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趟“快车”,要挤上这趟“快车”,首先要取得自主创新这张“车票”,才能成为“快车”的“乘客”,否则只能成为“看客”。
万向集团一直坚持技术创新,早在1994年,万向就投入巨资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的民营企业技术中心。2002年万向集团组建的万向研究院,使万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投资硅峰电子,专业生产硅单棒及切割研磨硅片,另外还在建设1000吨太阳能光伏系统项目。至今,万向独立起草和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共计13项;累计完成科技攻关项目90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包括国家863项目4项,累计开发完成18个国家重点新产品。
、第一章 不倒翁:屹立商海四十余载(9)
如今,随着“嫦娥奔月”从神话走向现实,万向集团,这个中国民营企业的排头兵,也将一飞冲天,好梦成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跨国企业集团。
3。 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2009年春,美国金融危机的阴影渐渐笼罩中国大地,企业订单纷纷减少,商业界一片愁云惨淡。许多企业在这样的情形下,都有点手忙脚乱、束手无策。然而,万向集团在这一年却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业绩,从容完成了第四个“奋斗十年添个零”任务,企业日创利润和员工最高年收入双双超过1000万元。
不仅如此,在经济出现萧条的时期,鲁冠球果断拍板要继续将“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进行到底,在这一年制定了到2019年实现企业日创利润1亿元,员工最高年收入达到1亿元的目标。
其实这个目标不是鲁冠球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鲁冠球能够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并不是他所带领的万向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在于在金融危机面前,他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胆略。对时局的精确把握和对商业手段的扎实运用,让鲁冠球能把握住每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从容应对经济危机,并出人意料地将危机转化为发展的机遇。
实际上,2008年底至2009年这一年,是万向集团发展史上最跌宕的一年。这一年,他们经历了创业40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下跌和上涨。当时的紧张气氛让鲁冠球记忆深刻。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汽车行业首当其冲,包括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和日本丰田等在内的汽车企业运营艰难,这直接影响了万向集团。实际上,万向集团从2008年10月份就发现订单下滑得很快。这是鲁冠球创业以来碰到的最凶险的一次危机,由于订单减少,一直加班生产的万向自企业成立以来头一回有了双休,甚至出现了“三休”。
进入2009年,一季度惨淡、二季度回升,随着国家一揽子计划的刺激,到了八九月份万向集团的形势才明显好转,最终创造出了前面所说的成绩。
鲁冠球为什么能够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鲁冠球认为他的从容首先来源于国家给他的信心。在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国家一揽子计划的出台,特别是中央出台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保增长、调结构、促稳定”计划,给企业注入了强心剂,让企业恢复了渡过难关的信心和勇气。这个良好的大背景,让鲁冠球知道了国家对企业应对危机给予扶持的决心,让他可以放手去应对危机,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这种信心比黄金贵重”。因此,鲁冠球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应对策略,这就为万向冲破危机奠定了基础。
更加重要的是,创造好业绩离不开万向的企业发展战略。面对危机,鲁冠球沉思之后,提出以求变应对危机的战略,随后采用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变”招。
一是通过产品升级,扩大了万向汽车零部件的订购数量。如南北大众、韩国现代等配套的项目和产品需求不断攀升。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军新能源,不断拓宽新领域。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万向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产业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在2009年4月成立了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
三是联合收购。2009年10月18日,鲁冠球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其主要产品是汽车加热器和汽车水箱,分别占全美维修市场的60%和40%,在两个产品上均占据全美第一大供应商的位置。
、第一章 不倒翁:屹立商海四十余载(10)
此外,成功还源于鲁冠球的战略眼光。他提出办企业一定要有长远打算、战略眼光。经过这次危机,鲁冠球的信心增强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他认为在今后10年,万向一是坚持实业与金融结合,通过金融的杠杆作用加快实业的发展。二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联合融通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三是坚持发展新能源,把它培育成万向集团最有发展潜力、最有赢利能力的产业。
鲁冠球成功应对了经济危机,而且还决心将“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继续下去。他坦言道:“这一年,金融危机抑制了很多市场需求,危机过去了,需求肯定要重新释放出来。我们制定十年目标,就是为了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先机。”
困难能够打垮一个人,也可以让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犹如凤凰涅槃,每一次经历烈火的考验以后,它的羽翼更加丰满,它的啼鸣也会更加动人。企业也一样,每一次经历危机,企业家可以在危机中发现新的商机,从而促使企业不断走向强大。对于这一点鲁冠球深有体会,他曾意味深长地说:“人世间的事物,别人要打倒它很难,怕就怕被自己打倒。历史告诉我们,城堡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把它挤垮是很难的,就怕自己站不住。未来的胜利,关键还是靠我们自己,靠强大的精神力量,靠对事业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态度。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0年,全球经济跌宕起伏,鲁冠球的万向帝国却创造了又一个历史最好成绩,营业收入、利税、出口创汇都实现大幅增长。2011年,虽有通胀压力,但他认为全球经济资源正在向中国聚集,决心通过产业结构的阶段性调整,审时度势,整合各种资源,结合自身优势,把“添零”计划进行下去。
鲁冠球带领着万向不断进取的40年,其实是不断经历危机的40年,也是不断突破创新转危为“机”、持续发展的40年。鲁冠球应对危机的信心,以及在纷繁的经济环境下展现的生存智慧、面对暴利诱惑时所体现的克制精神,无不给当下的企业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王者冠球:熬出来的英雄
从一个铁匠铺掌柜到万向老总,经历了商海40余年的起起伏伏,鲁冠球似一棵大树演绎出了一段不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精彩传奇,因此,鲁冠球也有了中国民营企业老总中的“不倒翁”的美誉。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鲁冠球又获得了一项新的荣誉:“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
总结鲁冠球的成功经历,我们能够隐隐地感觉到鲁冠球能够成就今天的王者地位,正印证了一句话——伟大是熬出来的。
1。 乡镇企业的现代管理意识
1999年10月26日,坐落在杭州市萧山县的万向集团,迎来一位重要的客人,美国中美总商会的主席——普雷斯科特·布什。
普雷斯科特·布什即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兄长,前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伯父。普雷斯科特·布什先生及其家族不仅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且几十年来致力于促进中美友好合作与交流。自1983年以来,普雷斯科特·布什先生先后40余次率团访问中国,他所在的中美总商会在帮助美国工商界了解中国,推动两国经贸、投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章 不倒翁:屹立商海四十余载(11)
这次普雷斯科特·布什来华访问,专程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到杭州,他说一定要去萧山走走看看,一定要去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参观。
布什家族声名显赫,众多家族成员熟知经济。普雷斯科特·布什在华访问期间主动去万向集团参观,说明了万向集团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这也是万向的荣耀。
善于捕捉商业机会的鲁冠球不会放弃这次宣传自己的绝佳机会。陪同普雷斯科特·布什先生参观完自己的工厂以后,鲁冠球在布置讲究的贵宾接待室里,态度诚恳地邀请普雷斯科特·布什担任万向集团的高级顾问。
普雷斯科特·布什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一职衔,他在万向的留言簿上写道:“非常高兴访问万向集团,我很荣幸接受高级顾问这一称号,并为能有机会与像鲁冠球这样的优秀人才共事感到高兴。”
一个乡镇企业以什么赢得了这位美国人的关注?
普雷斯科特·布什在当时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曾经明确谈到,他欣赏鲁冠球提出的海外思想的战略,敬佩他对国际市场的深刻认识,更重要的是鲁冠球一直保持着创业时的热情,这让他钦佩。
确实,鲁冠球带领着万向从一个小铁匠铺成长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万向的业务开始日趋多元化,从最初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到现在涉足金融、保险、农业,控股多家上市公司。没有足够的创业热情,没有超人的耐力和卓越的商业头脑,是不能够达到这一成就的。
事实证明,万向集团请来普雷斯科特·布什,绝非请来“花瓶”做做招牌。普雷斯科特·布什在促进美国企业和万向集团对口合作、介绍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
2。 避免失败就是成功的规律
在商海起伏中,不时可以看见一些百年老店轰然崩塌,偶见一些新星突然升起。一批又一批商界英雄前仆后继在怒海争锋,他们成功的方式各式各样,但挖掘一些企业失败的原因,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诸多企业家总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很多企业家过于自信,犯了盲目扩张的通病。
鲁冠球认为,要想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时刻研究失败。他说:“失败的东西是有规律的,成功是没有规律的。失败有其共性的东西在,而成功就要有机遇和运气。”
鲁冠球是一个善于总结失败的人。万向的老员工都知道一个规则,这也是鲁冠球多年来的一个习惯。每当一个知名企业出现大的起落,鲁冠球就会让助手收集好各种资料,把万向高层召到自己不足15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起分析该企业的得失成败。
在德尔福宣布破产后,鲁冠球专门召集了十几名高管,开了三天的闭门会议。最终鲁冠球风趣地指出了他们的软肋,“德尔福是个胖子,虚胖。GKN(专门生产等速驱动轴的日本公司,占据全球等速驱动轴市场40%的份额)是个瘦子,精瘦。”通过研究德尔福的失败,鲁冠球进一步确定了“做强比做大好”的经营思路,同时也把“专注、做强”定为万向的目标。
如果把鲁冠球多年来研究的案例总结出书,可以形成一本大部头的著作。例如,1987年,鲁冠球总结了在全国承包20个省、100家中国造纸企业,一人担任100家分厂的法人代表,被称为“承包大王”的马胜利惨败的原因。2004年,鲁冠球总结了在十几个城市同时“快速拿地、快速开工、快速销售、快速回报”的顺驰孙宏斌的失败教训。总结诸多案例,鲁冠球指出盲目扩张几乎成了企业界挥之不去的通病,也让许多企业付出了惨痛代价。所以,在万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