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峰周思仁安士氏述《欲海回狂》原序 辛酉季夏,余与周君纳凉于荷亭之畔,握手论心,盱衡今古,因及福善祸淫之理。周君喟然长吁而作曰:“色欲之惑人,甚矣哉!贤智犹或不免,况其他乎?”余低回良久,窃思劝人于一时,不如劝人于千古,爰以编辑是书为请。周君曰:“余刊《万善先资集》,垂二年矣,竣工尚有待也,敢及其他?”余曰:“苟有利于天下,吾无惜乎锱铢。”周君喜,遂发心编辑。既而日复一日,倏至今秋七月庚午,余复举前言。周君即于是日,焚香盥手,握笔构思。每发一论,必欲洞见原本,豁人心目,而又广搜三教典籍,以备参考。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书成之日,蓂荚三更〖蓂(mǐng)荚,一种瑞草〗。乃募工于铁笔者,绣之梨枣,用广流传。惟愿见者闻者,作清夜之钟,饥乡之谷,日置案头,以供赏玩,则慧性既开,福缘自固。至于此集之探源发奥,光怪陆离,当世自有巨眼,余又何容赞一词哉?...
作者:程蒙恩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457 更新时间:2006-5-26把我们一生献给神罗马书十一章三十六节至十二章一节:“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基督用宝血买赎了我们,我们的身子是圣灵的殿,就应该是属于神的。神的心意是要得着人,祂从不勉强人奉献,祂是感动人,将祂自己启示予人。神更用爱激励人,在罗马书第十一章末后,保罗赞美神说:“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祂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祂,使祂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保罗看见神救恩的奇妙:外邦人和犹太人能以得救,都在神全盘的计划中,他就赞叹说:“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
刘锦昌 讨论圣多玛斯(St. Thomas Aquinas, 1225 ~ 1274)的伦理思想,将发现圣师的伦理观真是所谓博大精深,并且可从哲学与神学两种角度加以观察;圣师的伦理著作主要表现在《神学大全》第二部、《驳异大全》第三部、以及《论统治者的管理》等处。 多玛斯所论及的伦理项目繁多,他的伦理观实际以神学伦理为宗,本文将由思想背景、德性伦理、伦理根源、神学德性(超性之德)、伦理的焦点、伦理与社会诸端来说明圣师的伦理思想。本论 圣多玛斯神学的伦理学思想大要 中世纪的思想家多玛斯,不论在哲学、神学甚至法律、政治思想史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要了解他的伦理思想,得从神学与哲学双管齐下,方能把握确切并具全方位观点;因为他同时是一流的哲学家也是神学家,而哲学与神学对伦理问题都可提出其见解,是以本文兼顾此两种观点,并观察多玛斯思索伦理问题的途径,以显示其伦理特色。...
以弗书概论一、 以弗所地方略况以弗所是小亚细亚的一座大城,在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东岸,位于加斯他河口。它是罗马帝国的驻防城,又是亚细亚省的省会,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民富庶,犹太人在这里居住的为数不少。城内有著名的亚底米女神庙,用大理石建造,长342尺,阔164尺,有石柱127根,每柱高达56尺,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希腊亚历山大王,虽然将在各国掠夺所得的宝玉献给女神,想藉此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庙中,仍未能如愿以偿。后罗马帝国秉政时,接纳基督教为国教,就将这神庙完全毁灭。现今的以弗所城已经荒凉了好几百年。二、 以弗所教会的建立按使徒行传的记载,保罗第一次到以弗所,只有一次在会堂和犹太人辩论,很快就离开以弗所,但他把百基拉亚居拉留在那里(徒18:18-21)其时大约是主后54年。保罗去后有亚波罗也到那里工作(徒18:24-28)。保罗第二次到以弗所时,清楚得救的信徒有十二人。保罗曾奉主耶稣的名为他们施...
虚云和尚讲述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著,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著,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迎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周 永 西《大乘起信论》是国人伪托之作,这一点早有定论。但是,这部伪书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很大,许多人虽然承认它是伪书,却肯定它的价值,认为它是“如来藏系”的重要论著。印顺法师就以为,如来藏思想是真常唯心系所有,起信论则是真常唯心系在中国的代表性论典,自有其重要价值。此外,现在则还有人想继续证明,《大乘起信论》代表的本觉和性起思想,是印度佛学在中国的自然承接和发展,是如来藏思想合乎逻辑的延伸等等。在实际上,真常唯心系只是华化佛学所特有,如来藏思想与真常唯心系的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者本没有什么承接关系。要认识这之间的差异,必须重新作一番澄清,发掘如来藏思想的本来精神,以此判定异同,抉择去就。...
修学佛法之感言与期许Bhikkhu Santagavesaka (觅寂比库)○作者简介:Bhikkhu Santagavesaka(觅寂比库)1967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县,1990年就读某佛学院,1992年出家,1995年赴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参学,同年12月到缅甸,依止帕奥禅师受南传比库戒。目前以学习(研究)巴利圣典和禅修为主。前言 个人才疏学浅,本来不想太早提笔写作,冒充善知识,然而有感于台湾僧尼到南传佛国修学佛法者渐多,大家似乎起初热衷者多,而持之以恒者少,对于修学佛法的理念、方法与态度方面,大都一知半解。另一方面,自己从佛国返台已逾三年,深感自己在台湾,由于没有标准的南传僧团摄受,而感到种种不方便,同时也将使一些不持金钱和修头陀行的南传比库很难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下去,所以在再度赴佛国参学前,提出几点以资共勉,并期盼南传佛教的僧团能在台湾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