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

第16部分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第16部分

小说: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过了,就不算遗憾,又何苦计较得与失、高与低的形式呢?

==================================

==================================

==================================

==================================

第八章 从左手交到右手(1)

王卫宾

当心像明月一样时,有水就有月;当心要像天空一样时,云开现青天。这时,快乐象把左手交给右手一样容易。

享受人生的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屋内阴暗潮湿,发散出淡淡的霉味。

有一次妈妈外出给他们买回来两个香包,挂在他们的床头上。香气弥漫在屋子时,兄弟两个都很高兴,互相告诫,不要打开窗户,以免香气跑掉。

这时,哥哥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对弟弟说,妈妈经常把我们的被子拿出去晒,阳光一定很好,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

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潮湿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有了阳光,再加上香气,我们的房间不就可以温暖芳香了吗?”

妈妈笑道:“要香气,就必须关住窗户,要阳光,就必须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阳光和香气怎么可能都有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东西需要我们紧紧抓住,便另外一些东西,却需要我们把封闭的心灵的窗户敞开才能拥有。

钱钟书先生曾经这样总结窗户与门功用的不同: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是啊,只需要打开一扇窗,我们就可以安坐在屋里享受春天,所谓“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就是这样一种乐事。

如果我们把门来喻作向外界去追求去奋斗的起点,一切财富都从门里进来,又都从门里出去,因此门代表了欲望和占有;而窗只让我们观赏,春光从窗户里进来,只要我们有安详的心情,就可以无限而且永远地拥有,因此窗户是享有生活的意境写照。

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这里就把窗户与人生的智慧联系起来。虽然并不是每天都有好的阳光,但是我们只要心中开了一扇心窗,就能享受外界的阴晴圆缺。

可是我们占有财富,追求名声,以为是在给自己的的人生创造和积累快乐。我们以为能够得到满屋的阳光,却没意识到:阳光再灿烂,能不能照亮屋子只取决于一扇窗户。我们能够为人生所做的唯一有益的事情,就是打开挡住阳光的门窗。

在海边,有一个游客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游客对渔夫抓这么好的鱼恭维了一番,问他要多少时间才抓这么多?

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

游客又问:“你为什么不呆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

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游客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面带喜色地说:“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晒晒太阳,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游客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MBA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游客回答:“15到20年。”

渔夫问:“然后呢?”

游客得意地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渔夫问:“然后呢?”

游客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别墅里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鱼散散心,跟孩子们玩一玩,再去跟女朋友睡个觉,黄昏时到酒吧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罗!”

渔夫说:“我以为我现在准备干什么呢?”

有一天,戴奥真尼斯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晒着太阳时,亚历山大大帝前来探望他,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可赐予他想要的任何东西。戴奥真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闪到旁边,让我可以晒到太阳。”

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许就是这种知足的境界吧。

美丽在自己心里

一个孩子把妈妈拉到厨房里,告诉她,他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

妈妈看着孩子神秘的样子,不由笑了。她问:“什么发现?”

孩子说:“我发现在每个苹果里藏着一颗小星星。”

妈妈睁大了眼睛看着孩子,迷惑不解。

于是,孩子开始向妈妈演示他的发现。他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苹果,然后用水果刀用力切开。不过,他不是从茎部到顶部这样竖着切,而是横向切开了苹果。

孩子拿起苹果给妈妈看:“妈妈,多么漂亮的星星啊。”

妈妈也不由得由衷赞叹:“是啊,多么漂亮的星星啊。”

如果自己的心中没有美丽,那么世界也就毫无美丽可言。我们缺少的不是美丽,美丽其实源于我们的内心,就与我们如影随形,我们缺少的是发现和感受它们的心灵。

许多人被自己的现状所困扰,觉得现状并不是自己预期的生活。孤独困窘、贫病折磨,这样失意的日子该怎么过?而没有这一切、完全一帆风顺的人生又该怎么过?困顿得不耐烦,闲适得不耐烦,单调得不耐烦,总之对现有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不耐烦。

莎士比亚就曾对生命作过这样的概述:

你并不快乐,

因为你永远追求着你所没有的事物,

而遗忘了你所已有的事物。

你并不固定,

因为你的容颜像月亮一样随时变化,

你即使富有也和贫穷无异,

因为你正像一头不胜负重的驴子,

背上驮载着金块在旅途上跋涉。

人就总是这样,山底下的仰视山峰,无比敬仰,无比向往,以为那上头风光独好;而上得山顶的却又对空长叹“高处不胜寒”;围城外孤单的人向往着走进那温馨的灯火,围城内看似恩爱的人儿却想要出走,想象着过另一个世界的美丽。

诗人在天堂祝愿我们说:“愿我们在尘世获得快乐。”可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有缘消受尘世中的快乐呢?

让我们细细点算一下自己的日子,看一看快乐在什么时候充满心间?

在朝九晚五之间的过程中,还是8小时之外?是星期一到星期五,还是星期六和星期日?是每月特定的某几天,还是提前筹划了好久的年假?

是运气好到每一分,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那么安详和滋润?或者相反,只有那么几个瞬间,或曾经的几年?或者干脆无奈地摇摇头?

让我们的思绪在曾经涉足的每个地方徜徉,看一看快乐在哪里随风飘荡?

是在那片桌上堆满文件的格子间?那幢装修不错的写字楼?那张刚刚能伸展开手脚的床?那间费尽了我们心思的小屋?那座动不动就来场瓢泼大雨的城市?或者放满了热水的浴缸?一杯咖啡端起来之后的阳台上?阳光照耀的草坪上,还是在去西藏的路上的背包里?

是一直在疾步要去到的那个地方?还是我们脚此刻踩住的这块草坪?

让我们调动每一束神经末梢,回味一下快乐曾经驻足于什么样的感觉?

是看着自己帐户上的数字飞速地?跳跃增加的?眼花缭乱?是从一个个品牌店里提回购物袋的重量?是卡布奇诺和爱尔兰咖啡的新鲜香味?或者是让一张大碟把音乐播洒时的节拍?或者是一部部好莱坞大片的震撼?或者是对着鱼缸里摇头摆尾的小金鱼喃喃自语?

这样一想,我们就能发现,上次那种甜美安详的感觉来造访的时候,

一天晚上,一个苦恼的人来到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花园,里面住着一些伊壁鸠鲁的弟子。

他进去以后,他惊讶不已。因为他看到这些人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像国王那样生活,像神那样活着。他们整个的生活就是喜乐。当他们去小溪洗澡,那不只是洗一次澡,那是顺着水波起舞,那是和着流水的节拍歌唱。

虽然只有面包和盐,甚至没有黄油,这些人每天都有一场欢乐的盛宴,因为他们如此满足,认为自己不再需要什么。这一切给访问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问伊壁鸠鲁:“下次我来,我要给你们带些礼物。你们要什么?”

伊壁鸠鲁说道:“给我们时间去想想,我们从未想过会有人给我们礼物,我们从自然接受了那么多的馈赠。但如果你坚持,就请带些黄油来,别的没什么,黄油就够了。”

这是一种内心的安然与自由,是人世间的一种风景!

这不意味着他要去喜马拉雅山,或逃到西藏去。不!他仍将立足于他生活的地方,但以一种不同的品质立足于此地。他将去爱、去同情,各种关系也将存在,但他依然是自由的。

能够快乐和安然地面对美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更直接地依赖于我们的心灵。如果我们的心灵麻木了,分不清什么善恶美丑,纵有花不完的钱,也难享受真正的快乐。

为能发现美丽,享受快乐,我们不仅要“向外用力”,而且要“向内用力”。向外用力就是参与社会的协作与竞争,就是积极工作、努力赚钱。向内用力则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境界,培养自己心灵对真善美的敏感。如果我们有较高的境界和敏感的心灵,就能经常地享受快乐。

中国古代哲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宏旨和情趣,例如,程颢窗前杂草丛生,甚至掩没了台阶,有弟子劝他割掉。他说:不用,这样可以常见到造物的勃勃生机。他还建了一个小池,养了几尾小鱼,经常站在池边玩赏。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可以看到万物自得的意趣。”

杂草和小鱼,在现代人看来不过如此,但是程颢却能从中看到自然界的生机和万物自得的意趣,这就是古人所能享受到的快乐。现代人有几个能见得自然物之“生机”和鱼的“自得意”?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个测试:假如有来生,我愿做——(男人、女人)。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他们如生而为另一性将生活得更好。更有一人语惊四座,他说来生他愿为一只熊,饿了就去觅食,累了倒下就睡,若欲望来了便在阳光下追逐交配。

总而言之,这个测试的结论是女人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