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小小铁匠铺开张
从大堤上将修车铺搬回家以后,鲁冠球并没有被创业的失败打倒,反而越挫越勇,他觉得之前的失败是自己没有找好切入点,所做的事情都不是自己擅长的,也就是自己的实力还不足够做那些事情。他要等待时机,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第二章 创业时代:在失败中挣扎(6)
钱塘江大堤修好以后,正好是全国上下紧抓生产的时候,农民的干劲也提升了很多,大家整天在地里忙活。鲁冠球也投入到了“大生产”的热潮中。可是一件小事又让善于思考的鲁冠球发现了很大的商机。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他发现有的人犁头坏了,因为一时半会没有地方修就只好歇工,他想也许给别人打犁头还能够挣钱。以前自己在铁器社的时候,这些工作是他很拿手的。
鲁冠球是想到就做的人,等待庄家秋收以后,鲁冠球就找了几个和自己平日里关系好的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年轻人都是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后,大家都觉得不错,就决定了要办个铁匠铺。
没多久,一个不起眼的小铁匠铺开张了。小铁匠铺里一个年轻人带着几个伙伴整天顶着严酷的高温,叮叮当当地挥舞着大铁锤,没日没夜地干活。这种劳动强度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老实、纯朴的村民都认为他们干不了几天就散伙,然而鲁冠球却坚持下来了,而且这一坚持就是数十年。
农家院中总有些铁器要修修补补的,再加上他打铁的手艺不错,所以鲁冠球的生意还算红火。慢慢地,鲁冠球从这个铁匠铺里挣到了钱,还清了自己的欠款。
虽然是在高强度的劳动下,但是鲁冠球觉得很高兴,因为他感觉到这就是他苦苦追寻的出路。每天鲁冠球光着膀子,叮叮当当地挥舞着大铁榔头的时候,他都会觉得铁花爆发出来的声音是一种成功的前奏曲。
很多年以后,鲁冠球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曾这样总结:“人说‘世上三样苦,打铁、摇船、磨豆腐’,我除了没有磨过豆腐以外,其余的苦头都算是吃过了。我深深地感到,创业确实要吃苦流汗,谁流的汗水多,谁的业绩就创得大,一分耕耘总有一分收获。当然,要不断创业,就得不断付出辛勤的劳动。”
2。 艰难运营农机厂
铁匠铺的成功经历让鲁冠球找到了创业的“感觉”,随着铁匠铺的红火,鲁冠球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他用自己的双手证明了自己不是人们所说的“败家子”。不服输的他一直蛰伏着等待更大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等来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1968年底,鲁冠球在打铁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说国家批准每个人民公社可以开办一家农机厂,乡里面正在物色开办公社农机厂的人选。年仅23岁的鲁冠球一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跃跃欲试。
第二天,鲁冠球就找到公社领导,提出了成立公社农机厂的申请。领导多次打听后,得知鲁冠球这个小伙子打铁手艺很好,而且也很有闯劲,就让鲁冠球入驻了原来的农机修理厂。
1969年,24岁的鲁冠球带领着6个农民一起办起了宁围公社农机厂,他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公社农机厂的厂长。
对于这次突然的机遇,鲁冠球事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社会是讲求高效的社会,也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机会是存在的,但不可能永远存在,更多的时候机会只在一瞬间存在,只有具备主动精神的人,才能立即抓住它;而犹豫迟疑、等待观望的人,永远只能与机会擦肩而过。机遇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没有规划,没有准备,机遇来了也会溜掉的。我们小时候捕鱼,鱼顺水而游,如果你事前扎下了笼子,它游过来时不就抓住了吗?没准备好就会手忙脚乱。”
鲁冠球最初创业的地方,说是农机修理厂,实际上也就是一个80多平方米的破烂工房,到处都是废弃的材料。然而就是这样的环境,鲁冠球还是满腔热情地揣着那些年一分一厘挣来的4000元钱和铁匠铺里所有的家当,乘兴而来,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困难重重,可以说是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生产什么,购买什么,销售什么,都由国家下达指标,指标之外的物品流通便属“非法”。那个时候为了小厂的生计,鲁冠球白天带领大伙儿抡大锤打犁刀、制铁耙,什么挣钱就生产什么,晚上却要为原材料和产品销路发愁。
自主持农机厂那天起,鲁冠球就为原材料的事情发愁。厂里的老人们都记得,那个时候为了找到加工用的原材料,鲁冠球常常骑着三轮车在一江之隔的杭州城里收购废铜烂铁,用收购回来的废铜烂铁作材料,加工成成品卖。
鲁冠球回忆那时的经历时曾说道:“那时候原材料短缺,我看到一个废品收购站就两眼冒光,我可以耐心地在别人家的门口一等就是半天,为的是收点人家看不上的边角废料。”这些废料对他的小厂来说已经是宝贝了,就是这些废料,保证了这个小厂能够活下来。
有一次,鲁冠球破天荒地收到了100多斤废铁,他顾不上歇口气就返回乡里,过渡口时,已是满头大汗的他被落山的太阳一照,额头闪闪发亮,附近的农民见了,啧啧地说:“冠球时运来了!”
有了材料能够生产产品了,但是生产什么?鲁冠球又开始犯愁了。聪明的鲁冠球在开始办米面厂的时候就发现了要找准切入点,才能够有需要,有销路。
鲁冠球发现周围大一点的农机厂都是生产成套的产品,他们对于产品上的小件不太注意,比如饲料机上的榔头、打板,拖拉机上的尾轮叉,柴油机上的油嘴。鲁冠球从中找到了一条能够让农机厂活下来的缝隙——为周边公社的农具提供配套产品,只要是其他农机厂不愿意或者不屑生产的,宁围农机厂就做。
在鲁冠球的带领下,宁围农机厂终于存活下来了。
鲁冠球在跌跌撞撞中,终于开始了开工厂的梦想。也许注定鲁冠球的成功要经历诸多的考验,这是考验他勇气的时候,也是考验他智慧的时候。从进入农机厂的第一天起,鲁冠球就知道要面临困难,迎接挑战。厂子是活下来了,但在他的心里,是不仅要让厂子活下去,还要活得好。
、第三章 原始积累:在夹缝中生存(1)
不要争,慢慢来。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斗出来的。什么事都要讲规律,而不是按规矩。规矩是人定的,是权力定的;规律是自然的,是讲科学的。所以一切让时间来说话。
—鲁冠球
突破原材料枷锁
不管是不是深入了解鲁冠球,只要知道鲁冠球的所做所为,人们都能感受到他灵活又审慎的特点。宁围农机厂就是借助鲁冠球的这种特质才在夹缝中存活下来的。
鲁冠球办厂,是从一穷二白起家的。宁围农机厂成立于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得到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企业很难生存下去。然而,鲁冠球却东钻西闯,找到了一条活下来的缝隙,那就是为周边公社的农具提供配套生产。鲁冠球似乎化解了危机,但是只有他知道里面的辛酸苦辣。
1。 免费加工六角螺帽
1970年夏天的一天,萧山汽车修配厂门外,一个头戴草帽,身穿白色汗衫的年轻人正在用殷勤的目光凝视着厂子里面运出的工业废料,他身边破旧的三轮车上堆着一些废铜烂铁。
这个年轻人就是鲁冠球。为了得到加工锄头的原材料,鲁冠球已经在萧山汽车修配厂门外等了三天了。
太阳西沉,天色渐晚,鲁冠球心里盘算着明天再来,忽然看到两辆大卡车呼啸着开进了厂子里面,车间里的工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跑出车间,跳上卡车,忙着将车上运来加工的原材料卸下来。
鲁冠球心想人家大厂子就是好,有用不完的原材料啊。而想起自己的厂子,整天就是靠收购上来的废铜烂铁加工,怎么可以壮大!
想着想着,鲁冠球就不自觉地朝萧山汽车修配厂里面走去,正好当时厂子的门卫正在忙着张罗卸货,没有注意到鲁冠球。鲁冠球就这样一直走到了厂子的修配车间。鲁冠球一看,修配车间不是很大,大约也就是60多平方米,但是车间内并排放着6台刨床。
鲁冠球抬眼向刨床看去,只见一旁杂乱地推着刚刚刨好用在汽车轮胎上的六角螺帽,另一旁放着加工时剩下的圆形钢材废料。废料堆得很高,鲁冠球看着废料,眼前突然一亮。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工装的高个子中年人叫住鲁冠球。刚开始对方以为鲁冠球是小偷,非要将他扭送到派出所,鲁冠球急忙向人家解释说自己在外面看他们加工剩下的材料看得入迷了,才不知不觉就走了进来。直到他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那个工人才相信了他的话,训斥了鲁冠球一顿,随后将鲁冠球带出了加工车间。
鲁冠球拿出烟递给那个高个子,恭敬地说道:“我以前在农器社的时候,听我师父说起过,这加工汽车轮胎上的六角螺帽是既费力又没有利润,没有想到县里这么大的汽修厂还要自己加工。”
高个子点着烟狠狠地吸了一口,说道:“没有办法,大家都知道这个费力,没有人愿意加工,现在我们着急用,自己不加工也没有办法。”
“乡里面的农机厂都不愿意加工?”鲁冠球问道。
“那可不,要是有人加工,我们早就去买了。再说了,要是现在拿到外面加工好像下面的农机厂要价还很高。”
鲁冠球听出此人很直爽,就和他说道:“这个汽车轮胎上的六角螺帽你们要是不愿意加工,我们农机厂可以帮着加工,我们可以不收加工费,只要把废料给我们就行。”
“你这不赔本吗?”
“不瞒你说,我们农机厂申请点原材料困难,为了点原材料我收废品的事情都做,都还是有上顿没下顿的。”
、第三章 原始积累:在夹缝中生存(2)
“行,我带你去见我们厂长,看他什么想法。”
厂长认为汽配厂是一家二轻企业,本来刨下来的边角余料只作为废品处理,不值几个钱,现在鲁冠球愿意不收加工费代为完成加工任务,代价仅仅是边角余料,何乐而不为?于是便说道:“那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做好了就给我们送过来,要是做坏了,要赔我们损失。”
鲁冠球满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他就带着工人们一起装卸材料。宁围农机厂自从开业以来从未像现在这样忙碌过,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但是也有人觉得这个买卖鲁冠球太轻率了,不收钱就给人家加工,这不是赔钱吗?
其实鲁冠球心里有数,这样做肯定不会赔钱,他在汽修厂的时候就大体估算过,要是省着用材料,剩下的材料核算下来比要加工费还挣钱。不过前提是要不浪费一点原材料。
拿到钢材后,鲁冠球并没有蛮干,他首先将厂里技术好的几个人叫到一起,大家商量商量怎么做最省材料。最后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出了一套制作办法。鲁冠球这才将大家组织到一起,告诉这些打铁出身的技术过硬的农民锻工,六角螺帽不能用传统的办法做,大家要用钢锯把钢材分段锯开,然后用铁锤锻打成六角螺帽。
用这种办法,原材料果然一点也没有浪费,省下了一批钢材,大家核算了一下,这些原材料确实比要加工费合算。
有了这些原材料,鲁冠球组织大家再加工成农具,等到春耕的时候就能够赚钱了。这一下厂子里面的人被鲁冠球的能力完全折服了,大家觉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