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大意黄忏华居士编述唯识宗大意第一篇 绪论第一章 此宗之名义此宗之名称有五,一约辨相,名法相宗。此依解深密经法相品所立以决择判断诸法之体性相状故。法者万法,略为百法。相者性相,具有万相,略为三性。百法一一具有此三,论究此道理故,名之曰法相宗。二约所明理,名中道宗。小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离有无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之曰中道宗。三约摄机,名普为一切乘教宗。小乘唯声闻缘觉二乘,般若唯为大乘中根机类,此宗显了说三乘凉声闻缘觉菩萨)同说观法,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故,名之曰普为一切乘教宗。四约显理,名应理圆实宗。此依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所立。所谈教相观法,俱应胜义理,圆满真实故,名之曰应理圆实宗。五约观行,名唯识宗。此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文所立。且约法相,则有五法事理五种唯识等。又约观心,则有五种唯识观等。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约归一识。...
第一部分:小引追寻序:关于"红色三部曲"答编者问1最近,作家叶永烈就他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和《毛泽东与蒋介石》回答了编者的提问.问:你为什么要写《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答:起因是我在前几年经过多方采访,写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三十多万字历史长篇《红色的起点》,在建党七十周年前夕印出,二十多家报刊加以连载、选载或摘载.朋友们建议我继续写下去,从"红色的起点"向前进.于是,我上井冈山、入瑞金、进遵义,进行了一系列实地采访,又写出四十多万字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可以说是《红色的起点》的续篇;《红色的起点》写的是"中国有了共产党";《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写的是"中国共产党有了领袖毛泽东"....
佛教史序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社会的初期,还不可能产生宗教。①从没有宗教到产生宗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宗教是历史的产物,它历史地产生,也将历史地消亡,它也受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 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它不能悬空地存在着,它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宗教也必须生存(传播)在一定的民族和地区。宗教的发展变迁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历史变化了,宗教也发生变化。宗教生活要受社会生活的制约,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制约。历史上有些民族原先共同信仰某一种宗教,由于政治的原因,有的被迫,有的自动改信了另一种宗教,这类实例很多,中国有过,外国也有过。那种认为宗教是永恒不变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认为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牢固结合,永远不可改变的观点也是没有根据的,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但不能等同。...
《渤海高氏通史论丛》第1章血缘始祖神农炎帝一、神农炎帝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原后代共同的远祖,同称“人文初祖”。由于年代长远,他们的古迹经口耳相传,加上人为敷衍文饰,故非常空中楼阁。司马迁作《史记》,非常审慎、严谨。他以《五帝本纪》开篇。开始叙述炎、黄二帝。他声称:“百家言黄帝,其文观驯。由于以讹传讹,言大家殊。他几经筛选,“择其言尤雅者”,以汗青笔调,大要记述两位“人文初祖”的古迹。“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候相侵伐,毒辣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惯用兵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这里,叙述了黄帝的来由及神异的生长进程。紧张的是,他指出了神农之世是在黄帝之先的一个世代。《国语•晋语》叙炎帝与黄帝的干系日:“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
目 錄壹、馬哈希西亞多略傳 / 明法比丘撰貳、內觀基礎 / 馬哈希法師著參、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 / 馬哈希法師著.林武瑞中譯肆、七淨門與禪觀諸境(十六觀智) / 馬哈希法師著.智如比丘中譯伍、習禪者報告指南 / 班迪達法師著陸、緬甸內觀禪修道場簡介 / 空法師 張慈田-壹、馬哈希西亞多略傳 / 明法比丘 撰 馬哈希西亞多(Mahasi Sayadaw, U Sobhana Mahathera 1904-1982 。按:「西亞多」是對教授禪法的法師或長老比丘的稱呼)對上座部佛教教義與內觀禪法有深遠的影響。他出生在上緬甸雪布的謝昆村(Seikkhun, Shwebo)。雪布曾是緬甸前王朝的首都。他六歲的時候,開始在村裡的一所寺院學習經教,十二歲時出家為沙彌,法名為梭巴納(Sobhana,意思是具足優雅和莊嚴),在二十歲時(1923年)受具足戒。由於他的聰穎過人與認真學法,緊接著三年,順利通過政府舉辦的初、中、高三級的巴利文考試。1928...
乘一法师法名常济,字登觉,俗姓梅。1994年依上海元音金刚上师修学禅净密,1997年于福安万寿寺闭关修学三年三月三天,2000年接印心宗法脉代师灌顶传法。2007年接深圳弘法寺本焕大师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世法脉,大师传法偈曰:常持诸佛无上戒,济世救人悟真如,乘愿应世弘圣法,一心不二普度生。在恩师茗山长老、本焕大师、慧律法师、晋美彭措法王、白玛格桑活佛、元音老人、徐恒志上师的提携开示指导下,从事禅宗、净土、密法的教学,讲授楞严、法华、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等大乘经论和修行法门,对诸佛菩萨及善知识常怀感恩心……二七第一天诸位同仁、同学、善知识:今天是2007年12月2日星期天。第二个佛心七的第一天。昨天圆满结束了第一个佛七。大家很辛苦,很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带着不同的因缘来打七。主七师父给禅修的坛城进行了调整。经过护七师和护法居士的辛苦工作,我们大家克服感冒,发热,拉肚子等病兆。终于...
简介和前言第一篇 有一种水能涤荡你的烦恼 从最清净法界中等流而出 溪水中,有一种解脱的味道 慈悲与智见汇成一条大河 深山中激昂奔腾的巨流第二篇 圣教传到藏地的日子 翻越喜马拉雅 再次将佛法传入藏区 大手印教授的由来 宝贵的摩尼明珠第三篇 遍敷雪域的甘露 噶举派的圣哲与疯子 从藏宝袋中滚落出的珍宝 采九寺的僧人秋吉林巴 生死无惧第四篇 无名而伟大的成就者们 内在生命的旅程附记内容简介 书中收集了百余则像文殊师利友、毗卢遮那、吉祥师子、无垢友等古印度大成就者、莲花生大师及其明妃益西措嘉、玛尔巴、米拉日巴、历代噶玛巴、竹巴昆烈、噶当格西班等古代西藏圣哲,以及更近代的大成就者蒋扬钦哲、巴楚仁波切、吉美林巴、秋吉林巴、蒋贡康楚等人的奇异的故事,深为人们喜爱。这些无以伦比的修行者的行宜事迹,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栩栩如...
作者:dhiti 文章来源:佛陀教导的佛教 迦摩罗人啊! 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耳食之言所左右! --佛陀 我们以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的方式来讨论这个问题。 这其实是上座部佛教内部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佛陀亲自的教导? 在现在东南亚佛教寺庙中,存在多种佛教引导形式。在这个问题上,我现在就历史的发展来次第的、简单的讨论这些教法。 最早期佛语的寻找 关于最早期的佛陀时代之教导,可以从以下研究方式中得到答案。 一般来说,南传佛教的《巴利语经、律、论三藏》是现存佛教各支中最早的经典资料。它的成书时代在公元前100年左右。 而汉语系佛教的汉朝、南北朝的汉族佛教早期时代的翻译中的《阿含》、《律藏》、阿含注释书、《论藏》则是第二部分资料。这部分资料有的来自印地语的翻译,而有的来自中亚古语言的翻译,经典所属派系和观点没有《巴利语经、律、论三藏》那么完整统一...
序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目次第一章 有关结集的种种问题....................................1──64第一节 圣典集成的研究............................................1 第一项 原始佛教圣典成立史的意趣................................1 第二项 近代学者的研究概况......................................2第二节 圣典(佛法)的来源与成立..................................7 第一项 圣典的来源..............................................7 第二项 圣典的成立.............................................10第三节 结集与结集的传说.........................................14...
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 1648王志勇牧师译注导读威斯敏斯德会议在制定《威斯敏斯德信条》的同时,也起草、通过了两个教理问答。大教理问答于1648年7月完毕。斯卡福认为,根据当时欧洲大陆改革宗教会的习惯,大教理问答用于在教会讲坛上公开讲授,而小教理问答则用于在家庭里教育孩子。[1]陶论斯认为:“《大教理问答》主要用作牧师在主日教导改革宗教义时的参考指南。”[2]可惜,目前哪怕是在欧美教会中,最盛行的也是《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用于公共教育的大教理问答反倒很少有人过问。因此,关于小教理问答的诠释和讲道比比皆是,而关于大教理问答的,目前从图书馆中能够找到的只有两本,一是1855年版的托马斯·瑞格理(Thomas Ridgely,1667-1734)所著的多达1303页的《大教理问答释义》,二是2002年版的曾经到中国大陆宣教的魏司道博士所著的589页的注释。...
序希伯来书的作者曾论到一群因信心忍受苦难的人,他称他们为“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对彭柯丽女士,我亦有同样的感觉。神免去她的死,将她当作礼物留给我们这一代。我们不但能由她身上支取灵感,她也成为我们勇敢的榜样。我们实在很难将柯丽奉献的生活讲解得清楚。世上还有许多爱神的人,他们身受逼迫之苦;柯丽女士却带着智慧与优雅的步伐,行过这条逼迫的火途,留下一个真正“殉道者”的标记。因为她爱耶稣,因为她肯为十字架的缘故完全地献上自己,她才能行过人类最污秽的一章历史,将饶恕的真义彰显给世人看。正如圣经上所说的:“因为祂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柯丽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基督受苦的精神成为她生活的榜样。...
( 取 自 〝 即 將 公 開 〞 部 份 )本 頁 目 錄:唐 譯 略 本唐 題 最 當全 經 八 品明 所 觀 境立 三 無 性辨 能 觀 行顯 所 得 果唐 譯 注 解藏 文 譯 本瑜 伽 行 派唐 譯 略 本 《 解 深 密 經 》 , 五 卷 , 唐 玄 奘 於 貞 觀 二 十 一 年 ( 6 4 7 ) 在 弘 福 寺 譯 出 。 相 傳 此 經 梵 文 廣 本 有 十 萬 頌 。 今 譯 是 其 略 本 , 一 千 五 百 頌 , 譯 文 分 八 品 。 在 唐 譯 以 前 , 此 經 曾 經 譯 過 三 次 : 一 、 劉 宋 元 嘉 中 ( 4 2 4 ~ 4 5 3 ) , 中 印 度 求 那 跋 跎 羅 在 潤 州 江 寧 縣 東 安 寺 譯 , 名 《 相 續 解 脫 經 》 , 一 卷 , 只 有 最 後 兩 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