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你能行:微软精英的职场心里话 >

第2部分

你能行:微软精英的职场心里话-第2部分

小说: 你能行:微软精英的职场心里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面对这个问题时,你有很多顾虑——父母的意愿、生存的压力等,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试想:如果你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所有时间只够做一件事,你还会为其他的细枝末节多费脑筋吗?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想有点成就,那你一生也只能做一件事。当然,可能你累吐奶了连一件事也做不好。这样看来,其他的事情都是在为这件事作铺垫——上不上大学、上哪个大学、是否要出国、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去哪个公司,等等。这些都不成问题,只要你知道你一生中要做什么,你就知道如何选择,就像那个13岁的孩子。
这个方法在职业规划中也被经常用到,我们称之为“终极设想”。如果你正为自己将来做什么而苦恼的话,不妨想想你退休时的状态。你希望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退休,这个答案中很可能就包含了你对自己的职业期待。
在我主持的MSN《职场人生》节目中,一位网名叫“和尚”的网友非常喜欢心理学,但是目前从事的是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工作。他非常苦恼的是自己到底要不要把心理学作为职业,他甚至还想自己先做几年产品经理,积累点资金,然后考心理学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但是时间一年年过去了,他始终也没有将兴趣付诸实践。当职业规划师抛出“你想以什么状态退休”的问题时,他若有所思,希望那时候自己是一个心理学专家。
于是,他决定去了解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状态,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与工作状态,同时准备去找这些人了解情况,再决定自己下一步从哪里开始。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知道自己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路上的一切障碍,都只是风景!
我很喜欢电影《*岁月》中的那句台词——有些人能够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非常清楚,他们依循着自己的内心来行事。这些人变得疯狂,或者成为传奇……

你喜欢什么?
要什么就做这么,这个逻辑很好,可问题是,很多人偏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不妨想想你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话听着有点玩世不恭吗?其实一点儿都不是。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你做得一定不开心,不信你就看看下面这段话——
“我不喜欢这份工作,虽然它被很多人说得好得不得了。也不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很清楚,那种枯燥、单调、整天写一些自己看了都掉鸡皮疙瘩的材料的工作,对我是一种折磨。为了我的将来,我必须早点儿离开……文字太无力,根本无法表达我急切想离开这里的心情。开始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内心的这些困惑如同一张大网,铺天盖地而来,让我束手无策。”
以上文字节选自一位网友给我的来信。看过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有一张大网,铺天盖地而来”,让我感到窒息。小时候我们学鲁迅的文章,经常能听到“吃人的社会”这一说法,当时不是很理解,社会怎么会“吃人”呢?现在,从这位网友的文字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工作也会吃人”。如果你做的事情自己不喜欢,但是你每天又必须浸泡在这份工作中,那么久而久之,你的生命、你的激情也会被这份工作吞噬殆尽。
我到现在已经能够体会到兴趣爱好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它也是你今后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的基石。郭德纲说他小时候就喜欢唱戏,一路坚持下来,火了;小沈阳说他就喜欢在舞台上的感觉,一路坚持下来,火了。能把爱好做成事业是幸福的,当然也要越做越快乐,否则越做越痛苦,那就只剩事业,连爱好都没了。
2010年春晚,王菲的一首《传奇》让人听得如痴如醉,现在很多人知道了,这首歌其实是八年前的一首老歌,它的原唱就是今年出镜率颇高的*。他1994年被保送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国家广电总局担任网络工程师。两年后,他毅然离职,与校友卢庚戌一同创办“水木年华”乐队。在“水木年华”风头正劲的时候,他再次选择了离开……
今年春节之后,我在MSN《职场人生》中采访了*,他说当年之所以离开大红大紫的“水木年华”,是因为他与卢庚戌在音乐理念上产生了分歧,他无法容忍把自己不喜欢的音乐放入唱片。他说现在的音乐更像奥运会,都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但是他喜欢优雅的,他喜欢把声音控制得很细、很远……他的新专辑叫《音乐傲骨》,他说自己一直在坚持着这份傲骨,在音乐的问题上,他从不妥协。
*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他只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完全是在按照“内心的召唤”行事。访谈中,他的话不多,但是很精练。网友问他为什么新专辑中没有了手记,他说是因为写不出来了,不喜欢写就不写;他说他之所以能一路走到今天,还是源自心底的那份“热爱”……
有的朋友可能会提出质疑:所有的爱好都能当工作干吗?凡事无绝对,但只要你能把自己的兴趣与当今社会中的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不愁找不到属于你自己的那片天地。
比如有的朋友说,我就喜欢玩网络游戏,除此之外对别的都不感兴趣,但是这个能当工作来做吗?回答是当然可以。眼下互联网公司中最赚钱的产业非网游莫属了,如果你痴迷于网游并有独到的见解,在史玉柱眼中你就是个难得的人才。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中都设有“用户体验中心”这个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用户的需求并改进产品,从而使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如果你是资深的玩家,你肯定明白这群用户的需求;如果你加入网游公司,一边玩游戏,一边提意见,一边拿高薪,岂不乐哉?
还有的朋友看起来像抬杠,他说自己就喜欢睡觉,这个也能当工作吗?答案是当然可以。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酒店试睡员”这种职业,它不仅是一份非常舒服的工作,而且据说最高月薪可以拿到万元以上,其基本工作就是到各地的酒店轮流住宿,然后撰写住店评论。“酒店试睡员”要求应聘者具有敏锐观察力与感受力,热爱旅游,乐于分享所见所闻。这种职业最早在国外出现,不过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很多旅游网站已经开始试水这种业务。
就连这种最简单的“玩”与“睡”都可以成为工作,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做,但玩也要玩出水平,睡也要睡出感悟。关键是你怎样做得比别人好呢?如果你不喜欢、不痴迷、不专业,那恐怕这种美差就与你无缘了。
问题到了这里似乎简单了,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迷茫呢?事实上,就是偏偏有很多人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为什么呢?
2009年,小沈阳火得一塌糊涂。一时间,他的口头禅“这是为什么呢”成了很多人模仿的经典句式。在娱乐至上的年代,这句颇具哲理意味的反思看起来也不那么严肃了。我们这次面对的问题似乎也让人哭笑不得: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感到迷茫呢?为什么许多人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了呢?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们思考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时,也许会觉得无从下手,那么不妨先回顾一下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看看是否能从中发现什么——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能找到一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不到结婚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洋房、汽车娶不了媳妇……
上面这段关于80后的描述,在网上广为流传,甚至一度一天当中,会有多个朋友通过聊天工具发送这段话。毫无疑问,它写出了80后的心声——“这世界变化太快,而我们什么都没赶在点儿上。”
我是80年2月出生的,可说是80后的老大哥了。看了网友的总结,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这一代人正承受着时代的剧变——我们这一代人,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出生的,改革带来的变迁都无一例外地作用到我们身上。
然而,与巨大的社会变革相矛盾的是,我们根本没有准备好,甚至可以说没有做任何准备。我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下,我们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学习上。即便高中的政治课中提到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更多的时候,我们根本意识到这场变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只知道背背概念,知道每道问答题需要回答几个得分点。
当我们进入大学的时候,突然觉得一下子自由了。远离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4年后的就业更仿佛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于是大多数人在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中放纵了自我;于是我们看到大批大批的学生在网吧中包夜,成双结对的俊男靓女出入校园。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图书馆门前的长队,只是这种情况更多的时候发生在期末考试前的突击时刻……
总而言之,在我们真正走出校园之前,我们对这个社会是知之甚少的,即便我们蜻蜓点水地参加了几项社会实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各行各业的工作究竟如何开展、其中的从业者需要什么技能、他们的工作状态如何、他们面临哪些压力与痛苦等问题都几乎一无所知。
于是,在我们走出校园的那一刹那,就好像黑暗的屋子突然打开了窗,耀眼的阳光射进来,一下子什么都看不见了!
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找到自己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这是每一代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但轮到我们80后这一代的时候,社会变得太快,相对来说,给我们留下的自我认知时间被大大压缩,这个过程也就显得特别漫长与痛苦。
80后的父辈们的青春是可以被“安排”的,而我们连“被安排”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只能自己在谋生中不断探索。另一方面,80后又是自我意识逐渐清晰的一代,年轻人内心中渴望独立与被承认的冲动随着欧美主流文化的扩张逐渐被唤醒、强化。
我们小的时候有了流行歌曲,我们渐渐懂得美了,渐渐知道了酷的感觉——虽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词。小虎队,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偶像派”;BEYOND、郑智化让我们心潮澎湃;“四大天王”可以让小女生们整个演唱会都在尖叫;王菲的个性与叛逆更是让很多人如痴如醉……
流行的力量是巨大的,特别是文化的流行更能潜移默化人们的心智。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我们相信自己就是英雄。但,我们这种自信却有那么一点儿盲目。当我们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陌生的现实”与“盲目的自我”的强烈碰撞。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接踵而至,于是我们愈发感觉到“陌生的现实”如铁一般坚硬,而“盲目的自我”却被碰得头破血流,愈来愈困惑,愈来愈找不到方向。
或许,这就是我们迷茫的原因,这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的原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我们可能还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