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别为小事抓狂 >

第35部分

别为小事抓狂-第35部分

小说: 别为小事抓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万一,或至少不要在事情发生时觉得分外沮丧。当一件事要求绝对准时交件时,你最好避免与他同一组作业。如果非得跟他一起工作不可,你可以多挪出一点时间来,或是早一点开始工作,因为你完全知道后来的结果会如何。既然已做了最坏的打算,你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你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
  或许你的某个同事只要一被批评,就马上会争辩不休。只要你认清这样的行为模式,在你给他建议之前,就要想一想他可能会认为这是批评而无法接受。当然,给人建议并不是不对,这完全是两回事。我所说的是一天当中不断发生的一些琐碎的评论,这常会造成毫无必要的磨擦与冲突。
  或许你的同事或朋友喜欢闲话八卦。认知这样的行为模式之后,你可以在他们开讲之前,避免加入他们的谈话内容。你会明白你告诉她一个故事之后,她会去跟别的人说。即使你要她别跟人说,甚或她答应保密,而且并无意伤人,结果都没有两样。这并不是说她是个坏人,而是她忍不住不说八卦。如果你能认知这样的行为模式,你就能掌握状况。跟她在一起时,你最好紧闭双唇,坚守秘密,除非你不在意她跟别人分享你的秘密。如果你决定要告诉她什么,那么当每个人都知道你的秘密时,也别太介意吧!那是必然的结果,也是她行为的基本模式。
  我可以举的例子实在多到不胜枚举。一个小器的人总是大方不起来。一个爱嫉妒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嫉妒的理由。一个喜欢抢功的人碰到机会绝不放过。一个不诚实的人只要有机会就要说谎。一个神经过敏的人总是爱吹毛求疵,而不管你已经做得多完美了。一个爱迟到的人,就算你特别叮咛他,他还是会迟到。一旦你认清这些行为模式,还要跟着生气,就是自我虐待。
  只要能认清行为模式,你在工作中就有主控权。你能够洞察人心,懂得选择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可以跟谁在一起,最好避免跟谁在一起。这也会帮助你决定,最好不要跟某些人去“某些地方”。从今天开始,注意你工作领域中的行为模式,很快的,你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了。
  19、拍拍自己的肩膀
  对大多数人来说,偶而我们都会有不被感激的感觉。好像没有人了解我们工作有多辛苦,我们多么努力地尝试。我最喜欢向人提出的忠告,就是适时地鼓励他人,让他们知道你的感激之意。这本书中其实到处都有这则忠告的影子。然而,我们难免也有不受赏识,觉得不被感恩的时候。
  有时候,停下工作,拍拍自己的肩膀,是很重要的。花几分钟的时间反省一下自己做的事情,检视一下你的企图心与行动力。在脑海中检阅一下你的成果。想想你工作得多卖力,在往目标前进的路上你有多少贡献,你又帮了工作伙伴多少忙等等。
  就像听起来这么简单,这招还真有效。我试着很多次,发现这也能让我用更合理的态度来处事。有时候还会提醒我自己太忙了,让我对其他同样忙碌的人起了侧隐之心。我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忘了或不知道感恩——他们已经被工作与生活整个淹没了。
  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忘了暂停一下,反省一下。当我们能暂停几分钟,我们就有重新整理思绪,了解我们对自己、家人、同事,甚至人类做了多少贡献。从内在了解自已的贡献,比从外在获得肯定还要来得有力量与满足感。事实上,要肯定自我的价值与努力,首先你就必须要能赞美自己,认知自己的贡献才行。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在背后拍拍自己的肩膀,给予鼓励。这会让我们感觉很好。然而,如果没有人鼓励我们时,也不要因为灰心丧志。别人的赞美不是必然,要得到别人的赞美才会快乐,绝对是很笨的想法。你可以赞美自己,拍拍自己的肩膀。要真心诚意地赞美自己的工作表现。如果你真的好好的完成了一项工作,就这样说。如果你超时工作,就给自己加分。如果你让身边作任何一个人的日子好过一点,或是对社会有任何贡献,那么这个世界就因为你变得更好,你值得被赞扬。如果你真的花时间这么做,我相信你会发现这是很值得的。
  20、不要太自我中心
  对我而言,自我中心意识是少数几种不受欢迎的人格特质。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就会把所有跟自已有关的事都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喜欢听自己说话,看重自己的时间——却丝毫不管别人的时间重不重要。他们对于自己的时间、爱与金钱都很重要,对于没有他们那么幸运的人,则吝于伸出同情之手。自我中心的人会将别人当作工具或手段,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只看得到一个观点——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除非你同意他们的观点。
  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可能很粗鲁,毫不在乎别人的感觉,只关心自己——他们自己的需要、渴望、欲求。他们用一种阶级意识的心态来划分人。换句话说,他们会特别看重某些能帮助他们的人,而对那些不及他们的人则弃之如敝屣。最后,自我中心的人是不会倾听的,除非是某些高层人士开口,否则他是一概不听的。
  显然我所描绘的是一个最坏的榜样,很少有人会是这么坏的。我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提醒你,绝对不要做这么一个讨厌的人。这会鼓励你厘清自己的人格,不要让这样的特质存在。如果有,也要赶快修正。
  不要将自尊心与自我中心混为一谈。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你可以说这两者还是对立的。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不但爱别人,也爱自己。因为他已经拥有自己所需要的感觉(对自己的评价很正面),这时他会毫不自私地积极关心别人。他会对别人说的话非常有兴趣,而且能从中学习到什么。他心中满怀慈爱,永远在想办法帮助人或表达善意。他很谦逊,对每个人都很尊重、和善。
  有许多很棒的理由能说服你不要变成自我中心的人。首先,就像我前面所形容的,一个太过自我中心的人,心灵是很丑陋的。除此之外,自我中心的人也是高压力族群。事实上,自我中心的人比其他人更会为小事抓狂——任何事都会干扰到他,带给他苦恼。世上没有任何事是让他完全满意的。举个例子,自我中心的入学习能力很差,因为他们既不听别人说,对别人也毫无兴趣,更不要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什么。除此之外,自我中心的人会大声么喝命令人,让别人根本不想为他做任何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你很难为这样一个自傲自大的人鼓舞打气。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在等着看他的失败。
  为了这些理由,你就应该检视一下你自己的人格特质,看看你的自我中心意识有多强。做个自我评估。如果你觉得自己陷入其中,不妨赶快在心理上做个调整。只要你能这么做,母个人都会受惠。你会更有心学习,你的生活也会更轻松、更充实。
  21、别让黄金手铐锁住你
  第一次听到“黄金手铐”这样意味深长的形容词时,我好像找开了另一个视野,看到自己过去所做的许多生涯抉择的另一面。我知道有许多人都是被这样的心灵锁链所锁住。而这一章的目的,是想帮助你或是你喜欢、关心的人摆脱这样的困扰。如果你觉得自己被“黄金手铐”铐住了,或许我能提供一个解套的方法。
  所谓的“黄金手铐”意味着你自愿活在自己的极限或极限之上。你让自己陷入一种不断工作、或是不停超时工作的情境中。你可能很享受你所赚到的钱,也非常依鞍你所赚的钱,但是你却可有不喜欢要赚到那些钱的条件。换句话说,你的高所得虽带来酬赏,但这份酬赏却因为你要卖力维持优渥的生活型态,而蒙上阴影。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时间享受工作以外的生活,虽然你也很想这么做。或许你只能花一点点时间跟朋友、孩子、配偶或任何你所爱的人在一起;或许你会觉得花了太多时间在路上或做了其他的牺牲等等。所谓的黄金手铐,意味着你不知不觉用自己的生活品质(时间、习惯、人际关系、独处)与金钱做了交换,因为你要开某种特定牌子的车子,住某种层级的房子,有某种特殊的精神享受。而当我们习惯某种生活方式后,就很难再回头了。
  请注意我所说的“自愿”这两个字。当然这个策略并不适用于生活在边缘地带,所得仅供温饱的人。这个策略是给生活中有些最起码选择权的人。如果你很仔细又很诚实地检验你的状况,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是有很多选择机会的。在你想跳开阅读下一章之前,请先读完这一章。因为虽然你目前可能没有这样的需要或感觉,但未来或任何时候你的生活有改变时,你就要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样的窠曰中。
  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重要的问题那个很吸引你的新车广告是否说服了你,你是个有“特权”能开那辆车的人?真值得为一份高薪做这么多牺牲吗?为那些新衣服没日没夜地加班值得吗?带这么多信用卡真是一种荣耀吗?宁愿为了刷卡的一时之快而背下沉重的债务吗?一个有三间房但你买不起的公寓,真的比两间较便宜的公寓差吗?露营是不是比住旅馆好玩呢?孩子真的需要读私立学校吗?你真的需要两条电话线吗?在餐厅吃饭就比吃便当或野餐高级吗?乘坐大众捷运系统或搭公车去上班,节省下停车费、汽油、过桥费等等,真的是一种牺牲吗?你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多真的比少好吗?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马克都是很成功的生活人。他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二十年,也一直在高升。他的职位重要又富挑战性,薪水与红利都很高,人人都尊重他。他的家很华美,开的是进口名车,孩子念的是私立名校。这么多年过去了,马克对自己的工作不再感兴趣,而想试试别的行业。他喜欢大自然,梦想能有一份与环保有关的工作。
  问题是马克把自己绑死了。当他失去对工作的热忱时,他发现自己花了大把的钞票在填补内心的空虚。他买了一台新越野车、一辆游艇及其他许多自娱的玩意儿。他计划用未来几年的薪水与红利支付这些开销。最糟的是,他花的钱是未来三、四年的预估收入。他不得不卡在现在的位子上,因为他必须要有这份高薪的收人才能负担得起每个月要缴的货款。他没有选择的机会。而梦想不会在一旁等待着他的。
  其实要解除黄金手铐并不难,问题在于你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概念——你可以选择降低你的生活水平(没错——降低),少花点钱、少买东西,生活简单化。我知道这个建议跟所谓的美国梦背道而驰,也与世人致力提升生活水平的观点不同。但是如果你花点时间来想一想,这个简单的策略会使你的生活更简单、更没有压力。
  我想我们都需要自问:如果我们能减少一些压力与忧虑,我们的生活水平真的能算是降低吗?如果我们能多花点时间在自己及家人、朋友身上,这算是降低生活素质吗?如果我们能减轻财务负担与压力,多花点时间享受人生,这能算是最坏的打算吗?
  我并不是反对企图心、追求物质上的舒适感或想要提升生活水平的想法。我也相信你有权利去做你想做的事,去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