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 雷迪大师 著〈译者按>雷迪大师(Ledi Sayadaw 1846-1923),是缅甸当代僧人中,德行、学养兼具的修行人,他的著作等身,多达七十六册,其中十六册是用巴利文撰写,其余为缅甸文。他也是二十世纪初期,获得国际佛教团体肯定的南传僧人,英国巴利圣典协会(PTS)出版他的作品《哲学关系》,法国巴黎佛教团体也派人专访,足见他修行魅力之所在。一九一一年,印度政府更特赠”Aggamaha-pandita(首席大智者)的头衔,声誉益隆。雷迪大师力主推动四念处直观法门,尤其是以“受念处”为入手,他并自巴利三藏中铺陈了完整的体系,对缅甸佛教的影响,可说是既深且远。本文系译自《佛教手册》附录之二,为Anatta Dipani(无我手册)的浓缩英译本。...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颂 益西彭措 讲授 顶礼上师三宝! 序 言 全知麦彭仁波切(公元1846——1912),乃前译宁玛巴一代宗师,莲花生大师及雪域诸多伏藏大师所共同授记的文殊菩萨殊胜化身,曾经为随学弟子示现以智慧之火点燃火供,修持忿怒本尊令夜空中的繁星纷纷躲避,以及西藏一些寺庙的僧众以大威德等威猛诛法诛杀时汗毛无损诸多不可思议的稀有成就与神变,一生中如杲日般主弘无上密法大圆满。 此《定解宝灯论》是尊者孩提时代(七岁)游戏时随口唱出的金刚句,被后人誉为总集显密精要之窍诀藏。全论以九乘佛法修持中必须抉择的七难题为起因,雪域各派高僧大德的观点为助缘,遵循依法不依人的原则,剖析种种因机施教的暂时立宗,依世尊二转法轮般若经典与三转法轮开显如来藏光明的了义经典、第二佛陀龙树菩萨与月称菩萨的密意、圣者弥勒菩萨与无著菩萨的论...
1.一灵独觉法 即当做工夫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惟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於寂灭。在一灵独耀境中,不可动心思量,才涉思维,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觉之,心动卸止之。心本虚灵不昧,於修静定工夫中,固须制其外驰;然不可入於昏沉寂灭;宜贯注全神,集中一点,并保其一灵惺惺之境,妄心欲动时,即伏之不动,妄心已动时,即制之不动。要去欲起时,即摄令不起,妄念已起时,即予觉破,令不续起。故古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念念觉破,便自可至无念矣。无念便无心,无心便近道,且亦登堂入室矣。当一心散乱,幻想与杂念纷起,生灭不停时,宜急用斩截法,截断诸心,打杀万缘。使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不外缘而内寂,境不内扰而外静。及至一尘不染、一念不生时,则自虚灵不昧,澄澄自知,虽寂寂而常惺惺,虽惺惺而常寂寂...
玉峰怀西居士周梦颜安士氏汇辑西归直指卷首 怀西居士遗像 像赞 昆山安士先生,所著数种书,尔旦读而受其益者,诚非浅鲜矣。昔世尊为半偈故,犹舍身供养。若先生之恩,尔旦则茫然不知何以报也。汪子石心,以绘像索题,惊喜瞻礼之余,敬为四言二十韵。不足道先生之万一,惟欲推广著书之意,重为结往生净域之缘。想先生在紫金台中,当遥为一笑尔。 道光庚子季冬朔后一日,虞山 张尔旦(眉叔) 维大居士,生康熙时。辩才无碍,能以法施。笔舌并用,霆掣电驰。三教典籍,悉诵悉知。云涌其气,澜翻其词。为如来使,作大导师。嗟嗟末法,众生愚痴。苟非菩萨,孰吼同狮?没归安养,我生讵迟。著述万言,启发是资。昔闻论说,今瞻逸姿。筇(qióng)笠西行,飘然雪髭。我于弟子,淑则称私。稽首涕泣,名同佛持。凡我同志,敬而仰之。此虽图像,因缘在兹。彼有愿力,难可议思。绘形所现,涌莲华枝。孰能顶礼,摄受以慈。亿众...
第十世班禅大师题词汉译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学员们,通过学习《雪域知识百科金钥》,开启世界文化宝库中具有曙光灿烂、殊胜加持甘露之雪域文化知识宝门,并使之全面普及传播。对一切利乐之根源、佛祖之教证二大殊胜教理的护持弘扬:以及对广博似海之雪域各科知识持之以恒地普及和传播,将增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并对再弘佛法做出积极的贡献。要竭力成为合格的爱国爱教的具有全面宗教学识的宗教职业者,从而为伟大祖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贡献一切。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藏历第十七饶迥水兔年四月十五日 公元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一日 出版说明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诸学员,在修学的经典中急需一部吉祥无匹日沃噶丹派之广略适宜的立论著述。遵照普见一切智·班禅大师“此内容应当重新编写”的重要指示,由玛维森钦·果莽阿旺扎喜的再化身赛至尊大师主笔,由本编辑组协助,作为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师之无误的...
译者序:智慧大师的情书:卿卿如晤曾珍珍为什么把书名《悲伤的体验》(AGriefObserved)率然译为《卿卿如晤》?作者路益师(署名「不知是谁」)在丧偶的痛苦中,藉著心灵的自剖,其中包括理性的思辨和非理性的狂啸、怨怒,对信心的本质提出一波父一波的诘难与探究。只见他穿梭于自己当代(偶又回顾古典并遥启后现代)一些与神一终极真理一有关的知性论证,对部分可用哲学语言予以陈述的信心凭据,不断加以组织、拆解,又重新建构、持续质疑,其宗教追寻的执著、热切与爱情的思慕毫无二致。其实,这也是世上许多经典文学的特色,例如屈原的《离骚》。但丁的《神曲》、佩脱拉克的情诗等。「一切事物的真相都具有偶像破坏的特质。你的尘世的爱人,即使在今生衷,岂非也经常超然独立于你对她所持的理念之上?这恰巧正是你所要的,你要她,乃是包括她一切的顽抗、遏失,以及种种让你错愕不已的表现,换句话说,她那率真的,由不得你左右的本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今天是净空离开台湾应该是有十二年了,第一次回到台湾来跟诸位同学一起来学《华严经》。这些年来,我们《华严经》是从头开始讲的,已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十四品还没讲完,照目前这样的进度,这部经讲圆满大概还需要一万个小时。这部经是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那个时候我们很年轻,对于宗教,尤其是佛教,了解太少了,也随着社会大众人云亦云,以为这是迷信。尤其是佛教,从表面上看它什么都拜,里面的神很多,所以在宗教里面就把它归列到多神教、泛神教。诸位要知道,多神教跟泛神教是属于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它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这是我们年轻时候的一些概念,所以对佛教就很排斥,不容易接受。我跟方老师学哲学,他老人家最后一个单元跟我讲的是“佛经哲学”。我很讶异,我说佛教是宗教,而且是低级宗教,它哪来的哲学?方老师告诉...
〔斯裏蘭卡〕莉莉﹒德﹒西爾瓦著趙桐譯【心智修養】 巴厘語名相「bhaavanaa」(修習)一般譯成英語的「meditation」。英語這個詞的意思是深思或集想。而「bhaavanaa」一詞的含意要比這多得多,它從巴利語詞根「bhu」而來,意思是「成為」,喻意為「發展」,這裡選用了「心智修養」一語,因為「bhaavanaa」也蘊含著心的修養與修煉之意。我們的心需要修習的道理,就好比一塊地,如果讓它隨意瘋長,就會荒蕪不美,雜亂無序,毫無價值;但假如對它予以關愛,精心種植與耕耘,它就會變成一個讓人賞心悅目的花園。同樣的道理,我們好好地照管我們的心,它就會健美、高效、有價值。根據上述道理以及考慮到這個詞各個方面的意義,我們選擇了「心智修養」一語...
宋 昙无竭译 1卷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宋黄龙国沙门昙无竭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仙人鹿苑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万二千。其名曰师子菩萨。师子意菩萨。安意菩萨。无喻意菩萨。持地菩萨。般罗达菩萨。神天菩萨。实事菩萨。伽睺多菩萨。贤力菩萨。明天菩萨。爱喜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智行菩萨。专行菩萨。现无碍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上首。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复有二万天子。善界天子。善住天子等。以为上首。皆住大乘。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华德藏。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惟愿世尊。赐我中间。欲有所问。佛告华德藏菩萨。恣汝所问。诸有疑者吾已知之。当为解说令汝欢喜。尔时华德藏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五神通。得如幻三昧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随众形类所成善根。而为说法。令得阿耨多...