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他爹姓啥?-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自知女子不宜在场,自觉避嫌,无法目睹上一代宋朝大文豪欧阳修的风采,甚为可惜。
傍晚,我走在一处僻静的地方,闭眼欲歇息,忽然,只见苏子由神神秘秘地走上前,对我说:“五哥娶了你,真是好福气。”
“那……多谢了。”我不知他有什么意思,干脆实话回应。
苏子由叹了一口气:“如果我能娶到如你这这样的五嫂,就是三生有幸。”
“……你以后也会找到的。”
“如果找不到呢?”
我心知不妙,却装作糊涂,“喂,你正值未满十八岁的花季雨季就这么急着结婚,难道不怕违反婚姻法?”
苏子由瞠目结舌,“啊?婚姻法?”
我为了结束这个话题,巴不得他离开,便说:“咳,老爷好像有事叫你去了。”
“真的?我马上去了。”他信以为真,就兴致冲冲地跑去。
我暗松了一口气,苏东坡的弟弟,青春期太……下次我跟他肯定要保持距离呢。
—?————?————
苏家男人们跟欧阳修在另一个地方吃饭。
难得浮生半日闲,我在房里点燃一灯如豆之光,悄翻开一本竖体字的报纸。
那算是大宋的报纸吧,虽然是活体印刷字,容易弄脏手。
顺着报纸字迹看去,包拯此人终年埋首于旧卷宗,断案成癖,
尤其执法方面特为公正,执法不避亲党,拒绝贿赂,不畏强权,在民间极有口碑,深得平民百姓的爱戴,青天之名远播,几乎家喻户晓,又被官家擢升为大理寺礼部郎中,云云。
据说包青天跟欧阳修是同一个时代的。
激动了,苏东坡在的时代,人才济济,数也数不完的。
好了,我感觉到屋里有些沉闷,遂上去打开窗扇,刚开一条缝,却见苏子由一人在倚柱而坐,朦胧的身影似曾相识。
奇了,他咋不读书?
还是算了,先闪了再说,别被他发现。
我摇摇头,赶紧关上门,却被苏东坡紧紧地搂抱在怀里。
“喂,别抱得这么紧,我会窒息死的,”我有些嗔怒,因为他身上有酒味。
他果然松开了手。
“你不是该闭关读书吗?咋有空来?当心考不上,你爹爹就要怪罪于我。”
苏东坡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隐隐有几分淡定,“别人说考进士难于上青天,而我偏偏要说,我能考上进士,且如履平地!”
“你那就要加油了。”
“等我考完了,就带你好好逛街,好不好。”
“好。”
“呵,你好听话。”他伸手轻刮了下我的鼻子,隐含挑逗。
我心中怦怦,便问苏东坡:“天晚了,我累了,想睡了,你呢?”
“同你,照以前的一样。”
“咦?”
他二话不说,便抱起我,走到床上走去。
然后,苏东坡开始用手捂住我的眼睛,“我有礼物要送你。”
“喂……我还没……”我眼前一黑,唇上似被湿润的舌尖堵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刚才帮妈妈下载了神马视频,占了电脑好长时间,心烦中加感冒,啊啊啊……评论那些,我也看到了,很感动,但现在回复不了,明天抽空回复留言试试看。捂面,我咋会写标题党,咳咳,都是因为你们这群小霸王的,打滚中,现在才想起了今日是儿童节?祝大家快乐,^_^
、汴京上演高调私奔
然后,苏东坡开始用手捂住我的眼睛,“我有礼物要送你。”
“喂……我还没……”我眼前一黑,唇上似被湿润的舌尖堵住了。
我依稀看见,竹林沙沙作响,叶子的纯度很高,竟浓绿得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接吻的那种感觉?脸红中。
眼前忽晃出一本书。
苏东坡浅浅一笑:“先帝曾曰:‘书中自有黄金屋’,既然我们无以为眠,不如一起看书。”
我惊问:“这是什么内容?”
“‘太平广记’。”
我恍然大悟:“那就是……”
苏东坡笑了笑:“‘太平广记’正是太宗皇帝下令编撰的巨著,要不是他,我岂能有好书可读?”
“哦。”我想起了那个傲娇的赵匡义。
苏东坡却将其中一册书抽出递给我,自己却举杯闻香,“你就给我讲其中一段给我听听。”
= =|||。
眼见他仍在等待,我硬着头皮念着一段:“太行之东有醴泉,其形如井,本体是石也……欲取饮者,皆洗心跪而挹之,则泉水如流,多少足用……若或污慢,则泉缩焉。盖神明之常志者也。”
苏东坡沉默一秒,才问道:“阿弗,你先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考我?”我心想,苏东坡真狠,好在有高考经验,曾经翻译过一些文言文,就答道:“太行山东边有甘泉,形状像一口井,是石头的,想要喝水的人,得清净内心且要跪着舀水,泉水就涌涌不断,喝多少都行。但如果有污染什么,泉水便缩回去,停止流淌,也说明神明的意志一直存在。”
“基本答对。”苏东坡鼓励性拍手。
“有幸得到一代词人的夸奖,我深为幸福。”我星星眼。
“嗯?”
“好了,你现在复习怎么样?明天要高考了。”
苏东坡却不答我,自顾脱下衣服,让侍女进来端一盆热水,说:“你不如先烫脚一会。”
=⊙,⊙=
我仍在崇拜他的淡定:“看来,你已经有把握了,我知道你肯定能考上的。”
“自是如此,我便收下你的夸奖。”
看来,他蛮有自信。
只是……我不敢再跟苏东坡继续住在一块,生怕再干柴烈火,便道:“我身体好像不太舒服,你就回去,别忘记我们之间的约定吧。”
“你是赶我吗?”他的语气有些失落。
我可怜巴巴地合掌:“我不是故意赶你,而是……因为天气很热……想……一个人睡……”
苏东坡定定地盯着我一会,终叹了口气:“……好吧,我就离开了。”
我低声地说:“别忘记刚才的约定。”
“当然了。”苏东坡的
声音依旧晴朗,却让我有种亏欠他五百人民币的感觉。
我透过窗纸,他的背影清晰可见。
烛光下,桌上,他刚喝没多久的茶杯,慢慢地缭绕出一抹清新的香气。
由涩转香。
—?————?————
古代科举,如同我当年高考一样紧张不安。
莘莘学子省吃俭用,闭门苦读,赶来开封,就是为了这么三年一次的科举,期盼金榜题名,好在古代科举比较公正,不论身份优劣、门第不高的人,都能凭自己的才学进行考试,甚至当官,不存在所谓的后门捷径。
感谢宋太祖赵匡胤下令不许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才有这么多的书呆子跑到这里考试。
我们站在城墙下等待,心里七上八下,好像是拿到一包零食却怎么撕不开包装的那种暴躁感。
都是因为苏东坡与苏子由兄弟俩正一起参加朝廷安排的礼部考试。
话说,王安石好像也来了,但我没看见他的身影,可能是在另一处考试呢。
眼见苏老爷握扇吹风,我这次可以理解了老爸妈当年送我参加高考的那种焦灼心情,准备出言相劝,却听他出声道:“我两位儿子的才华,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肯定能同榜登科,你尽管放心吧。”
“说的也是。”
“你看,他们都出来了。”苏老爷惊喜若狂地指向某处。
终于,苏东坡跟苏子由出来了。
他们兴致高昂的样子,告诉我,他们是必胜无疑。
“……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们转头定睛一看,某考生一下子跪倒在地上,朝面无表情的考官重重地磕头,“求求您了,求您了……小人可是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十岁犬子……小人只是因一时贪念,才会作弊……要不,大人重新给小人一个机会,小人给你钱……小人以后再也不敢了……”
考官摇头拒绝:“够了!大宋律法无情,本官不可徇情枉法,你还是等三年后再回来吧。”
“呜呜……完了……”某考生忍不住放声大哭,引起众人的围观。
可怜的古代考生,三年才一次科举,而且不能有一丝侥幸,不似我们天朝那边的高考一年一度,且能花钱收买考官,分为三六九等的大学,任何人都能上,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相对来说,科举比高考其实靠谱许多了,考完试被录取的话,前者可加官进爵,后者则靠自己的运气找工作了,运气好的有个好爸爸,顶十年努力,走遍天下都不怕,运气不好的只能等着失业。
目光刚好对上苏东坡,他倒是微微一笑,浑然忘记了昨晚的事情。
苏老爷发问:“你们感觉如何?”
“万无一失。”他们倒真像,异口同声。
“既然如此,我就请你们吃饭了。”苏老爷抚起胡子,摇头晃脑。
苏东坡道:“就走吧。”
“一起?”我仍不明他们的意思。
苏子由眯眼:“嫂子,你也等了这么长时间,肯定累坏了。”
我点了点头:“但还是没老爷这么累,他可是心急呢,一直担心你们。”
“哪有,你们别听五儿媳的话。”苏老爷大囧。
苏东坡握住我的手腕,点头应承:“是啊,你真是我的好妻子,谢谢你了。”
“呵,她确实是好嫂子,才能值得你如此珍惜。”苏子由走到苏老爷的身边,才转头看着我。
“承你吉言。”
“彼此了。”
“你们到底吃饭不?”苏老爷几乎暴躁了。
∑( ° △ °),我真的不懂他们到底在说虾米葫芦私密话?
结果,京城的某些文人约他们一起吃饭,苏老爷抱歉地对我笑了笑:“儿媳妇,委屈你了。”
“那也没什么。”
—?————?————
科举结束了,苏东坡终于要带我出去逛街。
苏老爷得知之后,就点了点头:“那我们就先去拜访某个很重要的大人物,别忘帮买一些皇都特产,”他转而对我道:“阿弗,你爹爹妈妈肯定会喜欢吧。”
我想不到苏老爷如此细心,他竟替我的宋朝爹娘考虑到其中。
苏老爷眉头一挑,笑呵呵地摸胡子:“你们这两口子好好去吧。我一会跟子由喝茶。”
“那就谢谢老爷。”
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挂在汴京的虹桥之上。
百年老店开在马行街,东接皇宫,那里刚好装修好了,重新开张,焕然一新,几个清秀的美女穿着素色褙子,倚门招客,许诺,每一个食客优惠五折。我们领到了好几张小旗子,对那里心仪已久,便进去坐一坐。
一进去,两个婆子在厨下淘米,洗菜,染鸡蛋,满院子飘的茶味。
单桌双椅,一壶两杯。
此时,店小二热心问我们:“客人们,你们要吃什么?”
我便把点菜的任务推给苏东坡。
苏东坡沉吟一会,亲口点了十多道比较不错的菜肴,店小二点头应允之后就下楼喊菜名,绾髻妇人进来换汤斟酒,刚好是本店比较有名的“蓬莱酒”,必须趁热喝,汁液圆润滑顺,而且有种令全身酥软的感觉。
真是不敢想象,宋朝有如此美酒。
一瓶宋朝美酒,最便宜的居然要七十文钱啊啊啊。
其他菜肴也不错,比如“三鲜笋炒鹌子”、“石首鱼”、“热羹百味羹”、“
大救驾”、“锅巴肉”、“云英面”等等,光看就流口水三丈。
我双手托腮,忧伤地看着他:“你真的很幸福,生在如此风调雨顺的大宋社会,有吃有喝。”
“那也是先帝的功德之一。”
“?”
他眼中一亮,缓缓启口,好似在讲很早的历史:“五十多年之前,先帝以血肉之躯,与大宋军民誓死抵抗契丹蛮族铁骑,又停止打仗,与契丹的萧太后签了一个‘澶渊之盟’,维持和平,不加农田之赋,获取十倍财富,引进了外来大米,大家也有幸过上好日子,同时人口增长,超过泱泱唐朝帝国,也不会就有了现在的大宋盛世。”
我眉头微纠,默默不语,天朝六十年的人口数量比你们宋朝还多,也算是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