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旅程 作者:[美]麦可·纽顿 翻译:林东 陈琳洁 陈景明-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魂的旅程
作者:Dr。 Michael Newton
曾怡菱 译
目录
前言 3
第1章 死亡与离去 11
第2章 通往灵界之路 22
第3章 回乡 33
第4章 难民灵魂 55
第5章 辅导座谈会 64
第6章 过渡时期 85
第7章 安顿 104
第8章 我们的向导 125
第9章 初级灵魂 145
第10章 中级灵魂 171
第11章 高级灵魂 200
第12章 选择人生 239
第13章 选择新身体 263
第14章 准备起航 296
第15章 重生 313
结 语 325
你将认识这隐藏中的国度,
那是所有灵魂的居所;
经由迷雾般死亡的来临,
这段旅程于焉展开;
在无止尽的行程中,
确实舞动着一道引领的光芒;
意识中早已遗忘的记忆,
却于追溯中历历在目。
M。N。
前言
你害怕死亡吗?想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你的灵魂是否有可能来自其它地方,而当身躯死后又回去了呢?或者,这只是因为你害怕而心生的企望?
这是人类异于地球万物所独有的矛盾。人必须抑制对死亡的恐惧才能过正常的生活。然而基于生物的本能,我们从未忘掉这个生命终极的危机。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的幽灵也在我们的意识里成长,即使是宗教的信徒也会害怕死亡是存在的尽头。我们对死亡的最大恐惧来自死亡所代表的空无,从此结束了我们与亲友的所有连结;死亡使我们在人世间所做的一切徒劳无功。
如果死亡是我们所有事物的终点,那么人生的确是无意义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心中总有某种力量,让我们去想象来世,并且感受到与另一个更高深力量、甚至是永恒灵魂的连结。如果我们真的有灵魂,那么死后它去了哪里?在有形的宇宙之外,真的有满是聪慧灵魂存在,如天堂般的地方吗?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若是到了那里能做什么?有任何神负责管理这个天堂吗?这些问题就跟人类自开天辟地以来般源远流长,对大多数人而言至今依然成谜。
对多数人来说,死后生命之谜的真正答案仍受封于灵界之门;这是因为我们意识中内建的失忆功能,磨减了辨认自身灵魂的能力,以便协助灵魂与人类的大脑结合。近几年来,大众普遍听说过那些经历了暂时死亡的人,又会回到世间来告诉我们:他们看见一条长长的隧道、亮光,甚至遇见友善的灵魂们;但是这些关于转世之类的书所提及的叙述中,对于死后世界的描述最多仅是惊鸿一瞥,无法让我们更明了死后的生活。
本书是关于灵界深入的记载,不仅提供一系列真实的案例, 其中更详述当我们在地球的生命结束后会发生什么事。你将被带领穿过灵界的隧道,步入灵界里,亲自去了解当灵魂再次转世到地球前,究竟揭露了哪些秘密。
我天生是个怀疑论者,虽然在这本书里或许看不出来。身为一个辅导者和催眠师,我的专长在于精神失序患者的行为矫正, 我的工作有极大部分是在重组患者的短期认知力,帮助他们连结思想与情绪以激励其健康的行为。基于我个人认为没有任何精神问题是虚构的前提下,我和他们一起探究他们所相信的意图、行动和后果。
在我早期的治疗经验中,由于我实习时接受的传统治疗训练, 我拒绝当事人想要回溯前世的要求。之后,当我运用催眠和回溯年代的技巧去判断扰乱记忆和童年精神创伤的起源时,我还是觉得任何想回溯前世的意图都是非正统、也非医疗性质的。我对于转世和玄学的兴趣,一直以来只不过是基于知识方面的好奇而已, 直到我为了要治疗一个年轻男子如何去调适身体的痛楚时,才有所改变。
这位当事人抱怨他身体右侧的长期性疼痛。催眠里有一项管理疼痛的方法,即是引导当事人去感受更剧烈的疼痛,藉此学习如何减轻疼痛的感觉,进而得以控制疼痛。有一回治疗过程中,我运用了这种增强疼痛的方式,这男子以被刺伤的比喻来形容自己所受的痛苦;为了寻找他此种疼痛的根源,我后来发现他的前世是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人,他在法国被刺刀所杀,结果这个发现得以解除他所有的痛楚。
由于患者们的鼓励,我开始试着引导一些人回到更早的时光, 也就是他们出生之前。原先我以为当事人对于现今的需求、信念和恐惧会重新整合成某种幻想;然而很快我便发觉,一旦唤起深藏在心底的记忆,那一连串与我们紧密结合的浮光掠影,真实到无法忽略其真实性。我变得重视这个连结身躯、前世所经历事件和现今身分三者之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治疗方面。
然后,我偶然有个极大的发现。我发现透过被催眠者的心灵之眼,可以看清楚灵界,被催眠者还能回报他们每回转世到地球前,在灵界所经历的生活。
开启我进入灵界之门的是一名中年女子的案例。她是个特别容易接受催眠观念的人。回溯过最近一个前世的那种微妙阶段后, 她一直告诉我她感到寂寞和孤立,接着这名不寻常的当事人几乎凭借己力,迅速进入意识转换后的最深沉状态。我建议她去寻求找不到同伴那种失落感的源头,在我自己尚未察觉对这行动所下的指令太过简短的同时,我无意间用了一个唤醒灵性的关键语。我还问她是否有一群特别想念的朋友。
突然间,她开始哭泣。当我要她告诉我哪里不对劲的时候, 她脱口而出说:「我想念那群人中的几个朋友,所以才会在地球上感到如此寂寞。」我听得有点胡涂,进步问她是否知道那群朋友到底在哪里。「在这里,我永远的家。」她回答得很简单:「我现在正看着他们所有的人!」
结束后,我又听了一遍她的录音带。我体认到若是扩展回溯前世的方式,有助于探索灵界。坊间有许多谈论前世的书,但是我还没看过一本提到当我们是灵魂时的生活,或是如何适切地去获得人们对于灵界的记忆。我于是决定自己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藉由练习,我的技巧亦突飞猛进,足以透过当事人进人灵界。我还学习到比起回溯每一世投胎到地球的生活,发觉自己在灵界占有一席之地更具意义。
然而怎样透过催眠接触到灵魂呢?不妨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像三个同心圆,由小而大环环相绕,每个圈圈之间是以心灵意识来连结。最外面的一层是我们理智的心灵,也就是判断和分析的来源。第二层是潜意识,也就是透过催眠所唤出来的记忆,储藏了我们此生和前世的经历。第三层,也就是最里面的核心,便是我所谓的超意识;这一层让我们的本性曝光,在此我们是以更有力量的方式展现。
超意识是我们本性的所在,并且藉由潜意识而增值,因为潜意识容纳了许多随累世身体而累积变化的自我意识。超意识不见得是一个境界,却是灵魂的本性。超意识象征我们智慧与意念的最高中心,我所有关于死后生活的资料便是来自这聪慧的能源。
运用催眠发掘真相的准确性到底有多高?在催眠状态下的人们并不是在梦中,或是产生了幻觉。人们并不会按照年代顺序来作梦,也不会在被引导的催眠状态下产生幻觉。催眠状态下当事人的脑波会从清醒的贝塔(Beta)状态,持续减低震动而至冥想般的阿法(Alpha)状态,然后到达赛塔(Theta)范围的各种境界。赛塔是催眠状态,而非睡眠。当我们睡着时,进入的是最后的达塔(Delta)阶段,此时来自大脑的讯息便会掉进潜意识里,藉由梦境释放出来。在赛塔的阶段,我们的意识并非毫无知觉,因此得以在所有记忆管道开放的情况下,收发讯息。
一旦进入催眠状态,人的下意识会逐字记录所看见的景象和听到的对话。当事人在回答问题时无法说谎,但是有可能会误解下意识的所见所闻,就如同意识清醒时会发生的情况一样。在催眠状态下,人们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就算亲眼见到了,还是难以让自己信服。
有人批评说,被催眠的人会为了迎合催眠师所提议的理论架构,而去捏造记忆或产生偏颇的回答,我认为如此一概而论是不对的。在我工作的时候,我看待每个案例就像初次听闻一般。就算当事人能够克服催眠的程序,却蓄意建立对灵界的幻想,或对死后的生活抱有天马行空的假想,我也能很快发现这些回答和其它案例不一致。我学到一开始便小心盘问的重要性。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人会虚构自己的体验来取悦我。事实上,催眠状态下的当事人从不曾犹豫来指正我误解了他们的叙述。
当我的案例增多,我经由错误和试验发现依照适当的顺序和措辞去询问关于灵界的方法。处于超意识状态下的当事人,并不会很主动地提供灵界中灵魂生活的概括。特定的门还需要特定的一组钥匙。总之,既然哓得催眠过程中何时该去打开某扇门,我也能以娴熟的技巧进入脑中的内存,以便到达灵界的不同地带。
当我对各个阶段的控越来越越有信心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不介意类话题,进而愿意跟我讨论对于来世的看法。在我的案例中,有些当事人对宗教非常虔诚,也有一些人对灵魂这类事没有特别的信念,多数人则介于之间中立的立场,顶多持有个人哲学的包袱。当我更深入研究后,最令我震惊的是一旦当事人回到身为灵魂的状态下,他们对于有关灵界问题的回答,出乎意料的一致,甚至用一模一样的口头禅和图象描述灵界的生活。
即使如此,我并没有因为这么多的同质性而停止钻研。我继续尝试去证实当事人对于灵魂参与特殊活动的叙述。有些案例的叙述存有较多的差异,但那多半由于灵魂境界的发展关系,而非当事人因为本身角度的不同,看待灵界的方式也不一样的缘故。
这项研究的进展其实慢得令人痛苦,但是随着案例逐渐增加,关于灵魂所在之永恒世界的雏型于焉形成。我发现关于灵界的想法与地球上人类对于宇宙定律的信念息息相关。这些由许多不同类型的人所组成的观点,得以说服我去相信他们的陈述。我并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是我发现人死后去的地方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场所,也因此不由得感谢这个关于生命和灵界的宏伟设计。
当我思索展现研究成果的最好方式时,我决定直接以个别案例的陈述,让读者评估当事人回想灵界的过程。我选了几个代表性的案例,其中有我和当事人之间的对话。案例里的证言都是从我催眠中的录音带撷选出来的。本书并不是要以当事人的前世作为主要内容,而是记载与每一世相关的灵界经历。
对于那些难以接受非物质性灵魂之观念的读者来说,头几章所提到的案例解释了灵魂如何存在,以及他们活动的方式。因为版面有限,又为了给读者一个循序之灵魂活动的介绍,因此或多或少简化了每个案例。本书的章节排列方式是为了呈现灵魂从进入到离开灵界的一般程序,同时结合其它有关灵魂的信息。
我从众多当事人身上进行长达十年之久的搜集与研究,以便了解灵魂自死后到下一回转世之间的行程。起初,我很讶异有些人即使经历过无数次转世,他们对于灵界的部分生活却记得的比前几世的投胎经历还清楚。然而基于某些原因,书中的当事人没有一个记得起灵魂活动的完整年表;有些灵界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历历在目,也有些是模糊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