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说天下系列 >

第121部分

谋说天下系列-第121部分

小说: 谋说天下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侑听他这么一问,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嗫嚅不言。

李世民见他这副模样,知道他已经吓坏了,扶他坐下说:“我此次前来,是带来了喜讯的!”

杨侑低垂着眼睛说:“败军之将,何喜之有?”

李世民说:“你倒是应该感谢这‘败军之将’呢,不然你也不会有这个喜啊!只因我父亲感念天下苍生辛苦,所以才起兵打算解民于水火。现在,我们既然已经来到长安,城中岂能无主?所以,诸将打算拥立你做隋帝!”

杨侑一听这话,大吃一惊,连连摆手说:“不可!不可!如今皇上还在扬州,我怎么可以登基称帝!这是大逆不道的!万万不可!”

李世民看他紧张成这样,笑了笑说:“你先莫急。我们为了让百姓不再受杨广的暴虐统治,所以才九死一生来到了长安。现在如果我们还拥戴他,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救民于水火’呢?所以,拥立你做皇帝,只是希望你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啊!”

杨侑听着李世民的一番话,心里快速地盘算着。他不知道自己被选中来做这个皇帝到底是福是祸。但有一点他很明白:李世民他们并不是真的想拥立自己,他们只是需要自己来扮演一下这个角色而已。想到这些,杨侑的心里又充满了恐惧。

李世民见他半晌不说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代王难道还要拒绝吗?”

杨侑抬头怯怯地看着李世民,正好碰上他锐利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急忙低下了头。他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说:“但凭吩咐。”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说:“如果按照旧例,你可能一辈子都坐不上那张龙椅,但是现在你却可以做皇帝,这可真是让人慨叹命运的神奇啊!”

杨侑说:“造化弄人啊。”

李世民笑着说:“代王莫要这般哀怨,不管怎么样,也算一圆帝王梦!明天,我父亲便会在朝中发出诏令,众臣都会拥戴你,请你登基,不过我却要辛劳你做一件事。”

杨侑问:“何事?”

李世民掏出一张纸,放在桌子上说:“你看看就明白了。”

杨侑打开来一看,原来纸上列出了他登基之后所要分封的各位大臣的名字和职位。最先的便是要封李渊为大丞相,以辅国的名义掌管军政大权,此外还要封李世民为秦王,封李元吉为齐公,裴寂为魏国公,刘文静为鲁国公,其余诸将都有不同的职位和权力,遍及军政一切要职。杨侑知道,这就是自己真正的职能。他看着手中这一张薄薄的纸,怔怔地半天回不过神来。等他再抬头看的时候,李世民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

第二天的朝堂上,李渊在痛斥了隋炀帝的残暴之后,将代王杨侑请了出来,拥立他做了大隋的新皇帝,以“义宁”为年号,期望新皇帝给大隋的人民带来安宁祥和,和远在扬州的隋炀帝杨广成了两个对立的政权。

这个政权自公元617年十一月建立,杨侑顺从地被李家父子所掌控着。到第二年三月,忽然传来消息说杨广在扬州被宇文化及杀死,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等人敏感地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来临的信号。他们来到李渊的府邸,恳请李渊登基。

又一次在李世民的授意之下,杨侑在朝堂上宣布了自己的禅让宣言,盛赞李渊“功德日隆,天历有归,欲行禅让之礼”。众臣都齐齐跪请李渊为了天下苍生接受这个位置。但李渊却说:“我深受皇恩,又怎么能接受这个皇位呢!”坚决地表示拒绝。

杨侑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在李渊拒绝之后,他从皇帝的宝座上下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李渊的面前,众人见此情景皆大吃一惊。只听见杨侑声泪俱下地说:“我代天下苍生请丞相登基,请丞相以苍生为念!”

李渊急忙跪倒在地上,急切地说:“陛下折煞老臣了,快快起来!”

杨侑却固执地说:“朕已经下诏三次,丞相如果还是不愿意接受禅让,我只有自废帝位,举国无主了!”

李渊这才勉为其难地说:“陛下容臣回去好好想想。”说着扶起了杨侑。李世民等人忙过来将他送回龙椅,对杨侑的表现深感满意。

在经历了裴寂等人三番五次的劝说之后,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终于接过了杨侑手中的玉玺,在太极殿即位称帝,国号为唐,改元武德。从这一天起,中国历史开始以武德纪元,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朝代终于诞生了,而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华丽的一笔!

第三章 选贤任能

1。 仗义执言:刀下救出侯君集

在隋末的乱世风云中能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作为开国者的李渊和李世民对人才和人心的重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重视自己身边的人,能够动用各种手段笼络人心、以情动人,所以才有天下英雄一批批地前来投奔,也有了一群愿意为之赴死的勇士。

李渊本身是一个非常不易相信别人的人,因其所生活的时代极其动荡不安,而与隋炀帝杨广为君臣时期,他被杨广深度猜忌,身边耳目众多,导致他多疑的个性。所以,他更愿意相信的是自己的四个儿子,窦夫人为其所生的四个儿子也确实给予了李渊建国极大的帮助,但是李唐的旗帜最终得以在长安上空飘扬,一大半是他周围能人贤士的功劳。

在李渊还不甚得势的时期,李世民便是一个喜好结交英雄豪杰的人。他深深明白“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所以只要听说哪里有什么豪侠义士,他一定要去拜访一番。年轻的李世民自然不会与人谈玄论道,但非常喜欢和人探讨兵法,争论当前国家的安危,他的豪爽气度与自幼饱读兵书带来的渊博知识,往往可以博得他人敬重,进而与之结交。李世民结交朋友,不仅靠一时的感触,他更注重一个人的人品。

在隋炀帝杨广北巡被突厥始毕可汗堵在雁门关的时候,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不费一兵一卒,就退了始毕可汗大军。回到长安之后,隋炀帝以论功行赏的名义邀请诸位勤王的将领赴宴,李世民自然也一同前往。

在进宫的路上,李世民跟在自己的主将云定兴的身后,但见云定兴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似乎不甚乐意。年轻的李世民便上前问:“云将军,这次进宫是领赏,您怎么不大高兴啊?”

云定兴看了看身边的这个年轻人,说:“李公子,你今年多大了?”

李世民疑惑地说:“我十六了呀。”

云定兴笑了笑说:“还这么年轻,难怪你不懂这些呢。”

李世民忙行礼说:“还请将军明示。”

云定兴点点头,说:“我看你年纪虽轻,但是谋略出众,将来必然有一番作为。但是在我朝之中,要想出人头地,靠的可不一定是战场上英勇。所以,有一些道理我也不妨跟你说一说。”说着,云定兴回头四顾,看没有人注意到他和李世民说话,低声说:“当今皇上,对我们前方的将士可以说是大方的。但是这种大方,我们只在耳中听说,却很少感受到。每次立了战功,他便对我们大加褒奖,说要赏赐,可是每次都食言。”

李世民看了看辉煌的长安宫殿,不远处便是最高的太极殿,金砖碧瓦,一派帝王气象。他不解地问:“现在我朝国力雄厚,按说将士们立了军功,皇上应该可以赏赐呀?”

云定兴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人说‘伴君如伴虎’,在朝中为官,首先要知道你的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皇上其实不愿意赏赐将士,因为他要留着银钱去修宫殿、修运河,还有很多他自己的奢靡享受。若是赏的多了,他岂不是要减少自己的享受吗?”

年轻的李世民眉头扭结在一起,他有点不相信地说:“言而无信?那如果这样下去,将士们岂不是要不满?军心涣散可怎么办?”

云定兴叹了一口气,说:“皇上只管自己快活,什么时候管我们将士是不是满意呢。”

李世民又问:“难道没有人向皇上奏明一下吗?”

云定兴看看他单纯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说:“你还真是年轻啊!这种事,大家只会自己埋怨一下,谁敢去和皇上说?说了不等于是责备皇上吗?所以,大家只有忍气吞声,禁言就是了。”

两个人边走边说,很快便来到殿外,李渊早就已经在那里等候了。李世民快步上前见过了自己的父亲,想将刚才的疑惑跟父亲说一说,杨广的御驾已经来了。

在朝堂上一派欢乐的气氛之中,杨广一声令下,丰盛的筵席送上了诸将的桌子,大家吃吃喝喝,又有歌舞助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但因为有了来时云定兴的一番话,李世民仔细地观察着大殿上的将领们,他们虽然有说有笑,但时不时便会有人停下来,小声议论着些什么,从紧皱着的眉头李世民猜测:也许他们是在抱怨并没有奖赏吧。

看到这些,李世民忽然想:对于一个君王而言,言出必行是多么重要。一次令出不行,会让大家埋怨;再次言而无信,就会失去大家的信任;当这种事情再三发生的时候,还有谁会为了皇上冲锋陷阵呢?而对于诸将来说,虽然满腹不满,却居然没有一个人敢于直言,一方面是皇上离心离德,一方面也是这些人不敢进谏,让皇上不能自省。表面上的歌舞升平不能掩盖这其中的暗潮涌动,看来,在这个朝廷中为官还真是有一番学问。

筵席一直过了午后,杨广倦怠,才命众人谢恩退去。李世民随着李渊打算要返回,他们刚出宫门,便听到一阵的喧哗,抬眼望去,远处一群兵士将一个捆绑起来的小将推推搡搡,似乎是要押解他去什么地方,但那个小将却大声嚷嚷着:“我有什么错!”和众人争执起来。

李世民看到云定兴已经策马过去,便跟了过去。云定兴问:“这是什么人,为什么被绑起来?”

兵士们看到云将军,急忙禀报说:“这是军中的统领,叫侯君集,今天他在营里大声骂皇帝,所以小的们将他捆起来,想给将军送过来听候处理。”

云定兴问:“他都说什么了?”

兵士说:“他说皇上言而无信,是个昏君。还说下次再要勤王救驾,肯定无人卖命,到时候就只能让皇上自救去了。”

云定兴一听大怒,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要是传了出去,不仅皇上要问罪,到时候自己也会被牵连的。他呵斥被绑的侯君集:“你个混账,居然说出这种话来,给我推出去斩了!”

侯君集虽然被绑,但是他身体高壮,好几个人也拉不住。只见他用力一晃,便甩开了抓着自己的兵士,大声对云定兴说:“将军,在雁门关时,大家都听到皇上要赏赐的。可是现在却只是给了几壶酒就想安抚兄弟们,难道我说错了吗?我是为大家鸣不平啊!”

云定兴看他喊叫起来,生怕其他退朝的官员听见,在皇上面前说自己领军无方,便对他说:“你身为臣子,本就该为皇上分忧,现在居然讨要奖赏,就是大逆不道。今天如果不杀你,以儆效尤,他日军中必然大乱。”说着便让军士将侯君集绑到法场去。

李世民见此情形,忙上前对云定兴说:“云将军息怒!我看这员小将肯定是喝了皇上赐的酒,喝醉了,所以才会胡言乱语。请将军把他交给我处理吧!”

云定兴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将侯君集问斩,他只是怕侯君集在军中乱说扰乱军心,也怕他的话传到皇上耳朵里,自己也要因此被责罚。现在看李世民来求情,他也想赶紧找个台阶,便说:“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