2.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