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到中午就基本结束了。
清理战场时,才发现,敌人除八十九师外。还有五十四师的一个团。敌我兵力的实际比只有一比一点二。
仗打完了,肖劲光手里还捏着一把汗。
程子才看见肖劲光之后,远远地就开始叫唤:“司令员,俘敌七千,缴枪万余……”
肖劲光点点头,说:“亏了你呀!”
当然,八师,十师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个小小的缺口,和由此向里面延伸的道路,全由生命和鲜血铺成!
杜聿明心虚了,胆寒了。
同时,也因为东北战场的整个失利,他不得不放弃对临江的进攻。
他感觉到,他对东北局势,已无能为力。
4 月23日。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出指示,号召“全军高度集中兵力,坚决放手打击敌人,实行连续攻势作战和规模日益扩大的歼灭战,以根本改变东北战局。”
至此,东北局势已有根本好转。
天气一连好多天风和日丽。
肖劲光、肖华、吴克华、沙克等几个人在参谋处商讨部队总结、整训事宜。
“四保临江的胜利,为整个东北战略势态的转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吴克华说,“成绩要讲够,使大家开阔眼界,开阔心胸。要好好地召开群英大会,召开庆功大会。把声势造得大一点。”
“我看哪,”肖华说,“应该把部队整训和大反攻的政治动员结合起来。
发动广大官兵研究下一个战斗的特点。在防止和克服骄傲情绪的同时,整顿思想,保持清醒的头脑。“
吴克华又把话接过去:“要特别加强组织观念的教育,共产党员要有党性。大家……”
“好热闹啊!”陈云人未进门,声先到。
“政委呀!”
“政委。”
大家都站起来。
“政委这段时间气色不错哟。”肖华赶紧拍了拍身旁的一个空椅子,说:“来,这是我专门给您留的空座呀!”
陈云走过去,夸张地点点头:“嗯,还是肖副司令多个心眼。”
“盐多不坏酱嘛!”
众人笑了。
“言归正传吧,部队整训是件大事。同志们都有何高见?”陈云问道。
“大家随便扯扯。等你定方向呢。”肖劲光说。
“我看哪,”陈云也不客气,“有这样两句话,不知行不行:认真总结过去,端正思想,增强党性;准备打大仗硬仗,研究战术,苦练技术。大家再凑凑。弄全了,就作为这次整训的指导方针。”
“唉,到底政委厉害,我们在这瞎扯一通,没个方向。政委几句话都说全了。”肖华在一旁乐道。
沙克说道:“端正思想太抽象,不如干脆换成增强组织观念。似乎具体一些。”
肖劲光建议道:“恶仗不能丢,就叫准备打大仗、硬仗、恶仗。你看呢,政委?”
“嗯!”陈云点点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嘛。这一来就全了。”
紧接着,大家又你一句,我一句,谈起了关于整训的具体想法。
时而,有一串串笑声传出来。
辽东军区作战室。
肖劲光坐在地图前,仔细思索,反复分析敌情近来的变化。
四保临江胜利之后,敌人被迫分散龟宿在吉奉线、安奉线一带的大小城镇中。如敌一九五师守通化;新二十二师守新宾、永陵;二○七师守平顶山清河城一带;二师守安奉线;新二十一师守英额门;一八四师守梅河口。另外,有两个营守北山城子,一个工兵团守草市。针对这种情况,程子才建议,敲掉北山城子两个营和草市工兵团。肖劲光积极采纳这个建议。结果,5 月13日一个通宵,就把这两处守敌完完全全吃掉了。
这是南满战场,第一次取得了反攻的胜利。
尽管后来敌人贼心不死,曾派出号称东北战略总预备队的新二十二师向北山城子反攻。但半路之上就被击溃,毙伤被俘人员达千余而逃之夭夭。
杜聿明由此,结束了他在南满的进攻,开始调整兵力,进行战略防守。
根据敌我战略上的根本转变,肖劲光一连几天,都在思考,该有大动作了。从哪下手呢?
“司令员,”肖华风风火火走进来,“机会来了呀。”
“哦——”肖劲光回过头来。
肖华几步迈到地图前:“新二十二师被我击溃后调回沈阳铁岭。一九五师退出通化移驻新宾,加上北满主力在怀德歼敌七十一军,紧逼四平。这样一来,驻梅口河、东丰、海龙这一三角地区的一八四师……”
其实,肖劲光方才也正是在考虑这个问题。这还真叫不谋而合。
两人稍作商议就拍板定案。
拍板打归拍板打,怎么打又是一回事。
肖华主张,每一个地方用一个师,再留一个师作预备队。也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肖劲光觉得应该更稳妥些:“平均使用兵力在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是可以的。但,我们一个师的兵力,比敌人多不了多少。万一哪儿卡壳,出现骑虎难下的局面就难办了。”
“司令员,”肖华说,“你也太谨慎了。现在总体上敌人处于守势,我们一打,他首先就心虚了。何况我三处同时作战。敌人不大乱,也乱得差不多了。”
经过反复讨论,肖华放弃了自己的意见:“那行,像你说的这样,似乎稳妥一些。”
于是,两人开始部署兵力:一,十师全部,另配两个炮团攻打梅河口,要充分发挥炮火作用,力求牛刀宰鸡。
二,七师全部,另配一个炮团攻取东丰。东丰没有纵深的工事,打起来也应该顺手。但东丰成长条形,注意分割。
三,九师控制海龙之敌,一方面简单设围以张声势,另一方面,担任截击梅河口、东丰两地的残兵败将。
四,待梅河口和东丰两敌解决之后,再集中三处兵力,迫使海龙敌人投降。
五,八师为总预备队。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
林彪坐在地图前,一动不动。宽大的军大衣把他裹得严严实实。他手里拿着毛泽东刚刚发来的电报,脸色木然地沉浸在地图上各种各样的线段和标识里。
好一会后,他才缓缓地睁开那双处在有为与无为之间的眼睛。
警卫员给他送来一袋炒黄豆。他用左手抓起几粒往嘴里送。同时,抬起右手又看那份电报。
电文是这样的——林高并告刘朱:高卯号电、林辰巧、辰皓两电均悉。出师顺利,甚慰。东北在你们领导之下,改革了土地,发动了群众,建立了强有力的军队。在全国各区中,论经济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占第二位(山东为第一位)。目前,你们以八个师的兵力南进,希望能于夏秋两季解决南满问题。争取秋冬两季向热河、冀东行动一个时期,歼敌十三军、九十二军等部,发动群众,扩大军队。该两区共有人口一千五百万,为将来夺取长春北宁两路,长、沈、平、津四城之条件。夺取两路三城必须准备三个条件:你们已在北满建立强大的根据地,解决了第一个条件;现正向南满作战,估计不久即可解决第二个条件,建立强大的南满根据地……
看到这儿,林彪把电文稿纸放回到了桌子上,顺手又抓了几颗黄豆放进嘴里,使劲嚼了几下,然后冲着旁边的工作人员喊道:“告诉肖劲光,南满应该动一下,难道连个梅河口都不敢打?”
工作人员应道:“是!”然后转身出门。
林彪又回过身来,依然如故地坐在地图前,一动不动,宽大的军大衣裹得紧紧的,脸色木然地沉浸在地图上那各种各样的线段和标识里。
5 月24日。梅河口。
十师在包围梅河口之后,分三面发起攻击。强大的炮火,整整轰击了三个多小时,敌人的郊外工事,被打得七零八落。
上午10点,攻城部队开始向前推进。
东、北两个方向,部队一进入郊区就碰到敌人强大的火力阻击。
原来梅河口的工事比情报所反映的要坚固得多。特别是纵深火力点,从城郊一直到城区,构成许多道防线。我炮火最初摧毁的只是最外围的一圈。
根据这个情况,肖劲光命令部队暂时停止强攻,继续炮火延伸,尽可能将整个防御工事体系打乱,使敌人的火力失去联络和配合。
整整一天的炮击。
夜里,按肖劲光的思路,部队采取小分队摸索穿插的办法,一步一步向城区靠近,一个一个消灭敌人的火力点。
敌人自恃有坚强的工事,拼命顽抗。一步一步往后退,一道一道防线往后让。
越与城区靠近,战斗就愈加激烈。
肖劲光亲到前线指挥所,观察地形,指挥炮火伸延和部队冲锋。由于部队过去没有打攻坚战的经验,所以,思想准备不足。有一些基层指挥员急躁起来,命令部队硬着头皮往里攻,使部队伤亡很大。
肖劲光了解情况后,立即命令密切注意周围敌人部队的反应和敌情变化,在目前情况下不要急于破城,各部善于火力侦察敌人的火力点。然后利用炮火优势,一点一点地啃。
仗打了四天五夜。
5 月28日,终于攻下了战略重镇梅河口,全歼守敌第一八四师,生俘师长陈开文。
东丰很快被攻克。
很快,肖劲光又三方合兵一处,会战海龙。大获全胜。
这一三角地带的攻克,扫除了南满与北满联系的障碍,打烂了敌人在南满的防御体系。
沈阳。
蒋介石从飞机上一下来,脸色就阴沉得怕人。熊式辉率文武官员大气不敢多出。只有杜聿明心头反倒淡然,他在想,也许陈诚会比自己败得更惨。
“东北战事,出我意料。”蒋介石一边上车,一边说,“我这次来,住在东北行营不走了。”
熊式辉脸都变色了。
“林彪是什么?黄埔四期。”上车之后,蒋介石还自言自语,“你们就是不行。”
这也许是蒋介石的毛病。只要他一急,整个思维就出现一种不规则跳跃。
许多时候,让别人莫名其妙。
与蒋介石一同上车的陈诚说:“林彪用兵以诡为长,往往出常人意料。”
“林彪其人,我是知道的。能拼,能跑。”蒋介石朝后看了一眼陈诚,“其实,光亭不是对手。”
“杜聿明刚而易折!”陈诚说。
蒋介石没吭气。
车在公路上行驶,很快就到了市区。
陈诚把眼光投向外边,他现在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
蒋介石又突然发话:“你这次到东北来,要准备打虎。熊式辉不打虎,就叫他下台。”
陈诚连忙请委员长放心。
其实,这一点来沈阳之前陈诚就明白。东北地区再易主帅,蒋介石选他这位总参谋长,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他知道自己在蒋介石棋盘上的分量。一个熊式辉都摆不平,那还算陈诚吗?所以,他要委员长放心。
轿车直奔行营公署。
蒋介石对东北的战局,企图作最后的挽救。
果然不出杜聿明所料——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指示,东北民主联军于9 月至11月发动强大的秋季作战攻势。先是由肖劲光率部对北宁路及其两侧地区发起猛烈进攻,以猛虎下山之势,歼灭守备薄弱之敌,诱使沈阳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南调。而后以北满部队在中长路沈阳以北发起攻势,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国民党军被迫退缩在锦州、沈阳、四平街、长春、吉林等仅占东北面积百分之十四的三十四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陷入极端被动局面。
到此,陈诚企图以“机动防御”的新花招挽回败局和“六个月恢复优势”的狂言,随风散去。
美联社发出哀叹:“陈诚也未必比杜聿明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