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婿-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名远再不聪明,也听清楚了李小婵话里警告意味甚浓,他若安分守己,自然是皆大欢喜,他若是敢有所图谋,只怕李小婵就会毫不容情了。活了三十几年,被自己的女儿逼到这份儿上,李名远气得都想杀人,但是想到那些家产如今都在李小婵的名下,李小婵又在姚士卿的保护之下,他顿时失了力气,双眼无神,颓丧懊恼地跌坐在椅子上。
李小婵见状,知道这一关自己是闯过来了,心底顿时松了一口气,扭身出门,自去忙碌了。
第三十章 求亲
日影渐斜。
文娴看了看一身颓唐的李名远,又看了看西沉的太阳,犹豫半晌,最终扭身出门去了灶房,准备一家人的饭食。刚才李小婵虽然没有明着说要她怎么样,但是文娴很清楚,那句“各司其职”里,既警告了李名远不许惹是生非,也告诉了她要继续承担家务的。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李小婵过得简直是舒畅无比,身傍钱财无人管,人生真是太美妙了,连带着替李名远还汤药费的时候,她都没有皱下眉头。
田地渐渐地披上了一层新绿,麦苗的清新的香味飘散在风里,让人陶醉。
时序轮换,一场小雪纷纷扬扬地漫天飘洒下来,冬天渐冷。
李小婵换上厚棉衣,戴上了棉帽,进城去买些肉食好过冬,因为之前喂养的两只猪,已经被她喂肥卖了。
原本李小婵是打算让李名远去城里买的,但是想到李名远一天到晚地惦记去城里跟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厮混,她便打消了念头。反正冬天闲着也没有什么事,她就当是出去活动活动筋骨,进城看看热闹。
一出门,就碰上李大娘领着她的小儿子李小龙也要一起进城,遂结伴而行。
一路上,李大娘有意无意的,总是对李小婵说起李小龙,而李小龙也在一旁,不时地偷瞄李小婵。
一开始,李小婵并未在意,但是次数多了,她难免生疑,却猜不透李大娘母子俩的意图,只能当做没看见。直到李大娘玩笑似的说了一句“将来大娘要是有小婵你这样懂事能干的儿媳妇,只怕睡着了都能笑醒”,李小婵才蓦地觉醒,李大娘这是有意撮合她和李小龙呢!
要说这李小龙,与李小婵年纪倒也相当,十四岁,身材魁梧,又能干,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为人也实诚,家境尚可,在外人看来,和李小婵倒也算是一对良配。
但是李小婵一直都将李大娘一家当作亲人来看,李小龙在她眼里就跟哥哥一样,她怎么可能会嫁给他?再说了,李小婵现在一门心思地想着发家致富,暂时也没有成亲的想法。
不好驳了李大娘的面子,李小婵便只当是自己没有听懂李大娘话里的意思,抿嘴儿一笑,转而说起麦子的事儿。
李大娘碰了个软钉子,讪笑一声,也不再提这个话。
一旁的李小龙却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他爱慕李小婵,是早就有的事了。
那个时候的李小婵,还不是现在的李小婵,那个时候的李小婵柔弱、安静、乖巧、懂事,还有一丝可怜,遇到事情不会像现在一样冷静地处理,总是怯弱地躲在角落里哭泣,让人心疼,忍不住想要去呵护。
李小龙从小便觉得,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保护这个小姑娘,不让她再受一点委屈。
可是李大娘对此并不赞同,因为李小婵有对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父母。但当时李小婵的祖父母尚在人世,身体康健,又能干,李大娘想着要是李小龙真的喜欢,看在懂事的李小婵的份儿上,她也能勉强接受。
谁知道李家老两口会因为一场风寒,才五十出头就前后脚地没了,更没想到的是,李名远和文娴夫妻俩竟然在此之后,一直要靠幼女李小婵养活。
不想儿子以后受累,再加上之前她一直都不喜李名远的做派,李大娘便坚决反对。先前她让李小婵偷偷地攒嫁妆,一是真心为了李小婵着想,二也是想要李小婵早些找好婆家,趁早断了李小龙的念想。
可是,李小龙天生反骨,李大娘越是反对,他越是坚持,尽管现在的李小婵让他觉得陌生,难以靠近,再也没有小时候的感觉。
母子俩便这么杠上了。
直到最近,李大娘见李小婵逐渐当家作主,今后不会太受李名远和文娴的拖累,这才逐渐松了口,甚至在今天还亲自说起这事,想要亲自替李小龙求亲。
谁知李小婵竟像是完全听不懂她的话一般,自顾自地说起田地里的事儿。李大娘一时捉摸不透,李小婵是真不懂,还是装傻,只得按捺下心焦,胡乱跟李小婵叙些家长里短。
李小龙则是绷着脸,挑着担子一个劲儿地往前走,落李小婵五步远。
三人各怀心思,终于进了城,一起朝肉铺走去。
李小婵和李大娘一路挑挑拣拣,花了小半个时辰,才各自买了鸡鸭鱼肉之类的,满满得装了一箩筐,分开放在担子两头的箩筐里,至于蔬菜,家家都储备有萝卜白菜的,地里还有菠菜之类的,倒也不需要多买什么。
李小龙依旧是一言不发,只管挑着担子走在前面,只有李小婵主动跟他搭话时,他才简短地回答几个字,之后依旧是沉默。
李小婵只觉得这沉默将自己压得有些气喘和不自在,但是也没有办法,感情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儿,不能草率决定,随便将就。
李大娘也有些头疼,要说自己的儿子别的毛病都没有,就是喜欢生闷气,闷葫芦一个,也难怪一直以来李小婵虽然跟自家亲近,却没有对李小龙表现出特别的意思。
三个人之间气氛很僵。
直到走到了一家成衣店门口,遇到掌柜的热情地招呼生意,李大娘和李小婵兴致勃勃地去买衣服,气氛才稍微缓和一些。
李小婵和李大娘在店里挑衣服,李小龙就闷坐在店里的长凳上,担子放在脚边。
李小婵给自己挑了一套桃粉色的外衫和长裙,又帮着给李大娘挑了一身墨绿色衣裙,想了想,又顺手给李名远挑了一件藏青色的外袍,给文娴挑了一件同色系的罗裙。
结账的时候,李小婵说好说歹,才让李大娘同意全部由她来付账。
李大娘一脸的开心暖意。
李小龙却闷着头,不大乐意,在他看来,李小婵若是嫁给自己,那她的账单都应该由自己来付清,怎么能让李小婵出钱帮他母亲买衣服呢?
第三十一章 再遇王梅香
李小婵和李大娘各自抱着包好的衣服,一脸笑意地正要招呼李小龙离开,却见有人堵在的门口,其中一个嫌恶地指着李小龙脚边的担子,尖声道:“掌柜的,你们店里什么时候阿猫阿狗的都能进来了?这一屋子的肉腥味儿,难闻死了!还不快点把人给赶走!”
李小婵听着这声音有点耳熟,顺声望去,便看见细柳正掐着腰,颐指气使,嘴巴张张合合的。再往后看去,是王梅香和姚馨,还有一个眼生的丫鬟。
李小婵看见细柳的同时,细柳也看见了她,脸上的表情顿时僵住了,有些惊愕和不自在,生生吞下了下面的话。
王梅香顺着细柳的视线,就看到了正抱着衣服的李小婵,却并不认识,便出言问:“细柳,你认识她们?”
细柳还没有作答,倒是小个子姚馨先嘟囔了一句,问细柳:“是你的熟人?”
显然,对于李小婵,姚馨并没有印象。
想到姚馨一向骄纵,眼高于顶,不记得李小婵这等小民也在情理之中,细柳便立刻柔声道:“小姐您不记得了?她就是那日雨天进府找大人的李姑娘。”见姚馨依旧一脸茫然,细柳又说:“就是前段时间捐粮的那一个。”
姚馨顿时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个路人甲,却撇撇嘴道:“那又如何?每天进府找我爹的人多了去了,非富即贵,我哪有功夫一一记住闲杂人等。掌柜的,还不快点让她们买完衣服赶紧出去。”
姚馨整日里养在后院,不知道姚士卿重重褒奖李小婵捐粮一事,王梅香却是清楚的,因为姚士卿捧李小婵,就是给她们王家看的!这么想着,王梅香看李小婵的眼神便有了十分冷意。不过王梅香很清楚,这个时候得罪李小婵,那是在打姚士卿的脸,给自家找不痛快,于是她忍下了心里的怒火和恨意,恭顺而亲近地站在姚馨身边,不动声色。
王梅香眼底的冷意让李小婵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想到自家和王家的恩怨,李小婵忙劝住了愤怒的李小龙,招呼李大娘迅速离开了。
直到拐出了街角,那如芒在背的感觉才渐渐消失。
李小龙对于李小婵怕事的行为很是不满,但是又觉得李小婵这么做也是为了他好,心底便暖了起来,之前的事儿被他一笔勾销,一路上恢复了往日的欢笑。
李小婵面上微笑着应承,心底却一阵冰凉,只觉得一片前路一片幽暗,而她踽踽独行,孤独,艰难。姚知府的名号能用一时,还能帮得了她一世吗?她总得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然而小户人家的女子,想要独自撑起一片天,谈何容易。
来年开了春,麦子节节拔高,李小婵还是没有想出法子来。为免徒生烦恼,李小婵便把精力都放在田地里,不再想这些事儿。
转眼清明至,杏花微雨尚凉天。
每逢此时,李名远都要做一篇长长的祭文,到坟头烧给九泉之下的父母,一表哀痛思亲之情。
李小婵却是从未去过,一来女子大多没有上坟的资格,二来李小婵自己心里也不大愿意去,虽然鬼神之说大多是谣传,但连穿越这种事都能发生,保不准李家老两口真的有在天之灵,一下子就戳穿她这个假孙女的真面目,别因此降下什么罪罚。
现在李小婵私自将家产都转入自己名下,自然是更不愿意去了。既然地里去不了,李小婵便放了自己一天的假,打算去城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生钱的好门路。
正待要出门,却被文娴拦住了。
“小婵,”文娴面色发窘地哀求道,“娘能跟你一起去城里转转吗?”
看着李小婵一脸的渴求,李小婵这才想起,自打李名远纳了红姑之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的,连带着文娴都被李名远整日地拘禁在家里,快一年没有进过城了。真是可怜,李小婵心底暗叹。
“当然了!”李小婵笑道,“我先前进城都是有事要忙,娘又要留在家里照顾爹,这才没有招呼您一起去。眼下正好没有什么事,咱们就一起去城里逛逛,给您添几件新衣。”
对于懦弱的文娴,李小婵虽然谈不上什么好感,但也不至于像对待李名远一样,心生厌恶。
文娴忙感激地点点头,说:“你等我进屋收拾一番。”说着,不待李小婵答话,便一溜烟地小跑进了屋子。
李小婵看着文娴欢欣雀跃的样子,心底有些微酸,这就是古代妇人婚后的生活吗,只要丈夫愿意,就能把你拘禁在家里的一方天地里,做牛做马?还是说,因为遇上了的是李名远,文娴才过得如此凄凉?
正在哀叹间,文娴收拾妥当,从屋里出来,身上穿的是李小婵年前买给她的冬衣外衫,虽然有些厚实,但现在也还穿得。一头乌发也被挽得整齐匀称,衬得文娴的小脸愈发得精致,薄施粉黛,让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不少。
不得不说,文娴也是个美人,加之嫁过来之后虽然受李名远的气,但也承受李名远的关怀,又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一番打扮下来,竟不像是三十出头的人。
李小婵微微一笑,赞道:“娘长得真美。”
文娴脸红了一下,笑嗔道:“小丫头,打趣起你娘来了。”
说完,两人都愣了一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