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家子-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聂振邦这么客气的话语,何定邦也笑着道:“聂市长,你太客气了。我一个老头子。即便曾经为梁溪市工作过,如今,只不过是退休了的人。一栋家常便饭而已。这么说,我可就不高兴了。”
“聂市长,老记,我看,还是先进屋再聊。这外面冷。”旁边,朱琢真却是微笑着提点起来。
跟随着何定邦走进房子里面。此刻,在餐厅里面早已经摆了满桌子丰盛的菜肴。
走进餐厅,分宾主坐下,何定邦老记此刻更是从酒柜里面拿出了一瓶特供茅台。
旁边,朱琢真也笑了起来:“老记,您这瓶酒,可算是舍得喝了啊。”
……
酒过三巡,一顿饭下来,聂振邦倒是收获不少。何定邦虽然已经卸职了。可是,梁溪市的不少事情都还是很清楚的。一番交流下来,对聂振邦在未来工作的把握也是有不少的帮助。这一次,老干局的事情,算是做对了。
回来了,看情况,晚可能会有一章。明日开始,全力恢复更新。码多少更新多少。
第342章 老书记的托付
晚宴之后,朱琢真却是率先告辞了。这个时候,朱琢真却是学乖了。这一次,聂振邦虽说是暂时占据了上风。可是,以朱琢真对范常胜和李国华的了解。两人如果就这么一点手段,那也做不到现在这种程度了。虽然,如今何定邦对聂振邦是有种另眼相看的感觉。可是,朱琢真采取的,还是一种稳妥的策略。暂时选择观望。所以,朱琢真这才选择在这个时候告辞。
等到朱琢真走了之后,聂振邦又坐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准备告辞了。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房门口传来一阵开门的声音。一个年约二十八岁左右的年轻男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眉宇之间,依稀还可以看到有一些何定邦的影子。聂振邦此刻也在沉思起来。从何定邦的年纪来看,七十六七岁了。这个人,应该不会是他的儿子,看样子,应该是何定邦的孙子了。
这时候,年轻男子也愣了一下,随即双脚一并道:“聂市长好。”
旁边,何定邦也微笑着介绍道:“小聂市长,和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孙子,何庆军,今年28岁了。目前,在市公龘安局刑侦支队工作。”
说着,何定邦却是板着脸道:“庆军,我和小聂市长,以叔侄论交,按理,你应该称呼小聂市长为叔。”
这句话一出口,聂振邦和何庆军都愣住了。何庆军脸上,明显是有些尴尬。聂振邦要是三十大几,四十岁,那也就罢了。可是。聂振邦年纪比他还小。让他叫叔,聂振邦还真有点难以说出口的感觉。
旁边,聂振邦也微笑着道:“老〖书〗记,我看,你就别勉强了,论年纪,我比庆军还小一岁。咱们之间,各交各的。您就别操心了。”
听到聂振邦的话语,何庆军明显是松了一口气,喊聂市长,或是喊什么,何庆军都没有关系,毕竟,聂振邦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这是应该的。可是,喊叔叔的话,那就显得有些怪异了。
“呵呵,小聂市长都这么说了。我是没有问题的,一切,都依小聂市长。”何定邦呵呵一笑,却是从善如流。
说完这些之后,何定邦却是突然道:“庆军,你去泡一壶龙井过来。”
等到何庆军出去之后,何定邦此刻却是显得有些正sè道:“聂市长,你上任咱们梁溪市之后,说实话,最开始,我是有疑虑和顾虑的。可是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我觉得,聂市长你和其他的干部都不同。”
说到这里的时候,何定邦的脸sè显得很正式。聂振邦也在沉思起来,何定邦话里有话啊。和其他的干部不同,这里面,能够揣摩的意思很多,有可能,是说自己在老干局事情上的坚持和执着。也有可能说是自己和市委〖书〗记范常胜之间和李国华之间的这种交锋。
可是,到底何定邦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聂振邦也在揣摩。沉思了一下,聂振邦也微笑着道:“老〖书〗记,过奖了。我这个人,一贯以来,坚持的一个态度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顿了一下,聂振邦继续道:“老〖书〗记,在我看来。人生一世,草木一生。做人,不能光顾着自己,总得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留下一些什么。谈不上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至少。要对得起自己这短暂的一生。”
这些话,如果是在何定邦在任的时候,对于聂振邦这样的话语,何定邦肯定会是呲之以鼻的,可是,在退了下来之后,感受到了世间人情冷暖,感悟人生之后,何定邦的观念和态度也已经不同了。
此刻,对于聂振邦的这些话语,何定邦没有任何的鄙视,相反,却是带着一种佩服和认可。
何庆军此时也推门而入,一壶龙井放在了茶几上,随即,何庆军却是知趣的退了出去。作为何定邦的孙子,何庆军自然是清楚,此刻何定邦和聂振邦之间肯定是有不少的事情要说。
等何庆军出去之后,何定邦这才微笑着道:“聂市长,茶不好。家里也没有准备什么专门的茶具。倒是让你见笑了。”
说着,何定邦帮聂振邦倒上了一杯茶之后,再次缓缓开口道:“聂市长,我老头子虽然已经是退了有两届了。差不多快八年了。可是。这市里的情况,这市里的一些事情,我还是知道的。”
这句话,何定邦绝对不是吹嘘出来的,据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何定邦十年之前,卸下了市委〖书〗记的担子之后,却还是兼任着梁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职务。这个职务,直到四年之前才卸下。而且,以自己对何定邦这个人的了解来看,何定邦并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人。没有一点依据,没有一点实力。何定邦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
随即,聂振邦也微笑着道:“老〖书〗记,您这么说,可就是谦虚了。谁还不知道您啊。一辈子都在为梁溪市服务。梁溪市能够有今天,要不是您那两届市委〖书〗记,掌舵,力挽狂澜。再加上一届人大主任,为梁溪市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梁溪市绝对是没有现在的成就的。”
恭维的话语,人人都喜欢听。尤其是聂振邦这种身份地位的人说出来的话语,那份量就更重了。而且,何定邦如今无官一身轻。以聂振邦的身份,也犯不着拍他的马屁。这样,就更显得这话语是〖真〗实的。
何定邦听在耳朵里面,也是哈哈一笑道:“呵呵,不提也罢,不提也罢。好汉都不提当年勇。那些过往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再说了。倒是,现在,梁溪市的发展,可是要靠聂市长你们了。”
顿了一下,何定邦的面sè一变,一改刚才那种轻松融洽的气氛,显得有些正式和严肃,微笑着道:“聂市长,市里的情况,相信,以你聂市长的睿智,也不需要我老头子赘述。不过。我倒是觉得。市人事局局长谭淼臻、市水利局局长熊伟以及匮城区区委〖书〗记陆武这三位同志,聂市长倒是可以和他们多交流联系一下。”
说到这里,何定邦也在观察着聂振邦的面sè。这三个人,算是何定邦手下的嫡系人选。三人的年纪,虽然最年轻的都已经有四十几岁了。可是,还算是年富力强,基本上,都还有十年的政治生涯,如果,聂振邦用得好,那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助力。而对于自己来说,也算是给这些手下找了一条好出路了。
从自己退二线到退休,前前后后,这已经是八年的时间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八年的时光过去了,自己的嫡系心腹部下。有的,已经调离梁溪去了江北省的其他地市。有的,也已经退休了。在梁溪市,还有这么三个正处级的部下,这本身,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更何况,人事局以及匮城区区委〖书〗记,这可都是关键职位。这也足以证明,何定邦的能力。能够在范常胜如此强势的压制之下,还能保有这么强悍的力量,何定邦不容易啊。
可是,聂振邦脸上一片古井无bō的表情,即没有〖兴〗奋,也没有任何的惊讶,仿佛,这个事情,不过是很普通的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样,这一份气度,也让何定邦有些佩服。聂振邦能够以如此的年纪,就走到现在的地步,其本身的能力,可见一斑啊。这些人,聂振邦不需要么?肯定不会,聂振邦初来乍到。仅仅是带了两个人过来,一个是公龘安局局长陈乐,一个是市政龘府副秘书长易军。虽说对聂振邦上任的帮助不小。可是,实力明显还是略显单薄了一些。既然需要,聂振邦还能保持如此沉稳的神态。光是这一份沉稳的气势,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沉默了一下,何定邦还是决定开门见山,直接一些。随即,何定邦也微笑道:“聂市长,你也知道。我老头子,毕竟是老迈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过。我还是要说几句,这几个同志,都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陆武同志,当年还担任过我的秘书。论能力,都是很不错的。我相信,有他们的协助,聂市长在以后开展起工作来,还是会有很大的便利的。”
听着何定邦的话语,聂振邦也沉思起来,连续两次强调这些人,这说明。何定邦的决心已经摆出来了,而且,也不是作伪。此刻,这应该算是何定邦的一种托付,将他手下的这些人托付给自己。一方面,何定邦自己是没有那个能力了。另外一方面,对这些人的前途也是一个帮助。
当然,对于自己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天大的好处。有了这些人的加入,这对于自己在梁溪市的工作开展也会有巨大的促进。想到这里,聂振邦随即也点头道:“老〖书〗记的话,我是信得过的。既然老〖书〗记都认可的同志,我看就错不了。我看,明天正好有时间。可以去匮城区视察调研一下。”
话音刚落下,聂振邦的手机却是突然响了起来。!。
第343章 群访事件
聂振邦lù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毕竟,这个时候,在参加老书记家宴的事情,去接电话,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倒是何定邦,此刻却是讪然一笑。很理解的说道:“聂市长,你事情多。别为了一个老头子而耽误了你的事情。”
看了面的来电显示,赫然是易军的冉话。对于易军的xìng格,聂振邦还是清楚的。在知道自己在何定邦这里赴宴。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易军是绝对不会打扰自己的。
随即,聂振邦也不客气,站了起来,走到书房外面,接通了易军的电话。刚开口,电话那头,易军的声音显得很急切:“市长,事情不好了。根据可靠消息,市轻纺一厂、二厂以及市棉纺织厂的职工已经秘密联络起来了。这几个厂的职工准备明天一起去市政府静坐示威。”
一听到易军的话语,聂振邦心头就咯噔一下,‘群访事件’、群访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群众xìng的活动,具体是指,老百姓在生活或是工作之中,为了对某一些事物表达不满。群体聚集越过直接领垩导层次,向政府高层表达民意和诉求的一神方式。
群访的发生,一般来说,必定是矛盾冲突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状态,或者说,老百姓已经对直接的上级萃理单位产生了不信任。
这个时候,已经面临爆发点的群众,就如同是一个火药桶,一旦政府处理不当,稍有不慎,出的就是大事。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