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带着庄园去古代 >

第106部分

带着庄园去古代-第106部分

小说: 带着庄园去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强媳妇腾地一下从小凳子上直起身子来:“姑娘真打算做这些?”
但凡是乡下的豆腐作坊,都是小本经营,靠的也是自家的几个人手,并不用另外雇人;因此上就算做豆腐时捞上两张油皮,或是天气炎热时、将卖不掉的豆腐浸过盐水再晒一晒,也是权宜之计,并不曾形成规模。
而姑娘说的这些,分明是想大规模做起来,叫什么,叫豆制品加工?如此一来这可就真是个天大的好事了!
叶蕙点头微笑——严强媳妇想得到的,她早就派四喜发财轮班出去打听过了,宁州城当真就没有太大规模的豆腐坊,就算有,白豆腐是主要产品,豆制品加工都没什么气候,不足以与她的设想相争。
至于等她的豆制品上了市,有人想仿制,她也绝不会叫那些人如意。豆制品的制作方式不说上百,也总有几十种都在她脑袋里装着呢,隔三差五推出去两样,山寨终究是山寨,只能跟在她身后远远的闻风儿罢了!
再说了,她手中还有辣椒和番茄这两种利器,更有各式的果子汁呢。
香辣豆腐干和番茄豆干儿这东西,还有果汁儿甜豆干,一时半会儿谁仿制得了?除非去她家菜园子高价买辣椒和番茄去,再不然便去南北货铺子购买她的果汁儿,她还多赚了辣椒番茄并果子汁的钱。
她又有林诚与各大酒楼饭庄走下的关系网在手,只要豆制品加工作坊办起来,许多种豆制品都是鸳鸯锅子的好配菜,何愁赚不到钱?至少要比卖豆子赚得多,还将佃户们的生活也带好了不是?
另外几人闻言也都忍不住跃跃欲试了,就连严强也叫起好来。众人也便七嘴八舌商量起来,那豆腐作坊究竟建在庄子里的什么地方最最合适,最终得出一致结论,作坊时时刻刻离不开水,不如就建在井边。
叶蕙便将这几日加班加点画出的图纸拿了出来,递给严强道:“严大叔就按着这份图纸找匠人开始建造吧,等匠人头儿来了之后,勘察好地点便叫他仔细算一算,需要多少工钱和料钱,我会差人送过来。”
“至于作坊建好后需要的人手,两位严妈妈多操些心,将佃户家的女人们聚一聚问一问,愿意来做工的便登个记记上名儿,等待要开工时,再分配各人该干的活计。”
“工钱先不用跟她们讲明白,工种不一样,拿的工钱也不一样,做粗活的有做粗活的价儿,做细致活儿的是另外一个价钱,早说了未免叫人转心计,个个儿都想抢那赚钱的差事。”
严强媳妇笑说姑娘想得周到,严壮媳妇却不免发问道:“那活计到时候如何分配,姑娘是怎么想的?”
叶蕙轻笑:“几十家佃户家的女人我还认不全,自然全靠两位妈妈提点我一二,谁家的媳妇心灵手巧,谁家的媳妇力气大,谁家的媳妇偷奸耍滑只会动嘴皮子,到时候两位妈妈都跟我说说,咱们再仔细商量着看。”
“虽说我心里有数儿,许多豆制品的做法不怕被人跟风,可若是从咱们作坊传出配方去,那也是叫人挠头的事儿,介时做配料那一个环节,也需要两位妈妈多多操心盯着些。”
严壮媳妇何尝不知道做粗活和做细活儿的区别,她之所以这么问,也是想掂掂主家姑娘的斤两——做豆制品有配方就成了,打理产业却不可能靠着几张方子就能成事儿。
如今听得叶蕙这么一说,严壮媳妇微微有些窘迫的笑起来。姑娘能将庄子这样放在心上,比她原来的主家好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了,她还不知足,还要掂量人,真是有些不应该啊。
叶蕙却浑不在意,反而真诚笑道:“我年纪小,想事儿做事儿未免有不周全的地方,两位妈妈时刻提点我一些我才欢喜呢。”
她说的是真心话。
在现代时她倒是对管理农庄颇有经验,严家妯娌如今被她委以重任,就好比现代的职业主管;可现代的管理办法如何能原样照搬到古代来,只说她这年纪摆在这儿,就算她手中握着严家四口子的卖身契,太过托大也未免叫人不服呢。
再者说,叶天成还活着时,她只是个万事不管只认开心就好的小女儿,如今虽然也能独自扛起家业,靠得不过都是些小聪明,并不是万般时候皆管用呀。
严家两妯娌在这农庄上住了十几年,人脉交际处处都足以提点她了;若是先叫这两人服了气,接下来的一切都好办了。
“梅子出去一趟,去马车上将那几个小罐子拎进来。”叶蕙嘱咐梅子。
待梅子离开后,她便笑着对严家这四口子道:“前几日我差人上街买了些豆腐并白水豆腐干,在家中厨房试做了几样儿豆制品,等梅子拿来后你们都尝尝,若是都觉得味道不错,咱们的豆制品加工作坊就照着做起来。”
香辣豆腐干,五香卤豆腐干,梅子汁渍豆干,花雕酒素肉片,四个小罐子已经被梅子打开盖子,端端正正摆在红木托盘上端到众人跟前,浓郁的香气不停地往众人鼻孔钻。托盘里还摆着几支竹签,连筷子都不用,直接插着吃就成了。
“姑娘竟然能将小小豆腐干做出这些种味道来,还有个酸酸甜甜的?!”向来老实憨厚的严强又惊又喜,口中还含着食物,便夸口称赞起来。
╭(╯3╰)╮




☆、第一百四十八章 树苗

又过了半个来月,陈三回来了。守门的王二叔见他只有一人儿,往他身后瞧了又瞧也没找到常胜,立刻就慌了神,拉着陈三就询问起来,两人好端端的一起离开家,为何就回来一个啊?
王二叔本就不知道这两人离开家去做什么,陈三也不会说,笑着抚慰说常胜没事儿,过些日子我还去接他,便牵着马进了院。
等陈三洗过身上的灰尘,叶蕙也从后院出来了——先听说去杭城的人回来了,她还有些吃惊,如今知道是陈三一个人回来的,她这才放了心。
石榴却有些不解,一边往外走一边低声问:“陈三哥将常胜一个人留在杭城,姑娘怎么反而不着急了?”
叶蕙笑回道:“当初杭城常家的人能顺藤摸瓜找到咱们家,常胜的身世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转头若是他俩一块儿回来了,岂不是认亲不成或是出了什么差错?”
“如今陈三哥自己回来了,也就是说他都觉得将常胜留在杭城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你觉着呢?”
石榴笑着点头:“还是姑娘想得透。”
话是这么说,石榴心中还是有些不得劲儿。常胜干的这叫什么事儿啊,陈三哥大老远的陪着他跑了这一趟,他回头反打发人家一人儿回了宁州,也太不仗义了啊。
叶蕙轻叹一口气。她到底想得对不对,等一会儿见了陈三就什么都知道了;至于石榴的不快,她心中也不是没这么想,可想这些有的没的有什么用呢。还是见了陈三后问清楚再说吧。
陈三早就料到了她会来得很快,已经梳洗干净在客座里等候了。叶蕙进门后仔细端详了他几眼。笑容很是灿烂:“陈三哥一点儿都没瘦。”
“跑惯腿儿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家。”陈三也咧嘴笑回道:“姑娘这些日子可好?”
叶蕙笑说一切都好,南郊庄子上的豆腐作坊已经开建了,再有个十天八天的就能建成了,“我这几日都在试做各种豆腐干,今儿中午给陈三哥送几样来下酒。”
陈家兄弟与章家兄弟都是万俟家的家奴不假,可人既然来了她家听她差遣,她就不能只使唤人却不懂客气,就算不能待如上宾。好吃好喝好言语总是少不了的。
陈三大笑着说了几句极好,便接过石榴递来的茶水。喝了几口方才道:“我给姑娘唠叨唠叨杭城的事儿?”
见叶蕙微笑着点头,陈三却沉吟起来。他该从何处说起呢?是直接告诉姑娘,常老夫人听说常胜的娘已经亡故许多年了,登时就背过气去,还是说,从他们入住喜到家客栈那天讲起?
还有他一个人回来这事儿,又该如何与姑娘讲?难道他要实话实说,就说常家想将常胜彻底留下。常胜便趁人不备将他送了出来。叫他快马加鞭回来报信?
叶蕙看出陈三的为难与犹豫,端着茶盏笑起来:“我既不是外人,陈三哥也不是不爽快的性子。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吧,用陈大哥的话说,就当说书听书了。”
她虽然这么说,待听得陈三将他与常胜二人到了杭城后的点点滴滴讲了出来,还是不免又叹又笑——叹得是常老夫人盼望了多年的女儿,最终成了外孙口中的冤死鬼,笑得是常老夫人还活着,常胜这一遭儿并没白走。
而她与吴妈妈私下聊天时,一直都想不通的一些事儿,也在陈三口中找到了答案。
常胜的娘在直隶顾家受尽顾敛之的折辱,为何至死都不求助于娘家,甚至连两个尚在年幼的孩子都忍心撇下?
好吧,就算她舍命是为了保住两个孩子的嫡出身份,求助娘家未免来不及,亦不愿用娘家换得顾敛之回心转意,那也得盯着给孩子上了族谱才能用命换啊,否则就是一个白死,叫人怎么想怎么解释不通啊!
如今一听,原来常家是打算将常八姑娘送进宫里去,常八姑娘认为十几年的好吃好喝好穿戴全是为了这一天,父母的恩情在她眼里都成了虚情假意,一怒之下方才逃离了常家,并放下誓死不悔的狠话。
这个牛角尖儿钻的,还真是够狠!就为了跟父母置气,自己的命和孩子的前程都被视如草芥,常八姑娘这种娘当得……也真是不够格儿。
其实何止是做娘不够格儿,做人儿女,做顾敛之的原配,她都是失败者——或许这才是她咬牙寻死的根由,在她心里,开弓没有回头箭,想回头已晚矣。
“陈三哥再给我说说常家的打算吧?他们是想将常胜作为外孙留在常家,还是……”叶蕙轻声询问道。
陈三方才说了很多,就连认亲的场面也说得事无巨细,常胜随身佩戴的玉玦上是什么纹饰,常老夫人又如何拿出自家的玉玦作比对,如何抱着常胜失声痛哭……都说得清清楚楚,却惟独没说常家的长远打算。
这个却是最不能不问的。
就像她之前说的话,常胜的身世应该是板上钉钉之事,她自打见过冯庆两口子,就已经不大操心了,可是常胜这个身份对常家来说,也着实太过尴尬了些不是么?
八姑娘常湘早就报了暴病而亡,平白却出来一个十六岁的儿子回到外祖家,遥远的海城还有个已经嫁作人妇的、快满十九岁的女儿,这叫常家如何开口?
因此上将常胜作为正牌儿外孙留在常家,恐怕是个很为难的事情。
若是将常家换个普通人家也就罢了,普通人家没这么在乎脸面,多一对外孙外孙女那就是天大的美事儿,外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谁管那一套。
常家却是名门大族、太后的母家,认下常胜,就等于认下了二十年前的八姑娘暴病而亡是假的,那么八姑娘的私奔、八姑娘的罔顾懿旨也就摆在了明面上……这可就不单是好说不好听的话儿了。
常老夫人所出的女儿又只有八姑娘常湘一人,其余的姑奶奶们都是庶出。且不论将八姑娘的孩子寄名于别的姑奶奶名下,这种话如何开口跟姑爷家商议,只说常老夫人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凭什么正经的外孙子却变成庶女所出?
如此一来,常胜虽然认亲成功,身份却需要极力掩饰。或许常胜自己并不在意这些,他这一行只是为了将他娘亲的下落报给常家知道,可他既然去了常家,常家就得面对这个难题……
“常老夫人也在作难,因此上便将常胜留下了,说是慢慢商议着再说……常胜怕姑娘担心我们二人的安危,便叫我回来先给姑娘报个平安。”陈三斟酌了片刻,终于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