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 >

第195部分

家事 作者:卫风-第195部分

小说: 家事 作者:卫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佩芸赁屋而居的那个芳邻听说不是什么正经女人,是个商人的外室,很可能还是个暗娼。她给于佩芸出的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馊主意。张夫人把于佩芸接回张家。那个女人就更无足轻重了。
翠玉的记性好,回想了一下:“别人都叫她杨少奶奶,可她真名实姓咱们不知道。”
“你去找胡妈妈问问,或者到后面街上去把钱嫂子叫来。”
翠玉应了一声去传话,胡妈妈随即来了:“奶奶寻我有什么事?”
又林请胡妈妈坐了,问她还记不记得这位杨奶奶的事情。
“钱嫂子倒没说多少,要不我再让她去打听一下?奶奶为什么突然注意起这个人来?”
“刚才表姑娘说起来,她很可能也是于江人,而且从前就知道我,知道我们家。”
胡妈妈虽然有了年纪,可是心思转得还极快。
又林看着她的样子,就知道胡妈妈和她想到一起去了。
“难不成是……她?”
李心莲在李家,已经是个死过的人了。族谱上没了她,族人对她更是绝口不提。她就算活着,也只能算是已经死了。
但是她没死。又林想,她那样的人绝不会轻易去死,不管遇着什么逆境,她都能顽强得象野草一样活下来。支撑她的信念可能是嫉妒、怨恨、也可能是她永无止尽的贪婪。
“那我马上让人去打听这事。”
“她很警觉,多嘱咐人一声,要当心些。”
胡妈妈去了,又林还在琢磨这件事。
于佩芸不会诳她。就算她有心想编,也编不出李心莲这一段来。她离开于江的时间很早,不可能知道李心莲的事。
那个曾经和她要好的杨妈妈,和李心莲,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
又林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滋味儿。虽然从小她就不喜欢李心莲,可是毕竟她们都姓李――
李心莲很可能已经沦为暗娼……这让又林的心情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钱嫂子那边自然不敢马虎,赶紧的去打听。只是她们去晚了一步,那位杨奶奶已经搬走了,她的来历,去向,身份,这些在房东那里都打听不到。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就是她肯定是不是什么正经女人,跟那个姓杨的商人不过是暂时姘在一块儿。姓杨的还曾经带着别人回来,自己倒出去了,让那个女人陪着他带来的人过夜。
“她可不大象京城的人,应该是南边儿来的,长得就象南边人的样子。而且她平时打发人买菜什么的,吃的那口味也是南边的口味。”
钱嫂子塞给那房东一点钱,让她要是再有消息或是再见着这人就来知会一声。
那房东只猜着是不是这女人不正经,勾搭上了什么有钱的少爷老爷。
“她走了之后那屋还空着呢,你要不要进去看看?”
钱嫂子想了想,让房东把锁开了,进去瞧了瞧。
屋里看起来空荡荡的,因为已经空了好些天了,屋里有一股不新鲜的潮霉气味儿,本来那家具、床、桌椅几案都是房东的,姓杨的和那女人并没留下什么东西。
钱嫂子把打听来的消息如实的回报,胡妈妈已经能确定――这杨奶奶八成就是李心莲。
虽然不知道她是怎么从于江到了京城的,后来又都经历了什么,可是就凭她干过的这些事儿,胡妈妈就在心里狠狠啐了一口。
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会打洞。五老爷和五奶奶品行就不怎么样,上梁不正下梁歪,生出这样丧德败行,自甘堕落的女儿来。李家虽然不是什么书香世宦的人家,可是也是门风清正,从来没出过这样的丑事。
更何况现在奶奶就嫁在京城,朱家又是体面的人家。要是被人知道李心莲的存在――那才真要命!别人才不管她们的亲疏远近,只会说,哦,朱家的少奶奶居然有个当娼妓的堂姐!这李家是什么家教门风?
正好李光沛现在还在京城,这事儿得马上知会他一声。
又林也点了头:“这事儿是得告诉父亲,只凭咱们,偌大的京城要找这么一个人实在是不容易。”
胡妈妈想一想,也着实有些后怕。
李心莲就是个祸根,她们在明,她在暗。和于佩芸在一块儿这些日子,不知道都盘算些什么。上次下药什么的八成就是她挑唆的,要不是张夫人来得快,奶奶这边又打发人出手暗算了于佩芸,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变故。
上回是张夫人已经进京了,所以于佩芸的腹泄之症才渐渐好转,要是张夫人再晚个十天半个月,只怕于佩芸得拉掉大半条命去,不会再有踏进朱家的机会。

第二百六十九章

在这样大的京城要找一个人很不容易。尤其是那种三教流鱼龙混杂的地方,很难打听出消息来。那个疑似李心莲的女人离开原来的居所之后,就象断了线的风筝,谁也打听不着她的下落。
找不到她的下落,又林心中始终不能踏实。
朱明娟的亲事刚过,二太太就病倒了。一是操劳了很多天,又是娶媳又是嫁女,二太太实在累得狠了。
韩氏与白氏自然轮流侍疾。女儿纵然贴心,可是嫁出去便是别人家的人了。儿媳虽是外姓人,但是端茶送药日夜服侍还是得靠她们。
白氏虽然还是新媳妇,但是接手了二房家务之后,迅速就上了手。这些事务她在娘家也是日日都在打理的。管理一个大家族里的家务,哪怕只是他们这一房的事情,也绝不轻松。韩氏的娘家没有这样的条件,就算二太太让她接手,她一时半刻也学不会。而白氏上手头一天先把管事的,媳妇婆子丫鬟们的名册都看过了,她的记心很好,见过一次就能叫上这些人的名字,知道他们负责的职分。那些人先前还存着欺生的心思,觉得这位二奶奶只是个新媳妇,年轻腼腆,可是没两天他们就学乖了。二奶奶确是年轻媳妇,没二太太那么大脾气和威风,可是她非常细心,账上做一点小手脚都瞒不过去。但是只要不过份,二奶奶也不揭穿。下人们辛苦当差奔的是什么?难道是天生骨头轻,伺候主子让他们身心愉快吗?当然是为了衣食和钱财他们不可能不捞,只要捞的不过分,当主子的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白氏显然对他们那些小把戏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揭穿而已。但是可以想象得出来,假如他们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或是手伸得更长,白氏肯定也不会对他们客气。
韩氏心里未免有些犯酸,这个嫂子上来就把家里上上下下都镇住了,长辈也对她赞不绝口下人也对她心服口服。现在家里年轻一辈的妯娌四人,其他三个人都比她强,相貌,家世,为人……但是她也得承认,白氏不是个难相处的人。难缠的小姑子朱明娟一嫁出去,迎进来的是端庄宽厚的嫂子白氏,这一娶一嫁,相差可太大了。
这会儿在二太太床前伺候,白氏把两个人时辰分得很清楚上半晌白氏要去打理家务,由她顶着,中午吃饭的时候白氏过来替她,二半晌白氏在这里伺候,到了晚饭后她再过来。二太太几时几刻服了什么药,早中晚饭各吃了什么东西,白氏都让近身伺候的丫鬟婆子一字不拉的复述出来,所以二太太虽然一下子病倒,可是二房一切大小事情井井有条,分毫不乱。
二太太喝完了药白氏把药碗接过去,丫鬟端了水给二太太漱了
二太太用帕子拭了拭嘴角:“有你在,我可省心多了。”
白氏一笑:“娘还是别省心的好您要是这样说,那我现在就一甩手什么都不理了,看您还能放心的病着不起来。”
二太太一笑。
长宁这个媳妇娶得太合心了。家世体面,品格出众,比大房的长媳钟氏还强出一大截子。要紧的是,她能笼住丈夫,在婆婆面前也是真心孝顺。不象钟氏,在大太太面前只是糊弄事儿面子上过得去就成。大太太卧病的时候她是能躲就躲,总借口忙家务不在榻前侍疾都是李氏端汤送药的。可是大太太病好了之后,一点儿都不念李氏的好可见是个糊涂虫。
这个大嫂张氏一向看人不明,她觉得老实的丫头趁她有孕爬上大老爷的床,她觉得贴心的姨甥女儿在朱家有难的时候另攀高枝儿改嫁。挺好的儿媳妇她不知道惜福,这婆媳不比母女,两边儿都得使着劲儿,日子久了才能真有情分。
二太太看着白氏,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成亲这些日子,长宁脸上笑容比过去几年加起来都多,红光满面,走路都比过去轻快。说起来,都是家里头的事情耽误了他,要早早给他续娶一房,哪会让他这几年都阴沉沉的没个笑脸儿。不过那时候朱家正风雨飘摇,就算娶一个,也肯定不合心。
女儿嫁出去了,两个儿子也都娶了妻。现在二太太盼着就是他们快快开枝散叶,给她生下孙子、孙女、外孙子——
她哪能就这么病倒?她可得硬硬朗朗的活着,她还没抱上孙子呢!
大太太是不会来探病的,钟氏和又林倒来过一趟,不过略坐坐就走了。钟氏是大嫂,白氏当然亲自送了出来。钟氏对白氏一看不惯,瞧她最近那声势,不过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在给人做填房,有什么好张扬的?又林话倒不多,她最近心事重重的,就算不太熟的人,也能看得出来。
白氏回了屋,二太太已经睡下了,韩氏轻声问:“送走了?”
“走了。”
白氏招呼韩氏一起坐下喝茶:“我看大嫂子和四弟妹,从进门儿到出门,就没怎么说过话,连眼神儿都没碰上过。”
说大房的是非,这是二房上下所有人的共同爱好和福利。
“她们一向合不来,老大家的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她强。老四媳妇为人倒不错,就是出身上头吃亏了,说话硬气不起来。前些天又让大太太训斥了一顿,当着满院子的人给她没脸。她这些天都无精打采的。”
白氏点点头,这些事情齐妈妈也都和她说过。
顾长宁虽然性子有些孤僻,但是对她还是很温存体贴的,齐妈妈更是一腔忠心,除了前头那位二奶奶的事情,其他的事全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是人就是这样,越是知道某件事有些犯忌讳,就越是想知道。
尤其在白氏这个位置上,她想知道前头那位二奶奶是什么样的人,她和朱长宁夫妻一年多的事情,也是人之常情。
她从几个下人口中陆续听说了一些,无非是前头那位二奶奶出身也很好,生得也温柔美丽,和二爷虽然相处日子短,可是两人非常恩爱。结果就是那么不巧,二奶奶快该临盆的时候正赶着老爷子被问罪,二奶奶这么一惊提前生产了,稳婆毕竟不是郎中,可那会儿朱家待罪,太医是决计请不来的,二奶奶孩子也没生下来,就这么都去了。
只这么听着,白氏就从中品出了一股血淋淋的惨烈。
她也是见过嫂子、婶子生孩子的,那真是生死一线。要是顺当还好,可是惊悸早产,又请不来郎中,那就是活生生哀嚎等死,而且是一尸两命。
齐妈妈说二少爷以前不是这种性子,以前他是很爱说笑的一个人。
他大概是目睹了妻儿惨死的情形,才性情大变的吧?
白氏心里有些疼,又有点酸。
过去终究是过去了,她相信她不会重蹈覆辙的。
“还有件事情。”白氏说:“也是桩亲事。宏王府郡主下嫁杨探花,贴子都送来了。”
他们家算不得一流权贵世家,跟宏王府更谈不上什么交情。之所以能接到这张贴子,还是因为探花杨重光同他们家老四交情不一般。既然人家给了贴子,那当然是要去的。
“杨探花曾来家中给老太太请安,的确是一表人才。宏王爷这下手是够快的,慢一步,可能就会便宜了别人家了。”
“那位郡主……听说素来体弱,都是住在别庄休养的?”
说起宗室王亲来,妯娌两个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