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人气月排行榜

卜文高级班面授笔记 |热度 17 | 短篇H文 | 上传: 莫莫言 |更新时间:2024-03-26
一、盲派特点1、放弃了日主旺衰,以研究命局的象,也就是表述来论命。2、象(宾主、体用):把年月日时分为宾主,把十神分为体用。通过刑冲化合定象,如把甲乙木看成与日主生活相对应的东西叫象。这是一套新的命理体系,必须放弃旧的理论思想。二、天干理论每个天干都有自己的个性,如每个人的性格一样,都有不同。1、甲:树木。对季节敏感,但重要的是看有根还是无根。甲木有根就不能破坏,如被酉金合坏、冲克等,坏了有问题。如果无根就无事,岁运反而怕见根。甲子称无根,无根之木。乾:乙丙甲甲未戌子戌未中之根被戌去,从格,去子水印星,因此是个当官的,走到午运特别好。乾:癸甲甲己... 
阿含经随身剪辑 |热度 10 | 短篇H文 | 上传: 桃桃逃 |更新时间:2024-04-15
庄春江居士编著为什么活著?为什么想学佛?学到了什么?今天曾经动怒了吗?还挂虑著什么吗?假如死亡即在眼前呢?目   次阿含经随身剪辑序 :::::::::::::释宏印:::自 序 :::::::::::::::::::::::前 言 :::::::::::::::::吕胜强 ::凡 例 :::::::::::::::::::::::一、不放逸 ::::::::::::::::::::::二、守护 :::::::::::::::::::::::... 
巴利律藏227条戒律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痛罚 |更新时间:2024-04-15
本文在此只列出律藏 227 条戒律的条款。整套律藏总共有六本,其中包含了批注和对戒律的种种问题。想深入律藏的人们能学巴利文或英文,来充份阅览律藏。「诸比丘,这三种东西是亳无隐瞒的照耀给人们看的。三者为何?一为明月、二为炎阳、三为如来经律也。」——《增支部.第3.13.129经》「诸比丘,海平而其水不溢于大洋,戒严而不惜身躯持之。」——《律藏.小品》「缘于此事,诸比丘,我当为比丘立下戒条。我如此做有十个目的,即为了:僧团的优越、僧团的和平、克制无耻者、善自制的比丘得安宁、制伏今世诸漏、防止来世诸漏、令无信者生信、令有信者其信增长、建立正法,以及守护戒律。」——《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 
佛子行三十七颂+葱诚罗珠堪布 |热度 10 | 短篇H文 | 上传: 开盖有奖 |更新时间:2024-04-15
慈诚罗珠堪布 讲述上师法王仁波切曾说,他把《佛子行》听了三百多次,为什么听这么多次呢?因为佛子行里面讲了很多很多佛、菩萨的伟大的行为,再三地听再三地思维,发愿自己尽快能够行持这样的行为,希望自己的心相续得到一些加持,就听了这么多次。菩提行讲的是菩萨的行为,我们作不到,可以发心愿,现在不行也没问题,慢慢学。以前有一个鬼魂附在人身上,他说他们常常在害众生,但是听到其他人念佛子行后,他在七天之内他不想害众生,七天之内他的心里有慈心悲心,七天之内他没有恨众生的心,可见佛子行有很大的加持。此论的作者无著贤论师,因为他有很殊胜的菩提心,所以在他周围旁生的心里也就得到了加持生起慈心悲心。他附近的猪和豺狼一起玩,麻雀和毒蛇也在一起玩,有这样的奇迹。《佛子行》的作者是这样的大菩萨,佛子行讲的也是很伟大的菩萨行为,所以它有这么好的加持,上师都要听三四百次,那么我们也要多听。听了以后自... 
解脱之钥_阿姜查 |热度 12 | 短篇H文 | 上传: 飘雪的季节 |更新时间:2024-04-15
尊者阿姜查[简介]尊者阿姜查出生于1918年6月17日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绷.拉贾泰尼镇外一个小村里。在上完小学后, 在寺院作了三年沙弥, 之后还俗回家, 帮着父母务农。二十岁时, 决定恢复出家生活, 于1939年4月26日接受比丘具足戒。阿姜查的早期寺院生活, 是按着传统模式进行的, 主要是学习佛经与巴利文。 在他出家的第五年, 父亲病故, 这个事件直接提醒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令他深思。尽管他已读过经典, 粗通巴利文, 却似乎对苦的终止没有进一步的亲身理解。他于1946年离开寺院, 开始云游四方。他步行了大约四百公里来到泰国中部, 一路住在丛林里, 早上在附近村里托钵。 后来他在一家精修毗尼律的寺院里留住期间, 在那里他听说了阿姜曼, 这是位当时最受尊敬的禅修大师。阿姜查急于见到这位卓有成就的老师, 于是又开始行脚, 前往泰国东北部寻找阿姜曼。... 
驱暗复明曙光论 |热度 8 | 短篇H文 | 上传: 恐龙王 |更新时间:2024-04-15
  ——回答王颀颀同志的来信  王颀颀同志:您的信件我已拜读,拙著《佛理精华缘起理赞》、《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承蒙惠顾,不胜荣幸。  对您提出的问题,我已作了认真的琢磨研究。尽管您的信,语气措词像兴师问罪,不像学术讨论,我本可以一笑置之,但那样做,一来会变成对一个三宝弟子的不尊重,二来反而使您觉得您言之有理,使我变得口若寒蝉了,因而进一步增长您的傲慢,使你固执己见,不求进步,所谓“三宝弟子”徒有其名而离佛陀教义越来越远。  我怎能让一位与我通信切磋的佛门弟子,被邪见困扰而见死不救呢?经再三考虑,还是牺牲一点时间,对您的问难作出解答为好。  您的信中所提到的“本宗”、“他宗”禅宗、唯识以及对于讲经说法的态度问题的批评等就按您零乱的行文次序,逐条进行解答。为了使别人看得清楚,易于分辨,将您的信件一字不漏地逐段抄录附在下面。... 
意识载体的转移和人类进化 |热度 8 | 短篇H文 | 上传: 知恩报恩 |更新时间:2024-04-15
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1阶段 意识载体出现。分子团成为能够自我复制的有机体,这是最伟大的一步。生命的产生为意识的产生做好了必要准备,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可能。2阶段 意识控制范围超出本体。从古猿有意识地制造石斧开始,到现在的航天飞机、核电站、互联网,都是工具。工具极大扩展了意识的控制范围和能力,也大大促进了意识的发展。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是一个奇迹。第二阶段开始以后,后面的阶段,几乎成为必然。3阶段 意识由大脑向其他载体形式转移。产生意识的原始载体,已经不能满足意识发展的需要,意识需要更加高效的载体形式。目前神经与芯片电路的连接只是一个开端,意识向更高级载体的转移势不可挡。... 
入二谛+阿底峡造论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赖赖 |更新时间:2024-04-15
造论者: 阿底峡中译者: 释如石诸佛说正法, 如实依二谛: 障世间俗谛、如是胜义谛。许世俗二种: 颠倒与正确。初二谓水月、宗派邪分别。未究而满意、生与灭诸法, 具有作用者, 许为正世俗。胜义谛唯一, 余许有二种。法性无所成, 云何有二三?教言合释故, 以无生灭显, 胜义无异故, 无法无法性。于彼空性中, 丝亳无有异。无分别而悟, 名言谓见空。甚深经中说: 彼不见即见。无见与能见。无始终皆寂。脱离有与无, 无分别离缘, 无住与住处, 无来去离喻。离言无可观, 无变异无为, 瑜伽师悟彼, 断惑所知障。现量与彼量, 佛徒纳彼二, 短视愚人说: 以二量悟空。... 
续高僧传(30卷)〖唐_道宣撰〗"宝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月寒 |更新时间:2024-04-15
  唐 道宣撰  30卷  续高僧传序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原夫至道无言。非言何以范世。言惟引行。即行而成立言。是以布五位以擢圣贤。表四依以承人法。龙图成太易之渐龟章启彝伦之用。逮乎素王继辙前修举其四科。班生著词后进弘其九等。皆所谓化道之恒规。言行之权致者也。惟夫大觉之照临也。化敷西壤迹绍东川。逾中古而弥新。历诸华而转盛。虽复应移存没法被浇淳。斯乃利见之康庄。缺有之弘略。故使体道钦风之士。激扬影响之宾。会正解而树言。扣玄机而即号。并德充宇宙。神冠幽明。象设焕乎丹青。智则光乎油素。固以详诸经部。诚未缵其科条。窃以葱河界于剡洲。风俗分于唐梵。华胥撰列非圣不据。其篇则二十四依付法之传是也。神州所纪贤愚杂。其题引则六代所详群录是也。然则统斯大抵。精会所归。莫不振发蒙心网罗正理。俾夫骀足九达。贵踪望而可寻。徇目四驰。高山委而仰止。昔梁沙门金陵释宝唱撰名僧传。会稽释... 
舍利弗传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僻处自说 |更新时间:2024-04-15
向智尊者 著佛陀两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有深邃的智慧与高贵的本性,原是婆罗门的他,一天遇到威仪庄严的阿说示尊者,从此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转折……前言〔佛陀的两大弟子之一〕  在斯里兰卡的许多寺庙中,你会发现在佛像的两旁各有一尊比丘雕像,他们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双手合掌,虔敬地站著,足前常常有虔诚信徒所供养的花朵。  假如你问他们是谁?有人会告诉你,他们是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阿罗汉及摩诃目犍连阿罗汉,他们站在生前所站的位子——舍利弗站右边,摩诃目犍连站左边。当桑淇(Sanchi)佛塔在上个世纪中叶被打开时,发现室中有两副石棺,靠北的那副放著摩诃目犍连的遗骨,靠南的那副放著舍利弗的遗骨。他们就这样被放了几个世纪,而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演出了人类生活的无常戏剧。罗马帝国兴起又衰颓了,古希腊的光辉变成了遥远的记忆;新的宗教在地球的不同时期,常以血和火写下它们的名字,这些名字也只是与古... 
201大乘五蕴论讲录 |热度 8 | 短篇H文 | 上传: 千顷寒 |更新时间:2024-04-15
太虚大师全书──十三年初秋在武昌佛学院讲──悬论一 序大意二 解题目三 释撰主四 明译人释论甲一 正明五蕴乙一 略标乙二 广明丙一 色蕴丁一 总举丁二 别释戊一 四大种戊二 所造色己一 总出体己二 别释庚一 明五根庚二 明五境辛一 色境辛二 声境... 
关于这颗心2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飘雪的季节 |更新时间:2024-04-15
  阿姜查将戒视为心的大守护者,并鼓励所有认真追求快乐与光明人生的人,都要用心持戒无论是在家众的五戒,或出家众的八戒、十戒与具足戒。戒律,即善的行为与话语,能直接让心与法一致,成为定、慧与解脱的基础。  内在的正见必然导致外在的持戒,反之亦然,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若了解因果,明白渴爱与痛苦的关系,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更加调和与自制。同样,若我们的言行是恭敬、诚实与仁慈的,就能创造出内在平静的因,如此将更容易让我们了解控制心的法则与它的运作,而正见也将更容易生起。  阿姜查经常提起的这层关系有个特别的结果,就如他在《世俗与解脱》中所说,一方面既洞见一切世间法(例如金钱、修道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空性,一方面又完全尊重它们。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不过他了解,中道是解答这类难题的同义词。若执著世间法,就会被它们压迫与限制;而若想要对抗或否定它们,将会发现自己陷于失落、冲突与迷... 
量理宝藏论+明性法师译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使劲儿 |更新时间:2024-04-15
  萨班·庆喜幢 編著  明性法师 中译  量理宝藏论自序  明性  因缘具足后,结果自然产生而毫无阻碍。是本论之要义。因明学不仅印度内道,乃至外道共通采用研究教义之方法。佛教更是三乘共许,从原始佛典乃至大乘经论--中观、唯识皆采取,以诠释佛佛理。研究唯识宗学者,更是不可缺乏之工具,熟练因明学于佛学研讨上,可获取相辅相成之功效。  因明学初创于印度正理派--足自,流传至陈那论师之时,此是属于古因明时期,陈那论师编集《集量论》,创作三支论法以后,是属于新因明时期。乃至法称论师时代,是印度因明之辉煌时期,无论内外道学者,皆具论辩之才华。  中国玄奘法师留学印度,适值印度因明学之辉煌时期,他甚而参予戒日王所主持曲女城之辩论大会,立了一‘真唯识量’而留下历史英名。玄奘法师回中土后,先后翻译了《因明入正理论》与《因明正理门论》是因明学最初引进汉土之初基。然而因明后期思想,... 
净土往生传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吻火 |更新时间:2024-04-15
    净土往生传    叙净土往生传    宋福唐飞山沙门戒珠叙  给孤园中圣贤之众毕集。是时众无一辞之请。如来遽然而告曰。过是西方十万亿国有净土焉。其土广博百宝成焉。又曰。众生思焉念焉。求而以生者。皆如愿焉。说者曰。十二分教以罗万有。此乃无问自说之一分也。其义犹何。犹母之拊婴儿不俟其请。但欲顾其手足乳而哺之。腹而拥之也。然如来舍净梵降迦维。其说法者五十年。流慈振毓。随机有授。其间龙天释梵声闻缘觉大菩萨众。弃头目捐髓脑。外于国城珍宝。殷勤三请者非一。如来或辞或默。止止而不说也。有之至是而乃自说。诚悲五浊异生流浪。而不息者长劫。夫将厌五浊。期生于净土。必在乎专念。念言之至以系乎想十六观。所以第资焉。经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其故何哉。明其始也。举其渐之之谓也。行始于有修。智始于有习。无上极果以始于深心。深心者确乎其不可拔者也。故一念转三涂之苦。十念阶九品之善。此...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辛苦 |更新时间:2024-04-24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释上恒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唯识典籍中对阿赖耶识存在的论证。首先讨论了阿赖耶识的来源,指出唯识学的阿赖耶识思想是直接依据大乘经教建立,批驳近现代学界出现的阿赖耶识演化论,说明了声闻教法中的轮回识体与阿赖耶识二者之间的正确关系。其次,选取了唯识学最具代表性的三部论典中关于论证阿赖耶识存在的内容,参照古德注疏及现代人的研究成果,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人们了解唯识典籍对于阿赖耶识存在的论证,提供了系统而又完整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对三部论典关于阿赖耶识论证内容的比较,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异同。笔者以为唯识典籍对于阿赖耶识的论证,是随着唯识学弘扬的需要逐步完善起来的。其论证的内容及方式既有前后继承关系,又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森林回忆录 |热度 7 | 短篇H文 | 上传: 打倒一切 |更新时间:2024-04-24
  遇見女人  根據阿姜宛的說法:「任何苦行者最大的恐懼就是面對女人,因為這比遇見老虎、熊或惡鬼還糟糕。」阿姜帖與阿姜撰的回憶說明了箇中原委。  阿姜帖、阿姜宛、阿姜範與阿姜汶一樣都是年幼出家,而且在成年之後仍過著出家的生活,但是阿姜帖的純真讓他陷入所謂的「危險相遇」,這發生在阿姜帖年輕時有次到一位已婚的女居士家拜訪:  有時如果有空,只要是在晚上拜訪在家人,我會帶一個小男孩同行。有天晚上,我到一位女居士家拜訪,她出現後,就把身後的門帶上,這個舉動把我嚇著了,那時屋裡只有她與小孩。  總之,我們開始閒話家常,她似乎很想知道我是否想還俗,我個性直爽、天性害羞,我明確告訴她「不想」,然後,很快地把話題帶入有關修行的議題上。(7)... 
共3587本 当前第214/225页 << < 211 212 213 214215 216 217 218 219 2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