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了此一认知,我们应该感谢佛陀的慈悲,施予众生以心灵救济的法门。什么是心灵救济的法门?扼要地说,就是不二法门。我们只要进入这不二法门,当下就能证得自性,当下就是自在无碍,当下是个海阔天空任遨游的解脱境界。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是不二之法。’···不二法门耕云先生讲述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日于台北市师范大学一、对不二法门的认知二、不二法门的修学要领三、证入不二法门的方法四、禅是不思议的‘不二法门’每个人从母胎降临到世间以后,便面对一个多元的世界,过著相对的人生和生活。由于我们离不开好恶、得失、取舍、利害.....因此,我们的心也随著多元的外在而扭曲,迷失了自我。一个分裂、多元的心,不统一又不集中,当然也就不能发挥力量了。...
三国论 作者:佚名 自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暴发,天下大乱,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海内一统,近一个世纪的分合历史十分引人注目。汉晋间的分合主要是三国的兴亡。三国集三代、秦汉文化之大成,三国人物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打天下如何守江山的问题。我在这些连载的帖子中(共29章)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在简述历史故事中泛论了这些问题,并对史料不详、矛盾、模糊之处提出一些看法,前半部分主要叙议乱世争雄的事情,后半部分主要叙议治世建业的事情,纰缪在所难免,敬请批评。为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我对一些引语作了适当的删改。其实,这种写法,早已有之,我不过是模仿而已,希望能有深入浅出的效果。《三国论》实在名不副实,应叫《浅说三国》近妥。村夫不知深浅,已在其它坛里僭用了《三国论》的名,故恐随意易之,会蒙骗了读者的眼。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学处品第一 稽首佛法僧 真净无价宝 今集诸法蕴 普施诸群生 阿毗达磨如大海 大山大地大虚空 具摄无边圣法财 今我正勤略显示 嗢拖南曰。 学支净果行圣种 正胜足念谛静虑 无量无色定觉支 杂根处蕴界缘起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诸有于彼五怖罪怨不寂静者。彼于现世。为诸圣贤同所诃厌。名为犯戒自损伤者。有罪有贬。生多非福。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为五。谓杀生者。杀生缘故。生怖罪怨。不离杀生。是名第一。不与取者。劫盗缘故。生怖罪怨。不离劫盗。是名第二。欲邪行者。邪行缘故。生怖罪怨。不离邪行。是名第三。虚诳语者。虚诳缘故。生怖罪怨。不离虚诳。是名第四。饮味诸酒放逸处者。饮味诸酒放逸处缘故。生怖罪怨。不离饮酒诸放逸处。是名第五。有于如是五怖罪怨...
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长短 四知息遍身 五除诸身行 六受喜 七受乐 八受诸行心 九心作喜 十心作摄 十一心作解脱 十二观无常 十三观出散 十四观离欲 十五观灭 十六观弃舍次六妙门,而辨十六特胜者。此二种禅定,大意虽同,而六妙门,一往竖浅横广;十六特胜,则竖长横局。长则位远难穷,次后而明也。皆称特胜者,解释别有因缘事,具出(云云)。但此禅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而无厌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诸师多以此十六对四念处观[蕅益大师《选佛谱》第四卷曰:若以十六法横对四念处,每念处有四法,共成十六],若作此释,则进退约位,但与六妙门齐。分别二种,对特胜之相,竖横不同,略如下辨,适取意用之。...
一、石头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该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 这些年来,能让你爱得死去活来,能让你感觉得到生活充实,能让你挺起胸不断往前走,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的人呢? 石头也笑了:可是朋友们都劝我找个爱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说:真要是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就将从此注定碌碌无为!你是习惯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个自己爱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脚步也就停滞下来了。 石头抢过了佛的话:那我要是追到了我爱的人呢?会不会就... 佛说:因为她是你最爱的人,让她活得幸福和快乐被你视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还会为了她生活得更加幸福和快乐而不断努力。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极限,所以你的努力也将没有极限,绝不会停止。...
周昆是参加秋收起义后首批上井岗山的老干部,曾任红8军团军团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太原沦陷后,115师奉中央的命令开赴吕梁山建立晋西根据地。1938年2月间,115师周昆参谋长到八路军总部去开会,领取了6万元军费,这是国民党政府发给115师的最后一笔经费。会后,周昆将一个挎包交给警卫员,说:“这是重要文件,你马上回去交给作战科王科长。”警卫员回来把包交给115师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他打开一看,不是什么文件,而是3万元纸币。内有一封短信,周昆在信上说“共领取了6万块钱,我带走了3万块,另3万块交警卫员带回,望查收。”周昆携3万元钱潜逃了。他为什么会突然潜逃一直是个谜,说他贪财吧,只拐走了一半经费,事情没有做绝,可能是怕过艰苦的战斗生活。解放后组织上对他进行过调查,当时在他湖南平江老家,调查之后证实他没有参加过任何反革命组织,也没有任何其他反革命行为。周昆潜逃后,第115师参谋长一职长期...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2000/07/15 玅境長老宣講於法雲寺佛學院「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這是兩句話。前面的「安住身心」是約因說的, 「身心安住」是約果說的,由因而果,是這樣意思。這裡一共是分四段來講這個題目,第一段是「釋題」 。一、釋題云何名安住、安住義云何?這是提出來兩個問題,兩個問題也就是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約名說, 「安住」這個名是什麼意思?「安住義」,約名所詮的義來提出問題,安住的道理是什麼?這是問題,下面就回答。彼身無危險,心亦無憂惱。身心得調適,安住義如是。名也就是如是。我們的身體,行住坐臥也都是很平安的,沒有危險,內心在行住坐臥的時候,也沒有憂愁苦惱,身體也好、內心也好,都是調適的,都是安樂自...
— — 《 显 扬 圣 教 论 》 结 构 试 析如 吉 释 迦 世 尊 于 公 元 前 六 世 纪 创 立 佛 教 , 佛 灭 五 百 年 后 大 乘 佛 教 开 始 兴 起 , 七 百 年 后 龙 树 菩萨 (约 公 元 150 — 250 ) 创 立 大 乘 中 观 学 , 九 百 年 后 无 著 菩 萨 ( 约 公 元 四 、 五 世 纪 ) 开 创 大 乘 瑜 伽行 派 。 从 无 著 开 始 创 立 瑜 伽 学 , 到 玄 奘 大 师 将 瑜 伽 唯 识 学 较 为 完 整 地 传 入 我 国 , 中 间 大 致 经 历 了 三个 阶 段 : 一 是 无 著 时 代 的 瑜 伽 学 , 教 典 方 面 以 《 瑜 伽 师 地 论 》 为 代 表 ; 二 是 世 亲 稍 后 的 唯 识...
(网络版)郭绍华 著2011年1月1日发表第一章 命题解析1.1“逻辑”的意义1.2 “起源”的意义1.2.1 将“起源”原则贯彻到底1.2.2 世界的分裂与弥合1.2.3 “以足立地”的困难1.2.4 存在者的历史性1.2.5 两个前提1.3 起源与定义域1.3.1 起源的起源?1.3.2 相对起点1.3.3 终点1.3.4 定义域1.4 逻辑起源命题的基本假定1.4.1 黑格尔难题1.4.2 再次扬弃黑格尔1.4.3 “有”、“无”相对关系的再抽象1.4.4 基本假设第二章 差别与差别者2.1 纯粹差别和纯粹差别者2.1.1 克劳修斯追溯2.1.2 把差别形式减少到极致2.1.3 对离开极致点之后状态的一组定义...
敦珠法王开示1979年5月19日于伦敦 无论如何修,俗义谛和胜义谛皆是相依而存在的,就如同方便与智慧、经验与空性。修习加行即是方便。在最后上师相应法中,上师与你合而为一,禅修安于万法究竟的本质上。 上师能指出道,并为修行道上的所依,因此在修习任何法之前,我们要先顶礼上师。 然后观人身是难得、自由与暇满,人身是解脱道上的根本。其次观无常与死亡,万法不离无常并趋向死亡。一个人即使死了也无法解脱,必须继续轮回,一次又一次的出生,这就是轮回的本质之苦的原因。再来我们深思这些,不管造了善业还是恶业,因果业力是不坏的。以上称之为"罗缍南奇:四种转心向道的知见",目的在于使我们厌离轮回,转向修行。因此了解这些对于加行十分重要。就好像播种之前必须先犁田一样。...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后汉支娄迦识译 《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一名《无量寿经》 一名《阿弥陀经》 吴支谦译 《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译 《无量寿如来会》 唐菩提流志译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赵宋法贤译 自汉迄宋,同经异译可考见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法名慈济会集各译 敬分章次 法会圣众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