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别为小事抓狂 >

第12部分

别为小事抓狂-第12部分

小说: 别为小事抓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老是自找麻烦,而说实话,乐观才真的需要自找而来。
  我一直很欣赏尼采说过的一句话:“那些无法致人于死的事,只会让人更坚强。
  这话漂亮极了,不是吗?
  因为通常会让我们感到痛的地方,往往也正是我们最弱的地方。
  有一次在一个演讲会场,一位男性观众告诉我,每当遇到挫折时,他所说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感谢上帝!”
  其实并不信教的他,对上天道什么谢呢?
  他笑着回答:“我是感谢上天让我又有更了解自己的机会,那里会跌跤,也就反应出自己那里还可以更强壮,一想到可以变得更好,当然要谢天谢地喽!”
  真是帅毙了!
  这真是个自找乐观的精彩演出,他把挫折看成是认识自我的大好机会,并愿意从中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
  说到这儿,念心理学的我不禁想插个话,我常被一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抓住,要求我当场分析他,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人(有时更有趣,摆明了要我算命或看星座)。
  而我总是回答,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想要多了解自己,就从观察自己开始吧!
  而遇到挫折时,也正是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最佳良机(也可省了去算命或看星座的麻烦)。
  例如,你平日勤奋工作,主管却拔擢了擅长交际的小王,与其大叹岂有此理,不如想想,原来自己的人际关系做得不够好,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现在有机会知道这点还挺不错的,总比日后吃更大的亏时再后悔好。
  所以在挫折时请自找乐观,把挫折的阻力变成进步的动力,如此一来,你就能真正自挫折中获益,成功当然就离你不远了。
  52、在挫折中找机会
  对了,乐观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功力:在挫折中找机会。
  而重点就在于,凡事有缺点面,一定就也有相对的优点面。
  修过我一学期课的一位在职进修的学员,就曾告诉我他的亲身体验。
  资深公务员的他,原本是单位主管,业务管辖的人员数多达七、八千位,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不料在选举后,最高行政主管换了人,新官上任的一把火把他扫到了一个小单位,管辖的人数变成了七、八十位。
  这改变太大了,分明刻意的政治争行为!
  一向工作认真、谨守本份的他,对这突来的调职很不适应,心中波涛汹涌,甚感委屈,结果大病了一个月。病好回到工作岗位时,他下定决心要申请提前退休。士可杀,不可辱,他真的咽不下这口气。此时旁边一位同事的话,却开启了他另一个思考角度:“干嘛这么生气呢?我倒觉得你应该谢谢这位新长官,你想想,拿一样的薪水,原本工作忙得没日没夜,现在却可以每天下午四点去打球,这真是正式退休前最好的过渡安排,让你慢慢适应退休生活,生活品质岂不是好多了?这么好康的事,很多人求都求不来,你当然该谢谢他喽”
  一下子,天地豁然开朗!
  他不但打消辞意,而且开开心心地开始享受现在的工作,也终于享受到难得的轻松与惬意。
  仔细想想事情不都是如此的吗?
  任何的挫折一定有不如意之处,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失意的状况也一定有其优点面。
  例如没升上官,的确有些损失,钱少权也少,无法更上层楼地伸展抱负,想着想着就不免郁卒起来了。
  然而这个状况有没有什么好处呢?有啊,压力少些,时间自由些,因此也更能有心力与家人相处、培养其他嗜好,生活品质不就大增了吗?此外,原本打算要结婚的对象决定离开自己,当然很令人失望,不过仔细想想,这总比结婚后再大吵大闹地离婚好多了吧?!
  你目前有不如意的事吗?
  请鼓励自己在挫折中找机会,那么危机往往就因此而能成为转机。
  53、矫正头脑之前,先矫正身体
  美国有二位专门研究“乐观的心理学家麦瑟及楚安尼,曾整理出了几个乐观的人门技巧,方法简单而且效果神速,包准让人立刻就变得乐观起来。
  很心动呢?!
  事不宜迟,我们就快来学学这几种“一分钟快速乐观法”。
  方法之一是:抬头挺胸。
  你觉得这是老生常谈,没什么学问?
  等等,事实可不然。
  就一如楚安尼所说,要矫正头脑之前,请先矫正身体。
  为什么呢?
  其实生理及心理是息息相关的。相信你也该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心情低潮的时候,我们往往也是无精打彩、垂头丧气;而心情high透了时,自然是抬头挺胸、昂首阔步了。所以,身体的姿势的确会与心理的状态密不可分。
  再从另一角度来看,当一个人抬头挺胸的时候,呼吸会比较顺畅,而深呼吸则是压力管理的妙方。所以当抬头挺胸时,我们会觉得比较能够应付压力,当然也就容易产生“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乐观态度。
  另外,与肌肉状态有关的讯息,也会藉着神经系统传回大脑去。当我们抬头挺胸的时候,大脑会收到这样的讯息:嗯,四肢自在,呼吸顺畅,看来是处于很轻松的状态,心情应该是不错的。
  在大脑也做出心情愉悦的判决后,自己的心情于是乎就更轻松了。
  因此,身体的姿势的确会影响心情状态。要是垂头,就容易感到丧气。而如果挺胸,则容易觉得有生气。
  所以这个简单得令人不可置方信的方法,请千万别小看它,下次脑中悲观的念头又再冒出时,赶快调整一下姿势,抬头挺胸地带出乐观心境吧!
  54、常念口诀,心情不倔
  为了避免让烦躁的情绪像煮开水般愈者愈热,防患未来的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不妨准备一些心情的口头禅,在自己情绪快要沸腾时,赶快把这些自制的心情口诀拿出来覆诵,以提醒自己:生活中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千万别一时给气昏了头,做出丧心病狂的傻事。
  跟你分享我自己的心情口诀: “心情最重要,别的死不了。”
  “心情最重要,别的死不了。”如果今天碰到了有些怪怪的人,或发生了令人不耐的事,就赶紧在心里暗念这句口诀,重复几次之后,烦躁不安的情绪就能得到纾解了。
  口诀真的这么好用吗?没错,念口诀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分心,不再赞牛角尖,一方面也能提醒自己,要赶快从这些情绪中走出来。此外,研究也发现重复想着同一个念头,会让意念集中,而减少焦虑不安。 ‘
  所以常念口诀,心情不倔。
  你的私房口诀会是什么呢?
  该你发挥创意,用心想想了!
  55、不看挫折看成就
  有些人之所以会一直觉得烦,是因为他们习惯把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生活中的某些地方。
  这样刻意地选择去注意事情的某些面向,而忽略了其他资汛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选择性知觉”。
  对了,也就是说我们会挑自己的想看的看,而往往不是去看该看的。
  如果产生的状况是只看坏的而忘了好的,那就会变成所谓的“消极思考”,而有这种消极思考习惯的仁兄们,就特别容易感到“人间处处烦”。
  例如,有陌生人好心帮你开门,你记不得;但在邮局办事有人插队,一点儿也忘不掉;朋友为你拔刀相助,没放在心上;同事忘了信守约定,你三天都抓狂。
  这样一来,心情怎样会好?如果自己不知不觉地开始记忧不记喜,成了消极思考的受害者,这时候就该开始调整自己的注意方式,千万别再厚此薄皮,一股脑儿地加重不如意事项的感觉比重。
  实际的做法,可以从记录生活成就开始。
  每天上床以前,请拿出笔记本,记录一下今天的“丰功伟业”,也就是自己所完成的事情。
  比如说,赶了两星期的企划案已经大功告成;或者跟老友们相聚话家常;要不做了孝子孝女,抽空陪爸妈逛街;以及今天终于开始去游泳啦等等。
  你觉得有些事太琐碎,不值一提?
  慢着,慢着,这时候请忘了什么谦冲为怀的古训,这个练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生活中的各种成就,因此不论大小,一律重要。
  想附带一提的是,心理学家们发现,愈能肯定自己生活中各式小成就的人,就愈容易快乐。
  因此,如果能够每天提醒自己,我的生活中也造就了许多的小成就,而不只是猛盯着挫折瞧的话,就一定能不再烦、不再烦、不再烦。
  56、得理也饶人
  不晓得你是否也观察到,许多的“EQ障碍者”往往是得理不晓人的,因为他们常觉得“我有道理,干嘛对你让步?是人自己不对啊!所以是你要认错道歉。”
  因为有这样“讲理讲到你头痛”的念头,所以经常到处去跟别人理论,不断地炮轰对方“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而也正因如此,常常会导致妻离友散,心情一团混乱。
  针对这点,不晓得你的想法如何?
  到底是原则重要,还是心情重要呢?
  我倒是觉得,做人的确要有原则,只不过EQ高手更懂得选择战场,来表现自己的原则,而不是处处计较,反而赔上心情。
  所以如果是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不妨提醒自己,要做个kindperson,而不要做个rightperson。因为仁慈的人,才比较容易保持快乐的心境。
  例如:你说上次见面是个星期三,朋友却认为是星期五,
  你挺有把握是他记错了,这下怎么办?
  简单,这是小事,于是笑笑,哈啦二句过去,不就好了吗?
  要不,同事一周前答应今天下班要陪你去看电影,结果你兴致勃勃,他却一脸茫然说忘了,他的确不该说话不算话的,怎么办呢?
  想想,还是小事一桩,于是笑笑,告诉他下回看电影他付钱喽!
  在生活中如果尽量避免穷追猛打、逼人认错,而能多多“得理也饶人”的话,你就不会再为小事抓狂,而能成为有着金刚不坏之身的EQ高手。
  57、抱着希望入梦
  梦想就是创造,希望就是召唤,制造幻想就是促成现实。——雨果。
  每晚睡前,你脑中的最后一个念头是什么呢?
  你是否跟许多人一样,总是要看完夜间新闻,或是电视上的深夜恐怖电影,直到眼睛实在睁不开了,这才把自己拖上床睡觉呢?
  要不就是特别喜欢在入睡前跟另一半争吵。然后气呼呼地翻身入睡?
  如果不幸被猜中,阁下就百密一疏,错失了心情环保的重要时机了。
  许多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都认为,我们应该更重视睡前的心情及思想状态,才能充分利用梦境中的潜能,营造出有利的契机。
  那句老掉牙的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充分的说明入睡前的心思焦点,会对睡梦中的心智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们认为,这更会进一步地为第二天的心情及态度设定基调。
  看来我们实在不该忽视每天的最后一念,对吧?!
  想想,如果睡前的最后一个意念,都是些擅色腥的不营养内容,带着这些不快情绪入梦,第二天早上就可能带着这些残留的负面情愫起床,心情岂不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而亏大了?
  请试着把每天的最后一念,想成是枝画笔,挥洒之间会为明天的心情涂上底色,这下你就会了解睡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