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 >

第137部分

家事 作者:卫风-第137部分

小说: 家事 作者:卫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声音不急不躁,很平稳从容。又林忍不住握紧了他的手,黑暗瓦解了她的防备,也让她能更平静的理智的接受这个现实。
“哭吧,没关系……”朱慕贤象哄一个婴儿一样抱住她,又林的脸埋在他的胸口,肩膀颤抖得厉害。
小英一直没敢躺下,听着屋里传来的低低的哭声,心里又是酸楚,又有些欣慰。
姑娘能明白过来当然好,就象翠玉说的,姑娘现在不是在家做姑娘,是在婆家做人家的媳妇儿,可没法儿任性。就算心里难过,也一样得打起精神伺候公婆,该怎么样还得怎么样。
外头起了风,窗扇被吹得格格的轻响。
小英裹紧了被子,望着窗子上清朗的月色,半夜都没有睡着……

第一百九十一章

第二天请安的时候,朱老太太特意拉着又林的手,留她说了半天的话,安慰开解她。连大太太都难得的对她安慰了几句。当然,大太太这安慰有几分是对媳妇的痛惜,又有几分是看在亲家那丰厚节礼的面子上,那就说不清了。
钟氏也对弟媳妇着意关切。人总是同情弱者的,弟媳妇年轻貌美,嫁妆丰厚,又很得祖母欢心,这的确会让钟氏很有危机感。但是弟妹现在离家千里迢迢,又死了亲人,钟氏在别人的不幸中可以为自己找到许多优越感——起码她娘家就在京城,想见一面通个消息不至于如此艰难。遇到烦难的事儿,还能向娘家求援。
又林打起精神来写了封家书,又备了礼物,让魏妈妈捎回去。她不能在信中表现自己的悲伤,还要极力安慰李老太太和父母,她总不能让长辈再替她担忧。
朱老太太交待了她一份儿差事,说喜欢原来又林家曾经给她送过的腌的小菜,让又林再照样儿腌一些出来。
其实就算没了黄嫂子,厨房里也有能干的厨娘。朱老太太之所以这么吩咐,只是想让又林有些事情做,分分她的心。
钟氏也没把这事儿看做是弟妹想分她管事权利的前奏,不过是一件小事。她表现得很是大方,要人手给人手,要用的器物菜蔬也是样样齐备。
又林对老太太的用意也理解。
有件事情做,也的确比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强多了。朱慕贤白天不在的时候,她一个人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想起玉林来。多少年的相处,她看着玉林从一点点长到亭亭玉立,不是她想忘就能忘记的。
又林在家里的时候,也是经常帮四奶奶料理家务的。现在嫁进来是小儿媳妇,用不着她当家理事,她也把自己的小院子整治得井井有条。朱老太太让她腌点儿小菜。这件事情说简单也简单,可是又林做的很是认真。庄子上送来的菜是细细挑过的,去掉那些看着不饱满的叶子,洗净沥水。摊开来晾晒,然后配好了料,入缸腌制。这些事当然不用她亲手做,可是每个环节她都是亲自看着的。
做这些事的时候,又林觉得心情很平静。
秋试将近,朱慕贤倒没象别的要下场的人那样不分日夜的苦读。他温书的时间甚至比往常还缩短了。出门访友,还陪又林去她开的那家茶庄那儿看了看。茶庄生意一般。不算很挣钱,但是也算收支平衡,维持得下去。茶庄的格局和京城惯见的不太一样,靠店面一角还有两张小桌,有个打扮得十分齐整俐落的伙计在那儿烹水泡茶。他显然是经过专人教导的,一举一动都很有章法。进店的客人都可以品尝刚泡出来的茶。当然,茶杯都是极干净的,用热水烫过。这么做花费并不大。但是效果还不错。很多人一开始没有要买的意思,可是有了的是尝了之后改变了主意。还有的则是觉得尝都尝了,不买不太好意思。仿佛是白占了店家的便宜一样。
朱慕贤小声问:“这是你想出来的?”
又林低下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不是,以前见别人用过这法子。”
虽然她是穿越来的,这种办法也不是她的首创。在于江的时候,也有店家用这种法子促销。做生意无论什么时候,都得讲究营销策略,当然这时候的人没有现代人那么花样百出,太离经叛道与众不同行不通,这时候各地方都有商会行会,有些时候。你店里的东西卖什么价,都由不得自己做主的。
又林也没指望这个铺子挣什么钱,现在这样就不错,虽然开业时间不长,但是已经能做到收支平衡了。时间长了有了口碑,会比现在更好一些。
“你这几日就要应考了。旁人这时候恨不得不眠不休。你倒好,还有闲情陪我出门。回头老太太和太太只怕都会觉得,是我耽误你温书了。”
朱慕贤一笑:“不会。祖母是知道我的,该做的早就都做了,用不着现在临时抱佛脚。”
这人还真自信,说的话这么有底气。又林虽然不懂八股文章,可是她也知道这做文章,立意才是第一位的,并不只靠死记硬背。
大太太可是紧张得不行,考期越来越近,她也越来越不安。这里上香那里拜佛的,京城左近的庙宇道观都让她给拜了个遍。不管是佛祖还是真君,只要是灵验的,大太太都要去拜一拜。
除了拜佛,还有其他的毛病。茶饭不思,晚上总不着,记性也有点儿差,一句话说上好几遍,可转眼又不记得自己刚才说过什么了。总之,朱慕贤身为考生倒是镇定自如,很有大将之风。可大太太却患上考前综合症了。就象后世那些家长一样,孩子要高考了,大人哪有不紧张的?
又林问清楚了考试所需,还有一些忌讳,给朱慕贤也预备了考篮。等开考那天,朱府上上下下的人都醒得很早,朱正铭和朱长安两人跟着车送朱慕贤去赴考。又林只能送他到院门口,朱慕贤笑着说:“天还早,你回去再睡会儿吧。”
又林轻声说:“我知道的,你也别想太多,别让自己太累了。考得好当然好,若是题目太难了,咱们等下一回再去试也是一样的。”
朱慕贤握着她的手。
大太太一直不让人说跟落榜有关的字眼儿,就怕兆头不好。可是又林这话,却是重视他这个人胜过重视他会取得的功名。
看朱慕贤走远了,又林还在门口站着,小英上前来劝她:“姑娘,天儿还早呢,您要不再回去睡会儿?”
“不睡了。”又林揉了揉眼:“换衣裳,我去太太那儿。”
今天朱家没谁能睡踏实的,哪怕是老太太和老爷子,看起来镇定从容和往常一样,但是老太太话比从前少了,老爷子听说今天也没访友,也没和家里的清客先生一起下棋,一个人待在书房里。
菜腌了半月有余,今天正好是上桌的时候。又林亲自下厨,做了一个豆腐,一道蒸鱼。朱老太太都尝过了,笑着说:“你的手艺是真不错,这小菜腌的也入味,和我那年吃过的一模一样。”
又林说:“您要是喜欢,我天天儿给您做。”
“哎哟,你要是给我做了烧火丫头,那贤儿回来还不得找我算账啊。”
大太太也尝了菜,可是现在她一心挂念着儿子,给她龙肝凤髓她也吃不香。
大太太一心是望子成龙,这个范妈妈最明白。丈夫指望不上,长子又不是读书的材料。在大太太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次子的身上。
女人这一辈子能靠谁?娘家?可是大太太父母都早过世了。丈夫?大老爷自己还得人操心呢,指靠他显然是不可行的。那剩下的就只有儿子了。儿子是自己的亲骨肉,那才是一个女人下半辈子的依靠。全家人都悬着心,早早打发了人去接人。等朱慕贤一出考场,眼尖的管事就立马挤了过去把他给迎出来。
朱慕贤可不是文弱书生,他会骑马,会舞剑,身子骨可一点儿都不差。管事守在门口的时候,已经见了两个抬出来的和一个走出门立刻翻白眼昏厥的,正悬着心。这会儿终于迎着自家少爷,可甭提多紧张了。先从头到脚把人细细打量一遍。还成,虽然脸色也有些憔悴,可精神还好着呢。
管事的可不敢问少爷考得如何。再说,少爷打小就被人夸奖,上次拿了案首,这次肯定也是十拿九稳。
等到了家,大太太一见儿子就红了眼眶,直念叨他受苦了。拉着他的手左看右看,象是唯恐他少了一根头发似的。还是老太太发了话:“他这几天耗了多少精气神啊,先让他去好好歇一歇吧。”
“对对,”大太太连忙抹泪:“你快去歇着,记得把参汤喝了,好好补一补……”她还有许多话想说,硬是咽了下去。
朱慕贤足足睡到天黑,起来之后先梳洗,接着就一迭声嚷饿。这个又林是早有准备,早就预备下了。怕他一下子吃得太油腻了反而不好,四个小菜都以清淡为主,朱慕贤风卷残云一般把菜盘子扫荡个清光,汤也没有剩下。这样的好胃口让小英她们几个都忍不住捂嘴窃笑。
“好了,知道你饿坏了,可也不能一下子吃这么多。”
“没事儿,我有分寸。”朱慕贤放下筷子,拉起又林一只手:“我不在家的时候你都做什么了?”
“和平常一样。”
朱慕贤脸凑近了一些:“也没替我担心?”
又林瞅了他一眼,一本正经的说:“没有。”
朱慕贤心有不甘:“真没有?你可别口是心非啊?”
正巧外头有人来回话,说是老太爷问四少爷醒了没有,要是醒了,就到书房去一趟……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全家都关心朱慕贤应考的结果,但是除了朱老爷子,其他人问都不敢问一声。
并非所有人都这样小心,只是不巧有前车之鉴。就是这条街上的另一家,儿子三年前去应考,家里头期盼太大,结果落了榜之后人就疯了。
所以朱家尽管人人紧张期盼,可是反而没有一个人嘴上提起这事儿,连二太太马氏这样不识趣的人都绝口不提——因为这事儿不是后院儿里的事儿,后院儿她折腾,婆婆不会对她下狠手,公公也不理会。但是朱慕贤是这个家里头最有出息的后辈,她要是敢在这个侄子身上搞什么鬼,那老爷子绝不会放过她的。
马氏是知道老爷子的手段的,她生儿育女也好,持家辛苦也好,这些平时能够算是她的根基她的资本的东西,在老爷子眼里什么也不是。
不得不说,马氏虽然净耍小聪明,可是她从没真正犯到过老太爷手里头。她懂得什么事不能做。
尽管背地里她也眼红,她也不服气。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丈夫读书不行,没什么出息——话说要是有出息也不会娶她了,那肯定有更高的门第更好的大家闺秀可以选择。儿子也都不成,老大打小就脾气古怪,不爱说话,也不会讨长辈喜欢。长安却非常伶俐,他祖父祖母也都疼他。可是他那点儿聪明全用在吃喝玩乐上头了,一说到正事儿,那就一点儿都不成了。
原先孩子都小的时候,二太太也没在意这些。反正有老爷子在。凭他的地位,家里的孩子就能进国子监读书,不用和别人一样去十年寒窗博出身。将来再谋个差事,有老爷子罩着。考绩当然是上等的,按部就班的升上去,熬出个四五品官职来。
可是马氏的如意算盘随着朱老爷子罢官也跟着破灭了。一个家要兴盛起来要十几、几十年。可是要败下来却太快了,只要几天,不,甚至不用几天,只过了一晚,老爷子罢官的旨意一下,朱家就什么都不是了。她引以为豪的儿女。也立刻什么都不是了。儿子娶不了好媳妇,女儿也别想说上好人家。
大人还能忍,能熬,可怎么忍心让孩子也跟着一起熬?就说女儿明娟,她打一落地过的就是锦衣玉食的日子。什么绫罗绸缎不是任挑任选?哪怕她想剪着玩儿马氏都只哈哈一笑。可是现在换季要做衣裳时,得想了又想,又要体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