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匡------------------自序《探险》这个故事,看下来,好像应该名为“探秘”,因为整个故事,讲的是白素兄妹探索他们母亲的秘密。白老大坚决不肯透露,事情牵涉极广,又复杂又神秘,风格也很独特。但由于有白老大关于人心险恶的一番感叹,称为“探险”,也未尝不可。一九九○·九·二·香港第一部︰白素带回来的一百五十二卷录影带白素从苗疆回来了。她曾说过,要留在苗疆三个月到半年,结果,是五个月。在这五个月中,我们有过几次电话联络,那是她离开蓝家峒,到有长途电话可打的城镇时,和我联络的。我每次都问她︰“你留在苗疆,究竟是为甚么,是不是要我来帮助你完成?”白素的声音,听来相当疲倦︰“你知道我是为了甚么,何必明知故问?”...
作者:月之子第一卷 第01章 蜜罐系统(上)项彬看了看时间,现在是凌晨五点多,窗外已经微微亮,不知不觉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眼睛有些刺痛,这也难怪,他已经连续呆在电脑前四十多个小时了,是的,连吃饭(准确地说是泡面)都在电脑前。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兴趣,对他来说,这不是痛苦,恰恰相反,是一种享受。在外人看来,项彬只是一个网络公司的网管,平时老老实实,兢兢业业,无论谁都想不到,这个平常很少说话,有着一身儒雅之气的项彬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一个技术高明的顶尖黑客。项彬在网络上用的ID很简单,就是他的名字拼音的头两个字母,不过不是XB,而是BX.项彬作为一个黑客,自然懂得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正如大家给自己取名字,虽然只是自己在网络上的虚拟外号,但是往往还是会留下个人的烙印,正如有人能够从一个人的笔迹而推断其性格一样,一个人的网上ID也能够透露出一些信息,或是性格,或是家庭,或是志向...
作者:啃公主的毒苹果【,】初来乍到第一章 这个世界真玄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开始流传所谓的玛雅预言:2012是世界末日!但是,当2012真正来临的时候,科学家又说经过他们验证,2012并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那只不过是玛雅人计算时间的又一个轮回开始而已。于是,生活还要继续,世界还在发展,而我,也仍然每天像只沙丁鱼一样挤在罐头似的汽车里,上班下班,然后回家吃饭,上网聊天打屁,像个行尸走肉一般过着空虚的人生。于是,末日真的来临了!大地震动的时候,我正在浴室里洗澡,好吧,我承认半夜十二点才洗澡睡觉有点不太靠谱,但生物钟形成的习惯想改也改不了不是,在感觉到地面剧烈震动的那一刹那,我当机立断,裹了条浴巾就往外跑,路过客厅时,又将沙发上的睡衣套在身上,拽着手机开门冲了出去。...
正文 引子 盗墓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 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 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那样温良恭俭让,盗墓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古代贵族们建造坟墓的时候,一定是想方设法的防止被盗,故此无所不用其极,在墓中设置种种机关暗器,消息埋伏,有巨石、流沙、毒箭、毒虫、陷坑等等数不胜数。到了明代,受到西洋奇技淫巧的影响,一些大墓甚至用到了西洋的八宝转心机关,尤其是清代的帝陵,堪称集数千年防盗技术于一体的杰作,大军阀孙殿英想挖开东陵用里面的财宝充当军饷,起动大批军队,连挖带炸用了五六天才得手,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盗墓贼的课题就是千方百计的破解这些机关,进入墓中探宝。不过在现代,比起如何挖开古墓更困难的是寻找古墓,地面上有封土堆和石碑之类明显建筑的大墓早就被人发掘得差不多了,如果要找那些年深日深藏于地下,又没有任何地上标记的古墓,那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特殊工具了,...
1998 第11期 - 科幻影视王荣生《X—档案》是美国90年代最走红的科幻惊险电视连续剧,不仅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风行60多个国家。它摘取了“95年最佳科幻电视奖”、“迄今为止最佳科幻电视奖”、“95年最佳科幻电视男主角”、“95年最佳科幻电视女主角”以及“最佳电视剧全球奖”、“美国电视剧最高奖”、“环境媒体奖”等20多项大奖。为了解((X—档案》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世界科幻影视权威杂志《SFX》记者采访了《X—档案》的始创者,剧作家兼电视剧制作人卡特尔,从中发掘出不少趣闻逸事。卡特尔从小爱做鬼怪噩梦,想像怪诞不经。后来受曾风行一时的“追杀怪物”电视剧《高尔察克:夜游者》的启发,心里便开始了一个故事的酝酿。在这个故事中,联邦调查局两位男女特工卷进一个阴谋丛生的、受神秘力量主宰的黑暗世界。他一心想通过这个故事创造出“某种非常非常惊骇恐怖的东西”。1992年,卡特尔终身受雇的20世纪福克斯...
1998 第11期 - 科幻之窗大卫·W·赫尔 王荣生主持人的话:继《美食》、《天幕坠落》和《卧底》等作品之后,中国读者熟悉的美国科幻作家大卫·赫尔推出了这篇新作。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埋葬妈咪》也是一篇极富人情味和人生哲理的软科幻作品。它此前已在美国专业科幻杂志上发表,并获得1998年雨果奖的提名。说它是一篇匪夷所思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作者选取了一个格外独特的切入点,使情节层层推进,铺陈开来,成为一个初读起来感到些许怪诞离奇却又极为新鲜活泼,掩卷之后余味悠长的科幻故事。大卫·赫尔的作品如同他本人一样的朴实、富于人性而且毫不张扬。透过《埋葬妈味》,我们不难看出,大卫·赫尔在他的科幻之路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2000 第1期 - 每期一星李兴春红桃:运河孤波科学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孤波大概是英国的“运河孤波”。说到孤波以及类似的自然现象,本来应该是古已有之,不过都没有被人们认识到。1834年,一位英国工程师在观察运河中行进的船只时,偶然看到一艘船摇晃的船头挤出了一堆水花,高约0.3米到0.5米,长约10米。当船突然停止,这堆水花仍然保持自己原有的形状,以每小时13公里的速度沿运河向前传播,一直传了3公里才逐渐消失。感到惊讶的工程师也骑马沿运河追了3公里。后来他向英国科学促进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认为这个孤波实际上是一个流体力学方程的解。在随后一个多世纪里,研究孤波、孤子、湍流、混沌的非线性科学就蓬勃发展起来了,到21世纪它再次成为时髦,而推动这个时髦的竟然是两个职业赌徒。他们虽然是职业赌徒,同时也是业余数学家,据说是出于赌术上的需要才研究数学的。这其实并不稀奇,因为和非线性科学密切相关的概率论...
作者:约翰·加德纳第一节 万尼亚与伊格之死在寒冷的10月里一个星期二的下午, 4点12分整,在法兰克福市中心的法兰克福豪夫酒店的外面,福特·卜克斯力面对面地与死神碰了个正着。卜克斯力知道死亡的到来全是他咎由自取。在冷战冰山的核心,卜克斯力曾指导过不少间谍新手。他的格言是:“把间谍的素养作为一件体面的外衣,也作为一张随身携带的美国万事达信用卡。出门一定不要忘记它,还要自觉地运用它。如果你小看了它,你就会任人宰割。”最后,大概是因为卜克斯力放弃了职业素养,他被杀死了。有个展览会在这个星期开幕。展览会和交易会是法兰克福人的生活方式,当地人并不关心是什么样的展览,书展、机械展还是汽车展。展览会或其他什么只意味着生意和响当当的现金收益。...
作者:不会跑的兔子相识上篇一个着装整洁的男人冲过马路,小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嘱咐秘书不要打扰他,拿起手机拼命的拨打女友的号码,“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候在拨!”他懊恼的扔掉了手中的诺基亚电话,双手抓住头发陷入了沉思。我叫王磊,是一名普通的外企高管人事。大学毕业前一年我结识了一个女孩子,女孩温柔、漂亮。我和她一见钟情!毕业后分别在一家外企找到工作。我工作进入的很快,通过一年的努力就做到了人事主管的位置上。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由于经济和工作的双方原因,我始终住着厂里分配给他的宿舍,和女友隔上一段时间也会甜蜜的团聚一次。我从不乱花钱,为自己以后梦幻般的生活打着良好的基础。就在昨天确切的说是昨天的晚上,女友突然打来一个电话提出分手,说是已经答应了一个外国人的求婚,准备以后定居美国。说完不理我的愤怒,直接挂掉了电话。愤怒中的我匆忙打了一辆夏利出租车赶到女友的去处,可是...
2000 第7期 - 科幻之窗库尔·布雷乔夫 李志民“柯尔涅尼,瞧窗外!”克谢妮娅喊叫着,“那东西昨天还没有呢。”柯尔涅尼·依万诺维奇·乌达洛夫走近窗前,往院里看去。普希金大街16号的这个院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可它却是多起事件的见证。不久前刚下过一场雨,一场普通的五月雨,一场对植物大有裨益的雨。树叶还鲜嫩,丁香花正含苞欲放。院里放着一张多米诺骨牌桌,桌面光亮如镜。一粒粒大水珠汇集在上面,阳光从水珠里反射出来,闪闪夺目。昨天洛日金老人把桌子刷了一层白漆。老人希望大家围桌而坐,给他祝贺90大寿。离桌稍远,靠近棚子的地方刚刚茁壮地长出一株天外植物,样子很像一棵小猴面包树。叶子是蔚蓝色的。虽说出土不久,却已挂上了雪青色的果实,果实长得像梨。...
《原少与传奇光》作者:暗光少爺作品相关插段话我在写原少的章节的时候,写监狱风云的时候小小激动了一番,后来他出狱了心中出现了点遗憾,怎么在他进监狱前没搞段呢,怎么就那么傻直接被警察给抓了啊。我应该逃一下,在逃亡的过程中到了几个彻彻底底的黑色区域,彻彻底底的打一把,多爽阿。之前在监狱中打的地方不少,但没打爽,总觉得还有所欠缺。现在,在更新传奇光的部分,他的重心不是打,所以感觉不那么刺激,这种遗憾又出来了。不过,我现在静下来仔细想想,进监狱前原少还没学会什么大本事呢,打架虽然也算很厉害,但毕竟还不是什么玩命高手,所以要设置他在黑色区域里打一把,似乎有点难啊。但我真想让他狠狠打打,所以我就想写两篇原少的外篇。这外篇主角是原少,但是和正文关系不大,所以不需要完全满足正文所设置的条件,只是我一时兴起写了玩玩。暂时设定是在传奇光的故事中的“黑街”类型的地方,但和那个黑街不是一...
1997 第6期 - 互联网络易丹在交互网络上用scope查询讨论组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比如有一个叫做“社会—文化—中国”的讨论组。我在查看这个组的每一条张贴时,又都同时可以看到一个内容一致的栏目,其中列举了与这个讨论组有关的其它讨论组的名字:社会—文化—中国人社会—文化—台湾社会—文化—香港社会—文化—新加坡社会—文化—马来西亚社会—文化—美国社会—文化—越南人社会—文化—美国—亚裔人这些讨论组的名单都是蓝色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对它们其中某一个感兴趣,只需要用鼠标点一下它的名字,我就跳到另一个讨论组去了。到了那里后,我发现他们讨论的问题和我在第一个讨论组里看到的问题有联系,于是我读上一阵。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这个讨论组也有内容相同的一栏,上面也有一串与它们的相关的讨论组的名字,也是蓝色的字母组成。我如果对其中的某一个又有了兴趣,也只需要用鼠标一点,我又跳到另一个讨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